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非全日制工程硕士招生工作是其培养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我校自1998年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设置2个工程领域、年招生几十人,发展到2013年18个工程领域、年招生587人。数据表明,非全日制工程硕士招生工作从工程领域的增加速度、招生数量上都有了较大的发展。实践证明,非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的设置是适合我国国情的人才培养模式,也是国有大中型企业、工矿企业及民营企业培养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终生教育的一种方式。  相似文献   

2.
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开展适应了我国快速发展的经济建设的需要,是为我国大中型企业培养高素质、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技术人才的重要途径。虽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起步较晚,发展时间较短,但深受企业的欢迎。在短短的四年中,招生的院校从9所试点院校发展到目前的102所院校,招生的领域从26个工程领域发展到目前的34  相似文献   

3.
为顺应现代化建设对各类人才的需求,我国于1997年设置了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华东理工大学自从1998年开始正式招收首批工程硕士以来,招生领域从1998年的2个扩展到2000年的8个,招收人数也从最初的53人迅速扩大到2000年的220人。工程硕士能有如此的发展速度和规模,充分说明了  相似文献   

4.
农业院校工程硕士学位设立与培养的扼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社会急需大批新型专门技术人才形式的需要,也是不同人才规格需要和工学研究生教育改革的必然结果,工程硕士学位的设立与工程硕士的培养拓宽了国家培养高层次人才的渠道,促进了科技、教育、经济紧密相结合,加强了高等学校同科研、生产和社会各方面的横向联系,也促进高等学校自身的发展,加快了高等学校学科专业结构的调整。但工程硕士教育的基础还比较薄弱,许多教育工作者对于其教育规律的认识还显不足。因此,作者从工作实践出发,提出加快工程硕士教育发展的途径和措施:发展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要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工作重心应该从外延发展转移到内涵建设上来。  相似文献   

5.
针对工程硕士培养的特点,结合河北理工大学4年来的硕士培养管理工作中的实践经验。从制定切实可行的培养方案,选聘高质量的任课教师,灵活安排学习时间,狠抓学位论文工作等方面介绍了工程硕士培养质量保证措施。  相似文献   

6.
工程硕士培养质量的分析、思考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工程硕士教育以培养工程型人才为目的,是一类特殊类型的专业学位教育。文章结合多年工程硕士培养经验和问卷调查反映的情况,研究了影响工程硕士培养质量的几个因素,并提出如何从生源质量、培养环节、学位论文、宏观管理几个方面进行改革,采取可行的措施,提高工程硕士培养质量,实现“特色工程硕士品牌”工程。  相似文献   

7.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发展对人才知识结构和综合素质要求的提高,工程硕士的培养问题成为教育部门和企业最为关心的问题。从工程硕士的特点和需求出发,分析如何提高工程硕士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提出从工程硕士生和招生单位两个角度作换位思考,改变单一、教奈的培养模式,寻找更为适合工程硕士的培养方法。  相似文献   

8.
我国工程硕士教育诞生于中国经济体制转型期,是一种适合我国国情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学位类型,也是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必然结果。本文从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业精神三个方面,提出了工程硕士应具备的综合素质和通过优化知识结构,突出工程特色,提倡学科交叉等形式,来培养高素质工程硕士的方法与途径。  相似文献   

9.
新经济发展时期我国工程硕士教育面临诸多变化。针对新时代我国工程硕士教育面临的教育现代性问题和教育质量有待进一步提升的任务,提出工程硕士教育应坚持“三个面向”和“四个服务”,以“五个发展”理念为引领,通过主动对接和引领新工科建设、探索和实践灵活多样的培养模式、以创新创业能力引领实践能力培养和创新校企合作模式等路径,着力提升工程硕士生的实践能力,促进新经济发展时期工程硕士教育质量持续提升。  相似文献   

10.
从工程硕士招生中的生源问题、培养中的师资因素和管理三个方面对工程硕士培养质量的影响进行探讨,提出对策,以保障工程硕士的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结合工程硕士培养要求,以石油工程与天然气工程领域的工程硕士培养为例,根据该领域内学员的特点和近年来培养工作实践,笔者认为保证工程硕士培养质量必须做到:学校、企业、学员三方共同设置具有石油特色的课程培养体系;采取班主任制,多时段集中授课、到现场授课的方式,保证教学质量;强化双导师制,共同确定论文选题和监督完成论文;完善工程硕士培养的质量保证体系;加强工程硕士的教材建设.  相似文献   

12.
工程硕士培养过程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工程硕士培养过程中的几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即工程硕士不同于工学硕士 ,具有“工程”特色 ;改草课程设置、教材内容、教学方法 ,构建适合工程硕士的教学框架 ;严格过程管理 ,保证工程硕士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3.
工程硕士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工程硕士是研究生教育领域的新生事物,是与工程领域任职资格相联系的专业性学位,侧重于工程应用。因此,工程硕士不能沿用工学硕士的培养模式。论述了沈阳农业大学农业工程学科在工程硕士培养模式方面进行的探索与实践,并就进一步完善工程硕士招生和培养提出未来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4.
从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的重要性、特殊性、复杂性入手,探讨了工程硕士培养的目标、方法、质量及应化解的矛盾,旨在确保工程硕士教育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5.
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实践探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作为研究生教育的新模式正逐渐被社会所认同。它创造和开辟了新的研究生教育与经济、社会联系的渠道和方式 ,形成了培养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有利局面。本文通过阐述发展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必要性、工程硕士与工学硕士研究生的差异 ,分析了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影响因素 ,并结合我校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实践 ,认为“弹性培养机制”是为工矿企业和工程建设部门培养高层次人才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以英国和美国为例,就工程类型硕士生培养发展状况做一比较,试图从英美工程硕士的培养模式中,获取对我国培养工程硕士进一步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随着工程硕士招生规模的逐年扩大 ,工程硕士质量管理体系如同工程硕士培养质量一样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我们通过几年工程硕士培养工作的实践 ,不断学习总结经验 ,在工程硕士论文开题管理工作的程序化、规范化方面 ,做了一些探索 ,建立了我系工程硕士论文开题管理工作系统 ,该系统是我们工程硕士质量管理体系中的一个子系统 ,它具有职责明确、关系清楚、易操作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动力系5年来工程硕士培养的基本情况,并从"工程领域与课程设置简介"、"工程硕士的论文培养过程及质量保证"、"为国防现代化和国民经济建设培养高层次工程技术人才"等三方面对工程硕士培养工作进行了总结,为今后进一步开展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9.
随着工程硕士招生规模的逐年扩大,工程硕士培养质量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文章论述了学位论文工作在培养过程中的重要性,并结合工作实践,对工程硕士学位论文的指导工作做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论工程硕士的培养模式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99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审议通过 了《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这是我国学位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顺应了国民经 济发展的需要,丰富了工科研究生培养的类型。文章就设置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的意义,工程 硕士的培养特点,包括在课程设置、教学实施、论文选题和评价、实行双导师制,以及建立 工程硕士培养基地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强调了注重质量、促进发展的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