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后现代文化与宽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后现代所倡导的是一种宽容的文化,但以“解构”为特征的后现代主义, 把宽容推向了放任的边缘;建设性后现代主义在修正解构性后现代主义的极端解构倾向的基础上,指出宽容的最终目的在于寻求不同话语间的沟通,继而实现自我超越,而非自我放逐。  相似文献   

2.
受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现代汉语交际用语出现变异。现代汉语颠覆权威词典中规定的语义、既定的语法规则,体现出后现代的"去中心"、"非理性"以及"多元化"等特征;另外,现代汉语还通过拼贴和戏仿等后现代手段解构了约定俗成的表达方式,表现出极强的游戏性和无厘头。具有后现代特征的现代汉语不会影响交际效果,应对其持宽容的态度。  相似文献   

3.
20世纪俄罗斯的后现代主义文学是国际后现代主义文学整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其特定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使得俄罗斯后现代主义文学不可避免地烙上了象征苏联极"左"意识形态和文学工具化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烙印."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既使俄罗斯后现代主义文学的诞生滞后于西方,又催化了俄罗斯特色的后现代主义文学.俄罗斯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命运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命运息息相关,因而其在产生的时间上、解构的对象上和美学特征上都有别于西方的后现代主义文学.  相似文献   

4.
在后现代主义经由经典化走向历史,和后现代主义研究经由普泛化走向体制化的当下,国内后现代主义文学思潮研究在问题意识与现实关怀、"现代"与"后现代"及"解构"与"建构"关系的处理等方面存在倾向性问题.值得作适当的学术史清理.  相似文献   

5.
陈涛  徐选国 《理论界》2011,(10):95-98
作为后现代主义思潮、尤其是解构理论的杰出代表,德里达的解构思想备受国内外学术界青睐。笔者认为,德里达解构理论归根结底围绕着"三个一"而展开:即一个问题,对"本原"问题的解构;一个思想,"延异"论思想;以及一个策略,"解构"策略。笔者旨在理清德里达解构主义思想脉络,并对其三要素之间关系进行论证,以期弥补国内外学术界已有研究的缺陷,并为人们今后研究德里达解构思想提供一个清晰明了的思想导论。  相似文献   

6.
张秀琴  文兵  李德顺 《学术界》2004,(3):113-126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发起的"青年哲学论坛"举行了题为"后现代主义意识形态"的学术讨论,张秀琴博士主讲了<超越、抹平与解构--后现代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初探>的话题,文兵、李德顺等十多位学者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和评论.  相似文献   

7.
正建设性后现代,顾名思义便是借用了"后现代"之现代性批判的力道,却抛弃了"后现代"一味摧毁和瓦解之主张,因此"建设性"就成为理解建设性后现代主义之关键因素。"建设性"的存在和使用都是在与"解构性"相对的意义上,"建构性"所重视和关注的是建设性后现代主义在生活世界面临现代性问  相似文献   

8.
隐匿的主体:二战后美国后现代主义小说透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后现代主义小说主要指的是二战后在美国兴起的文学新潮.论文首先分析了二战前后美国文学由现代到后现代更替的脉络,继而结合后现代主义理论对美国最具代表性的后现代主义小说家的代表作品进行了文本解读.文章指出:尽管"不确定性"、解构"主体"和消解"大写的人"是美国后现代主义小说最基本的特征,但在诸多后现代主义小说所力图表现的"人的死亡"或"主体的终结"的话语中,其实蕴含着作家对人的一种新理解,是对人之主体性的一种新阐释,即相对性的、个体多元化的"小写的我",这是一种离散性的、隐匿的主体.  相似文献   

9.
后现代思潮经历了一个长期的孕育发展过程,对理性、本质、规律、科学真理等宏大叙事的解构与否定是其众多流派的共同旨趣.20世纪90年代以来,后现代思潮遭遇了对自身的解构,许多学者调整了原先的立场,大卫·格里芬的"建设性的后现代"理论与皮克林的"冲撞"理论则超越了传统后现代主义的解构立场,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对客观、理性与科学的回归,呈现出建设性的特征.  相似文献   

10.
后现代主义的解构理论,是以削平思想深度、消解历史维度为旨归的.后现代主义对世界统一性认识以及知识可靠性的怀疑、对世界人生与人类真理的不确定性态度,都形成了对人类主体意识与自由精神的解构,同样也形成了对悲剧意识的解构.以商品化、娱乐化为特征的后现代主义文本实践,以反讽的理念把悲剧的内容作喜剧的处理,其目的是抹平现实与艺术中的悲剧性因素,从而与悲剧的本质背道而驰.  相似文献   

11.
错位的"官场文学"及其后现代主义倾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康长福 《江淮论坛》2005,(3):155-157
"官场文学"表面火爆的背后隐含着深刻的危机,其根本原因在于它的错位,即它的后现代主义倾向与亟待启蒙精神深化的现实文化语境之间的悖离;它所表现出来的消解深度模式的扁平化、世俗化、类像化及媚俗等大众文化特征,在解构"意义"的同时,也在解构着自己的艺术生命,最终会走向末路.  相似文献   

12.
长期以来人们对意识流语体有一种误读,认为意识流语言文字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从文本中抽取出来,是可以解读的.本文试图通过对"逻各斯"理论的驳斥和从文化和语言建构方面剖析意识流这种语体的不可译性,最终从后现代主义批评理论角度揭示意识流语体反阐释即为阐释,反解构即为解构的思想.  相似文献   

13.
屈菲 《北方论丛》2007,(3):127-130
后现代主义及其思想的发展对哲学思考方式和文化发展走向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作为一种思维方式,后现代主义对现代文化及其孕育的价值取向等问题进行了激烈的批判和解构,反对现代化的消极成果,同时后现代主义也从否定性、批判性的视角,提出了很多有意义的问题和思想方法,给人以很大的启发。后现代之后,仍然是对传统的不断解构与建设。  相似文献   

14.
"求同尊异":构建和谐世界的一个可能的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文化的多元化发展和多种文明形态之间的矛盾冲突,我们应当重新审视以往有关建构世界秩序的政治思维框架或思维范式。在"是宽容还是友好"这个问题上,一直被认为是最值得倡导的政治品质即"宽容"受到质疑,德里达对"宽容"进行解构,主张用康德的"友好"概念来取代"宽容"概念,哈贝马斯也注意到"宽容"概念的局限性,但主张对宽容概念进行"重构"。在"是‘体’还是‘用’"这个问题上,以往在理论上人们特别看重的是一种文化系统或文明形态的"体",而把"用"看成是次要的或第二位的因素。现在我们应当把谋求和谐的着眼点放在"用"上,在"体"的差异上相互尊重,而谋求"用"的一致性,即"求同尊异"。  相似文献   

15.
后现代主义在中国误读之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后现代主义在中国曾兴盛一时 ,但不可否认 ,人们对后现代主义的理解因多种原因 ,存在着一些误区 ,如认为后现代主义只是一种文艺现象 ,其精神实质只在于解构、拆除等等。因此 ,有必要对此进行反思 ,以使人们走出理解误区 ,也有助于目前学术界对后现代主义的研究和分析。  相似文献   

16.
思想本身并不重要,突破"禁忌"的重围成为创作本身的第一定律.盘旋在新资本时代的后现代主义既是仰望星空的大师们的神明,又是低头耕耘的朴民们的默认.挥之不去的"焦虑"成为现代性的标签.有一种分歧,裂变积聚了现代性,反过来又解构了现代性.然而,现代性的解构之路既不能在裂变中也不能在逆变中完成,任何的回归都意味着焦距的设定.  相似文献   

17.
吴丹梅 《北方论丛》2004,(1):124-126
后现代主义进入法学和法理学领域所起到的作用更多的应是建构,而非解构;是更好地发扬法律的理性传统,而非颠覆现代法治所赖以存在的基本价值.在价值论上,后现代主义法学的核心观点为:理性的个人作为自治的法律主体并不存在;现代社会的"进步"是应幻的;法律的普遍性是虚拟的"宏观话语";法律中立的原则仅仅是一种假设.在方法论上,后现代主义的视角也极大地影响了现代法理学的发展,有助于防止法律的垄断和激发人们对社会问题的反思.  相似文献   

18.
韦尔默认为现代性并没有终结,因为理性实施着自我超越.一方面,具有"拼图"特性的后现代主义隐含着理性的自我超越,激发着人们的民主意识;另一方面,现代性自身及对它的批判涌动着理性的自我超越,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巨大的民主潜能.实质上,所谓的"终结论"只是一个没有结局的哲学游戏,因为后现代主义与现代主义共同丰富着审美现代性的内涵,诸多偶然性因素突破了必然性的控制,解释学的反思有助于现代性更合理地建构自身.  相似文献   

19.
老庄思想以其超越自我、解构主体、追求自由、逍遥不羁的思想风格和尊重自然、顺道"无为"、消极避世的处世哲学,对以儒学为主体的传统文化形成了一种反思和救济,使中国传统文化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同时又具有圆润和谐、柔中带刚的文化风格。二战后,西方对现代主义的反思逐渐汇成一股后现代主义的潮流。老庄思想和西方的后现代主义产生的时代虽然不同,但在反思传统、追求多元、解构主体等方面极为相似,在科学、理性极度高扬的今天,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对消解西方的文化困惑和加强东方文化建设的人文情怀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不同于历史上的种种女权主义运动或流派,当代女性主义将不再追求"解放"平等"等此类宏大叙事,它遵循的是后现代主义和消费社会的内在逻辑,即将处于他者地位的女性经验以视觉和听觉形式外显出来,解构男权意识,重构女性主体意识,突显自身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