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史学界展开了历史人物与历史事件的研究和讨论,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与此同时,在一些史学工作者的研究实践过程中,也产生过一些非历史主义倾向和脱离阶级观点的倾向。这两种倾向归结起来,主要是对马克思主义历史科学的时代性与阶级性统一原则的正确认识与正确实践的问题,亦即如何正确贯彻用马克思主义方法对历史遗产给以批判总结的问题。因此,历史主义与阶级分析命题的提出与讨论,它的现实意义就在于适时地反映了现阶段史学实践中的一个带有普遍性的问题,推动人们加以研究和思  相似文献   

2.
阶级斗争的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精髓,阶级分析的方法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方法。为了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阶级斗争的理论和阶级分析的方法,必须首先搞清楚什么是阶级?划分阶级的标准是什么?怎样正确地进行阶级分析等问题。这些问题,可说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阶级斗争学说的基本常识,似乎人人都已懂得,其实不然。我们认为戴清亮同志的《阶级分析的唯物辩证法》一文的一些观点,就很值得商榷。他认  相似文献   

3.
阶级分析的方法,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阶级和阶级斗争的观点,去分析社会历史和社会现象的方法。列宁说:“马克思主义给我们指出了一条指导性的线索。使我们能在这种看来迷离混沌的状态中发现规律性。这条线索就是阶级斗争理论”。(《列宁选集》第2卷,第587页)阶级分析方法,是无产阶级政党研究阶级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方法。但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纠正了“以阶级斗争为纲”搞阶级斗争扩大化的错误后。近几年来有的人在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的干扰下,又走上了另一个极端,根本不讲我们的社会里还有阶级斗争问题,根本不提阶级分析的方法,似乎它已经过时了,这是非常错误的。有人认为,阶级分析方法在“文化大革命”中伤害过许  相似文献   

4.
在观察社会、历史现象时,必须运用阶级和阶级斗争的观点,在历史科学和其他社会科学中必须运用阶级分析的方法,这本来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早已解决了的问题。毛主席早就十分明确地指出过:“阶级斗争,一些阶级胜利了,一些阶级消灭了。这就是历史,这就是几千年的文明史。拿这个观点解释历史的就叫做历史的唯物主义,站在这个观点的反面的是历史的唯心主义。”(《毛泽东选集》第四卷,第1491页。)因此对于马克思列宁主义者或确实愿意接受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人来说,在历史研究中必须运用阶级观点和阶级分析的方法,本来是不应该成为问题的。可是目前在学术界,就  相似文献   

5.
《东岳论丛》2016,(2):38-46
阶级和阶级斗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理论之一。基于历史、理论与现实的维度,当前对于阶级和阶级斗争问题的研究,应聚焦如下问题:何谓阶级?何谓阶级斗争?如何看待阶级斗争的作用?阶级和阶级斗争何时退出历史?何谓无产阶级?何谓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何谓无产阶级政党?如何理解无产阶级政党组织的战略性?如何理解一国无产阶级政党的非单一性等等,并作出符合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新时代的评述。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来,本刊和许多学术列物都发表过一些研究历史遗产的文章。在这些文章里必然涉及到研究历史遗产的观点和方法的问题,即如何对历史遗产批判继承的问题。本刊过去对这一问题有过讨论,最近又收到一些这方面的稿件,许多作者都热心参加讨论。用马列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和阶级分析的方法去研究历史遗产,对历史遗产进行科学的分析和批判的总结,以服务于创造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新文化,这是我们思想战线上的一个重要课题。我们要研究历史遗产,必须认真学习属列主义关于历史遗产批判继承的学说。拒绝和轻视这种学习,就不可能有正确的方向。所以,欢迎一切在这方面有学习心得的同志发表意见。同时,认真分析我们研究历史遗产的实际,总结我们自己的经验,重新评价我国的历史遗产,也是必要的。有关以上这些,本刊欢迎学术界同志,根据在马列主义思想指导下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踊跃参加讨论。  相似文献   

7.
从原始共产主义社会瓦解以来,人类所经历过的社会都是有阶级的社会,人类杜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阶级斗争观点和阶级分析的方法,是科学地认识阶级杜会客观规律的钥匙,是无产阶级胜利地进行阶级斗争,推动历史前进的强大武器。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人类的社会生活被认为是没有客观规律可循的,人类盲目地受着历史必然性的支配。只有在马克思、恩恪斯创造了历史唯物主义之后,人类历史才成为科学,人类中的先进阶级才开始自觉地依据客观规律,为历史开辟前进的道路。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人们关于社会主义的一切设想和寻求,都不过是空想。只有在马克思、恩格斯创造了科学的社会主义之后,社会主义才成为现实的前景。科学的社会主义不同于空想的社会主义,一个主要之点就在于  相似文献   

8.
今年五月,李其驹同志在《关于过渡时期阶级和阶级斗争的几个理论问题》一文中,对于怎样理解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提出了自己的意见,我认为这种意见是值得商榷的。李其驹同志为了探讨过渡时期阶级斗争的规律性,提出了两种观察社会现象的方法:划分阶级的方法和阶级分析方法。从李其驹同志对于这两种方法的理解来看,我认  相似文献   

9.
胡耀邦同志在党的十二大的报告中,要求我们“正确认识和处理我国当前仍然存在的阶级斗争”,“坚持用马克思主义阶级观点处理当前我国带有阶级斗争性质的社会矛盾和社会现象”,并且号召我们在阶级斗争问题上“必须作好长期的精神准备”。这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时期对马克思主义阶级观点的具体运用。阶级和阶级斗争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用列宁的话来说,这个根本观点,是使我们能够在那种看来迷离混沌的状态中发现规律性,从而作出科学判断的一条指导性的线索(《列宁选集》第二卷第587页)。在我国生产资  相似文献   

10.
建国后阶级斗争扩大化错误的产生,有深刻的理论原因。把阶级斗争误认为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和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是阶级斗争扩大化错误产生的主要原因。无论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还是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在介绍和接受马克思主义时都把阶级斗争学说作为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内容。毛泽东对阶级斗争特别重视,并且夸大了阶级斗争的作用,他甚至把马克思的社会主义误认为是阶级斗争学说。偏离了科学的阶级划分标准,是阶级斗争扩大化错误的又一重要理论原因。在土地革命中,中国共产党制定了一套关于划分阶级的科学标准,但在合作化中,却把“经济地位和政治态度”作为分析社会阶级关系的依据,从而偏离了阶级分析的科学性。以“政治态度”和“思想意识”划分阶级,是导致对知识分子阶级属性错误估量的主要原因,也是阶级斗争扩大化错误的主要理论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11.
掩盖或否定阶级和阶级斗争,是资产阶级自由化鼓吹者的重要的理论出发点。《理论学习月刊》今年第9期发表的文章中据此强调,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并未“过时”,坚持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是绝对必需的。作者同时指出,由于在我国,阶级斗争已经不是国内的主要矛盾,我们坚持阶级分析方法,也不能滥用阶级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批判地继承历史遗产的方法──内容篇彭易芬历史遗产.这里指人类在历史活动中所创造的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而不是单指史学遗产。批判地继承历史遗产,是马克思主义对待历史遗产的基本原则、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毛泽东作为中国最主要的马克思主义革命家,历来...  相似文献   

13.
如何理解阶级对立社会中的阶级斗争的历史作用,是当前关于历史发展动力问题讨论中的一个焦点。正确理解这一重大理论问题,对完整、准确地掌握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发展与繁荣历史科学极为重要。(一) 自原始公社解体以来,人类社会是在阶级对抗中前进的,社会生产也是在阶级对抗中发展起来的。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强调指出,除原始公社外,以往的全部历史,都是阶级斗争史。“这些阶级的斗争决定着社会的发展”,阶级斗争是历史发展的“伟大动力”。但是,当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强调阶级斗争是历史发展动力的同时,总是提醒人们注意:阶级的存在仅仅同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阶  相似文献   

14.
<正> 近年来,关于我国的阶级和阶层结构问题,已越来越引起理论界的关注,这方面的研讨文章逐渐增多。现将主要观点简介于下: 一、关于阶级、阶层的划分标准在这个问题上,有如下几种主要观点。1.认为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法仍是分析现阶段中国社会结构的基本方法。应坚持以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理论为指导,接照列宁的阶级定义,以人们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关系或以财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认为,(1)党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对我国社会主义社会阶级、阶级斗争理论的新探索的主要成果可以归纳为“三论”、“九点”,构成了关于社会主义社会阶级、阶级斗争理论的完整的体系,它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理论基础之一。(2)党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提出的“阶级斗争将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的命题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它实质上是坚持运用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倡导和成功运用的贯穿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精神的阶级分析、调查研究、具体分析三者统一综合运用的方法。(3)“既要反对把阶级斗争扩大化的观点,又要反对认为阶级斗争已经熄灭的观点”这样一个命题体现了开展两条战线斗争,反对在社会主义社会阶级、阶级斗争问题上的“左”的和右的错误倾向这样一个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在法学方法论的视野中,传统的阶级分析方法地位尴尬、处境艰难,最主要的原因在于,传统的阶级分析方法过多地凸显了法律的阶级对抗性,从而为20世纪50至70年代的阶级斗争和社会动荡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那个时代的中国法理学也因此成为受人诟病的阶级斗争法学。然而,阶级分析作为一种法学方法,不仅可以对应于阶级斗争,也可以为阶级合作、政治民主、社会和谐提供方法论上的支持,并促使中国法理学从阶级斗争法学转化成为阶级合作法学。当然,要实现阶级分析方法的这种转向,要使法学服务于阶级合作与社会和谐,必须对阶级的概念与阶级分析方法进行重构。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创造性地运用马列主义,在理论上进行了大胆的探索,丰富和发展了马列主义的宝库.在历史唯物论方面,他作出了许多重大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贡献:他全面论述了社会基本矛盾的思想,第一次提出了任何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都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理论;他第一次提出了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的学说,为研究社会主义国家的历史和现实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他把阶级斗争观点提到历史观的高度来认识,以多层次性的观点和方法剖析历史和现实的阶级关系,进一步丰富了马列主义的阶级斗争理论;他发展了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这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提出群众路线的理论,给唯物史观增添了新的精神财富,等等.所有这一切最基本的理论和方法,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历史研究,具  相似文献   

18.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和阶级斗争理论还灵不灵?阶级斗争是到处存在?还是只在一定范围内存在?是暂时的存在,还是长期存在?这是当前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提出的新课题。本文拟对这一问题作一点历史的观察和思考。一、革命导师的阶级和阶级斗争理论和实践的历史回顾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问题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阶级的存在仅仅同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级相联系;阶级斗争必然导致无产阶级专政;这个专政不过是达到消灭一切阶级和进入无产阶级社会的过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4卷,第333页)这就是马克思主义阶级和阶级斗争  相似文献   

19.
本文致力于论述阿尔都塞对人道主义和历史主义观点的批判以及他的历史观的主要内容。阿尔都塞把历史规定为一个“无主体的结构和过程” ,并由此把人道主义和历史主义的观点指认为一种具有经验主义特性的“意识形态” ,而马克思主义是与之根本对立的“科学”。  相似文献   

20.
林伟 《学术探索》2012,(3):12-14
历史主义是从历史的联系和变化中考察对象的原则和方法,它是一种方法论。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方法论的理论前提是承认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客观存在。它的基本涵义是:尊重历史的实际,注意历史的演变,以是否推动历史的进步作为判断考察对象的价值标准;历史主义方法论与阶级分析方法论同属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但历史主义方法论更具解释力和生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