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失地农民市民化社会融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失地农民要想融入城市生活,成为一个真正的市民,必须具备三个方面的基本条件:首先,身份转为市民,并且能够在城市找到相对稳定的职业;其次,能够获得与城市市民相同的社会保障,并逐渐形成与城市市民接近的生活方式;再次,由于这种生活方式的影响和与城市市民文化的接触,使他能够形成与城市市民相同的价值观和城市归属感,进而产生自我新身份的认同.本文通过对这三方面条件的分析,认为失地农民市民化过程中,社会融入尚未完成,并对如何促进失地农民的市民化社会融入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构建和谐社会,体现了以人为本、以民为先的理念,符合世界城市发展的趋势和时代发展的要求。从长三角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来看,人口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之一,尤其是流动人口融入当地社会并能安居乐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题中之意。 相似文献
3.
4.
农民工社会资本积累的困境主要表现为私人关系型社会资本狭窄、组织型社会资本不足、制度型社会资本缺乏公正。农民工社会资本积累的困境阻碍了他们的城市融入。政府社会政策的支持、社会组织的介入、农民工主体作用的发挥是促进农民工城市融入的社会资本措施。 相似文献
5.
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社会融入影响因素研究——对江苏省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融入城市必然有一个逐步磨合的过程.通过定量化的模型对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融入城市的主要影响变量进行分析和研究发现,影响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社会融入的因素是多元的,收入水平、宗教信仰、民族类别等因素的影响在模型中均不显著;显著的影响因素除了性别、文化水平和配偶情况之外,还包括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信息来源和地方政府是否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历史文化方面,对流入地宗教的看法及流出地域等文化和历史造成的因素影响显著;经济方面,收入高低的影响并不显著,但对流动人口所从事的行业影响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6.
易龙飞 《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15,(1):55-61
从社会融合视角研究城市新市民的融入不仅能从宏观上反映社会基础的变化,也可从微观上评估这一群体的生活境况,从而为探讨采取什么政策手段来缓解社会矛盾提供理论支持。文章对杭州新市民的生活状况展开调研,走访了部分企业负责人和政府官员。这些调研和访谈反映出新市民群体在户籍入户、住房保障、子女教育和社会参与等方面遇到了困难。结合社会融合的视角并从公民权利、就业市场准入、福利服务和社会网络等维度对新市民的城市融入进行分析,这些因素既与政府社会政策实践密切相关,也是衡量社会融合维度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大学生失足行为产生的社会影响日益严重,同时,学业搁置、生活异变成为大学生失足后重融社会的阻隔,研究发现,大学生失足后很难获得较高的社会成就。通过以社会支持为研究范式,对高校学生失足的特点、原因以及失足后社会融入困境进行分析,探讨高校学生失足后再社会化的干预策略,使失足大学生的家庭及所在的学校、社区等多方主体共同为其营造良好的社会教育、发展空间,弥补传统管制观念下对大学生失足后社会帮教的不足而造成的社会重融困境。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再次提出,要让农民有序市民化。然而,农民进城务工,一部分农民工适应城镇生活,顺利融入城镇,成为新市民;一部分农民工难以成为城镇就业主体,融入城镇受阻,有的回乡务农或创业,成为新农民或小企业主,有的则回不去农村,又融入不了城镇,成为漂的一族。可见,农民市民化具有一定的社会风险,农民工的融入性教育势在必行,迫切需要建构融入性教育机制,采取切实有效措施,让更多的农民工在市民化进程中顺而有序。 相似文献
9.
农民工的社会融入问题,是我国实现经济社会转型的关键议题之一。本文运用国内五大城市的问卷调查数据和普适性的社会融入指标体系,从经济整合、行为适应、文化接纳和身份认同等四个维度,对农民工社会融入的性别差异进行了全面的实证分析和探讨。研究结果表明:农民工的社会融入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社会融入政策的制定必须纳入性别视角,有针对性地设置性别群体的政策方案和项目。 相似文献
10.
在欧盟推动少数群体社会融入政策的影响下,德国也加大了推动少数群体,尤其是穆斯林人口社会融入政策的力度。为此,德国采取了反对歧视;推动德国语言文化教育、打击教育隔离;推动公共学校加强伊斯兰宗教教育;强调"文化适应";加强与穆斯林对话、打击穆斯林极端主义等措施。但由于穆斯林问题本身的复杂性,以及德国的政策本身存在一些不足,德国促进穆斯林社会融入的政策的近期效果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11.
社会意识的变化折射出社会文化的流变。通过对在沪台湾大学生民主意识、政治认知和参与意识、法律意识、社会认知和参与意识、身份认同意识的调查以及对两岸关系认识的调查,可以帮助我们更加深入、全面地把握这一群体的整体社会意识,从而了解台湾青年,同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帮助他们了解大陆,了解上海,并据此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选择。 相似文献
12.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仍然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但“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的内容和结构已经发生了新的变化,主要表现为公共消费品的匮乏。这一状况严重制约着社会主要矛盾的解决和社会主义发展目标的实现。政府应该从经济发展、民主法制等方面通过一定途径加以解决,以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 相似文献
13.
14.
公共政策是对社会价值的权威性分配 ,是政府对社会利益分配的主要形式。我国社会保险政策的利益主体主要由政府、雇主、雇员和经办机构共同构成 ,各自扮演着不同的利益角色。在我国 ,建立正常的利益诉求渠道和机制 ,重视劳工组织及其利益 ,维持利益博弈的适度均衡是实现社会保险政策可持续性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5.
16.
论社会舆情的汇集与干预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和健全社会舆情汇集与干预机制对于建设和谐社会意义重大。当前我国的社会舆情汇集与干预机制,在和谐社会背景下,亟需重视设置健全的舆情汇集系统,以及健全社会舆情汇集机制,健全信息发布机制等社会舆情干预机制。 相似文献
17.
维护社会公平与公共政策的伦理取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构建和谐社会、把社会公平放到突出位置来维护的进程中,公共政策偏离公共利益亦即公共政策的伦理问题,应当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在公共政策理念层面突出伦理精神,公共政策主体层面以公共利益为本位,公共政策目标层面善于体现对利益的协调与平衡,公共政策的执行层面注重社会公平,公共政策的评估层面强调社会公平标准。 相似文献
18.
中国社会群体性突发事件有效治理的理性路径论析——一种基于公共理性的研究视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一系列社会群体性突发事件的频发,暴露了我国政府主导的治理模式,尤其是基层治理模式存在着较严重的问题.我们应在深刻反思社会群体性事件的基础上,把各地有效应对群体性事件的个案经验汇聚成制度化成果,从地方治理体制、机制上积极探索有效预防和减少社会群体性突发事件的理性路径.走向现代公共治理是有效应对社会群体性突发事件,构建区域和谐社会的公共理性之路.在各级政府主导下,多元社会主体制度化参与公共治理过程,并在完善公共治理的基础上,构建"地方公共治理、跨区域的府际合作治理、官民合作治理、社区公民治理"四者有效衔接与良性互动的"大治理"模式,是有效预防和减少社会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公共理性诉求. 相似文献
19.
中国社会风险的高发来自诸多要素的作用。当传统的社会结构被政治发展撕裂时,风险往往同时出现在政治与社会之中;当社会风险只能依靠政治手段方能化解时,国家功能的全面行使则可能消弭社会自我修复的可能性。社会风险因此往往与政治风险联系起来,甚至形成一定程度上的社会危机。但是从逻辑上看,社会风险本身蕴涵着社会成长的内在要求,政府在化解社会风险时不能迷信于压力机制的秩序控制,而应适时调整社会政策以促进政府持续和社会成长,从而从基础上化解社会风险。 相似文献
20.
上海是我国较早实施城乡发展一体化发展战略的地区之一,已形成具有国际大都市特色的城乡统筹规划模式。系统总结了上海在统筹城郊功能定位、基础设施规划、产业协同发展、城镇体系完善、郊区新农村建设、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的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