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党的十六大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和谐社会内在地包含着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和谐,而充分发挥国家自主性则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所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家自主性的弱化趋势已成为影响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必须高度重视重建国家自主性对于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要在深入推进行政改革和培育公民社会的进程中,致力于国家自主性的重建,以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
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就宗教问题提出一个重要论断,就是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专门提出了《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要问题的决定》,强调在我国现阶段,要"发挥宗教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的积极作用."很显然,这是党中央对"相适应"问题认识的深化,对于宗教与和谐社会建设作出了与时俱进的新论断.  相似文献   

3.
构建和谐社会,关系到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关系到党能否完成肩负的历史任务,关系到党的事业的兴旺发达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它对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党要转变执政理念、加强制度建设、激发社会各阶层的创造活力、推进社会公平、促进党内和谐,不断提高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信教群众始终是"人民群众"的一部分,是我们党执政的群众基础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做好信教群众工作是宗教工作的根本任务,也是我们党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课题。古巴共产党和老挝人民革命党重视发挥宗教在国家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和影响,拉近了党与信教群众的距离,巩固了党执政的社会基础,促进了社会和谐,其经验对我们党加强执政安全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五大报告确立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治国方略,这一基本方略要求任何国家机关和个人都必须依法行事,根据宪法和法律管理国家、社会的各项事务。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首先,二者之间具有内在联系,二者都强调以人为本,注重人文精神;法治和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其次,二者存在辩证关系,依法治国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前提和基础,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依法治国的目标和结果。在社会主义的建设中,必要既要重视既要重视和谐在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过程中的重要性,又要重视法治在促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中发挥的作用,通过法治手段来实现社会的和谐。  相似文献   

6.
[主持人语] 中共十六大把"社会更加和谐"确定 为战略机遇期中国社会的主调。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又进一 步把"社会和谐"与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一起确 定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总体目标,把"构建社会主 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主要 任务之一。"构建和谐社会"目标和任务的提出,表明中 国共产党对新型现代化的日益自觉,表明我国的社会主 义经济建设已经开始由以控制自然资源、争夺自然资源 为中心的旧式现代性,向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共存、 把自然代价和社会代价减少到最低限度的新型现代性转 变。  相似文献   

7.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根据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我国社会出现的新趋势新特点而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它反映了我们党执政理念的成熟。我们要通过维护社会公平、推进善治和构建促使社会和谐的运行机制等途径,扎扎实实地做好构建和谐社会的各项工作。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思想和战略任务。高校作为社会的一部分,作为文化积淀和传承的主要社会机构,当然要顺应社会发展的主潮流,建设和谐校园文化,融入和谐社会的构建中。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思想和战略任务。高校作为社会的一部分,作为文化积淀和传承的主要社会机构,当然要顺应社会发展的主潮流,建设和谐校园文化,融入和谐社会的构建中。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思想和战略任务。高校作为社会的一部分,作为文化积淀和传承的主要社会机构,当然要顺应社会发展的主潮流,建设和谐校园文化,融入和谐社会的构建中。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思想和战略任务。高校作为社会的一部分,作为文化积淀和传承的主要社会机构,当然要顺应社会发展的主潮流,建设和谐校园文化,融入和谐社会的构建中。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在革命与建设的实践中提出的为人民谋福利的思想,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仍具有重要的启示:构建和谐社会,要求我们党要"为民族与人民求福利";要坚持人民利益原则和以人为本的世界观,"给人民以看得见的物质福利";在"生产发展、繁荣经济"中谋求社会和谐;用统筹兼顾的方法和公平正义的原则,建立和谐的社会利益关系。  相似文献   

13.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中央在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提出的。党的十七大又强调"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也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要"努力形成社会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目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已成为全社会的共同奋斗方向。如何全方位、多角度地做好构建  相似文献   

14.
实现司法公正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因此,要构建和谐社会必须保证司法公正。和谐社会是追求公平正义的社会。在一个国家中,司法公正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最重要的一道关卡。要实现司法公正,必须改革司法体制,增强"有法必依"意识,加强司法队伍建设,强化监督制约机制等。  相似文献   

15.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即是实现整个社会的高度团结与整合.和谐社会的构建必须仰赖于党的基层组织对社会的基层单位--社区的"溶入"和"塑造",从而在促进社区功能发育的基础上实现社会团结.在和谐社会构建过程中,执政党实现社会有机团结的治理方式和类型需要进行调整和创新.这种调整和变化,无疑极大地凸显出社区党建的地位和意义.在参与构建和谐社会基础的过程中,社区党建有着极大的发展空间,但也面临种种问题和挑战.新时期社区党建不再是简单的党的自我完善,而是如何在新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中,提高党建设和谐社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实现党对社会的有效整合,拓展党执政的合法性基础.  相似文献   

16.
依法行政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关键,同样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作为社会管理核心的行政机关能否真正实现依法行政,将直接关系到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的实现。本文从现行行政法的理念出发,来探询"依法行政"的含义,阐述行政法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功能,最后强调要通过加强行政法治建设的各项措施,促进我国经济、政治、文化事业健康发展,最终达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  相似文献   

17.
加强社会保障促进社会和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我国社会建设的目标,标志着我国社会改革已经进入到了一个更高阶段.社会保障作为社会运行的安全机制,是实现社会和谐的前提基础,随着市场经济的形成,社会保障需求剧增,社会保障制度严重滞后,国家的社会保障能力相当有限,转型中的中国社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安全挑战.只有顺应市场经济要求,坚持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相适应、公平与效益相结合,发展与完善多类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才能提高社会保障功能,促进和谐社会形成.  相似文献   

18.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决策是我们党对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我国社会出现的新趋势、新特点的科学判断和理性抉择。要从社会有机体的理论视角阐释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和谐社会的"四位一体"建设;要不断认识和把握和谐社会建设的特点和规律;要以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为科学的理论指导,深入调查研究,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体现了国家政治生活主题的变化和党的执政理念的升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树立了新目标,确立了新理念,提出了新要求。我国社会现阶段的内部矛盾主要是干群矛盾、劳资矛盾、贫富矛盾、城乡矛盾和区域矛盾,其实质是利益矛盾和利益冲突,具有结构性、利益性、群体性、突发性、复杂性、反复性、综合性和整体性等方面的特点。工农两大阶级的社会地位与弱势群体的问题是现阶段我国社会矛盾的突出问题。要提高处理新形势下社会矛盾的能力,构建当代中国和谐社会必须坚持执政为民、维护社会公平、协调利益关系、化解社会矛盾和发展社会事业。  相似文献   

20.
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中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命题。"和谐社会"的提出,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认识的新发展。要构建理想的和谐社会主义社会,就必须准确认识什么是和谐社会;必须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整体性与全面性;找到实现和谐社会的途径——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进行必要的管理创新,最终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