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立群 《江淮论坛》2007,(3):166-170
钟嵘是陶渊明接受史上最早发现陶诗“真美”的人之一,但因陶渊明在《诗品》中的品级,后世对他的“风华清靡”之论探讨和研究不够。本文依据陶渊明的诗文,认为“清”正是陶渊明诗歌的审美追求,也是陶诗不同于当时华丽诗风的主要特点。“风华清靡”之论,独具慧眼,揭示了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的本质,是概括陶诗最为确切精当之语。  相似文献   

2.
到了宋代 ,陶渊明开始受到一致的推崇。宋人对陶渊明的景仰 ,首先在于对陶渊明正气凛然、不屈服于强权的高尚人格的推重 ;陶渊明在世俗生活中时时体现出的高怀逸趣———艺术的眼光、艺术的心情 ,让宋人羡慕不已。陶渊明在宋代备受推崇 ,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 ,宋代内忧外患 ,士大夫忧心忡忡 ,希望找到一个能安顿人生、超越痛苦的精神榜样 ,而陶渊明正是最理想的人选。苏轼一生推重陶渊明、由衷喜欢陶渊明。朱熹慧眼独具 ,对陶诗有特别的体味 ,看出了陶诗内涵的丰富性、艺术风格的多样性。可以说 ,陶渊明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崇高地位 ,是在宋代得以最后确立 ;陶诗独特的美学价值 ,是宋人发现并给以理论上的完全肯定。  相似文献   

3.
苏轼唱和诗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唱和诗在苏诗中占据着相当的比重,但囿于传统的偏见,往往为人们所忽略。苏轼与苏辙、苏门学士、友人的酬唱,其意义不仅在于诗化日常生活,彰显文人士大夫的雅趣,突显诗歌的交际功能,更在于它反映了诗人真实的心路历程,折射出时代的审美趣味。苏轼“和陶诗”开辟了一种新的文学形式,在对陶渊明的接受史上占有突出的地位,自此以后“和陶”就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独特的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4.
<正> 苏轼是我国北宋中晚期的著名诗人。他一生除了处理政务,其余的时间可谓竭尽全力从事创作。仅诗歌一项,约有二千五百余首,其中,百余首《和陶诗》,标志着他的诗歌创作明显地由豪放清雄转为追求平淡自然的审美情趣和艺术风格。 苏轼与陶渊明相距六百余年。陶诗经过这漫长的历史陶冶,至苏轼时,被他视为艺术绝诣而“尽和其诗”。这在我国文学史上堪称为特殊的创作现象,值得我们认真研究。  相似文献   

5.
李红霞 《江淮论坛》2005,(4):105-108
元前陶渊明声名的显晦与陶诗价值定位的消长是文学史上一个值得玩味的文学现象,从其对陶诗价值体认的差异中可以窥知不同历史时期的时代精神和文人的审美趣味.东晋南朝,平淡真淳的陶诗与诗坛追求绮靡雕缛的审美风尚相悖,故其诗隐晦冷落,未受时人重视;唐代,陶诗的美学价值开始凸显,但唐代文人并未真正挖掘出陶诗的真趣,也未自觉确立其典范地位并大力倡导;宋代,陶渊明的诗史地位空前提高,宋人特别是苏轼对陶诗的理性诠释奠定了他在中国文化史和文学史上的典范地位.  相似文献   

6.
李欢喜  亚琴 《阴山学刊》2005,18(1):33-36
苏轼"和陶诗"问世以来,诗评家对其艺术成就褒贬不一。其实,苏轼"和陶诗"的创作,并未脱离现实生活,是作者在特殊境遇下,借陶渊明之酒杯,浇自我之块垒,是借鉴古人成功的艺术形式来抒发自我对现实的强烈感受,并在学习陶诗的艺术风格中,融入自我独特的风格。"和陶诗"体现了苏轼晚年的艺术追求倾向,与早年那些生机勃然的诗歌相比,"和陶诗"呈现一种跳动的闲淡、一种朴茂之美,诗风平淡自然,感情真笃充沛;超然淡泊,意与境合;托物言志,意在言外;写景传神,时见佳句。苏轼的"和陶诗"没有等同陶诗,而是自具本色。  相似文献   

7.
李剑锋 《文史哲》2020,(3):143-153+168
宋代之后,陶渊明诗歌的诗史地位逐渐牢固树立起来,这固然得力于其自身的魅力,但在接受中日益走向经学化、经典化和意境化则是它被普遍褒扬的三大基本原因。陶渊明人品经历了一个由高尚化而儒学化的过程,作品经历了一个由支流化而主流化的过程,这两个过程大致在宋代之后不约而同地走向了崇高化和经学化。苏轼之前,陶渊明主要被看作二流作家,苏轼评价陶渊明"李(白)杜(甫)莫及"的惊天言论对于重新定位陶渊明一向不算很高的诗史一流经典地位起到了关键作用。陶诗意境美的发现与宋代苏轼、范温、元代方回、清代钟秀和近人王国维等关键读者的揭示密不可分。陶诗的经典化和经学化几乎是同步和交融的,它们虽然抬高了陶诗地位,其弊端是难免造成对陶诗非儒家特点和艺术特点的遮蔽,而意境化则披文入情,由情寻理,是对陶诗本质艺术特点的澄明。  相似文献   

8.
在唐代文学中,柳宗元的山水诗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关于他的诗,前人多有评价,概而言之,不外似陶(潜)、似屈(原)二种。前者,如:苏轼《题柳子厚诗》云: 柳子厚晚年诗,极似陶渊明。又《评韩柳诗》云: 柳子厚待在陶渊明下,韦苏州上。退之豪放奇险则过之,而温丽靖深不及也。所贵手枯澹者, 谓其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实美。渊明子厚之流是也。  相似文献   

9.
陈碧 《船山学刊》2003,(4):129-131
陶渊明今存诗歌共125首,不足万言.从题材和内容来看,大体可分为咏怀、田园、哲理三类.其中重点描写田园景色和田园生活,宜划入田园诗的,约30首左右.其诗歌具有"外枯而中膏,似澹而实美"(苏轼<东坡题跋·评韩柳诗>)的魅力,随着时代的衍变,这种"素"的美愈来愈现出其光辉,倍受人们推崇.我们认为,陶主体个人对"素"的审美追求,诗化了平淡素朴的田园生活,使得普通的农村生活具有了独特的"田园风光"之美学意义,这也给现代社会审美追求以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0.
关于陶诗的风格,历代皆相推许“平淡”与“豪放”.但除此之外,“忧愤”亦是陶诗中的重要内容,它缘于诗人的“忧生之嗟”和“于世未忘情”,而陶渊明常以议论的手法来表达其“忧愤”之情.而在这三种诗风之间,“忧愤”是现实苦难带给诗人的感受,“豪放”是诗人面对苦难的态度,“平淡”则是诗人以审美的眼光品味苦难中的甘甜.它们相互渗透与交织,显示出陶渊明诗歌风格的多样性.陶渊明凭借着自由的意志,占据着精神的高度,完成了对苦难的超越.这也正是陶诗美学价值之所在.  相似文献   

11.
杜甫与陶渊明政治思想不同,虽欲归田而难割舍“致君尧舜上”的抱负,然他慕陶追陶,不仅在志趣上有契合点,在诗艺方面亦力求承传。与无意求诗之妙的陶潜不同,他用力气下功夫,在学习、融化中力求超越,沿两条路径推进:一承陶诗平淡风格而见清旷;二承其纵横浩荡的气势而见顿挫飞动、错综变化。选择意象相近而寓意有异,不少词语出自陶诗,或化用其意,或整合其辞,下开黄山谷诗法。  相似文献   

12.
柳宗元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散文以卓尔不群的深刻见解,简劲俏丽的笔法赢得人们的喜爱,在中国文学史上产生过深远的影响。但是,对于他的诗作,历来评论尚有不同的看法。章士钊在《柳文指要》中说:“韩柳文之高下,议论不一,独于诗也,似一例右柳左韩。”他认为柳诗在韩诗之上;苏东坡评价柳宗元的诗说:“柳子厚诗,在陶渊明下,韦苏州上,退之豪放奇险则过之,而温丽清深不及也。所贵乎枯澹者,谓其外枯而中膏,似澹而实美,渊明子厚之流也。”苏轼之说只从艺术风格着眼,论及高下,并未作深入探讨。柳宗元作为一个文学家,他的成就主要体现在他的散文创作上,他的诗歌创作,收集在《柳河  相似文献   

13.
《蜡日》诗作为陶渊明的一篇饮酒之作,作为魏晋节俗的生动写照,反映了一代田园诗人陶渊明的生命狂欢,反映了诗人性格和人生态度的另一个侧面,由此陶渊明的诗性生命显得更加丰满更加圆融。同时,这首诗又是我国咏梅文学的鼻祖之一。就咏物艺术而言,陶诗对梅、柳、兰、菊、松、柏等自然之物的描写与开掘,极大地丰富了中国文学的自然意象,不仅对我国古典诗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对我国古典绘画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尤其是陶诗以心注物、传神达意、得意忘言和重神遗形的艺术手段,对我国古典诗学和美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4.
陶渊明是元末文人共同尊奉的精神偶像,元末文人不仅从陶渊明的隐逸生活和崇高人格中培养起文人自我的独立价值,也寻找到了他们心灵与出处、行迹的精神支撑,并且在学习陶诗的过程中汲取丰富的诗学养料。而这种诗学取法也因他们对陶渊明的不同解读有不同的角度,他们学习陶诗首先主张从其人品出发,经过对其情性、人品的学习进而认识陶诗的内理;当然,他们也在陶诗中品味到对自然、宇宙的适意,以平淡之笔陶写一己之心灵与情绪。而两种不同的解读与取法实则培养了属于元末文人自我的诗歌风格。  相似文献   

15.
陶渊明的诗品和人格,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敬仰和羡慕。他的诗,可以说是他的人格的焕发;而他的人格,则又是一首蕴含深刻的感人的诗。梁萧统指出:陶渊明“语时事则指而可想,论怀抱则旷而且真。加以贞志不休,安道苦节,不以躬耕为耻,不以无财为病,自非大贤笃志,与道污隆,孰能为此乎?”(《陶渊明集·序》)这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对陶渊明真实人格所作出的公正评价。尔后,宋代苏轼说:“陶渊明欲仕则仕,不以求之为嫌;欲隐则隐,不以去之为高;饥则扣门而乞食,饱则鸡黍以延客。古今贤之,贵其真也。”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文学史上,苏轼"以文为诗","以诗为词","以文为赋","以赋为文",从而使"旧体"别开生面,"新体"更加成熟,使同一部文学作品众体兼备,使不同的文学体裁在句式和风格上相互借鉴和融会贯通,从而实现大象无定形,大道无定名,大文无定体,好诗无定法.苏轼的这些学说和实践,对中国诗学史上的重要学说--"活法说"的完善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综合考论,苏轼实为"活法"说的完善者和集大成者.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陶诗风格研究重要成果概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关陶诗风格,诸多学者对此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特别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鲁迅先生认为,陶渊明诗风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自然平淡的一面。同时他还具有“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之类的“金刚怒目”式豪放的一面。八十年代吴云先生对陶诗自然、平淡与隐曲风格从多层次、多侧面、多角度作了深入而周详的论述。八九十年代魏正申先生对陶诗隐曲风格进行了拓展,同时对幽默风格也大力倡导,并对其特征作了多方面的论述。这些重要成果,对陶学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8.
陶渊明酒诗既不同于《诗经》礼酌型酒诗,也不同于建安、正始的忧愤格与李白的狂歌型模式,而属于“旷达酣适”模式,其特点是将儒玄兼综的玄学思想深解于酒中,追求形神合一的境界,并进而将酒味升华到一种冲和平淡的味道,大大淡化、稀释了魏晋文士的生死痛苦。陶渊明范式的确立反映了从建安、正始到东晋饮酒心态、酒诗创作风貌的变化,对后世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9.
刘锋焘 《文史哲》2006,(5):82-87
李煜后期的词作“感慨遂深”,与前期词作的绮靡香艳绝不类同,在词史上第一次“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但这一开创性的贡献直到苏轼的出现才真正得到了自觉的继承。从李煜突变性的开创,到宋初诸人有意无意地渐变,再到苏轼明确地自觉,“士大夫之词”在各种内因外因的作用下完成了它演进确立的过程。而李煜和苏轼,则是千年词史上两个重要的关节点。  相似文献   

20.
自古以来,"茶"与中国古代文人结下了不解之缘.本文分先唐、唐代、宋代,对各个时代的有"茶"内容的诗歌进行了整理归纳,认为"茶"字系由"荼"字演化而来;茶诗从唐前只有少数以"茶"字入诗的写作、到中晚唐茶诗提升到了精神层次、再到两宋茶诗与文人士大夫的完美结合,其发展经历了漫长的时期.另外,茶诗从人们只重视荼的实用价值到开拓出妙不可言的精神意蕴.也经历了耐人寻味的历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