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郑杭生先生在《也谈社会学基本问题》一文 (郑杭生 ,2 0 0 1 )中 ,对我以往关于社会学基本问题和社会学研究对象的观点 (谭明方 ,1 996a、1 996b)提出了一些不同的意见。撇开学见的不同 ,郑先生这种勤于研究、孜孜不倦的精神的确使我感触很深。学术的问题 ,确实只有经过学者之间认真地不断辨析 ,才可能真正渐渐地明了。仔细拜读了郑先生的文章 ,觉得郑先生提出的问题的确都非常关键且十分重要。但是 ,郑先生文中对我以往观点的指正 ,尤其是对我使用的基本范畴的评析中 ,我认为存在明显误解我原有之意的情况。另外 ,郑先生文中对社会学基本…  相似文献   

2.
论社会学的“基本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论社会学的“基本问题”谭明方当前,在我国社会学理论界,关于社会学的“研究角度”、“研究特点”、“研究对象”以及“研究范式”等研究范畴的研究,存在着较大的偏误。其主要原因,是研究者们忽视对社会学“基本问题”的研究。社会学的“基本问题”,是关于“行动者个...  相似文献   

3.
融贯中外探微举要———喜读谭明方《社会学范畴论》于真长期以来,困扰着社会学理论界的有三大问题:一是学科的性质问题;二是宏观社会研究与微观社会研究之间的理论联系问题;三是“基本范畴”间的内在逻辑性问题。在我国,由于这些基础性的问题始终未能得到较好的解...  相似文献   

4.
《社会学探索》1989年第4期所载吴晓晶、许祥文《军事社会学的研究领域与现实课题》一文,论及军事社会学及其研究领域。作者指出,军事社会学是以广义的“军事”为研究对象的,包括战争、军队、军人,以及与军事有关的社会组织和社会群体,并把军事本身看作一种社会过程,运用社会学的基本观点加以分析,其主要领域是: (一)关于对战争的社会学分析。战争是国家、民族、阶级、政治集团内部或外部的一  相似文献   

5.
老年社会学     
一、对象和内容 关于老年社会学(Sociologyof Aging)的对象和内容有许多不同的见解。著名社会学家雷洁琼教授认为,老龄问题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老年人的问题,一个是人口老龄化对社会经济造成的影响问题。老年社会学实际上是以社会学的观点和方法研究老龄问题的一门学科。这门学科的研究内容和范围大致包括: (1)人口老龄化的过程。人口老龄化的最重要的指标是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按世界惯例,如果一个国家60岁以上的老人超过总人口数的10%,那么它就步入了老龄化时代。老年社会学根据这一指标,研究人口老龄化的程度及其发展的规律与特征。(2)人口老龄化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它涉及到老人与劳动就业、劳动生产率和劳动人口的关系;对消费市场的影响;与社会人口负担及赡养负担的关系;(3)老龄化与家庭。老年人家庭虽然会受整个社会家庭演变的影响,但由于男女寿命的差异,老年人的家庭必然具有其本身  相似文献   

6.
什么是法?这个法学研究对象的本体论问题也是法律社会学必须解答的首要问题。不过,法律社会学对于这个问题的解答不同于传统法学的解答。在法学史上,在学者们没有运用社会学的观点和方法考察和解释法律现象之前,法学家们总体上是把法理解为一个封闭的、  相似文献   

7.
社会学理论的基本范式及整合的可能性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在社会学 1 6 0余年的历史中 ,无数社会学家提出了难以计数的有关人性和社会秩序的各种假设。正是在这些假设的基础上 ,形成了各式各样的相互对立和冲突的理论。我们甚至可以说 ,社会学的历史起码是J.萨基所说的社会学思想史 (Szacki,1 979) ,本身就是一部理论流派蜂拥叠出的历史。社会学理论领域中这种港汊纵横的状况 ,使得社会学的基本问题及对基本问题的思考方式变得扑朔迷离 ,也使得我们对社会本质的把握变得更加困难。而要提升社会学的理论品质 ,了解社会学理论的历史遗产和未来走向 ,就有必要对这些理论予以程度不同的分门别类…  相似文献   

8.
一、体育社会学的产生与发展体育社会学作为社会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其历史与母体学科相比,并不算太短。因为早在19世纪末,也就是在社会学奠基人法国实证主义哲学家孔德(A.Comte)正式提出“社会学”这一名称的60年之后,在美国就有人以社会学的观点来研究体育了。杰布林(C.zuebein)  相似文献   

9.
灾难社会学是宏观社会学与微观社会学的一个交叉学科,以灾难及灾难与社会的关系为研究对象。目前我国社会学界对灾难社会学的研究可以说还是一个空白。对灾难开展社会学的探索将为研究灾难对社会组织和个人行为的影响,如社会组织的产生和起源,社会组织的适应性和生存能力,以及灾难与人类心理和行为的关系等问题提供丰富的知识。古典社会学家及早期从事灾难研究的学者认为灾难是一个基本的社会现象之一,对灾难的社会学研究,  相似文献   

10.
对于科学知识社会学(一般简称SSK),我和许多同行一样,始终是抱有一种矛盾心理的(ambivalent)。一方面,它通过引入后实证主义科学哲学、现象学、解释学的视角和观点,成功地复兴和扩展了知识社会学的学术领地,把包括科学在内的一切知识纳入到了社会学的研究范围。在它为我们这个问题重重的知识时代引入批判性思维的意义上,  相似文献   

11.
论“单位”研究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如果说当代中国的组织和制度极富“特色”的话 ,“单位”应该是一个表征这种特色的最重要特征之一 ,这不仅因为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中 ,而且在其他社会主义再分配经济社会中 ,都不存在相似的组织和制度 (李猛等 ,2 0 0 0 ;刘建军 ,2 0 0 0 :1 1 )。中国社会所具有的“单位”现象 ,吸引了国内一些学者从社会学、政治学角度对之进行研究。将“单位”作为分析中国社会组织和制度的基本单元 ,始于华尔德 (AnderwWalder)对中国企业中的工作与权威的研究 (华尔德 ,1 996 1 987) ,国内有关“单位”的研究 ,多以华尔德的观点为基础 …  相似文献   

12.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主编的《中国社会学》第二辑由上海人民出版社 2 0 0 3年 6月出版。该书为研究论文集 ,以收录中国社会学恢复、重建以来华人学者发表的优秀论文为宗旨。本书收集了近年来在汉语学刊发表过的社会学论文或译文、已在外文学刊上发表的论文及少量未发表过的社会学论文。所有论文的作者均是中国学者或海外华人学者。《中国社会学》是一本年度连续出版物 ,创办之目的 :一是纪念前人 ,二是推进积累 ,三是探索方向。本集分为三个部分 :1 .社会研究的基本问题 ;2 .单位制与城市社区研究 ;3.新社会史研究。《中国社会学(二)…  相似文献   

13.
布迪厄对“学究眼光”的批评着眼于后者终会造成“社会失却”的问题,但他的知识论思路试图将社会分析在社会学研究和认识论上双向展开,从而使得社会学的思考能构成实质意义上的对社会的思考。其进路逐渐体现为一种“社会学的社会学”,即把知识论的问题作为一种反思社会学来写作的风格。本文通过对布迪厄的重要概念“信念”(Doxa)在实践感、场域分析和符号权力三个面向上的整理,提供一种理解其作品社会学品质的路向。我们可以看到,于此意义上,他对学术场域的分析也是将后者作为科学理性本身的问题域来处理的。在他看来,惟其如此,社会学才能通过清理社会机制的作用使社会学的知识祛除种种自以为是和神秘化的倾向,成为人们据以面对社会世界的一种眼光,并自觉地迈向一种科学和政治的现实主义立场。  相似文献   

14.
中国社会学的学术意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社会学的学术意识本刊评论员中国社会学经过18年的恢复和重建,到现在已经具有相当的规模,可以说恢复和重建的任务基本完成了。今后当然还要扩大队伍,开辟新的领域,形成新的分支学科,但是主要任务、主要困难不在这里,而在于加强学术建设,而学术建设的灵魂是学...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理论与时代背景互动的关系的角度,研究一些有关现代与后现代的基本理论问题。后现代理论是发达的工业化国家——后工业化社会的复杂的社会变迁的产物。这些杜会具有非组织化、知识化、身份认同分离化、知觉影像化等特点。后现代理论正是基于对这些变迁的理论认识,重视对文化、话语、大众传媒的研究。经过去伪存真,后现代理论是可以对社会学的理论批评、环境社会学的发展做出贡献的。  相似文献   

16.
社会学认识论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社会学认识论是社会学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把它作为一门学科进行系统的研究很有必要。本文围绕着社会学认识论的界定、社会学认识论的研究范围、社会学认识论中的基本争论、社会学认识论发展的未来方向及基本途径等方面进行了初步的和概要的探讨,为社会学认识论研究的进一步深化确立了一个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17.
论古典知识社会学理论范式的建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把已有的知识社会学划分为古典知识社会学、科学社会学、科学知识社会学三种范式或三个阶段 (郭强 ,1 999a)。每一个阶段或者每一种范式都有自己的特点和发展演进过程。本文重点讨论古典知识社会学理论范式形成的几个问题。一、古典知识社会学理论范式形成的思想依赖我把从知识社会学的创立到默顿知识社会学转向这一个时期称之为古典知识社会学理论范式的确立时期。(一 )古典知识社会学思想的哲学影响古典知识社会学的哲学思想来源主要是哲学认识论或者是哲学中的知识学 (知识论 ) ,“在西方古典哲学里 ,知识论的发展不但历史悠久 ,而且…  相似文献   

18.
社会学的语言学转向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语言问题应当是社会学研究的基本内容。但因为传统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的限制,社会学一直未能把语言问题研究纳入自己的视野。直到本世纪60年代,西方社会学主流才普遍重视语言问题研究,实现了社会学的语言学转向。社会基本矛盾由人与自然关系转为人际关系的后工业社会是社会学语言学转向的现实基础。处理人际关系、寻求社会和谐成为社会中心任务,不仅突出了语言交往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而且也促进了社会学研究在思维方式上的转变,并实现了社会学研究从本体论向生存论、认识论向理解论、绝对论向相对论,以及科学世界、生产世界向生活世界的理论变革  相似文献   

19.
1984年10月,贵州省社会科学院与有关的29个单位共同发起成立了贵州省社会学学会筹委会。根据计划和安排,筹委会重点开展了五个方面的调查研究:(一)贵阳市经济体制改革中的社会问题;(二)全省农村综合改革和调整产业结构中的社会问题;(三)法制建设与城市改革;(四)婚姻与家庭问题;(五)民族问题。筹委会还积极发展会员,召开小型学术讨论会,宣传普及社会学知识,并于1985年4月举办了旅游管理、旅游社会学讲习班,学员近百名。至此,一支专业与业余相结合的社会学研究队伍开始在贵州形成。 经过半年多的筹备,贵州省社会学学会于1985年5月9日正式成立。会议确定  相似文献   

20.
经济社会学是一门运用社会学的概念工具和理论体系研究经济问题的社会学分支学科。它和经济学之间存在着密切的亲缘关系。这种亲缘关系在很大程度上规定和制约着经济社会学的发展。在本文中,笔者期望通过对经济社会学产生的条件、两种经济学对经济社会学发展的不同影响以及我国经济学的发展是否为经济社会学的建设创造了有利条件等若干问题的探讨,从学科外部来回顾和展望我国经济社会学的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