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章睿齐 《社区》2013,(20):22-22
美国牧师威尔·鲍温曾发起“不抱怨”运动。他说:“我们都明白.天下只有三种事:我的事、他的事、老天的事。抱怨自己的人,应该试着学习接纳自己;抱怨他人的人.应该试着把抱怨转成请求;抱怨老天的人,请试着接受现实并存有良好的期望。”  相似文献   

2.
重视生活     
三毛 《社区》2011,(8):11-11
我认为写作不是人生最大的幸福。有人问我:“你可知道你在台湾是很有名的人吗?”我说不知道.因为我一直是在国外,他又问:“你在乎名吗?”我回答说,好像不痛也不痒,没有感觉。他就又问我:“你的书畅销,你幸福吗?”我说.我没有幸福也没有不幸福,这些都是不相干的事。又有别人问我:“写作在你的生活里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吗?”我说它是最不重要的一部分。他又问:“如果以切蛋糕的比例来看,写作占多少呢?”我说就是蛋糕上面的樱桃嘛!  相似文献   

3.
前几天。同事们交谈时又说起一件这样的事:具粗略统计,我班学生的作文中,写“第一次学会游泳、骑自行车”的有过半的人,多数是男生;写“学会了洗衣服、煮菜”的有近一半人,大多是女生。是啊,“班上学生的作文都千篇一律该怎么办?”我要说:“只有努力让学生成为作文的主人.才能写出具有个性化的作文。”  相似文献   

4.
凉月 《可乐》2010,(12):12-13
觅得知音 高一新生流行拉帮结伙,我被划入“白菜帮”。“白菜帮”的人热爱学习,积极锻炼身体,不愿意理会俗事。帮规是:行走于江湖之间,游离于尘世之外,静静存在,如一棵白菜。  相似文献   

5.
《人力资本》2008,(2):10-10
对于人生是否该提前订好规划这个问题,我很赞同于丹的一点看法:人生只能有方向,却无法定规划。 在我大学毕业找工作的时候,有一天,父母把我叫到房间,让我记住两点:“第一,你的父母都是没有任何门路的人,你不要指望我们认识任何人去帮你找工作;  相似文献   

6.
徐翠华 《金陵瞭望》2008,(18):55-55
市级机关工委组织开展的机关党员干部“进社区、访群众、办实事”活动,是推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提高群众满意度的重要举措。一个多月来,我和人口计生委机关干部一起向群众发放各类宣传页23000多份:发放《关爱你我健康共享美好人生》等书共2070本:发放避孕药具17000多盒(支):帮助群众测血压、血糖、血型4900多人次,参与活动的群众达万余人。  相似文献   

7.
夏景 《人生与伴侣》2010,(10):34-35
曾经,我是小三。那时的烦恼是,没有人了解我。谁能想到,此时,最可怕的事,竟成了“太多人了解我”。稍有不慎,就仿佛听到大家窃窃私语:“这个女人不地道”,“婚前就做过第三者”……  相似文献   

8.
钟和 《市民》2006,(2):24-28
当笔者向公众或学生探讨“人高于利润”、“重构大公司管理的世界”等观点时,很多入受到激励并感到应有所行动,他们往往会说:“我真的被感动了,改善这个世界是件崇高的事”。然后问:“我能做些什么有意义的事呢?”  相似文献   

9.
张楠  王美娟 《新少年》2009,(1):75-75
“第一次”,是接触一个新事物的开始。人生要经历过无数个“第一次”。虽然第一次的成果不一定是很丰硕,但是只要有了一个“第一次”,就会成功地完成好以后的很多次。我经历过了很多个“第一次”,但唯有这个“第一次”时常在我的脑海中浮现,令我难以忘怀。  相似文献   

10.
白发     
冯骥才 《社区》2012,(14):59-59
人生入秋,便开始被友人指着脑袋说:“呀,你怎么也有白头发了?” 听罢笑而不答。偶尔笑答一句:“因为头发里的色素都跑到稿纸上去了。” 对镜看白发,有时也会认真起来:这白发中的第一根是何时出现的?为了什么?思绪往往会超越时空,一下子回到少年时——那次同母亲聊天,母亲背窗而坐。窗子敞开着,微风无声地轻轻掀动母亲的头发,忽见母亲的一根头发被吹立起来在夕照里竟然银亮银亮,是一根白发!我第一次看见母亲的白发。第一次强烈地感受到母亲也会老,这是多可怕的事啊!  相似文献   

11.
王晔 《社区》2009,(34):47-47
2008年是我到社区负责残联工作的第二个年头,也是非同寻常的一年,通过亲身经历的几件事,让我对人生有了更多的感悟和收获。 “正是—部分残障者换来了更多人的躯体和心智的健全、健康,换来了秩序、科学,换来了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这是我无意中在一本杂志上看到的一段话,它让我从另一个角度正视了自身的残疾,  相似文献   

12.
心态的力量     
谢康优 《社区》2017,(29):26-26
人的一生中会有许多次的挫折和失败,那么怎样去面对“挫败”,处理得好坏往往就决定了一生的命运。有句名言说得好:“面对人生逆境或困境时所持的心态,远比任何事都要来得重要。”  相似文献   

13.
捡拾与抓挠     
今天,我特别特别地高兴。高兴事(一):上午第三节英语课上,老师宣布成绩:“李鑫矗,一百分,全班第一。”老师话音未落,我就高兴地跳了起来。  相似文献   

14.
您看到我这个题目一定会哑然失笑的,就跟我第一次看到 PCEC 恩埃埃悌信息技术学院的招生广告时一样。我在想只听说过猫是老虎的老师,还真没听说过培养“好猫”的学校。于是,来到 NIIT 的第一件事就是兴致盎然的打听这个。“猫论”作风严谨的 NIIT 院长樊先生向我闸述了“猫论”。这是 NIIT——这  相似文献   

15.
实习了,我顺利地在世纪联华找到了一份收银员的实习工作……终于可以走上工作岗位、体会工作带来的快乐了,我心里特高兴。 跟着师傅学习了四天,我于第五天独立上岗了。穿上新的工作服,我在心里得意的同时,信誓旦旦地对自己说:“一定要做好第一份工作,让自己的人生有个好的开头。”  相似文献   

16.
“生活的第一课”选自美国当代黑人女作家玛亚·安吉罗的自传体小说《我知道囚禁的鸟为何要歌唱》。主人公弗劳尔斯太太是黑人女性的杰出代表,也是“我”的启蒙老师,她的生动的一课为“我”的人生打开了新的视角,对“我”的一生起着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女人世界》2007,(7):11-11
了解我的朋友常用—个“懒”字来概括我,说我做任何事都沉浸于内,忘记周遭。例如周末为了补美容觉,懒得吃饭;灵感来潮赶一篇稿子时,懒得吃饭;而热衷于吃饭的时候,又懒得理口俞其他事。尽管我怕自己感到羞愧,常常懒于思考这个有关“懒”的问题。但大多朋友则鼓励我-‘懒’正是你的—个优点。你有这样一种感觉吗?  相似文献   

18.
人老了,有时还真应了那句老话,“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年忧”。本来今天活得好好的,:印突然担忧起明天的事,预支忧虑,心情立刻晴转多云。周老师退休金2000多元,忧虑起今后老了一旦遇到点为难的事,哪里弄钱养老呀?  相似文献   

19.
我自小就是哥哥的“跟屁虫”。哥哥每次考试都能拿第一,而我就像自己拿了第一那样的高兴,见人就说:“我哥哥可厉害了,考试总是第一!”那种喜悦是没有人能够体会的。一次父亲对我说:“又不是你考试第一,你高兴什么?记住,不要拿别人的东西来炫耀自己!”于是我记住了第一句关于“炫耀”的话——不要拿别人的东西来炫耀自己。  相似文献   

20.
做好四件事     
记得中职一年级第一学期,自己非常迷茫——对于所学专业了解甚少,不知道未来会怎样。后来,想到“既来之,则安之”,又在老师们的鼓励下,我坚持做四件事,收获颇丰。第一,坚持学习,收获惊喜。学生的主业是学习,我的专业是商务德语,学得好有机会获得校级、市级奖学金,还有赴德交流学习机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