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以下简称《中国法》)自1975年正式出版以来,在全国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我室一直采用《中图法》类分文献资料,通过实践,认为《中图法》在体系结构、类目设置等方面,基本上能适应文献资料分类的需要,当然,也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为使《中图法》日臻完善,本文就有关“○1数学”类的有些类目的设置提点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中图法》对民族文献所设置的类目少,有的无细目和说明,注释前后矛盾,随意性很大,有些类目对少数民族图书分类没有权威性。从分类角度分析,使用《中图法》分类蒙文图书时,存在“四易四难”的问题。凡是分类“难”的图书都具有蒙古文献载体的特点。针对《中图法》( 第三版) 的缺漏,使用《中图法》分类蒙文文献时,从实际出发采用( 一) 蒙文古籍分类借鉴《蒙古文古籍总目》分类大纲;( 二) 新书相关的目录体系可参考以下分类法:(1) 扩展类目;(2) 改换专类复分表,充实《中图法》的不足之处。从有什么文献就应有什么文献分类法的实际出发,编制符合蒙文图书的《蒙文图书分类法》是客观需要  相似文献   

3.
《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以下简称《中图法》)是我国最新编制的一部图书分类法,无论是按思想性、科学性、还是实践性的原则来衡量,应该说基本上是成功的。然而,它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试对文学类中的若干类目予以辨析(以第二版为准),以就教于专家同仁。 一、总论文学和艺术理论等于文艺学吗? “IO文学理论”类目有一条注释,抄录如下: 总论文学和艺术理论(文艺学)的著作入此,专论艺术理论的著作入JO。  相似文献   

4.
《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是我国目前唯一的系列化的图书分类法,适用各类型图书情报单位使用。学习使用《中图法》第三版就是广大用户所面临的一个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5.
《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简称中图法)是我国图书馆和情报单位广为采用的综合性图书资料分类法,也是我国目前唯一的一部系列化图书资料分类法。自1975年出版后已做过多次修订,1990年一季度刊行的第三版,是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新学科、新技术不断涌现,中图...  相似文献   

6.
长期以来,图书馆界对古今图书的分类,大多采用了古今图书分开分类的方法,即古籍图书用传统的《四部分类法》(又称《四库分类法》),现代图书采用《中国图书分类法)(简称《中图法》)。实践表明,古今图书分汗分类,分开管理给现代化图书馆管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同时,给读者检索文献也造成了许多不便。为此,笔者从多年从事参考咨询和古籍图书管理与服务的过程中思考、摸索用《中图法》类分古籍图书,使古今图书能采用统一的分类体系。这样读者检索文献不仅类号统一,主题一致,同时,也不容易漏检,给现代化图书馆的管理带来许…  相似文献   

7.
图书分类工作对馆藏文献的组织管理与利用是极其重要的,如何提高其工作质量是图书情报界不断探讨的课题。《中图法》的编制和推广使用,为提高图书分类工作质量打下了良好基础。然而《中图法》毕竟是本综合性的分类法,它是为全国务类型图书、情报单位设计的,而对具体的图书、情报单位来说,由于各自性质、任务、藏书情况和读者要求等不尽相同,以致对图书分类法的要求不完全一样。因此,许多图书情报部门都根据各自的具体情况,对《中图法》的某些类目和规则作适当的调整、增删和必要的补充说明,即确定本部门的《中图法·使用  相似文献   

8.
《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以下简称《中图法》)自1975年10月发行第一版以来,已有十几年了,几经修订,1980年6月发行了第二版,1990年2月又出了第三版。是我国现阶段最有影响的一部综合性分类法,在我国图书情报事业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图书馆系统有90%以上,科技情报系统近半数的单位都在使用  相似文献   

9.
议《中图法》与《南大法》文学作品类立类标准之异同与优劣李鲁垠,陈莉君南京大学图书馆改用《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第三版已一年多了。《中图法》作为图书馆类分图书的国家标准,全国都应统一使用,以便于图书馆界利用计算机进行现代化统一管理,便于馆际间联机检索,...  相似文献   

10.
《中图法》与《资料法》第四版展望刘延章第三版的《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简称《中图法》)和《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简称《资料法》)必须进行修订,出版第四版,这是摆在我国文献信息界的一项跨世纪工程。那么,修订后的《中图法》和《资料法》第四版应该是什么样...  相似文献   

11.
《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第五版的修订是适应新学科发展与时俱进的体现。与《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第四版对比,第五版修改类目约5 200个,停用或删除类目2 500个,新增类目1 600个。这样的修订不仅反映了学科发展带来的类目的变化,而且避免了各馆编目人员因对概念理解偏差而造成的牵强归类和硬性归类现象。第五版较第四版在内容的科学性、完整性和系统性上有了较大的改进和提升,引入了复分标记,增强了类目的参见等,但仍有不足之处:一是类目名称不规范、条目不清,二是有图书无其类,有恰当的类目却无法归类。因此,建议专业团队能更好地完善其类目体系,方便图书馆业务工作人员使用。  相似文献   

12.
本文着重分析了人口学类目在中国图书分类法中的设置,并提出运用《中国图书分类法》扩展人口学图书类目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中图法》是我国准备作为国家标准颁布的图书分类法,现行通用的有三个本子,即“简本”、“详本”、“资料法”。“简本”适用于我国的绝大多数县级以下的小型图书馆;“详本”适用于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及各高等院校的大、中型图书馆;“资料法”主要适用于一些科研单位的资料室或图书馆。笔者多年从事图书分类工作,发现《中图法》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下面就个人的粗浅之见,谈点看法。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F7贸易经济”为例,论述了《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四版“F7贸易经济”类目中新增类名和类目注释的规范性和合理性;同时,针对“F76商品学”中的有关“兽用药品”和“保健品”类图书在《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四版使用过程中出现的类目设置问题,结合工作实例,按照图书分类学的有关规则对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作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人类学的定义及研究对象出发,根据我国的学科实际并借鉴国外理论观点,整理出人类学学科体系,指出了《中图法》中人类学类目立类的三个存在问题和解决办法,并对分类法中有关类目名称、类目内容、类目注释、类目标号等方面,提出了修订和补充的意见。  相似文献   

16.
《中国科学院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第二版)和《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都以春秋时代为中国奴隶社会的下限,以战国时代为中国封建社会的上限。《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图书分类法》,《武汉大学图书分类法》,《中小型图书馆图书分类法》,《中国科学院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第一版都没有明确的划定某时代为中国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分界,但都以世界古代史为奴隶制度时期,中世纪史为封建制度时期。《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图书分类法》、《武汉大学图书分类法》以西周为中国中世纪史的开始,无异于说西周是封建社会。《中小型图书馆图书分类法》以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渐深入,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学科与学科之间的交叉关系日益复杂,以及自动化技术在图书,情报部门文献检索上的应用,对图书(文献资料)的分类、检索也就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而我国原有的图书分类法(《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无论是在类目的设置、排列的次序上,还是在编制的方法上,都已经不能适应科学的发展,日益暴露出它的某些局限性。因此,如何对现行的图书(文献资料)分类法的编制理论和方法进行改革,就是一个值得深入讨论的一个新课题。  相似文献   

18.
图书分类表是按学科体系组织起来的。它应包括人类全部知识的范围,因而要适应学科发展的需要,增加分类表的科学性和实用性,满足组织图书的实际需要,便于图书馆工作人员分类编目和书目管理以及读者即类索书。 三版《中图法》“J艺术”类,在二版的基础上作了不少修订和补充,加深了类目的细分程度,删去了一些不适当的类目,调正了一些类名,增加了类表的实用性和科学性,但仍满足不了高等美术院校图书馆类分美术文献的实际需要。为此,浙江美术学院等高等美术学院图书馆都自编了《中图法三版美术文献分类细则》,在本系统内使用。为使美术文献的分类有统一的类分法,经国内多所高等美术院校的建议和支持,由全国高等美术院校图书馆协作委员会编制的《<中图法>三版美术文献分类细则(修订稿)》于1993年底成稿(下称《细则》)。  相似文献   

19.
《中国科学院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第二版)和《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都以春秋时代为中国奴隶社会的下限,以战国时代为中国封建社会的上限。《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图书分类法》,《武汉大学图书分类法》,《中小型图书馆图书分类法》,《中国科学院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第一版都没有明确的划定某时代为中国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分界,但都以世界古代史为奴隶制度时期,中世纪史为封建制度时期。  相似文献   

20.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学科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综合性学科、边缘性学科的涌现,学科间相互交叉、渗透的现象,在期刊文献载体中是比较突出的。期刊是一种连续出版物,其分类不能一次完成,由此形成了期刊的特殊性。期刊内容广泛复杂,时效性、连续性及综合性很强,与图书有很大差别,从某种意义上讲,期刊比图书分类的难度更大些。因此期刊应有独立、统一的分类法,以适应期刊发展的需要。《中图法期刊分类表》对期刊分类法的统一规范起着积极的作用,但在类目设置及组配的应用上都比较拘谨,笔者结合中文期刊分类的特点,对《中图法期刊分类表》谈几点浅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