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文中旨在论述马克斯·韦伯关于资本主义特质的一般理解,为韦伯著作中对于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之间的关系做个前提性的梳理。  相似文献   

2.
熟悉社会学思想史的人都知道,德国著名社会学家韦伯早年毕业于柏林大学法律系并获得法学博士学位:但终其一生,他都以经济学家的身份在弗莱堡、海德堡和慕尼黑等几所著名大学里先后被聘任为经济学教授;而学术界又都公认他是著名的社会学家,其学术著作,无论是从文化论上着眼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和题为“世界诸宗教的经济伦理”的一系列(包括中国宗教、印度宗教和古代犹太教)比较文化史研究。  相似文献   

3.
金钱和财富,一直都是中国人心中一根敏感的刺。 80多年前,德国思想家韦伯在他的名著《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把欧洲的繁荣归结为宗教情感以及由此形成的商业伦理和财富观。而在中国,传统价值观对财富的最直观阐释是两句话:“见利忘义”、“为富不仁”。1949年后,在官方价值体系中,财富,已成了一种不可饶恕的大恶:斗私批修、狠斗私字一闪念、割资本主义的尾巴——财富成为过街老鼠。直到进入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当沉重的国门再次打开后,追逐物质和金钱,才不再被当作是一种罪恶。  相似文献   

4.
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中我们发现,有了合乎社会价值的伦理支持,资本主义更为名正言顺。那么社会工作实务中,我们又需要什么样的伦理守则,如何构建社会工作者与案主之间的关系,让我们的实务开展更为专业、名正言顺,被更多人认可和接纳。  相似文献   

5.
实证主义和人文主义的方法论研究范式历来是社会学发展史中的争论主题,不同范式的学者发出不同的声音,对社会学的研究传统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试图以实证主义社会学传统的奠基之作《自杀论》和人文主义社会学传统的完美诠释之作《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为切入口,从本体论、方法论和研究逻辑三个方面探讨它们之间的不同。  相似文献   

6.
中外学术界在论及韦伯对传统中国为什么未能发展出现代资本主义的解释时,强调韦伯有关儒教伦理缺乏资本主义精神的观点,忽视韦伯对传统中国社会政治的制度分析。本文认为,后者在韦伯的学说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韦伯称传统中国政治制度是典型的家产制。一方面,国家权力专断、随意而无所不在;另一方面,由于缺乏有效的公共财政与统一的官僚制度,国家控制社会的能力十分有限。这样,国家既无法为经济发展提供可预期的、稳定的规则,又阻碍异质制度因素在旧体制内出现。  相似文献   

7.
本文关注韦伯与史华慈对中国古代思想解读的关键差异,以及两人在强调中西文明伦理自觉性上的相通性。韦伯的《中国的宗教》在方法论和基本概念的使用上有重要的奠基意义,史华慈关于中国古代思想的研究在很大程度上与韦伯的思想遗产进行了积极对话。韦伯的“文明比较”与史华慈承自雅思贝尔斯的“轴心时代”,代表着看待中国古代文明的两种立场。本文从“‘天-命’与超越性秩序”“‘礼-仁’与人格秩序”“‘学’与社会和政治秩序”三个方面论述了二者的异同。史氏肯定中国古代思想中的超越性以及实然秩序和应然秩序之间的分歧,同时也追随韦伯,认为文明现代性的基础需要从自身的伦理资源中去发现。这意味着中国儒家思想同样包含着韦伯所认为的独属于西方宗教的伦理自觉性,以及此种伦理与世俗的紧张关系。  相似文献   

8.
青年的困惑——评传统文化与现代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广泛流行的马克斯·韦伯的理论,只有西方传统——基督教新教伦理——才能孕育出现代资本主义的婴儿,而东方传统则无此可能。因而对于经济落后的东方民族来说,现代化就等于西方化。这从东方民族争取实现现代化的早期过程来看,确实也反映了一定的历史事实。当时世界上能称得上现代化的只有西欧(后来又加上北美),不向它们学习又向谁学习呢?  相似文献   

9.
一、“韦伯命题”的发问方式资本主义起源问题是近代以来许多思想家普遍关注的问题。他们提供了各种不同的视角。陶蒲将它们划分为三派 :第一派是马克思学派 ,注重生产关系的转变。第二派着重资本主义的精神 ,亦即将存积资本当作一种高尚的事业并赋予虔诚的宗教性 ,如韦伯。第三派则重视自然经济蜕变为金融经济的过程 (黄仁宇 ,1 997:5 )。这样的划分很容易让人将三者对立起来。尤其将马克思的观点和韦伯的观点 (鉴于他的观点内在的特殊性 ,以及它本身所具有的一定的普遍性 ,我们不妨就称之为“韦伯命题”)绝对对立起来 (方克立主编 ,1 992 …  相似文献   

10.
网络究竟是我们日常生活的组成,还是一出闹剧?尤其是在网络遭遇色情时。1999~2000年中国互联网跑马圈地的时代,各网站为争流量,竞相推出种种或正经或“搞怪”节目,好吸引大众眼球。时隔6年,资本无往不克的力量、消费社会的文化逻辑以及大众流行文化的蔚然成风,更使得这个话题迷雾重重。网络色情文化中的商业神话色情文化与商业的结缘其实自晚明资本主义初步萌芽期就已开始。有研究《金瓶梅》的研究学者指出,晚明色情文化的泛滥和江南出版业的高度发展有很大关系。士大夫的末世颓风和江南城镇的桃色温软固然滋生了对色情文化的需要,但是,真…  相似文献   

11.
阶级惯习与品味:布迪厄的阶级理论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布迪厄 (PierreBourdieu)的阶级理论 ,典型地体现了他的一般社会理论和方法论原则。在竭力化解主观与客观、结构与建构之间的二元对立的关系主义的方法论 (relationalmethodology)的指导下 ,在批判、继承马克思 新马克思主义和韦伯 新韦伯主义的阶级理论的基础上 ,布迪厄整合了阶级分析的主观与客观、阶级结构与阶级行动、自在阶级与自为阶级以及经济与文化之间的二分和对立 ;在作阶级划分时 ,布迪厄将资本总量、不同资本的构成比例以及资本拥有状况的时间维度结合起来 ,揭示了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复杂阶级结构和阶级关系 ;更具特色的是 …  相似文献   

12.
作者认为,鸦片战争之后,以进一步奴化中国人民、获取更大的政治、经济利益为主要目的的西方资本主义文化侵略,一方面造成了中国文化和文化人的半殖民地化、买办化,另一方面也促进了中国传统人文社会的分化,并造就了一批具有先进思想的中国知识分子,从而推进了中国现代化的起步。造成这一侵略者始料不及的后果的重要原因,一是一部分先进的中国人面对西方文化的入侵与输入,坚持了自己的选择动机与选择标准;二是由于西方文化自身的构成与内容中既包括奴化、教化方面,也包含着许多科学技术、资产阶级政治学说、革命历史以及实用性知识。即使作为主要传播内容的基督教也是经过改革后的新教,而新教的崛起在资本主义发展历史上起到了某些决定性的作用。至于新教传播在中国封建社会中的作用尚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3.
现代社会中生活的人如何解决精神方面的问题呢?虽然科技的发展膨胀了人的自我意识,扩大了人的自由范围,增强了人对自然的控制,但是人还是人。其实,韦伯早就看到了这样一个问题,那就是人光靠面包是不行的。贝尔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由于既无过去又无将来,面临着一片空白。他的问题是:假如世俗的意义系统已被证明是虚幻,那么人依靠什么来把握现实呢?换言之,在现代西方社会,  相似文献   

14.
夏光 《社会学研究》2005,20(3):133-155
本文从文化与现代性之关系的角度探讨了韦伯对现代性的理论解释的局限性。本文认为:韦伯之将现代性的一般文化特征归结为形式合理性的观点是一种简单化的观点,这种观点使他既看不到现代性与非西方文化传统共存的可能性,也看不到现代性在西方也有超越形式合理性的可能性。韦伯之所以会有这种观点,是因为其社会行动类型学对形式合理性与实质合理性的区分过于僵化,这种区分使他无法解释传统文化(尤其是非西方的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持续影响,也无法理解形式合理性与实质合理性在现代性背景下的共存  相似文献   

15.
提起教会与中国社会的关系,现在官员、学者和教会人士最常用的一个词是“相适应”,意思是宗教(当然包括在中国的基督教会,且天主教或曰“基督公教”以及基督教或曰“基督新教”的教会在内)要与社会(特指中国的“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我想,我们更应该说的另外一个词是“做贡献”,意思是宗教(在此特指在中国的基督教会)必然而且已经与社会(在此指中国社会)相适应,并且已经从“相适应”走向了“做贡献”。为什么呢?  相似文献   

16.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诗歌集,它以极其丰富的生活内容、广泛的创作题材向我们展示了殷周社会乃至远古社会的历史风貌,它是中国上古文化一部形象化的历史,是从远古到周代社会的文化积淀,在我国乃至世界文化史上都占有极高的地位。文中从尊崇生命本体的人文主义精神,植根于农业的安土重迁文化韵味,宗法制伦理情味凝聚出的总体性意识形态.人定胜天的民族文化精神,礼乐文化向大众的泛化催生出大众文化。“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的现实主义创作精神等几个方面以现代社会的审美视角具体细致地阐释了《诗经》所包蕴的中华民族古老的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弗洛伊德的“三元精神”及资本主义社会本质的角度剖析了盖茨比死亡的原因。盖茨比追求遥不可及的梦想,挣脱道德理智的约束,按照人格结构“本我”层次中所遵循的快乐原则出发行事,是造成盖茨比人生悲剧的直接原因;资本主义社会扭曲的社会道德规范——人与人之间(朋友之间、爱人之间、父子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是导致盖茨比死亡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8.
《社会学研究》2005,(6):238-242
题目作者期号论文社会转型:发展社会学的新议题孙立平(1)群体符号边界如何形成?———以北京基督新教群体为例方文(1)社会学知识中的社会意象———Doxa概念与布迪厄的社会学知识论田耕(1)天使还是魔鬼———转基因大豆在中国的社会文化考察郭于华(1)集体产权在中国乡村生活中的实践逻辑———社会学视角下的产权建构过程申静王汉生(1)再访涂尔干———现代经济中道德的社会建构汪和建(1)“关系产权”:产权制度的一个社会学解释周雪光(2)技术与组织的互构———以信息技术在制造企业的应用为例邱泽奇(2)“丁字型”社会结构与“结构紧张”李…  相似文献   

19.
任何图表和统计都可能有欺骗性,任何学说都可能被推翻,这些学者以现代性作为衡量文化价值的标准,是否偏颇,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但是韦伯和被韦伯所影响的学者们显然都希望为文化的重要找出一个科学的甚至可以量化的方法,来解释文化的重要。经济学家、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可能找得出一百个方式来回答“文化为什么重要”这个问题,但是我愿意从一场戏说起。  相似文献   

20.
在韦伯笔下,理性化,作为现代西方独有的普遍历史现象,系统地借助了一种反传统的力量来造就现代生活的生活之道和社会秩序。理性化与传统的这一关系,构成了西方与东方(特别是中国)的关键差别。西方理性化这样一种反传统的传统,根源于伦理先知对自然人伦关系的怀疑和拒弃,以及相应对陌生人构成的博爱共同体的向往。而现代中国人生活的可能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在对抗历史命运的自由努力中重建具有内在精神气质的伦理秩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