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党的十七大报告要求全党必须“坚持正确用人导向,按德才兼备、注重实绩、群众公认原则选拔干部,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党政军领导和各企事业单位的领导班子,都把发现、使用、培养、吸引、留住人才问题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必须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知人善任,适才适用选人用人,注重实绩的用人导向和选人用人标准。  相似文献   

2.
按照“三个代表”要求 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德领 《南都学坛》2001,21(2):82-84
按照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三个代表”思想的要求 ,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首先要从理论素养、战略思维、实践锻炼、党性修养四个方面培养干部 ,其次就是要大力推进干部制度改革 ,选拔干部 ,注重实绩 ,创造良好的用人环境和富有生机与活力的用人机制 ,有利于优秀中青年干部的脱颖而出  相似文献   

3.
张常军 《金陵瞭望》2008,(17):45-46
要坚持正确用人导向,按照德才兼备、注重实绩、群众公认原则选拔干部,提高选人用人的公信度。  相似文献   

4.
选拔干部,坚持德才兼备,是新时期全面贯彻执行党的干部路线,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所遵循的一条根本原则。只有坚持“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的原则,把德放在第一位,并切实处理好“知人”和“善任”的关系,才能选好干部,建好班子,不断推进新老干部的合作和交替  相似文献   

5.
领导者用人关系到事业的兴衰成败 ,必须树立正确的用人观 ,强调德才兼备 ,做到存“疑”而不“疑” ,而且还要善用人 ,会育人  相似文献   

6.
群众观点是我们党的基本的政治观点,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工作路线。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必须坚持正确的选人途径,这个途径就是选拔干部一定要坚持群众路线,这是党的组织工作的重要原则。 选拔干部一定要坚持群众路线,作为领导者首先要有坚定的群众观点,要有了解群众,发现人才的良好愿望。这种良好的愿望来源于领导者高度的思想政治素质,来源于领导者思贤若渴,为国荐贤的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有这种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才能在选拔干部中坚持群众路线,才能开阔知人视野、拓宽选人渠道、广开进贤之路。十四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无论选任还是委任、聘任领导干部,都要走群众路线,通过民主推荐、民意测验或民主评议,让群众更多地参与。”选拔干部一定要走群众路线,充分发扬发主,让群众更多地参与,这是发现和选拔干部的唯一正确途径。这不仅是个工作方法问题,更是一个思想方法和政治方向问题。  相似文献   

7.
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党要领导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事业,必须有一支对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起决定作用的党的各级领导班子。 党中央根据新时期的特点和任务,对干部队伍建设提出了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方针。为了确保各级领导权真正掌握在忠于马克思主义的人手中,这一个方针的提出从组织上为选拔和培养造就一支服务于、服从于“四化”建设的干部队伍提供了科学、全面、具体的用人标准,为实现四个现代化奠定了选人用人的思想理论基础。本文主要对如何全面地理解、掌握干部“四化”的具体标准和如何注意干部个体与群体的相关性与互补性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8.
关于高校干部选拔工作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干部选拔工作必须坚持德才兼备、群众公认的用人导向,用人所长的用人原则。高校领导班子应实现最佳配置,班子成员在年龄结构、专业结构、性格特征互补上也应进行合理配置,要重视党外干部、女干部的配置。要科学地减少领导干部的职数。  相似文献   

9.
陈云同志的干部思想,是一个比较系统的理论体系,是陈云党建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陈云同志的干部思想主要表现在;用“德才兼备”的标准选拔干部;对干部的使用要合理,要爱护干部;干部要学文化、学理论、学技术;干部要做端正党风的表率;要成千上万地提拔中青年干部。这几个方面紧密相联,完整统一。陈云同志的干部思想内容深刻,颇具特色,极大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  相似文献   

10.
为官德为先     
沈小平 《中华魂》2011,(12):27-27
人品官德.历来是党组织和人民群众对各级领导干部的要求。“要坚持把干部的德放在首要位置,选拔任用那些政治坚定、有真才实学、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干部,形成以德修身、以德服众、以德领才、以德润才、德才兼备的用人导向。”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提出的这一要求。既是各级组织选拔任用干部的重要标准.也为领导干部加强人品官德修养进一步指明了方向。对于领导干部来说。坚持用“五德”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按党的要求为官、以德修身、按群众期盼千事。应是为“官”从政的基本行为准则。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同志在南巡重要谈话中指出,“正确的政治路线要靠正确的组织路线来保证。中国的事情能不能办好,社会主义和改革开放能不能坚持,经济能不能快一点发展起来,国家能不能长治久安,从一定意义上说,关键在人。”即选什么样的人来担负党和国家的各级领导职务?用什么样的人去带领全体党员和广大群众开创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新局面?说到底,就是确立怎样的用人标准问题。关于用人,我们党的组织工作历来强调德才兼备,并以此做为选拔、任用干部的重要标准。其中,对干部的德才标准如何科学理解与正确把握,是干部标准问题的核心。要正确…  相似文献   

12.
国以人兴,政以才治,干部的选拔任用直接关系到执政党的兴衰成败。本文针对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提出的新时期选人用人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原则做了一些分析和思考,并提出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必须正确处理好德与才的关系,必须在干部队伍中形成老实人受尊敬、受重用的良好导向。  相似文献   

13.
我们评价唐太宗,离不开“贞观之治”,然而,要评价“贞观之治”却不能不论他的用人之道。这是因为唐太宗的用人之道既是“贞观之治”形成的因素之一,又是“贞观之治”的重要内容。唐太宗的用人之道主要内容表现在他的人才思想和制定并实施的用人政策中。正是唐太宗的进步的人才思想和用人政策,才促成贞观23年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上的各项措施得以实现,终于达到天下大治、国泰民安。  相似文献   

14.
斯大林在领导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作出过不少正确的决策。1931年和1935年,他先后提出的“技术决定一切”①、“干部决定一切”②就是两项切合时机、影响深远的重大决策。这两项决策充分表明斯大林不仅具备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才干,也拥有管理社会化大生产的素质。毛泽东指出:“领导者的责任,归结起来,主要地是出主意,用干部两件事”③。出主意、用干部,就是要作出各种正确的决策,这是领导者的主要职责。决策,是重要的决定或对策,  相似文献   

15.
培养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坚持老中青三结合的原则,是关系我党和国家命运的生死存亡的极其重大的问题,是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百年大计,千年大计,万年大计,是毛主席的英明决策。对这一英明决策,我们必须坚决执行,毫不动摇。可是,王张江姚“四人帮”为了篡夺党和国家的最高领导权,长期以来,在选拔干部的问题上另搞一套。他们选拔干部不讲毛主席关于培养接班人的五项条件,只讲对“四人帮”有感情,只讲所谓有“造反精神”,只看能否为他们篡党夺权卖力。在他们抛出的五花八门的用人标准中,把“年龄”也  相似文献   

16.
孔子提出的“无求备于一人”的选才原则 ,听其言、观其行、“观其所由 ,察其所安”的识人方法 ,选贤运能、量才而用、用人要大度、用人不疑而不受人欺的用人办法 ,德才兼备的量才标准 ,能给我们企业家不少的启迪  相似文献   

17.
用什么样的人,关系到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问题.让什么样的人掌权,关系到党之兴亡、政之得失、民之喜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关键在党,关键在”.因此,我们一定要坚持以事考德、以事考才;坚持循绩选人,循劣下人;坚持按岗用人,按时用人;进一步健全管理监督机制,按照习总书记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提出的五条好干部标准新要求,把我党选人用人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相似文献   

18.
《淮南子》的人才思想丰富深刻,其“用人之道”主要体现在治国重才、明于观人和用人有术等三个方面。《淮南子》的用人之道,不仅具有显著的黄老、道家色彩,而且颇受儒、墨、阴阳诸家“尚贤”思想之影响,表现出多元性、综合性、辩证性和致用性的特色。《淮南子》的用人之道是西汉黄老政治经验的历史凝结,虽然其理论内涵存在着传统专制君主政治的历史局限,但从实际的用人艺术而言,对现代国家治理中的领导者,仍然具有可贵的启示价值。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选择年轻干部的思想主要包括选拔年轻干部的战略、德才兼备的标准、培养选拔的方法和途径、创建促使年轻干部脱颖而出的制度等方面内容。要按照邓小平关于培养选拔干部的思想指导干部制度改革,尽快建立年轻干部选拔机制,在重要环节上取得突破。  相似文献   

20.
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关键在于各级干部从自己做起。广大干部以身作则,身体力行,作出榜样,社会风尚就会在干部的影响下净化,社会主义荣辱观就会在干部的引导下树立。一、把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端正用人导向。“万行德为先”,“做官先做人”,任用干部必须坚持德才兼备原则,把德摆在首位。荣辱观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人思想道德的基点,是“德之大端”,这正如英国文学家卡莱尔所说“荣辱心是所有品德的源泉”。各级组织部门要把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干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