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全球劳动力跨国流动六千万 经济全球化的本质是国际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重新优化配置和国际间的重新分工。从一定意义上说,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或重新配置就意味着劳动力的跨国流动和就业岗位在全球的重新配置。中国正在参与对世界范围内有限就业岗位的竞争。  相似文献   

2.
梁玉成 《社会学研究》2007,22(4):93-117
持续多年的市场转型讨论中存在两个重要的偏颇:1.几乎所有的市场转型研究都将1979年至今发生在中国的社会转型归结为从计划走向市场的转型,而忽视了中国同时正在经历的以工业经济高速成长为特点的现代化转型;2.转型导致劳动力市场结构发生迅速的变迁,而市场转型研究中往往将劳动力市场结构看作不随时间变化的常数,将不同世代、不同时期参加工作的对象不做区别地放在一个模型里来分析市场效应。这两个问题都会导致研究市场转型对分层秩序影响结论的不可靠。本文提出了一个区分社会转型的现代化效应和市场转型效应的方法;同时提出应对迅速变迁的劳动力市场结构的转型研究模型的改进模型——APC模型。根据新的模型,研究发现,地位获得和代内职业流动中分别存在着现代化和市场化所导致的世代效应、时期效应和年龄效应;现代化转型和市场转型所影响的分层秩序存在差异,现代化效应更多地影响着职业的社会地位结构分布和代内的职业升迁;市场化效应则更多地影响不同所有制劳动力市场的分布;同时,市场化和现代化都对劳动力市场中职业的社会地位结构分布具有相互关联的影响。越晚进入体制外劳动力部门的个体收入之所以越高,是因为体制外劳动力部门从改革早期的次要劳动力部门逐渐成为核心劳动力部门,是体制外劳动力部门现代化发展的结果而不是市场化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中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也是一个正在迅速成长的发展中国家.在中国,自然灾害与贫困联系密切.与发达国家和地区不同,中国的自然灾害多发生在一些边远山区、地质条件脆弱地区和发展速度较为缓慢地区,有许多地方的贫困是由自然灾害导致的.  相似文献   

4.
中国人口流动的现状和对策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自80年代中期起,中国出现了人口流动的浪潮,此浪潮逐年升高,90年代则形成波澜壮阔的流动大潮。是什么力量在推动这汹涌澎湃、浪涛不止的大潮呢?正是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目标的改革开放,在推动人口流动的速度和规模。人口流动反映和体现着一个社会或社区的文明发达水平和进展程度。当代中国出现的人口流动大潮,是中国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过程中的必然现象,是社会文明与进步的表现。本文描述和分析了今日中国人口流动的现状,并提出了相应的战略和政策的选择  相似文献   

5.
工厂外的赶工游戏——以珠三角地区的赶货生产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岩 《社会学研究》2012,(4):187-203,245,246
中国沿海地区代工制造产业中的赶货现象挑战了传统的企业组织理论,受制于订单和劳动力市场的高度不稳定,珠三角地区正在兴起的厂内赶货和租户赶货的外包模式与传统的家庭代工模式迥异。赶货代工既不是家庭收入的补充或临时性劳动,也不是产业的后备军,赶工游戏是农民工的自我剥削,工人向上流动的可能性非常低。赶货工与雇主双方在充分竞争的劳动力市场上找到自己的平衡点,这种劳资双方"自愿"达成的合作弱化了工人基于工作现场的反抗,也游离于国家的立法保护体系之外。  相似文献   

6.
中国中东外交当前正在经历着一场自发的转型过程。它已不再是一种理论上的假设或预测,而是一个伴随着国家实力和国际地位的提升而正在发生的过程。  相似文献   

7.
中国的劳动力流动已分化成为四种不同的流动类型。一是“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的向乡镇企业的转移;二是“进城务工经商”;三是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以产业集中为拉动力的“打工者”;四是到西部地区拓荒的流动。其中,第三种类型为中国标准的现代化过程背景下的劳动力流动,它是当今中国市场化程度最高的劳动力流动模式,也是社会组织化程度最高的一种流动劳动力组合方式。因此,在这一种流动模式上,最集中地表现出中国改革后劳动力市场发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在管理体制上的冲突。本文集中讨论了深圳劳动力市场上外来劳动力的流动及劳动力市场管理的体制成本,并以此为基础实证地探讨可能的劳动力市场体制选择  相似文献   

8.
"汉语热"日益成为世界各国语言的热门现象,不管是汉语作为第一外语或第二外语,越来越多的国家把汉语教育贯彻到各个阶段的教育任务中,这都是汉语影响力提升的重要表现。从学生层面来讲,越来越多的学生在高考志愿中将对外汉语作为自己的第一专业。从学校层面来看,各个院校此类专业的培养目标日益完善,把作为国粹经典的中国书法作为兴趣和专业结合的一个点,纳入对外汉语教育课程体系,是传播中国优秀文化和促进汉语教学的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9.
劳动力,是指一个国家成年劳动适龄人口(15~64岁)中具有经济活动力的所有就业者和正在寻求就业者(即正在寻求工作而未果者),至于就业无望者(即放弃找工作者)和那些既无工作也不寻找工作者(照看孩子的家庭成员、学生、退休人员、残疾人等)并不包括在内.本文拟借助最新材料,对阿拉伯国家近年来的劳动力状况作一综述.一、劳动力供应1.供应总量资料表明,阿拉伯国家的劳动力数量悬殊,最多的是埃及,为1161.7万人,其他国家都在1000万以下,其中劳动力不足40万的是巴林、巴勒斯坦、卡塔尔3国:在40万~100万人  相似文献   

10.
资源对城市化进程约束的理论分析与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家庭  赵晶晶 《城市》2008,(6):28-31
一、引言城市化是一种世界性的社会经济现象,是乡村分散的人口、劳动力和非农业经济活动不断进行空间上的聚集.逐渐转化为城市的经济要素.城市相应地成长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的过程。城市化的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美国地理学家诺瑟姆通过对各个国家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变化的研究发现.  相似文献   

11.
老去是一般人生命中必然经历的过程。而老龄化则是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目前正在经历的过程。而与很多发达国家不同的是,我国的人口老龄化来得很快,且十分突然。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劳动密集产业在我国GDP中仍占据非常大的比重。蜂拥而至的求职者,喧嚣吵闹的人才市场似乎掩盖了不断加剧的老龄化趋势。实际上,养老及相关问题却渐渐成为困扰每一个公民、整个社会乃至国家的大问题。作为一个社会学学者,笔者尤其关注国家如何保障数量庞大的弱势群体的老年生活。本文以赤峰市林西县作为调查点的调查结果。  相似文献   

12.
唐晓容 《社会学》2003,(3):9-15
黑社会对正常社会秩序是一种威胁,属于国家重点打击对象。在社会转型时期,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壮劳动力在城市化过程中加入帮派,成为黑社会组织的后备军。这是一个亟待正视的社会问题。本文采用实地调查的方式,通过对珠江三角洲某城乡结合部外来农民组成的三大帮派的个案研究,试图对这一社会现象做出真实呈现和理论分析。  相似文献   

13.
杨生文 《职业》2004,(5):23-24
由于"非典"的影响.原定于去年4月召开的中国就业论坛.推迟到今年4月28日至30日在北京召开.这是中国政府与国际劳工组织第一次就就业问题举行的高规格国际性会议,20多个国家的代表参加了这次论坛活动.在这次大会上.各国代表感受最深的就是中国就业问题的庞大数字作为一个拥有1 3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中国有世界五分之一的人口.四分之一的劳动力、三分之一的农村劳动力.要让这些人每人都拥有一个"饭碗".对于任何一个国家的政府来说.都是一个难以想像的事,也是一个巨大的难题.  相似文献   

14.
职业流动是劳动者变换劳动角色的过程,是指在个人的职业生涯中,从一个职业或职位到另一个职业或职位的变更。随着社会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职业流动日渐普遍。合理的职业流动有利于人力资源的利用,也有利于个人的特长发挥。由于社会分层现象——社会等级序列客观存在,而较高的社会等级、社会地位又可以成为人对良好能力表现的一种肯定与褒奖,所以合理的社会流动能够有效激发社会成员的主体意识、进取意识与竞争意识,并增进创造能力和开拓能力。一、职业流动分类职业流动是社会的普遍现象,是社会流动的一个重要方面。涉及职业性质和…  相似文献   

15.
最近,新加坡《海峡时报》网站刊登了美国耶鲁大学社会学教授德博拉·戴维斯的一篇文章——《“人力资本”将使中国更加繁荣》。文章指出,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相比,由于中国占有得天独厚的人口优势,整体基础教育水平高,加上中国人的健康状况越来越好,在今后的10年里,中国必然将提升他的“人力资本”的等级。文章说,考虑到中国劳动力年龄结构、教育医疗保健方面的基本趋势后,预计中国人的生活水平和对人力资本的投资将会继续增长,中国无疑将成为一个拥有“人力软件优势”的国家,而且这种优势将会支撑中国经济持续增长,创造出更大的繁荣。  相似文献   

16.
经济体制改革使城市对外来劳动力的容纳能力日渐增强.农村劳动力开始大量流入城市.1984年10月13日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农民进入集镇落户问题的通知>和20世纪80年代中期政府及学术界大力提倡的发展小城镇战略.为农民流动提供了政策上、理论上的依据,从而使中国的流动人口进入了历史上罕见的高峰时期.特别是国家对粮食的购销政策的松动.遂使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务工成为可能.20世纪90年代以来,大量农村人口从西部向东部、从乡村向城市流动,其中北京、上海和广州等特大城市的流动人口均已超百万.全国各省、市、自治区,从大城市到中小城市,从内地到边疆,从汉族聚居区到少数民族自治地方,到处都有流动人口的足迹.农民工子女要么和父母在城市生活,要么在家乡,他们的教育问题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必须引起我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17.
本文提出了机会—流动论的视角,并用来解释不同的社会行动者面对劳动力市场转型过程中机会结构变迁时的反应,以及不同的流动过程如何影响社会分层秩序的改变。作者利用一项全国性的抽样调查数据,检验了中国城市和农村中的劳动力进入自雇业的模式,以及这种模式在不同的改革阶段是如何变化的,关注的重点是干部如何应对新的市场机会。对调查资料的分析表明,改革初期,教育和干部身份在城市中阻碍了人们成为自雇业者,但是在农村中却并非如此。然而,随着改革的推进,城市干部越来越可能成为自雇业者,也只有那些在改革的晚些阶段成为自雇者的人能享有较高的收入优势。本文的结论部分指出,在研究后社会主义转型经济中各个社会群体的优势/劣势的变化时,我们应该将劳动者如何获得社会位置/群体身份的流动过程考虑进来。  相似文献   

18.
当前的中国正经历具有深刻历史内涵的现实跨越,中国正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构为中介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新旧体制转轨的过程,必然同时表现为人们思想道德观念更新的过程。道德领域内呈现出各种现象相互交织的复杂状况。我们不能武断地说是道德"滑坡"还是道德"爬坡",只能说当今社会受经济飞速发展的影响,出现了阶段性的道德失范现象。如果说人们思想道德观念的变革是时代发展的必然。那么,通过社会主义道德主旋律的弘扬来对此加以积极有效的引导,并达到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道德进步的有机统一,进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则是社会转型时期的时代课题。  相似文献   

19.
人口流动是一个必然的社会现象,人口地理学家W·泽林斯基在总结了人类有史以来人口移动的各种类型后指出,人口流动的规律是随着社会发展的现代化而扩大。在传统社会中,流动人口数量不大,只限于社会交往、采购及一些宗教活动;社会进入发展阶段,随着社会发展的不平衡,人口流动迅速增长,造成交通、居住等巨大压力;到发达阶段后,流动人口规模便更扩大。因此,人口流动是不可避免的。一个社区的流动人口包括流入、流出以及国际移居的人口,而发生社会问题的,与治安有关的,只是部分的移入民,而不是全部的流动人口。这是需要从理论上进行深入研究和…  相似文献   

20.
当代中国青年的亲密关系在20世纪80年代表现为自主的社会主义现实爱,在20世纪90年代表现为世俗化的浪漫爱,在21世纪初表现为流动的"超市"爱,在此演变过程中主要体现出情感化、物质化、流动化、公开化与欲望化等特点。通过"主导叙事——个人叙事"的视角发现,塑造青年亲密关系的主导力量经历了从国家到市场经济再到消费主义及科技的变迁,当代中国青年的亲密关系正在经历一种"超市化"的转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