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3 毫秒
1.
近代以来,苦力贸易逐渐兴盛。自明代始,来华耶稣会传教士开始接触苦力贸易,但传教士与苦力贸易的关系十分复杂。部分来华传教士对人口拐卖存在模糊认识和错误倾向,被西方拐匪利用。1850年以后,苦力贸易的弊端越发暴露,越来越多的来华传教士认清苦力贸易的真实面目,或利用小册子、报纸等方式大力反对,或者利用权力加以规范制止,或者深入险境解救受害者,显示其主流是持反对态度的。来华传教士主流的反思和进步,捍卫了人道主义和基督宗教的尊严。  相似文献   

2.
自葡萄牙殖民者踏上中国的领土澳门 ,就开始贩卖人口 ,并从偷运到公开“招工”贩运 ,手段极其残忍、卑劣。这种“隐蔽的苦力奴隶制” ,践踏了中国的主权 ,践踏了世界人类的文明 ,也激起了中国政府和人民的强烈抗议 ,最终在新中国成立后被禁绝  相似文献   

3.
基于“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以中非农产品贸易为切入点,系统分析了中国与非洲的农产品贸易总量、贸易商品结构以及贸易市场结构。通过对中非重要农产品贸易伙伴农产品的竞争性和互补性进行指数分析,探究中非农产品贸易的影响因素,进而测算2018年中国与24个非洲国家的农产品贸易潜力。实证显示:从整体来看,中非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均相对较弱,中非农产品贸易商品结构仍有待优化和调整。中国和非洲各国的国内经济发展水平、地理距离、中非合作论坛等均对中国与非洲的农产品贸易产生重要影响。中非农产品贸易呈现潜力巨大型、潜力开拓型和潜力再造型,且潜力巨大型国家比例更高,中非农产品贸易市场空间有待进一步开拓。最后,提出加强与非洲国家的政策和文化沟通,加快中国与非洲各国互联互通建设,提升非洲各国贸易便利化水平、促进中非农业合作方式升级和内容多元化以及有侧重发展与非洲国家的农产品贸易等促进中非农产品贸易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19世纪中后期,大量华人劳工以"苦力贸易"的形式来到秘鲁,这种劳动力的跨国迁移,有两种驱动力量,一种是"拉力",即秘鲁国内的劳动力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另一种是"推力",即当时中国经历了太平天国战乱,民生凋敝、大量贫农被拐骗到秘鲁。在秘鲁务工时,华工遭到残酷虐待和压榨,这激起了他们的反抗。在坚持不懈的斗争中,华工赢得了自己在秘鲁社会平等的地位,秘鲁华人社会由此形成,华人并由此成为当地的强势族群。  相似文献   

5.
黑奴是“西方世界的力量和源泉.”英国是黑奴贸易的罪魁.黑奴贸易是英国资本原始积累的主要来源和工业革命的重要前提,对资本主义的发展起过重大作用.本文着重探讨英国黑奴贸易的背景、特点和后果.  相似文献   

6.
一十九世纪上半期,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迅速发展及其海外殖民地的开发,迫切需要大批廉价劳动力。与此同时,中国的封建社会正在缓慢解体,农村大批破产农民和城镇游民便成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最理想的劳动力来源和掠夺对象。鸦片战争后,外国侵略者利用其在中国取得的种种特权,在我国沿海口岸竞相掳掠华工出国,从事奴隶劳动。被外国侵略者掠骗出国的华工亦称为“苦力”(Coolie),Coolie一词源于印度泰米尔语,指从事体力劳动的人。有人取其音义,译成“苦力”。英文档案中所称的苦力,是指被拐贩到西欧和美国从事奴隶劳动的华工,我国文献称为“猪仔”。这种把人当作商品交易的行为则被称为“苦力贸易”(Coolie Trade)。“苦力贸易”与“猪仔贩运”是有区别的。“猪仔贩运”的目的地主要是东南亚各地;而“苦力贸易”地区主要是拉丁美洲、加勒比地区和大洋洲各岛。在这场持续很长时间的掳掠人口“苦力贸易”活动中,美国毫不后人,它根据自身利益的需要积极参与“苦力贸易”活动。  相似文献   

7.
胶东地区华工(旧称“苦力”)贸易的历史,在全国具有一定影响。这个问题的研究,直接牵涉到资本主义国家侵华史、中国工运史等多种学科,值得认真整理资料加以探索。 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西方侵略者即在我国沿海口岸掳掠华工,华工贸易事实上已经开始,但胶东半岛的华工贸易盛行却是较晚的事情。清末,胶东地方农民即有结帮拉伙去国外谋生的现象,有的到西伯利亚,有的远涉重洋到东南亚、非洲、南北美洲去做  相似文献   

8.
澳门兴起从葡人贿赂海道副使汪柏始,由于澳门港地理环境变化、葡国国力兴衰、明清政府海禁政策的调整,使澳门在中西贸易中地位从一个国际大商埠沦为一个以赌博为主的"梳打埠".澳门兴起开辟了中西交通史的新纪年,对世界贸易经济交流与发展起了重要作用.而澳门贸易地位的大起大落更发人深省.  相似文献   

9.
论汇丰银行与近代中国的贸易融资和国际汇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汇丰银行是近代中国从事中外贸易融资和国际汇兑的主要外资银行,其银行汇票是中外贸易的主要融资渠道;打包式信贷解决了中外商人出口贸易融资问题,成为中国新型融资方式;利用金融中介职能,自担风险将中外商人的金镑汇票和白银汇票进行兑换融通,积极拓展华侨汇款业务,使其成为中国重要的国际汇兑业务,对中国贸易经济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通过外汇买卖,设定中国官方汇率和维护国民党政府的法币汇率。同时,汇丰银行也为非法的鸦片贸易提供融资服务,不可避免地涉及主权和利益正当与否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中美贸易发展迅速,虽然贸易商品结构呈现互补性,但贸易摩擦从未停止。中美贸易不平衡和中国对美贸易依靠数量来获取利润的模式是中美贸易摩擦产生的原因。美国出于政治目的和维持其技术领先地位的需要,未来将会继续采取贸易保护措施。为促进中美贸易关系的发展,中国应采取一系列与造成贸易保护的主要因素相对应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1.
服务贸易是当今国际贸易中发展最为迅速的领域。我国加入WTO之后,对外全面开放服务市场已经成为大势所趋。在服务贸易中存在一类特殊的贸易种类,亦即国际文化服务贸易。对于这一特殊的服务种类,学界鲜见对其进行关注,文章从其定义和内涵入手,对这两者的关系作一详细的梳理,以期对此课题进行较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分析了在经济全球化进程逐渐加快且成为世界经济发展主流的条件下 ,国际服务贸易发展的若干新特征 ,以及服务贸易自由化趋势的基本特点。在此基础上 ,提出了开放服务市场是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重要举措 ,中国服务贸易市场准入条件已有改善 ,有步骤地推进服务贸易的开放 ,加强政府在促进服务贸易中的作用等中国发展服务贸易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绿色贸易壁垒的影响及其法律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增长,环境逐渐被作为一种新的贸易资源和贸易产业来认识。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和对外贸易有一定的负面效应,也是我国在进出口贸易中面,临的较难突破的贸易壁垒。但是,面对全球环境状况的日益恶化,我国也应该理性地思考和辩证地看待国际贸易中的绿色壁垒,绿色贸易壁垒在客观上起到了保护全球生态环境和保护人类和动物生命健康的作用。我国应该加强对绿色贸易壁垒制度的研究,及时采取积极的应对策略,提高我国出口企业的环境竞争力,积极参与环境和贸易领域的国际竞争,不断完善环境管理和绿色保障法律制度,实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贸易的生态化。从人类发展的整体和长远利益出发,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推行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贸易与环境良性互动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绿色贸易壁垒是对自由贸易形成障碍的一种非关税措施,通常成为发达国家用于限制发展中国家对外贸易的技术手段。绿色贸易壁垒自身的特点,决定其对我国进出口贸易也带来巨大影响。为了在国际贸易中获得更多主动,也为了绿色循环经济的发展,我国政府、企业、商会都应当积极应对。  相似文献   

15.
中国已正式加入了世贸组织 ,而环境问题对我国入世后对外贸易的影响是国人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文章对我国当前对外贸易中存在的环境问题及其对我国各行业及产品出口贸易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并对其对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当前我国开展国际服务贸易最重要的问题是以什么原则和方式来进行。作者提出开展对外服务活动,应从我国实际情况出发,参照GATS的基本原则,制定出符合我国国情的对外服务贸易立法。在具体承诺开放市场过程中,充分利用 GATS允许的发展中国家在开放市场活动中的灵活做法和借鉴其他国家的做法,实施有条件的国民待遇和市场准入,逐步达到服务贸易的自由化。  相似文献   

17.
随着金融业的全面对外开放,外资金融企业纷纷将战略重点转向中国.由于我国金融服务贸易能力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因此,金融服务贸易逆差将呈现逐步扩大的趋势.通过加强我国金融服务贸易能力建设,缩小贸易逆差,对于提高我国金融服务业的发展水平,就显得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18.
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和全球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发达国家越来越多地利用贸易技术壁垒充当保护主义的新工具。这加大了我国商品出口的难度,极大地阻碍了国际贸易的正常发展。面对这一挑战,我国在应对时存在着诸如出口产品质量较低等一系列缺陷,故而常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为此,我们应采取包括建立完整通畅的信息体系在内的一系列措施,来跨越国际贸易技术壁垒,从而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第一部分有关贸易条款中,涵盖了易货贸易这种重要的贸易方式。在概述现代易货贸易的涵义、我国易货贸易现状的基础上,探讨其在观固和发展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中的意义,以及可采取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提出,英国对中国的工业品出口由于种种原因将十分困难,鸦片贸易是一种比奴隶贸易更严重的祸害。英国的鸦片贸易和大炮将中国人从世代相传的愚昧状态中唤醒,使他们产生了革命斗争的热情;它将打破中国闭关自守的状态,使中国实现同外部世界的联系,从而促进中国旧制度的灭亡;中国的社会发展在同西方国家的社会发展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