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民作为“三农”改革中受影响最深的群体,有着强烈的利益表达愿望,目前农村生产现状及国家相关法制尚不完善,使得农户的利益受到了损害,农户需要寻找一种途径来使自己受损的这部分利益得到补偿。在这种情况下,非正式组织的出现很好地弥补了这一空缺。国家可以根据非正式组织的特点,了解其运行模式的优越性,制定并健全相关政策制度,进行正面引导;另外对一些具有正面借鉴意义的非正式组织进行保护和支持,派遣相应的技术人员进行实地指导和培训,同时国家可以给予适当的补助,使其健康有序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山区农村社会发展关系到物质富裕精神富有的现代化浙江建设全局,完善山区农业投入机制是实现农村现代化的有力保障。目前,衢州市农业投入增长机制初步形成,农业投入项目逐年增加,农业资金使用逐步规范,促进现代农业发展成效明显,但农业投入也存在投资主体为单一、结构不合理、资金整合困难、使用缺乏有效监督等诸多问题,亟需通过完善农业投入机制来加以解决。新时期,山区农村农业投入创新的主要路径是:扩大财政支农比重,创新政府投入引导机制;创新金融服务机制,改善山区农村投资环境;创新农业科技体系,健全山区农村人才投入机制;创新山区农业补贴政策,建立有效的农业支持机制。  相似文献   

3.
农村公共服务满意度分析与对策选择——以浙江省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我国经济发达省份——浙江省为调研区域,通过对该省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地区农民的问卷调研,分析了农民对14项公共服务的满意度情况,指出了农村公共服务存在总量相对不足、结构有待优化、地区均等化程度较低等问题并揭示了问题产生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完善投入机制,丰富多元供给主体,提升公共服务总量;尊重农民需求意愿,优化供给结构,提升公共服务有效供给率;立足地区差异,优化供给策略,提升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等对策。  相似文献   

4.
运用人均农村居民点建设用地标准法测算农村居民点整理理论潜力的基础,构建农村居民点整理耕地潜力评价体系,评价农村居民点整理增加耕地的潜力大小,建立农村居民点整理增加耕地潜力模型。并以四川省夹江县为例,运用模型测算得出全县农村居民点整理新增耕地潜力可达601.10hm2,依据各乡镇整理增加耕地系数,全县划分为三个潜力等级区。  相似文献   

5.
我国农村边远山区中小学校由于地处偏远、经济基础差、信息闭塞,加上师资力量薄弱等原因严重影响了学生素质的提高。如何支持农村教师发展,提高农村边远山区中小学教学质量,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为此,本课题组以农村边远山区音乐教学为切入点,以问卷调研与实地考察相结合的方式,研究农村边远山区中小学音乐教育现状、教师专业情况以及教师培训需求,在此基础上提出对策建议,希望能对农村边远山区教师专业发展走出困境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而美丽乡村建设是城乡统筹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载体,根据杭州在城乡统筹背景下的美丽乡村建设现状,提出把握内涵、注意"6个重视"、"4个不可",坚持以人为本、以美为形、以文为魂、以业为基、建管并重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只注重工业和服务业而牺牲农业的发展是畸形的发展,农业可以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之一.浙江宁波通过推进高效现代农业建设、强化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做强做大农业龙头企业、着力扩大农业循环经济等方法不断推进农村生态产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绩,但还需要化解制约因素,做到四个结合:即把农业生态产业发展与资源禀赋相结合,把农业生态产业发展与食品安全相结合,把农业生态产业的发展与农业科技相结合,把农业生态产业与加大投入相结合.  相似文献   

8.
运用浙江省大学生的调查数据,对影响大学生到农村就业的意愿进行了计量经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农村就业的意愿受到大学生的主修专业、农村就业的国家政策待遇与社会偏见压力、大学生自身的发展成长、高等教育体制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基于实证研究结果,提出了尊重大学生就业选择、号召和鼓励大学生农村就业、提高“政策待遇满意度”、增加大学生农村就业宣传力度、支持高校专业改革、加强高校与地方合作等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相较内地和发达地区,边境民族地区农村人口文化程度偏低,人才匮乏,人力资源开发和人才培养的难度极大。为此,边境民族地区农村人力资源建设需要多措并举:从严格落实计划生育政策入手,将教育政策和资源向边境民族地区倾斜,对农村青壮年和成人进行职业教育,大力推广现代农业科技培训,充分发挥大学生村官和新农村建设指导员的引领作用,将劳动力转移培训和吸引人才回乡相结合。只有培养出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新型农民,才能为农村源源不断地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进而持续推进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0.
县域经济具有地域性、特色性、不平衡性、综合性、层次性、农村性、过渡性和模式多元化等特征.农村的土地、劳动力、资金等县域资源的现状导致了整合的必要性.县域范围的农村,其民族特征、文化传统、集体资产、管理模式等都十分相近,因而实现县域农村资源的整合又具有现实可能性.县域农村资源的整合有利于优化农村资源配置,带来规模经济效益;有利于增强村级综合实力,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有利于降低管理成本,减轻农民负担;有利于实现"先富"带"后富"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11.
作为区域治理的重要载体之一,特色小镇建设亟待探寻适宜发展路径以突出自身特色,实现去“同质化”。作为长三角城市群副中心城市的安徽合肥,特色小镇资源丰富,但存在资源空间发展不均、产业形态缺乏丰富性,特色小镇规划建设模式单一、缺乏可持续性等问题。在顺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现阶段,需要首先根据相对区位引导小镇的产业定位,通过资源现状的存量、增量细分引导建设规划流程及内容,再根据运营主体和发展阶段的分类引导建设运营模式选择,以明晰不同类型特色小镇的多样化发展路径,发挥示范辐射效应和区域协同作用,实现区域联动。  相似文献   

12.
民族山区农村贫困治理是我国农村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如何客观科学的判断其贫困人口的分布与变动趋势,是顺利推进农村贫困治理工作的重要基础和条件。以湖北民族山区为例,通过对其农村贫困人口的分布及其变动趋势的分析,揭示了其变动的主要特征、影响机理,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研究结论和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生态市建设路径研究——以镇江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态市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工程。生态市建设要求以系统生态学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念为指导思想,科学规划城市建设和发展,从而营造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良性循环和社会文明高度发达的最佳人居环境。生态市建设的路径是:以生态学理论和健商理念规划城市发展;强化城市主体的生态意识和社会责任;促进经济与生态良性循环发展;重点治理城市环境中的污点和弱项;建立生态市建设的系统配套机制;加快落实生态环保法律法规制度。  相似文献   

14.
本文基于调研浙江省工艺美术产业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充分挖掘农村职业美术教育与文化产业的关联度和对接性,探讨以怎样的有效对策,使农村职业美术教育更好地为引领地方文化产业发展、加强工艺美术人才培养、开发地方特色文化资源、提升文化产业发展的内涵与层次服务。  相似文献   

15.
特岗教师是农村教师队伍的新生力量,在促进我国基础教育均衡发展、高质量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河南省“特岗计划”是在国家支持和地方需要的背景下开展的,计划实施五年来,呈现出诸多发展特色,取得了明显的成绩,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因此,应立足现实,理性分析发展中的成绩与不足,不断优化管理,完善制度建设,关注教师发展,共建和谐氛围,以促进农村特岗教师队伍优质发展.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浙江省3个村的社区公共管理的实证研究,指出现阶段中国农村社区公共管理方式有三种主要类型(1)动员教育;(2)报偿奖励;(3)制裁惩罚.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不同村治环境下的社区公共管理的村域特点,并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7.
县级政府作为国家主要的基层管理机构,其电子政务建设也是我国整个电子政务系统建设的基础,且县级电子政务主要是直接面对广大用户,是进行交流和互动的最前沿,直接体现了政府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因此,县级电子政务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林州市电子政务建设为例分析了我国县级电子政务建设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改革以来,中国的职业分化是显著和突出的,但这种分化是在什么条件下进行的,具有什么特点?分化是沿着什么路径进行的,以及分化的推动力是什么?探索这些问题,无疑有助于我们认识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以及社会转型的特征。  相似文献   

19.
小城镇城市森林建设研究——以浙江省常山县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小城镇城市森林的特点出发,以浙江省常山县城市森林建设为例,调查分析了小城镇城市森林的建设概况。其主要特点有:资源丰富,具有建设城市森林的后发优势;自然条件优越,具有再创造的良好基础;外部条件不成熟,限制了城市森林的建设的发展。在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缺乏统一规划,总体功能下降;植物配置不合理,生态功能弱化。同时提出了小城镇城市森林建设的对策:(1)科学规划,发挥总体功能;(2)发挥资源优势,提高生态功能;(3)科学配置植物,形成近自然群落;(4)增加立体绿化,拓展绿化空间;(5)加强保障措施,巩固绿化成果。  相似文献   

20.
三峡库区生态旅游发展战略是在当地资源基础上构建起来的,是实现库区整体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选择.以巫山县山区生态旅游为研究对象,采用SWOT分析法,对巫山县生态旅游开发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逐一分析.并依照矩阵形式将各因素相互匹配,判断出应采取开拓型战略,并提出构建旅游产品体系、加大资金投入、完善基础设施、重视人才、推行区域合作实现共赢发展等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