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每个人都只有一条“三寸不烂之舌”,可在法国巴黎有一个奇人,天生两条舌头。这个双舌奇人名叫菲利浦·迪安尼,现年34岁,父亲是法国人,母亲是英国人。他出生就有两根舌头,上下交叠,牙牙学语时,发出的声音模糊不清。等到稍懂人事,他发觉自己说话时两条舌头一齐卷动,样子很古怪,因此尽量少说话,也很少笑,免得出丑。他生活得很寂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古代的说话艺术及在其基础上形成的小说中,一些同名而形象基本稳定的人物在多个不同的故事中出现,其中一些人物的名字甚至可以作为某些特定类型的人物的代名词.这些人物形象的形成跟说话艺术主要是口头文学有关,在说话艺术长期的演变中形成了一些"格套",既方便说话艺人的记忆,也方便了听者的接受.正确认识说话艺术这一特点有助于对这类人物形象及相关情节的解读.  相似文献   

3.
正通常,我们说一个人不爱说话,常与性格内向有关,又或者更严重的说,这个人可能有自闭症。可再想一想,又不尽然,特别是网络流行的今天,"不爱说话"现象更为普遍。那么,说话是干什么的呢?它是表达内心的想法、感受和情感的,是完成内心思维意识化的一个工具,也是完成人际交流和沟通的手段。而不爱说话的人,难道就是不需要表达?没有内心想法、感受和情感的吗?当然不是,说话作为一种社会交往手段,有时候"不说"也是一种交往方式。那么,从心理的角度来说,"不爱说话"都有哪些心理机制呢?心理专家许浩  相似文献   

4.
在一幢楼里住了10年,我很少和邻居说话。我本以为一个家就是一个世界。下班回家要做的事很多,谁愿意有事没事去敲开邻居家的门,找人家说说话呢?所以,我很少与邻居说话,而长期缄默的滋味自然也不好受。  相似文献   

5.
1.忌打沉默战 沉默的一方大多是男性,男性年龄越大越不爱说话,这也是沉默战发生的主要原因.一方不说话,不仅不利于双方交流思想,化解矛盾,还会使对方产生更大的精神压力.  相似文献   

6.
主仆之间     
历来,主仆之间,都是支配与被支配,服从与被服从的关系。且不说奴隶社会,奴仆之于主子,只不过是会说话的牲畜,去留生杀,一切皆由主子决定。就说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吧,仆人比较的有了一点人身自由,但在主子面前,地位依然是低微卑贱的。主子对仆人可以吆三喝四,随意支使,而仆人对主子则只能俯首贴耳,唯命是从。仆人对主子稍有不恭,轻则遭到呵斥训骂,重则也还有身家性命之危。贾府的焦大,不就因酒后失真言,冒  相似文献   

7.
一、什么是口才 “口才”一词,辞典注为“说话的才能”。但作为“口才”的定义还不够科学。因为它没有指出说话的意义或功能,即没有涉及口才的本质特性。笔者认为,口才是人以说话为基本手段的交际才能。这种才能是人的有关生理、心理、思想、品德和文化修养、智慧、技能的综合体。这种才能既从遗传获得,也从教育和环境中获得。  相似文献   

8.
叶子 《西部观察》2002,(7):36-39
段琼属于那种长不大的精灵,那张会说话的脸,朱唇一启,仿佛伴奏开始,整个脸谱眉飞色舞,说话也连珠炮似的,直直的、率率的,煞是可爱,叫你认识啥叫“少不识愁”。  相似文献   

9.
王昊 《北方论丛》2004,(3):18-20
"说话"艺术是宋代在唐五代说话、寺院俗讲等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瓦舍伎艺,话本则系由说话而来的书面文学,属俗文学的范畴.金代文学延续了北宋以来的雅、俗文学二维结构,金代的"说话"艺术承北宋而来,作为讲唱文学构成金代俗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0.
(一)说话教学是全面实现语文教学目的的必要环节。 说话教学是实现语文教学目的任务的重要环节。在中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处于重要地位,对全面实现语文教学目标有重要意义。几年来,我们语文教学只重读写而轻听说。听说训练没有提到语文教学日程上来。这是很不正常的现象。早在几千年以前,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对说话教学就十分重视,把说话教学纳入他的教学计划,设立了“言语”科。《墨子·尚贤》篇中也把能言善辩提到重要地位:“厚乎德行,辩乎言谈,博乎道术”,做为“贤良”的三条标准。近代黎锦熙著的《新著国语教学法》、王森然著的《中学国文教学法》、  相似文献   

11.
至迟在宋代,说话艺术就已相当成熟。受“小说家”说话的直接影响,产生了古代白话短篇小说。其演变过程为:“小说家”说话到“小说”话本,再到拟话本小说。说话艺术对古代白话短篇小说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它决定了古代白话短篇小说民族形式的基本特征。其中,对结构特征的影响,至为显著。一、小说体制的模式化古代白话短篇小说给读者最突出的印象,是小说体制的千篇一律。每篇小说都由楔子、正话和结尾三部分组成,文体以散文为主,穿插一定数量的韵文,极少例外。1.楔子说话业经过长期艺术实践所形成的行之有效的办法,是说话人在正式…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代的白话短篇小说,起源于都市中的“说话”艺术,在“说话”艺术盛行的宋元时期,出现了许多优秀的话本小说,它的产生奠定了中国古代白话短篇小说最基本的艺术形式。它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独具风格的叙事体制。而这种叙事体制的产生,又是说书场上的具体条件所规定的,也是说书艺人根据当时的需要而采取的特殊手段。经过说书艺人反复的实际运用,证明它适用于说书艺术这种形式,于是被逐步地确定下来,成为一种固定的格式。到明代以后,虽然“说话”技艺已经衰落,但明清的文人们  相似文献   

13.
许多人会说话,又不会说话。这句话听起来矛盾,实际上并不矛盾。前一个"会"是指发出声音表达简单的意思,后一个"会"是指一种交际技巧和语言运用能力。身在职场,勤干和巧干是很重要的,如果还很会说话,那就更受欢迎了。  相似文献   

14.
有一个小孩,相貌丑陋,说话口吃,而且因为疾病导致左脸局部麻痹,嘴角畸形,说话时嘴巴总是歪向一边,还有一只耳朵失聪。 为了矫正自己的口吃,这个孩子模仿古代的一位演说家,嘴里含着小石子说话。看着嘴巴和舌头被石子磨烂的儿子,母亲心疼地抱住他,流着眼泪说:“不要练了,妈妈一辈子陪着你。”  相似文献   

15.
党劲 《南方论刊》2011,(4):105-106
说话发声是歌唱发声的声音基础。说话发声和歌唱发声的机理是一致的。因此,我们完全可以用说话的发声方法进行歌唱的发声训练。由于说话和唱歌是同一发声原理,我们运用朗诵法和唱诵法来发展歌唱,借助于说话发声的生理功能,无论是从生理学还是从音响学角度来看,都是一种简单、直接有效的声乐训练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你这个NP”的表义:愤怒还是嗔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华 《理论界》2010,(8):164-165
"你这个NP"既能表达说话人的愤怒,又能表示说话人的嗔喜。不同的情感义在形式上可从后附语气词、"你这个NP"中间所出现词语、"你这个NP"的变体以及上下文等方面来体现,也可以在体态语和说话人与听话人的关系等方面得到展现。  相似文献   

17.
星若晨 《快乐青春》2009,(12):51-51
他出生时难产,曾被认为是不祥之兆。3岁多了还不会说话,父母担心他是哑巴。后来,他总算开口了.但说话极不流利。且每讲一句都很吃力,到9岁入学时还是这样。  相似文献   

18.
说话是一种进行交际,交流思想的活动。说出来的是一种语言,汉族人说汉语,藏族人说藏语,英美人说英语,这叫做语言。语言都有民族性。说话的过程叫做言语,言语就是交际和交流思想的过程。语言和言语都分为口头的书面的两大类。口头言语就是说话,书面言语就是写文章。  相似文献   

19.
肖芸 《家庭科技》2007,(9):46-47
许多人会说话,又不会说话.这句话听起来矛盾,实际上并不矛盾.前一个"会"是指发出声音表达简单的意思,后一个"会"是指一种交际技巧和语言运用能力.身在职场,勤干和巧干是很重要的,如果还很会说话.那就更受欢迎了.  相似文献   

20.
谁来为纳税人说话?谁来为纳税人说话?这似乎不是问题,或者说没有问题。社会主义中国,人民当家作主,差不多等同于人民的纳税人自然有机会"说话"、有底气"说话"、有实力"说话"。这毫无疑问。这似乎是问题,或者说有问题。问题是说话的质量和效率,还有说话的渠道和方式;问题是能不能说到“点儿”上,说了有没有人听,有没有人当回事儿;问题是说了管用不管用,如果不管用能不能讨到“说法”,讨到的“说法”是不是负责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