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从当前宁波市发展迫切诉求加强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现实分析入手,剖析宁波市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在思想认识、政策与执行、课程与教学、师资队伍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从政府、企业、高校三个主体出发,探讨推进宁波市大学生创业教育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2.
有效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必须重视的一个重要任务.当前,大学生对创新创业相关政策不够了解、学校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不够重视、政府政策支持力度不足等制约了大学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因此,大学生要正确认识创新创业的重要性,提高自身创新创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高校要通过深入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全面发展的创新创业人才;政府要进一步加强相关政策支持,强化政策落实,优化环境,切实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  相似文献   

3.
构建多元化的大学生创业教育保障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业教育的有效实施有赖于政府、社会、高校形成合力。政府作为资源掌控的主体,应充分利用其信息优势及行政职能制定有利于大学生创业的政策,发挥其政策保障作用;社会作为创业教育既得利益者,应努力为大学生创业创设良好的文化氛围,从而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思想基础和社会认同;高校作为创业教育实施的主体,应充分发挥其主阵地作用,切实从完善高校创业教育组织机构、建设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构建灵活多样的创业教育课程等方面为大学生创业教育提供实施保障。  相似文献   

4.
创业教育的有效实施有赖于政府、社会、高校形成合力。政府作为资源掌控的主 体,应充分利用其信息优势及行政职能制定有利于大学生创业的政策,发挥其政策保障作用; 社会作为创业教育既得利益者,应努力为大学生创业创设良好的文化氛围,从而为大学生创业 提供思想基础和社会认同;高校作为创业教育实施的主体,应充分发挥其主阵地作用,切实从 完善高校创业教育组织机构、建设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构建灵活多样的创业教育课程等方面为 大学生创业教育提供实施保障。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就业已经成为现实社会发展不可忽视的问题,大学生创业为解决该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而实现大学生创业首先需要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影响大学生创业意识形成的主要因素有个体特征、成长环境、创业环境等,对此与大学生创业相关各社会主体要通过不同的途径实现对大学生创业意识的培养,如政府要打造良好的创业政策环境、企业要为大学生创业活动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高校要加强大学生创业教育,搭建创业平台。  相似文献   

6.
在分析影响大学生创业关键因素和困境的基础上,提出了大学生创业教育工作者的创业教育路径,以期为高校加强创业教育、政府鼓励创业教育和创造良好的大学生创业环境,培养大学生的创业精神、创业能力提供一定借鉴。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就业问题是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热点,大学生就业作为我国民生之本,直接关系社会稳定,为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政府、社会和高等学校都在作最大努力。大学生创业动力的影响因素包括内部因素与外部因素,大学生创业支撑体系可从大学生创业素养及创业能力培养体系、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政府创业政策支持与服务体系等几方面构建,以提高大学生创业率。  相似文献   

8.
重庆工学院大学生创业意识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业教育是高等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大学生素质培养的全新课题。创业教育对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创新意识与能力,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笔者通过对重庆工学院大学生创业意识的调查,分析了当前大学生对于创业所持的观点,并客观反映出其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高校应加强对大学生创业的指导和帮助,并在政策、资金、技术和管理培训方面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9.
随着高等教育与社会联系的不断加强,大学生创业已越来越成为当前高校培养大学生适应社会的重要途径。与经济较发达地区相比,目前贫困地区大学生创业面临来自传统和现实的诸多困扰,其原因除了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创业意识差等主观因素外,还有制度和政策诸方面的因素。当前条件下,应该立足于提升贫困地区大学生创业能力,提升他们的创业意识,整合政府、媒体,学校和家庭四方面的力量,为贫困地区大学生创业营造良好的环境,从而促进他们在创业中更好更快地发展。  相似文献   

10.
创业教育是大学生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一部分,它是大学生创业实践的重要基础.通过对集美大学学生创业意识的状况调查,分析和深入剖析问题的成因,并从统一思想、高度重视大学生创业教育,转变教学模式、构建完善的创业教育体系,突破传统思维、加强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丰富教育内容、加强创业实践活动环节等四个方面,提出了加强创新教育发展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南宁创业环境的调查数据分析及政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全球创业观察”的GEM模型,对南宁市创业环境的9个条件:金融支持、政府政策、政府项目、教育与培训、研究开发与转移、商业与专业基础设施、市场开放程度、有形基础设施、创业文化与社会规范等方面,以及对南宁市的创业机会、创业技能、创业动机、知识产权保护、妇女创业、高成长企业创业支持等6个方面进行调查。得出南宁创业环境的评价结果,将其与全国25个城市的平均值以及世界42个国家平均值相应数据的对比分析,提出南宁在完善政府政策的制定、拓展政府项目与服务、提升软环境建设、加强金融支持、教育与培训的开展、开发创业机会、打造区位优势等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从政府、高校和个人三个层面出发,对大学生创业过程中所涉及到的政策支持、创业教育以及创业实施进行实证研究,梳理存在的困难,提出优化政策、发挥教育平台作用、提升学生创业能力的促进对策。  相似文献   

13.
鉴于机会型创业在拉动经济增长、创造更多就业岗位以及取得更多社会经济收益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为鼓励大学生从事机会型创业、提高机会型创业的成功率,基于三螺旋理论从大学、产业和政府的互动合作中探索三者的交互作用对大学生机会型创业的影响机制。据此提出促进大学生机会型创业的对策建议:高校应激发大学生的创业意识,提升大学生的创业技能;产业应促进新知识的传播和共享,加强大生科技成果的转化;政府应完善对创业的政策扶持,营造大学生创业的制度环境。  相似文献   

14.
创业政策的完善是创业活动增长的重要因素和重要动力,是推动创业活动的第一要素。在全民创业的时代,政府出台鼓励创业的措施,在实际中却存在着政策操作的难度大、政策优惠的作用小、政策设限的条件多、政策导向的层次低等与政策初衷明显错位的问题。作为大学生创业规则的制定者,政府必须立足大学生的实际需求,帮助大学生解决实际困难,促进大学生创业活动又好又快地开展。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大学生网络创业以其独有的优势正成为大学生创新创业选择时的一条重要途径.文章基于重庆高校的实证,利用SWOT分析方法对大学生网络创业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政府营造良好的大学生网络创业宏观环境、高校加强大学生网络创业教育和大学生网络创业走多元化发展道路三条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在大学生就业形势和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的推动下,我国高校创业教育日渐得到高校管理者和学生的重视,在推动高等教育和人才培养模式转型方面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但是,很大一部分学生因对相关形势与政策不了解,而使其产品带有这样或者那样的缺陷。针对这种情况,高校创业教育中必须加强形势与政策教育,以推动大学生创业计划与日后创业实践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7.
浙江省大学生创业集成支持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约大学生创业的关键因素是创业支持体系等不完善,要提高大学生的创业水平,必须构建高效率的创业支持系统。大学生创业支持体系对大学生创业起着引导、教育、扶持等作用。政府、高校、社会是构成大学生创业集成支持体系的三大主体,三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当前可通过创业资金、创业服务、创业政策、创业文化、创业教育五个子系统对提高大学生创业积极性和成功率产生积极影响。浙江省就此开展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8.
以社会公益理念为导向,兼顾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大学生公益创业是近年来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新思路。大学生公益创业在探索解决社会问题的新机制、拓宽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培育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和推动高校创业人才培养等方面有较好的发展前景,但目前我国大学生公益创业面临着公益创业环境建设薄弱、人才培养支持不够、创业就业能力不足以及可持续发展动力缺乏等问题。构建系统化的公益创业教育体系、进行政策引导和资源整合、提供实践服务和资本支持、加强社会责任意识和能力培养等是解决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9.
创业环境是直接影响创业效果的重要因素。针对大学生的创业特点,利用GEM模型,选取资金支持、社会支持、政府政策支持、创业技能培训及社会环境5个维度,对福建省大学生创业环境进行评价。269份样卷调查结果表明福建省大学生创业环境一般,方差分析显示资金支持是影响大学生创业环境最关键的要素。因此,应优化大学生创业的金融环境、政策环境、教育环境和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20.
基于文献,通过对大学生村官的创业行为调研,分析个人收入、家庭支持、社会资本、人力资本、社会环境5个方面对创业倾向的影响。结果表明:个人收入、家人支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创业培训、创业教育、良好的交通通讯网络设施、当地经济发展势头良好、当地创业资源丰富、成功创业者榜样的激励与大学生村官创业倾向呈显著正相关;良好的政府关系、政府提供创业项目与大学生村官创业倾向不相关。据此提出提高个人创业能力、优化家庭创业支持、完善高校创业教育、完善政府配套措施等措施,进而提高大学生村官创业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