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论米兰·昆德拉的幽默小说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说与幽默的结合,根本原因在于二者在认知世界与人类自身方式上的相似性。昆德拉的幽默感,既承传了捷克民族幽默与随意的天性,又来自他对处于"极限悖谬"时期现代人类境况和命运的深思。"昆德拉式的幽默"除了揶揄、谐趣之外,更多的则是基于"诗性沉思"的自嘲和反讽。这种由睿智反讽、深沉感伤和冷峻怀疑交织而成的形而上幽默,被昆德拉有效地用来表达存在主题,并抗拒政治、道德等种种强制力量对人类自由精神的入侵。  相似文献   

2.
上世纪30年代幽默文学兴起,这是20世纪以来中西文化大碰撞所引起的一系列骤变中的一个。作为幽默文学的倡导者,林语堂的幽默观和他的艺术观一样,都是这次骤变所产生的新质。林语堂以他的幽默、性灵和闲适著称于海内外,于是便引发了各界不同的声音。在解读林语堂时,人们往往只注意到他的悠闲与幽默,其实他战斗性的一面也不应忽视。  相似文献   

3.
美国著名幽默讽刺大师,马克·吐温的写作风格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他对社会的认识加深,从前期的幽默发展到后期的辛辣讽刺。他笔下的人物从精神空虚、无所事事的市井平民,到为窃取政治地位的政客们,以及为了金钱  不顾廉耻、人格的"上等公民"们的拙劣表演,对我们认识当今美国社会的丑恶现象仍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大概因为鲁迅曾经批评过林语堂的缘故,人们总认为鲁迅是反对幽默的。这是误解。大量资料证明,鲁迅不仅不反对幽默,而且他本人正是一位具有幽默风格的伟大作家。鲁迅的幽默,除了具有幽默的一般特点:借助于善意的微笑,含蓄地批评生活中乖讹和不通情理之处,通过笑的感情渠道,将作者对客观事物的审美评价传达给读者,并能给人以启迪,引导人们去思索,去探讨之外;还有一种不仅外国作家无法模仿,就对本国作家来说,也是“别具一格”的幽默感——鲁迅式的幽默。  相似文献   

5.
人们已经习惯了他在电视画面上的样子:谨慎严肃,不苟言笑。26年来,他就这样播报风云事件,定格历史瞬间。很少有人知道,生活里,他也幽默、随和、爱打麻将,甚至做得一手好菜。曾有人当面问他:“你会笑吗?…‘是摄像机不让我笑。”——罗京回答  相似文献   

6.
正在山的那边海的那边生活着一个帅气、迷人的工科男,他专心又专注、他专业又专长,他活泼又聪明、他踏实又贴心、他严谨又浪漫。他比人们想象的要帅气,比人们想象的要幽默,比人们想象的要热情开朗,比人们想象的要善言健谈,比人们想象的要文青……这次,本期封面的主人公就是这样一位华人工科美男子!他是联邦德国劳动管理  相似文献   

7.
鲁迅作品中的幽默概念因语境的变化而具有不同内涵。他反对幽默的温厚说、超脱论以及低俗化倾向,提倡运用幽默批判现实,促进工作,调剂生活.鲁迅幽默观的基本精神就是在追求社会功利的基础上达成真善美的统一.  相似文献   

8.
语用推理是交际者以构成语言的词语的字面意义为依据,运用一定的知识和策略,推导出语言与语境的关联,并解读由此产生的语境含义的思维过程。幽默是一种从不和谐到和谐,最终产生特殊语境效果的表达形式。幽默分为情景幽默和言语幽默。情景幽默是由于场景本身或人们对场景的理解而产生的幽默,言语幽默是由于人们对特定语境中语言的字面或语用意义的不同理解而产生的。幽默表达形式包括某种不和谐、不合逻辑、荒谬、出乎意外、可笑的关系,听众或读者必须首先理解这种关系,觉察出这种不和谐因素中的意义,然后再去发现不和谐中的和谐,并理解发话者通过幽默所表达的真正意图。作者揭示了幽默话语是借助语用推理来表达和理解话语本意之外的各种含义的基本原理,并结合语境和合作原则分析了幽默话语生成和阐释的语用推理机制。并讨论了幽默话语在人们日常生活中进行成功交际所具有的意义以及在强化学生的文化意识和改善课堂教学管理策略等方面所具有的激励作用。  相似文献   

9.
马克·吐温是一位蜚声世界文坛的讽刺艺术大师,深刻揭露了美国资产阶级的虚伪本质。他的讽刺手法非常高超,写作技巧别具一格,语言生动幽默。本文从丑恶灵魂的剖析、讽刺手法的运用、情节的巧妙安排,来揭示《败坏了赫得莱堡人》的讽刺艺术  相似文献   

10.
幽默与笑话是人们生活中的精神乐趣,是人们智慧与文化的结晶。在特定语境下,利用语音模糊、词语模糊、句义模糊以及标点模糊等构成幽默与笑话,能收到妙趣横生的表达效果,具有一定的探讨价值。  相似文献   

11.
实现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根本的就是实现劳动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劳动人民通过劳动创造实现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物质基础,理应因此体面地活着。劳动本身是美好生活的重要内容,应保障劳动者体面地有劳动,即体面地就业。劳动者体面地而非痛苦地劳动是充分实现人的本质,实现美好生活的关键环节。在日常生活用语中,体面生活实际是美好生活的另一表达。马克思体面劳动观的基本内容与实现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的根本维度恰相对应,启示我们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在体面劳动中实现。  相似文献   

12.
民生政治已经成为当前的热点话题,然而,在研究当前中国政治生活的过程中,容易把当代民生政治理论与生活政治理论相互混淆,因此,对当代民生政治理论与生活政治理论进行比较研究成为必然。当代民生政治主要探讨的是在人民主体性的历史前提下如何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问题,而生活政治主要探讨的是在资本主义体系范围内如何生活的问题,其理论逻辑起点、核心命题和理论逻辑归宿都具有自己特定的内容。究其原因,在于当代民生政治理论与生活政治理论是在特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与特定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具有紧密联系。  相似文献   

13.
作为以培养人为目的的教育,应当把培养人的“生命意识”列为教育的重要目标,即要教育学生尊重生命、热爱生命.用泰戈尔的话说,教育的目的应当向人传递生命信息.生物学科对培养人的“生命意识”具有独特的优势.位子课程改革前沿的生物学科在新的时代更加负载教育学生认识生命,了解生命意义,引导学生懂得欣赏生命,珍惜生命的任务.本文沿“敬畏生命”、“欣赏生命”、“热爱生命”三个梯度阐述了生物教学在生命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和价值.  相似文献   

14.
宗教文化与人生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物质生活的大幅改善,人们精神生活需求日益高涨,只有建设好共同精神家园才能满足这一需求,而人生意义的探求在精神生活中具有导向性。文章基于当代宗教社会学研究成果,突破以西方模式来看待东方宗教的狭隘视角,认为宗教的共相乃有超越性的人生意义指引,从而包容了在中华民族精神生活及人生指向也起着重要作用的“天”及无神论信仰。衡量人生意义的尺度与在人生意义评价中存在量与质的关系,指出盲目追求超验的危险及中世纪宗教的人生意义导向的消极性,强调追求积极的人生意义已成为当代宗教文化的主流。  相似文献   

15.
孔子"志于道"的生命观把生命与理想合一、重视人的现实生活而不甘心受天命鬼神的摆布、将美融入生命中.但是这种生命同也有其弊端,它使人束缚于礼法之中,最终无法得到真正自由的发展.而此种生命观对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文人的处世态度、精神风貌、理想追求,到文学的人格风格、主题思想.  相似文献   

16.
哈萨克民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的民族,新中国建立前,哈萨克牧民生活居无定所,逐水草而牧,由于生产资料集中在少数牧主手中,广大的农牧民生活饥寒交迫。新中国成立后,哈萨克人民同全国人民一道过上了新生活。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哈萨克人民在物质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方面有了新的发展和进步,与此同时民风民俗也发生了时代变迁。  相似文献   

17.
医学是健康所系,生命相托的事业,充满对人幸福生活的理解、对人生命价值的认识和善待生命的人文情怀,长期过度的医学技术教育失却了医学中的人性关怀,要重振医学中的人文精神,找回现代医学失落的人文情怀,提升医学人性,必须加强医学人文教育。  相似文献   

18.
老年人健康景观系统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社会人口老龄化问题已十分严重,同时城镇化的步伐加快,严重影响了老年人的生活品质和身心健康。如何通过对老年人生活景观环境的改善来提升老年人的生活品质和改善健康状况已成为当前一个重要课题。笔者针对老年人的生理、心理特征和生活需求,在老年人健康景观系统构建中,不仅从单个景观类型着手,而且将老年人生活所涉及的各种不同景观类型进行综合研究,营造老年人与景观环境和谐的关系,从而达到真正地改善老年人的生活环境、提升生活品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人是三重生命的统一体,即生物生命、精神生命、社会生命的统一。美是人的生命活力的表现。体育对人的生命之美有极大的激发和促成作用。体育通过各种运动形式对人的三重生命进行激发和磨练,增强了人的生命力。而人的三重生命的充分发展必然会表现出生命的美的光辉,最终走向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0.
曾庆仁的《虚度一生》用断片记录了苦难的瞬间,辩证法成就了精神的深刻,“作品的生活”甚是高贵,教给人们怎样在艺术中去亲身领略并出演生命本能剧烈涌动的一幕,其意在为处于我们这个思想浮肿、信仰真空年代的人们如何审视人生提供一种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