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全球粮价上涨已牵动国人的心,这不仅关系到普通老百姓的饭桌,更关系到国家未来的农业发展战略。中国人民大学周立教授历时1年,对美国农业和粮食市场进行了田间考察和调研,并提出中国粮食政策的方向性建议。  相似文献   

2.
我国粮食收购保护价政策及定价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系统地阐述并探讨了我国粮食收购保护价政策的变化及定价机制。我国从 1990年开始实施粮食收购保护价政策。 90年代初 ,我国的粮食保护价水平高于市场价 ,以后逐步向定购价回归。本文的特点是运用经济模型分析了我国目前粮食保护价的定价原则和机制。我国制定的粮食收购保护价 ,按照能够补偿粮食生产成本并使农民可以得到适当收益的原则确定。我国目前已经建立了定购价由市场供求关系确定 ,保护价以生产成本为基础的价格形成机制。当市场粮价高于收购保护价时 ,定购价参照市场粮价确定 ;当市场粮价低于保护价时 ,定购价按不低于保护价确定  相似文献   

3.
在建立特定非线性粮食供给和需求函数的基础上,发展了一个解析非线性均衡蛛网模型,表明一般性的粮食价格波动能够收敛,只有粮价超过一定幅度才发散震荡并形成粮食灾难.政策视角的粮食安全概念必须建立在国家层次,将粮价控制在安全区域内是粮食安全政策的主要内容,短期内通过粮食储备和价格政策控制粮价,长期内扩大粮食波动的安全区域.应用分析表明发展“生物燃料”、保持“耕地红线”有利于保证一国的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4.
最近一段时期以来粮价的高涨和波动使人们对很多长期存在的假设产生了怀疑,例如对实际粮价下跌必然性的假设,同时这也标志着一个较长的粮价稳定期的结束。主要粮食产量增长的放缓和生物燃料生产的快速增长被认为是粮价上涨的主要原因。粮价涨幅过高和波动是两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应对高粮价的主要措施,包括对农村的研究,以及更广义上的对农村发展问题的重点关注和对生物燃料作用的反思。应对粮价波动的最有效措施是改善市场信息和减少产量波动。社会安全网络的建立是应对粮价波动影响的最佳政策,而被广泛使用的贸易和库存的政策影响却较为复杂且效果并不确定。  相似文献   

5.
《山西老年》2008,(6):62-62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这句中国人的老话,在全球粮价暴涨的今天,再一次证明是永不过时的。近来这一轮以大米涨价为标志的全球粮价上涨以及在多个国家掀起的反涨价风暴令人触目惊心,而作为全球吃饭人口最多的中国,却奇迹般地成为这场风暴中的绿洲——目前,我国国内主要的粮食不但价格稳定,而且供应充足。联合国粮农组织专家近日表示,粮食价格再也回不到从前了。  相似文献   

6.
粮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生活资料,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近年来,粮价不断上涨,耕地面积不断减少,而粮食需求总量却随着人口数量上升持续增长,如何解决粮食安全问题就成为我国经济生活中的头等大事。本文简述了我国粮食生产状况,探讨了粮价上涨的根本原因,分析了粮食安全存在的隐忧,论述了粮价波动、耕地保护与粮食安全三者的内在联系,最后提出了确保我国粮食安全应有的举措。  相似文献   

7.
本文旨在运用各类史料,对大旱灾、瘟疫、狼灾、鼠患等自然灾害加以描述,说明此次灾荒的强度,进一步揭示丁戊奇荒在临汾地区危害的严重性,及其对当时社会产生的巨大冲击。这次灾害导致粮价上涨,粮食奇缺,甚至出现人吃人的现象,人口大量减少,大量女性被抛弃,被贩卖。这一时期社会动荡不安,人心不稳。  相似文献   

8.
粮价上涨后,粮食流通各个环节均有获利,而作为粮食的生产者,农民们并没有得到价格上涨后的回报粮价价格自11月开始上涨以来,中国储备粮管理公司(以下简称中储粮)被认为是粮价上涨的祸首,涉嫌获得高额垄断利润。而且,《新世纪》周刊调查了解到,粮食流通各个环节皆是既得利益获得者,而农民,却被  相似文献   

9.
为探究国内外粮价波动溢出效应及其影响因素,采用前沿的时变溢出指数方法,将小麦、玉米、大米和大豆等四种粮食产品纳入统一分析框架,从多个维度考察国内外粮价波动溢出关系,并量化分析影响国内外粮价波动溢出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我国粮食市场是国际粮价波动溢出的净接受方,国际粮价波动对国内粮价波动的平均溢出效应为22.11%,显著高于国内粮价波动对国际粮价波动溢出的7.84%;国内各品种粮食价格受到国际粮价波动的直接溢出效应较大,间接溢出效应较小,其中,大豆受到国际粮价波动的溢出效应最大,高达38.64%,其次为玉米,小麦和大米受到溢出效应较小,但各粮食品种均是国际粮价波动溢出的净接受方;粮食进出口、国际粮食供需基本面及价格支持政策是影响国内外粮价波动溢出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0.
世界粮食安全问题分析及应对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粮食安全是国际社会永恒关注的焦点之一。目前国际粮食发展呈现粮价上涨和国际粮食政策连续出台等一系列连锁反应,导致限制粮食出口国家增多和高价粮食持续时期长等问题。综合分析目前国际粮食市场形势,可以看出引起国际粮食安全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多数国家粮食库存大幅度减少、耕地面积下降、粮食生产成本提高、生产者普遍积极性不高、粮食生产波动大、粮食消耗量刚性增加与粮食消费结构升级、全球经济增长刺激粮价上涨、全球气候异常和自然灾害频繁等方面。从全球层面看,应对当前粮食危机的主要措施是:一是构建全球层面上的粮食安全生产的耕地保障机制;二是在全球视野中构筑灾害应对型农作制度;三是构建全球粮食贮备及需求信息共享平台,稳定粮食供应市场;四是构建全球粮食安全科技支撑计划,提升粮食生产科技水平。  相似文献   

11.
基于ARCH类模型的国际粮价波动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粮价的波动最终会给一国的粮食安全带来巨大风险。了解国际粮价的波动特征有助于采取相应的措施稳定粮价,避免粮价波动的国际传导对国内粮食市场进而对粮食安全产生不利影响。通过建立ARCH类模型,分析各类粮食国际价格的波动规律。得出的主要结论有:国际粮价波动存在明显的集族性;外部冲击对国际粮价波动具有持久性影响;国际粮食市场不存在高风险高粮价的特征;国际粮价波动具有显著的非对称性,而且粮价上涨的信息引发的粮价波动要大于粮价下降的信息引发的波动。  相似文献   

12.
2009年我国房价持续飙升,部分城市甚至出现一房难求的怪状.由于房价的飞速上涨,越来越多的家庭沦为新一代的房奴.针对持续上涨的房价,我国近期出台了一系列的遏制房价的政策,但效果并不理想.本文针对房价逆遏制政策而上涨的现象进行了剖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利用Diks-Panchenko的非参检验方法,对2003年1月—2014年6月我国的粮价和通胀月度数据进行非线性的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发现粮价和通胀之间存在短期和长期的非线性Granger因果关系。研究还发现,通货膨胀可以影响种粮成本,而种粮成本的上升又能够推高粮价,通胀对粮价影响的成本渠道是畅通的。因此,国家需要进一步提高农业的劳动生产率,增加粮食生产补贴,以减轻种粮成本上升对粮价上涨的压力。另外,国家还需继续实施粮食收购托市政策,保持粮价的平稳上升,防止出现"粮价—通胀"相互推高的恶性循环。  相似文献   

14.
当前,全球粮价迅速上涨,国内外粮食安全风险引起广泛关注。本研究认为,当前全球粮食库存充足,粮食安全问题主要不是生产和总量问题,而是结构和分配不平等问题;当前导致国际粮价上涨的主要因素是全球通货膨胀加剧,我国粮食安全坚持“以我为主”方针有利于管控粮食安全风险;当前我国粮食安全状况在总体上处于历史较好水平,要警惕单纯依靠粮食自给率指标带来对粮食安全形势的误判。此外,管控未来粮食安全风险应对未来我国粮食需求增长潜力做出客观评估。  相似文献   

15.
对政策执行过程中政策实施结果与政策目标不一致的现象的研究,已经成为政策科学研究的重要议题之一。而如何更好地呈现并解释这一现象,则是众多研究者努力的方向所在。本文以2003-2008年教育部出台的独立学院政策为例,选取国内较早发展民办二级学院的浙江省为研究对象,对独立学院政策在省级层次的实施情况进行描述和分析。首先,本文梳理了浙江省民办二级学院发展情况,总结了这些二级学院办学模式的基本特征;其次,本文简要分析了独立学院政策的两个主要目标及三个规范性的政策要求,在此基础上对浙江省相关政策参与者落实这三个规范性政策要求的基本情况进行描述;最后,本文试图对政策变通的相关理论进行简要探讨。  相似文献   

16.
根据小麦、玉米和稻谷2003年1月至2015年12月国内外月度价格数据,利用VEC DCC GARCH模型研究了中国粮食价格支持政策对国内外粮食价格波动关系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粮食价格支持政策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国际粮价对国内粮价的均值溢出效应;政策实施前,国际粮价对国内粮价具有波动溢出效应,而实施后不具有波动溢出效应,并且国内外粮食价格相关关系的持久性减弱。由此可见,中国实施粮食价格支持政策,有助于减少国际粮食市场对国内市场的冲击,但同时也扭曲了国内粮食市场,提出国家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市场在价格发现和配置资源中的作用,尽快完善和改革我国粮食价格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17.
粮食补贴政策通过农户生产行为实现其政策传导,那么,在农业生产风险条件下,农户的风险偏好和政策预期是否影响到粮食补贴政策的作用发挥?基于粮食主产区农户的调研数据,将行为经济学的实验性测试分析方法运用于农户行为研究,分析不同风险偏好农户对补贴政策的预期和行为反应。研究结果显示:农户对粮食补贴政策的认知、态度及其风险偏好通过农户的政策预期作用到农户种粮决策行为,且农户的风险偏好和生产行为决策出现了"效用不一致"的现象,风险规避型农户对粮食补贴政策的预期相对较强,有更强烈的稳定粮食生产的预期,据此提出粮食补贴政策设计时应该考虑农户风险偏好特征,将风险规避型农户的粮食生产激励政策放在首要地位,稳定和刺激粮食生产发展。  相似文献   

18.
对当前我国粮食安全形势的基本判断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我国粮食生产连续三年获得丰收,然而粮食价格经过两年高位整理后,从2006年10月开始上涨。这一现象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当前粮食供求形势是否出现转变?如何看待中国的粮食安全问题?本文对此进行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9.
惠农政策与计划生育政策协调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授利、造福、方便于民的惠农政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手段。但目前出现了普惠性惠农政策在关联影响尤其是利益导向上不利于基本国策——计划生育政策的现象。根据和谐社会"公平正义"的目标,从政策过程理论角度分析。未建立有效的政策协调机制是这一现象的主要成因。为此,本文以计划生育为例提出了建立基本国策协调机制的三务路径,并明确在当前形势下,既需要建立以"以和为贵兼顾优先优惠"为特征的基本国策协调机制,也需要计划生育部门与时俱进地调整人口政策的内容、导向和手段,通过有为有位实现三个转变。  相似文献   

20.
理性看待粮价上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年10月中下旬以来,国内粮食市场发生突变,粮食价格整体涨幅超过15%,主产区的小麦市场价格涨幅超过了20%,如此短期内粮食价格的大幅上涨,是1995年下半年以来的第一次。粮价快速大幅上涨引起了全社会的共同关注。正确看待当前粮食市场形势,对做好粮食流通和市场稳定工作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从1995年下半年开始,我国粮食市场出现疲软,粮食价格持续下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