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探讨留守儿童的歧视知觉特点及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采用歧视知觉问卷、积极/消极情感量表和总体生活满意度量表对福建省的312名中、小学留守儿童和461名非留守儿童进行测试.结果发现:(1)留守儿童的个体和群体歧视知觉显著高于非留守儿童,留守儿童的歧视知觉不存在性别、留守时间和年级上的差异;(2)家庭收入较低的留守儿童的个体和群体歧视知觉较高;(3)个体和群体歧视知觉对单亲外出打工的留守儿童的消极情绪有显著的预测作用,群体歧视知觉也能够显著预测其生活满意度;(4)个体歧视知觉和群体歧视知觉能够显著预测双亲外出打工的留守儿童的积极情感,个体歧视知觉也能够显著预测其消极情感和生活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利用Rosenberg编写的自尊量表和王宇中编写的大学生生活满意度评定量表,对山西大同大学25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1)普通本科院校大学生外显自尊处于中等偏上水平;(2)普通本科院校大学生一般生活满意度处于中等水平;(3)普通本科院校大学生外显自尊与一般生活满意度、客观生活满意度以及主观生活满意度均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376、0.426、0.262,显著性水平为0.01;(4)普通本科院校大学生外显自尊可以预测其一般生活满意度,解释率为14.2%。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教师的工作价值观与职业认同的关系。方法:采用教师工作价值观量表和教师职业认同量表对1 281名中小学教师进行测量。结果:(1)教师工作价值观与职业认同及其各因子之间存在非常显著的正相关;(2)工作价值观的因子中,除物质报酬之外的六个因子都与职业认同及其各因子呈非常显著的正相关;(3)工作价值观中的利他奉献进入了职业认同及其各因子的所有回归方程,且其预测力均为最高;声望地位进入了除职业行为倾向之外的四个回归方程,其对总体的职业认同及其职业价值观因子和职业归属感因子的预测力也较高。结论:教师工作价值观与职业认同存在显著正相关并在一定程度上对职业认同具有正向预测力,对教师职业认同及其各因子预测效果最好的是利他奉献方面。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大学生道德认同现状。方法:采用Aquino和Reed(2002)编制的道德认同量表和自编一般背景问卷随机测量在校的786名大学生。结果:(1)大学生内隐道德认同显著高于外显道德,大二学生道德认同显著低于大一和大三学生,学生干部的道德认同高于一般同学;(2)大学生道德认同在性别、文理专业、生源地均无差异;(3)班级角色、专业、年级与大学生道德认同(含内化道德认同和象征化道德认同)显著相关,且能够预测道德认同。结论:大学生道德认同水平总体较高,但道德知行脱节现象严重,可以通过特定主题的道德训练策略,或从年级特征、学生组织、校园氛围、社会活动角度出发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育策略来实现对大学生道德认同水平的提升。  相似文献   

5.
关于中国公众生活满意度状况,现有研究存在一定的分歧。利用2015年中国社会综合状况调查(CSS)对公众生活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展开探讨,将生活满意度赋值1—10,研究发现公众生活满意度均值为6.42,处于基本认可水平。进一步基于后物质主义理论发现,在代际方面,青年群体生活满意度最高,老年群体次之,中年群体最低;在社会经济地位指数(SEI)方面,SEI越高生活满意度也越高;后物质主义价值观与收入均对公众生活满意度有显著影响,并且在青年群体和中SEI群体中表现得最为突出,呈现出转型时期中国公众生活满意度的独特性。研究表明,在持续改善民生和物质生活条件对提升公众生活满意度的重要性的同时,也需要关注公众价值观变化对公众生活满意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乐业县同乐林场两栖爬行动物多样性研究及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7月对乐业县同乐林场的两栖爬行动物资源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该地共有两栖爬行动物39种。其中,两栖动物13种,隶属于5属4科1目;爬行动物26种,隶属于21属10科2目。区系特点为:(1)物种组成较丰富;(2)华中-华南区种类丰富;(3)区系组成较简单,以东洋型和南中国型为主;(4)特有种所占比例较低。建议加强对该地两栖爬行动物物种多样性及其生境的保护,合理开发利用两栖爬行动物资源。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道德认同、亲社会行为及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道德认同量表、父母养育方式问卷、领悟社会支持量表、亲社会行为量表对569名大学生施测,考察大学生的道德认同与亲社会行为状况,并探索养育方式、社会支持感知对大学生道德认同、亲社会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1)大学生的道德认同水平、亲社会行为水平较高,二者存在中等程度的相关;(2)养育方式、社会支持感知对大学生道德认同有一定的预测力;(3)社会支持感知是养育方式影响道德认同的中介变量;(4)养育方式、社会支持感知、道德认同对亲社会行为有一定的预测力;(5)道德认同是养育方式、社会支持感知影响亲社会行为的中介变量。  相似文献   

8.
采用气质性乐观问卷、大学生适应性问卷及生活满意度问卷,对37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考察大学生气质性乐观对其生活满意度的影响,以及大学生适应性在两者之间的作用.结果表明:(1)大学生适应性、气质性乐观与生活满意度均处于中等水平上下,且整体上性别差异均不显著.(2)气质性乐观与大学生适应性和生活满意度呈显著正相关,气质性悲观与两者均呈显著负相关,大学生适应性与生活满意度呈显著正相关.(3)大学生气质性乐观和适应性对生活满意度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气质性悲观对生活满意度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大学生适应性在气质性乐观与生活满意度间的调节效应不显著.(4)气质性乐观对大学生的生活满意度既存在直接的影响,也以“个体定向适应”及“社会定向适应”为中介而产生间接影响.  相似文献   

9.
以农村地区440名留守儿童为调查对象,采用社会人口学指标、儿童版艾森克人格问卷和主观幸福感指标(积极、消极情感量表以及生活满意度量表),考察留守儿童主观幸福感的特点,并进一步分析人格在结束留守年龄和主观幸福感之间的中介作用。结果发现:(1) 结束留守年龄小于10岁的积极、消极情感得分,5岁到10岁的生活满意度得分都显著高于大于10岁的留守儿童;(2) 结束留守年龄对主观幸福感(积极、消极情感和生活满意度)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3) 中介分析表明,人格神经质在结束留守年龄和主观幸福感的关系中起着中介作用。这些结果说明,结束留守年龄是影响留守儿童主观幸福感的重要因素,而人格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0.
采用自测健康评定量表(SRMHS)、婚姻调适量表(MAT)和社会支持量表(SSRS)对446名建筑业农民工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建筑业农民工的社会健康较差,社会支持水平较低,婚姻调适处于良好状态;(2)文化程度与月收入越高,农民工的社会健康就越好;(3)农民工健康状况与婚姻调适、社会支持呈显著正相关,不同婚姻调适水平的农民工健康状况差异显著;(4)文化程度、主观支持、支持利用度和婚姻调适对总体健康有正向预测效应;(5)婚姻调适通过社会支持对心理健康和社会健康产生间接预测效应,文化程度对社会健康具有直接预测效应,还通过社会支持产生间接预测效应,社会支持在文化程度与心理健康之间发挥完全中介效应;(6)受教育状况、婚姻调适状况、社会支持等都是建筑业农民工健康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11.
农村居民的生活满意度是其主观幸福感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来说,人们的生活满意度是与他们的风险认知、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密切相关的。对中原地区农村居民风险认知的调查结果显示:(1)农村居民的风险认知结构由3个因子构成,即风险的可能性、风险的可控性和风险的忧虑性,这3个因子共解释了风险认知方差总变量的53.572%;(2)农村居民的风险认知在婚姻状况、教育水平、工作状况和收入水平上存在着显著差异,在其他人口统计学变量上的差异不显著;(3)农村居民的风险认知在他们的社会支持与生活满意度的关系中起着部分中介作用;(4)农村居民的应对方式在其风险认知与生活满意度的关系中起调节作用,积极的应对方式能减弱风险认知与生活满意度的关系,消极的应对方式能增强风险认知与生活满意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在农村经济转型、新生代农民问题开始浮现的时期,"底层小说"的作者敏锐地把握了转型期新生代农民的思想动态,对于当代的社会现实作出了艺术上的回应.通过"身份认同"和"爱情叙事"两个关键词,来考察"底层小说"所反映的底层人群内心世界的焦虑情绪,以及两栖于城乡之际的生活际遇给他们带来的身份认同危机,而底层作品通过爱情叙事这一策略来缓解主人公的身份焦虑.  相似文献   

13.
对326名特殊教育专业师范生的利他动机、专业认同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进行调查研究,结果发现:(1)特殊教育专业师范女生在社会规范型利他动机、奖赏型利他动机及利他动机总分上得分显著高于男生,学习成绩不同的特殊教育专业师范生之间差异显著;(2)非独生子女的特殊教育专业师范生在移情型利他动机上得分显著高于独生子女师范生;工作意向不同的特殊教育专业师范生之间差异显著;(3)特殊教育专业师范生的利他动机与专业认同呈显著正相关,与主观幸福感的整体生活满意度、积极情感呈显著正相关;专业认同在其利他动机与主观幸福感中起着完全中介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故乡眷恋、城市适应与农村流动人口生活满意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城乡双重空间分析框架,采用2014年流动人口监测数据探究农村流动人口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因素.结果发现:在表征城市适应的经济、文化、社会和心理这四个维度上,前三个对生活满意度有显著正向影响,心理适应的影响不显著;反映故乡眷恋的乡土文化认同对生活满意度存在显著正向影响,家人留守对生活满意度却有负向显著影响,耕地的影响不显著;故乡眷恋与城市适应对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呈现张力效应,城市经济适应水平越高,乡土文化认同对生活满意度的正向影响越小,但家人留守的负向影响并不受城市适应水平的约束.因此,提高农村流动人口的城市适应水平、破解家庭离散化困局对生活满意度的提升和城乡社会的统筹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乌鲁木齐市的1 356名维吾尔族民众进行问卷调查,初步探讨了维吾尔族的宗教认同与国家自豪感的关系。研究发现:(1)维吾尔族民众具有较积极的宗教认同,而国家自豪感相对低一些;(2)性别变量在宗教认同和国家自豪感上均无显著性差异;(3)社会身份变量在宗教认同和国家自豪感上均存在显著性差异;(4)积极的宗教认同与国家自豪感呈显著的负相关;(5)宗教认同与国家自豪感之间存在显著的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讨幼儿教师工作满意度与工作倦怠的关系,采用教师工作满意度问卷和教师工作倦怠问卷,对253名幼儿教师进行调查,主要发现:(1)幼儿教师工作满意度水平较高,工作倦怠水平较低;(2)工作满意度:性别、学历差异不显著;已婚显著高于未婚;私立幼儿园的外部满意度显著高于公立;教龄4-6年和10年以上的幼儿教师的总体满意度显著高于教龄1-3年的幼儿教师;工作倦怠:园所性质不显著;男性的工作倦怠总分和疏离维度显著高于女性;未婚的工作倦怠总分和无效感维度显著高于已婚;学历本科、大专的无效感和工作倦怠总分显著高于学历中专或高中;教龄10年以上的无效感显著低于教龄1-3年;(3)幼儿教师工作满意度与工作倦怠呈显著负相关,工作满意度对工作倦怠有显著负向预测。  相似文献   

17.
选取积极心理学视角,以农民工随迁子女为研究对象,探究社会支持、自我认知、自我评价对其生活满意度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社会支持对农民工随迁子女生活满意度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自我认知和自我评价与农民工随迁子女的生活满意度呈显著相关。(2)自我认知在社会支持影响农民工随迁子女生活满意度中起中介作用,即社会支持对农民工随迁子女的生活满意度影响路径有两条,一是直接影响生活满意度,二是通过自我认知间接影响其生活满意度。但社会支持对生活满意度的直接影响是主要路径,通过结果分析从构建正式和非正式社会支持角度提出相应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为公众提供社会保障、基础教育和医疗卫生等民生性公共服务理应是现代政府的一项基本职责.文章利用微观样本数据,实证评价了地方政府民生性公共服务的满意度情况.研究结果发现:(1)民生性公共服务满意度总体偏低,这与公众的合理预期相比仍存在较大的改善空间;(2)民生性公共服务满意度排名靠前的是社会保障、基础教育和公共安全三项公共服务,而备受公众关注的医疗卫生和环境保护两项公共服务的满意度排名比较靠后;(3)民生性公共服务满意度在不同居住地区、收入层次、年龄阶段以及受教育程度特征的群体间存在显著的差异性.为了改善民生性公共服务满意度,我们可将政策着力点放置于改革政府绩效考核体制、加强重点领域民生建设、完善公众参与机制以及构建政府回应机制等多维层面,以此提升地方政府民生性公共服务供给的有效性,增进民生福祉.  相似文献   

19.
中学生心理素质、情绪调节策略与生活满意度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726名中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中学生心理素质问卷(简化版)、情绪调节量表和生活满意度量表,探讨中学生心理素质、生活满意度与情绪调节策略的关系。结果表明:(1)女生在心理素质适应性维度的得分显著高于男生,男生在表达抑制策略上得分显著高于女生;(2)中学生的心理素质总分及各维度得分与生活满意度之间有显著的正相关,认知重评策略与生活满意度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3)相对于表达抑制策略,认知重评策略在中学生的心理素质与生活满意度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和生活满意度总体状况良好。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与生活满意度存在显著正相关,即时间管理得越合理,生活满意度越高;时间管理中的时间监控感和时间效能感对生活满意度有显著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