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闪婚”、“闪离”的婚姻困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立洁 《社区》2008,(21):20-21
“闪婚”又“闪离”,幸福在哪里“80后”已经长大成人,忙着结婚、分手、复合,爱了、恨了、痛了、分了……“80后”“闪婚”的热乎气刚过,又开始忙着“闪离”。  相似文献   

2.
早在世纪之交,老刀、冯昭等诗人开始提出“80后诗歌”的概念。80后从搞文字那天起就开始玩概念。至于后来的恭小兵、西门柳上等就更用不说了,以致到了2004年刘一寒借着这个概念真正让80后火了一把。可惜,这场火到了2005年便开始渐渐熄灭了。  相似文献   

3.
第六届中国艺术节吉祥物“欢欢”、“喜喜”是两个头戴龙帽、凤冠的童子,这两个手持绘有中国艺术节节徽拨浪鼓的稚气活泼的童子着实让人喜爱。童子是中国民间所喜闻乐见的吉祥形象,他象征着新事物的生机与活力,体现了人们对美好未来的向往,表达着吉祥的寓意。以童子为吉祥物,既表达了人们对中国艺术未来的美好期盼,同时也肯定了中国悠久灿烂的文化艺术必将在新世纪博采众长,获得新生的愿望。特别是童子头戴着龙帽凤冠,更加烘托出了热闹的节目气氛,表明了举办时间是在2000年龙年。龙年举办六艺节,“欢欢”、“喜喜”说龙凤,别有一番情趣。 中国人以龙的传人为自豪,中国龙文化渗透各个领域。它在传播过程中,不断地吸收着中国境内其他部族所崇拜的  相似文献   

4.
黎元伟 《今日南国》2008,(17):68-69
“80后”是一群特殊的消费人群,在不断壮大的市场购买力中,随着。80后”的逐渐成长,他们开始加入消费大军,成为一股新兴的购买力量。尤其是“80后”前期与中期的消费群体,已经步入婚嫁年龄,他们的身影在如今的买房、装修大潮中纷纷显现。  相似文献   

5.
似乎是数位少年作家的崭露头角,让人们开始注目“80后”。而当在人们眼中的“80后”还是代表着浮躁和反叛时,这个词却在悄悄地与财富画上连接符号。一批极为年轻的财富新贵的出现似乎在一夜之间,同时颠覆了人们心目中企业家的传统印象。80后的其他人正在为找工作发愁的时候,他们却已经开始雇人为自己工作。80后,虽然叛逆但又别出新意……PCPOP首席执行官李想是其中典型的一个。  相似文献   

6.
中国文坛对“新小说派”及其作家作品的研究,在20世纪80年代前后开始取得进展。流派研究的标志是80年代开始出现直接以“法国新小说派”为研究对象的论文。90年代后,学者们更为关注这一流派的艺术观念与表现手法。21世纪以来,学者们对新小说派的研究有了新的发展,如有些文章开始对“新小说派”的技巧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和理性总结,有些文章跨越国别、民族对新小说派展开比较研究。中国对新小说作家和作品的研究也开始于80年代,至今为止,对“新小说派”四大代表作家及其代表作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可观的成就。  相似文献   

7.
金融风暴席卷全球,“投资难”、“就业难”几乎成了流行语。2009年,当大部分毕业生为谋一个岗位挤得头破血流时,不少“80后”已经开始了他们的另类创业之旅,年轻而又充满活力的他们,玩的就是创意。  相似文献   

8.
余平 《社区》2009,(9):61-61
现在社会上新词层出不穷,小妹是“80后”,从去年初开始就迷上了当“达人”。我不太明白“达人”是什么意思,小妹告诉我,“达人”泛指在某一领域中,经验丰富、非常专业、出类拔萃的人物。  相似文献   

9.
“80后”是最近新出现的一个概念。简单地说,是上世纪80年代出生的一代人。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现在正成为一代青年,有成为主力军的趋势。他们在各方面都开始引人瞩目。而最惹眼的是,一大批写手从他们之中涌现,成为一种文学现象。一、“80后”作家群的出现原因1.《萌芽》和“新  相似文献   

10.
由于时代和商业环境的变化,对于“80后”的创业者而言,失败的风险比其他人更高。就在很多人还在为80后创业者高唱赞歌之时,80后创业者的代言人们却已经开始黯然从这股热浪中出局了。10月23日,视频网站Mysee宣布总裁高燃因为个人健康原因,辞去所有相关职务。作为80后“创业”者中最受公众瞩目的人物,高燃的离职却给我们揭示了一个现象,尽管随着时代的发展,创业的  相似文献   

11.
“后商业时代”是一种属于过度丰裕的商品和多元消费方式的社会生态。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人类的商业时代开始裂变为前后商业时代,西欧、东北亚、北美进入后商业时代,而中国在2000年后商业时代己经成型。目前也进入后商业时代。  相似文献   

12.
老年礼赞     
王自立 《老友》2011,(1):1-1
有如一次远航,穿过激流险滩,驶进宁静、恬谧的港湾;有如一次攀登,踏平崎岖坎坷,终于来到高山之巅;有如一场大戏,演尽悲悲喜喜,帷幕已经开始缓缓垂落;有如一首交响乐,所有动人的乐章已经演奏完毕,那美妙绝伦的尾声渐渐响起在耳边……  相似文献   

13.
青年群体的婚姻推迟乃至不婚主义已经成为影响我国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潜在风险。“80后”已婚群体婚姻质量与幸福感的关系,将成为“90后”对待婚姻的重要参照,影响适龄青年群体婚育。分析了“80后”群体婚姻状况和幸福感之间的性别差异,发现:婚姻满意度越高、婚姻调适度越好,个体幸福感越高;个体资本对“80后”男性和女性的婚姻质量均具有弥补效应;家庭资本对“80后”男性婚姻质量具有更强的弥补效应。“80后”群体的幸福感与婚姻质量密切相关,各级政府应根据两性在婚姻中的不同角色和特质,及时出台促进婚姻稳定和家庭友好型的政策,切实提高“80后”群体的婚姻质量和幸福感。  相似文献   

14.
青年教师工作价值观不仅关系教师队伍的建设,更影响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基于“教师工作价值观量表”从物质报酬、声望地位、职业发展、人际关系、组织管理、利他奉献和安全稳定7个维度对湖北省18个市县区的“80后”青年教师工作价值观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80后”青年教师工作价值观是一个多维心理结构,较之其他教师群体,“80后”青年教师拥有对职业更高的价值认可度;“利他奉献”是“80后”青年教师的首要工作价值取向;“80后”青年教师工作价值观受性别、城乡、教龄、家庭及毕业院校类型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80后”文学的传媒文化语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80后”文学是在传媒文化语境中成长起来的,网络媒体是“80后”文学的滋生地和大本营,网络文化的正负面效应显然同时对萌芽于网络的“80后”文学产生影响;媒体的炒作、畅销书机制的成熟和评论的媒体化对“80后”文学的兴起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一、国学热的当代文化背景 在80年代的“西方”学术热和90年代初的“经商热”中,中国学术界从1993开始出现了一股值得重视的“国学热”。 国学热在90年代出现有其自身的“文化背景”,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从“西学热”转向“国学热”。从50年代到70年代,整个中国学界是“马列”为标志的“古典西学”热,进入80年代,现代西方思潮涌进中国,从弗洛伊德到后弗洛伊德,从分析哲学到新历史主义,从解释学到后现代主义,从“方法论”到“本体论”一阵阵热过来。然而,这种在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80年代初,国内学术界兴起了陈寅恪研究,但影响未能超出学界太远。90年代,出现了持续甚久的“陈寅恪热”,成为一种文化现象。他的人格、思想不仅为学术界?文化界大多数人所认可?赞颂,而且由书斋走向大众,陈氏家族研究也开始受到“陈学”界广泛的关注。进入21世纪后,“陈寅恪热”有所降温,学界开始理智冷静地研究陈寅恪,并加强了陈氏家族研究的分量,出现了陈寅恪研究与陈氏家族研究并重的局面。20多年来“陈学”研究表明,“陈学”有着多方面的课题价值,值得学界以“预流”的眼光介入。  相似文献   

18.
从20世纪末始,在中国当代文坛掀起了一股新兴而强劲的浪潮———“80后”写作。“80后”写作从个体书写到集体亮相,呈现出以青春伤痕与狂妄为基点,低龄写作为卖点,媒体包装、商业炒作为支点的特点,冲击着文学、教育及社会生活各大领域,引起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对此,此文试图从“80后”文本的解读来阐释在多元语境下“80后”的写作背景、写作主题,从而为当下文学创作走出困境提供一种可能。  相似文献   

19.
创意视频简历、婚礼创意开场视频……随着“80后”走向社会、“90后”长大成熟,他们逐渐成为结婚、求职的主体。而由于“80后”和“90”后的成长环境与前门。代人不同,他们在求职、结婚等方面的个性化消费诉求更是让人吧为观止,这让不少创业者看到了潜藏的商机。  相似文献   

20.
随着上世纪80年代的生育高峰出生的一代,也就是目前所谓的“80后”一代的生育高峰的到来,各种相应的服务资源开始目益紧张。月嫂难找、幼儿园难上都已是各个城市的普遍陛问题。也正因此,众多投资者和投资柳构纷纷看好如今的婴幼儿市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