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报告显示,近七成企业管理人士不会优待"海归",67.2%的海归回国后第一份工作年薪起薪不足6万元。人力资源服务商"智联招聘"近日发布的《海归就业报告》显示,中国"海归"回国后第一份工作的年薪普遍不高,国内企业雇主对留学生的选择也逐步趋于理性。《海归就业报告》显示,近七成的企业管理人士不会优待"海归",甚至7.97%的人力资源专家表示不爱雇用"海归"。"唯海归论"  相似文献   

2.
谭程 《人才瞭望》2013,(10):47-48
近年来,随着留学逐渐平民化,一些家庭已将留学当成一种教育投资.调查显示,有半数以上的学生出国是为了"增强就业竞争力".然而,让很多人难以接受的是,不少花高价留学归来的海归年薪不到4万元人民币.与此同时,国内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首先是"回国潮"一浪比一浪高,2012年度各类留学回国人员总数为27.29万人,比2011年增 长了46.57%,海归感慨竞争太激烈.  相似文献   

3.
当代大学生今非昔比,他们不再是温室里的花朵,在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过多、过重的压力,看到了他们的无奈,在所有压力中,就业压力表现得最为突出。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在就业观上以及思想上产生很多的困惑和问题,有的甚至寻短见,所以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要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必须缓解他们的压力。本文就当前的就业形势着重分析了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以及对策等问题。  相似文献   

4.
前些年,“海归”炙手可热,似乎只要到国外“镀”上一层金, 回来就可以“卖”出个天价。而如今,在国内人才市场上,部分被 称为“海归”人才的留学归国人员开始体会到就业的艰难,面对四 处碰壁的求职遭遇,“海归”们不得不选择暂时“待业”……  相似文献   

5.
大一新生刚刚步入大学,会有诸多的不适应和无所适从,然而在这诸多的不适应中,令他们最不适应、最为恐慌也最难把握的便是就业问题,所以,在对大一新生进行入学教育的同时,对他们进行就业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试从就业危机感的心理引导和就业指导两个方面浅谈大一新生的就业教育.  相似文献   

6.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政治、文化转型和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特别是随着国家劳动力的不断发展以及各项产业结构的变革,“人浮于事”的现象更加地凸显,就业压力的与日俱增严重影响了国民的幸福指数.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以及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国民就业问题,尤其是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研究生作为高校毕业生的重要组成部分普遍具有学历层次高、理论水平高、科研素养好等特点,这为他们的就业带来了一定的优势,但同时也使他们的就业价值观更加的复杂化.笔者针对当代研究生就业价值观的现状,提出研究生就业价值观的提升对策.  相似文献   

7.
试论我国就业市场的“人才高消费”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杨 《人才开发》2005,(5):38-41
近几年,我国经济持续快速的发展,带动了高等教育的突飞猛进,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行各业培养出大量高质量、高素质的优秀专业人才,但是,我国就业市场也日益面临严峻的压力。据统计,我国2004年高校毕业生达280万人,比去年增加68万人,加上2003年尚未就业的18万大学生,有300万人要就业。这个庞大的群体面对的却是签约率低、降薪、海归人士的冲击等等问题。面对人才市场"供大于求"的现状,用人单位打出"研究生多多益善,本科生等等再看,大专生请靠边站"的招牌,产生了"人才高消费"现象。一、何谓"人才高消费"我们可以这样定义:人才高消费是一种非…  相似文献   

8.
《人才瞭望》2013,(10):59
2013年以来,郑州市二七区人社局不断改善就业服务水平,建立起了网格排查、针对培训、及时鉴定、推荐就业的"一条龙"就业服务体系,有效地促进了全区就业水平的提高。截至目前,共培训3700多人,帮助其中2800多人实现就业。一是依托网格,加强下岗失业人员、就业困难人员和进城务工人员信息收集,掌握他们文化水平、  相似文献   

9.
22岁的甘晓晨(音译)毕业于国际新闻专业,她在今年的求职过程中感到些许不轻松。她发现身边的求职者都是些海归,他们语言能力强,举止优雅,拿着一流的学位。"在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的一次集体面试中,我发现3/8的求职者都有海外留学经历。"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的甘晓晨如是说。"英语好已不再是我的优势,我必须要通过逻辑和推理来证明自身优点。"甘晓晨最终得到了这份工作。如今,许多大学毕业生都面临着与海归的竞争。  相似文献   

10.
北京市人保局日前发布消息,于2013年元旦、春节期间开展就业援助月活动,援助对象包括"4050"人员、低保人员、困难家庭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等,他们可免费获得技能培训。据悉,本次援助活动的受助对象主要是有就业愿望、办理了失业登记或转移就业登记的本市户籍劳动力,包括:"4050"人员、低保人员、残疾人员"、零就业家庭"劳动力"、纯农就业家庭"劳动力、困难家庭的未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随着各地经济的发展,海归人才人数增加,海归人才对服务的需求也越来越多.如何弥补政府服务中的"难以顾及"或服务低效?有专家近日撰文建议,鼓励民间组织参与为海归服务. 专家认为,我国大多由政府部门直接提供海归人才服务的方式过于单一,这产生了"政府难以顾及"难以满足不同海归群体的需求问题.  相似文献   

12.
2022年3月5日,一年一度的《政府工作报告》出炉,其中31次提到"就业"二字,"稳就业"被放在更重要的位置.如何坚持就业优先,扩大就业容量和质量,让人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全国两会期间,本刊记者进行了采访.  相似文献   

13.
就业不仅是实力的竟争,也是信息的竞争.对于高职院校广播影视类专业的毕业生,就业信息的获取尤为重要.毕业生能从多个途径获得就业信息,掌握获取就业信息的方法,势必会拓宽毕业生的就业渠道,提高他们求职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4.
一、"十二五"就业圆满收官,就业工作取得重大进展,为"十三五"就业创业工作实施奠定基础 "十二五" 就业规划实施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就业工作,把促进就业作为最大民生, 把就业比较充分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提出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 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的新时期就业方针, 并作出一系列重要决策部署.  相似文献   

15.
正10月18日,26位来自柬埔寨、老挝国家及地方就业服务机构的负责人抵达江西南昌昌北机场,他们是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同国际劳工组织(ILO)合作的"促进就业服务南南合作"项目培训团成员。他们在江西展开了为期近一周的学习,亲历了一场学习就业创业服务经验的"取经记"。"促进就业服务南南合作项"目是人社部与国际劳工组织合作在柬埔寨和老挝实施的多边框架下的南南合作项目。项目于2014年1月正式启动,为期36个月,中国政府为此  相似文献   

16.
时下,无论是纽约、巴黎、东京或香港,一个新贵群落的规模已经令人无法忽视:他们本来如此不同--带着不同的肤色和面孔在世界各个角落出生,在不同文化、信仰和社会制度中长大;然而他们又如此相同--同样在北美或欧洲的名牌大学的商学院、法学院等学院里接受过昂贵的教育,同样在跨国公司中工作,通晓国际规则,具备跨文化沟通能力、战略思维和世界眼光.在他们身上,语言、国界、种族信仰不再是障碍,他们已经融入一个崭新的超越"国家"概念的国际体系中.他们被学者们称为"国际人".  相似文献   

17.
新世纪中国第一批扩招后的研究生进入枕业市场,相关的就业问题随之出现.研究生就业市场供雷失衡,研究生鱿业心理误区出现,女性研究生就业陷入困境等,已引起了社会的极大关注.工作竞争模式的出现,劳动力市场的两分,社会就业的人力资本临界值的改变,鱿业市场"信,息不充分",性别妓视现象依然存在,是造成扩招后研究生就业问题的主要原因,面对此种情况,高校、政府相关部门,用人单位,研究生自身等采取相应变革,已刻不容级。  相似文献   

18.
美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的过程美国高校同样存在着大学毕业生的知识技能、所学专业与社会需求脱节的问题,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同样会遇到缺乏有效的信息和必要的求职技巧等困难。高校也同样肩负着解决这些问题,帮助毕业生顺利就业的责任。近年来,高校对毕业生的就业问题越来越?..  相似文献   

19.
近日,吉林省民委下发<吉林省"民族情"创业带动就业服务工程实施方案>,在全省正式启动2010年"民族情"创业带动就业服务工程.全年力争增加少数民族就业岗位3826个,组织培训6200人.  相似文献   

20.
赵洪兵 《人才瞭望》2017,(20):118-120
"工匠精神"的提出体现了"中国制造2025""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需要,也体现了当今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迫切需求.随着就业招聘的日趋理性,以及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大学生就业竞争也日趋激烈.如何在学生学历层次等方面不变的前提下,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变得迫在眉睫.笔者就当前大学生所需面临的严峻就业形势,从社会、高校以及大学生自身等角度,分析了当代大学生提升就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