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每每翻阅《金瓶梅》总会体味到一种浓浓的悲剧意识.这种感觉的产生似乎与《金瓶梅》所表现的题材不符.作为一种从描写生活入手的小说,作者选择的是丑恶的世界,刻画的是丑恶的人物,揭示的是丑恶的人生,如何竟会传出一种悲剧的气息呢?因此,许多人否认《金瓶梅》中有悲剧意义存在,而认为《金瓶梅》完全采用的是一种纯粹喜剧的手法.你看作者对集官僚、恶霸、富商于一身的主人公西门庆贪欲淋漓尽致的暴露,对以潘金莲、李瓶儿、庞春梅为代表的女人淫荡放纵的描绘,对以应伯爵为典型的帮闲蔑片趋势附利“狗性”的讽刺,对以王姑子、薛姑…  相似文献   

2.
才子佳人小说是中国小说发展链条上的重要一环,它继承了<金瓶梅>开创的文人自创和人情小说的传统,是<金瓶梅>和<红楼梦>之间的中介,其历史地位不容忽视和低估.其妇女观和心理描写的艺术手法对后世小说特别是<红楼梦>有显著而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书讯     
《闲评金瓶梅》,作者周双利教授,将由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在近期出版。全书二十万字,以闲话的方式,纵意而谈,不拘格套,所论的问题都研究《金瓶梅》的重要问题,如谁是《金瓶梅》的作者,《真本金瓶梅》的由来,《金瓶梅》在日本与西方的传播,并论及《金瓶梅》主题思想,小说结构以及艺术手法种种,最后是纵谈《金瓶梅》的研究历史。作者以随笔的笔法,议论严肃的学术问题,  相似文献   

4.
浅谈《金瓶梅》女性人物描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瓶梅》以世俗女性为描写主体 ,反映了中国古代小说创作观念的变化。作品以明代后期现实为背景 ,在世俗家庭环境和场面中刻画女性人物 ,在婚姻家庭矛盾纠葛中表现女性人物的自我意识 ,综合运用多种描写手法 ,使女性人物塑造达到新水平 ,开创了中国古代小说女性人物刻画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5.
论《金瓶梅》的讽刺艺术李金善《金瓶梅》作为一部世情小说,真实地记录了中国十六世纪封建社会的人情百态,暴露了在商品经济的冲击下心灵的扭曲和社会心理的巨大变化。在真切的描绘中,作者经常使用讽刺手法加深批判的力量,讽刺手法的大量运用是《金瓶梅》艺术成就的重...  相似文献   

6.
鲁迅虽称《金瓶梅》为“人情小说”或“世情书”,但他也指出此书“著此一家, 骂尽诸色”的特点。若就“人情——世情”小说内部深入研究,则从题材及其叙事结构而言 ,《金瓶梅》还可以而且应当称之为“家庭小说”。它影响后世衍出《林兰香》、《醒世姻 缘传》、《红楼梦》、《歧路灯》诸书,构成家庭小说的系列,其规律往往是后来者从前作 反面取材或立意而成新创。这是《周易》之所谓“通变”的体现,在小说史上是普遍的现象 。在承认《金瓶梅》为“人情小说”或“世情小说”代表作的前提下,明清小说分类中应把 《金瓶梅》——《红楼梦》一脉如实称为“家庭小说”。  相似文献   

7.
《金瓶梅》在中国小说史上占居重要地位,众多评论者从各种角度以各种方式给予全方位的解读。在评论中存在着大量将其与其他各类作品作比较的现象,其范围涉及诗赋、史传、戏曲以及小说等等,通过比较论述论者表达了自己对《金瓶梅》的阅读体验及价值评判。这些对比论述不乏中肯的评价,但也存在溢美或贬抑等有失客观的情况。本文以此为切入点,探究前人对于《金瓶梅》的审美感悟,以期对《金瓶梅》的丰富蕴涵与文学地位有更加深刻全面的把握。  相似文献   

8.
《金瓶梅》是一部暴露小说,其创作构思的基点就是无情的揭露。《金瓶梅》的讽剌手法,可谓别出心裁、摇曳多姿;而小说中对诸多医生形象的刻划,充分体现了是书高妙的讽剌艺术。本文运用祖国传统中医药相关理论,从名与实违、言行不类、事理相背、怪诞不经等四个方面对这一命题进行了较详尽的分析。通过对小说中众多医人种种卑劣丑行的剖析,揭示其龌龊卑鄙的灵魂。文章着眼于医生形象的分析来论述《金瓶梅》的讽剌手法,可谓独辟蹊径,不落俗套  相似文献   

9.
对《隋史遗文》和《金瓶梅》两部明代小说中的假设连词进行了穷尽式的考察,共统计出假设连词34个。不仅对两部小说中假设连词的概貌进行了描写,总结其基本特点,亦由此可以大略窥见明代白话中假设连词使用的基本面貌。  相似文献   

10.
与明代节日生活相映照,《金瓶梅》主要叙写了诸如社会交往、祭祖礼神和娱乐狂欢等节日民俗生活内容,它们表现出家庭化、形骸化和浓厚的食色倾向。在艺术上,《金瓶梅》的叙述者运用"在场"与"缺位"的艺术手法,发掘节日的象征意蕴,并通过"反复"与"不平衡"手法揭示人物及其家庭的变化。《金瓶梅》的节日叙写在小说史上并非孤立的存在,它是对"先例"的继承与发展,并形成了一些叙写的范式,对其后的小说创作产生深刻影响。它也是我们从局部审视小说史变迁的一个窗口。  相似文献   

11.
《金瓶梅》中出现的"一僧一佛一神仙"人物形象组合,也称"超情节人物"。超情节人物形象的设定,与小说中涉及到的宗教描写有关,显然具有儒道交融的历史背景及现实基础;超情节人物的描写具有相当的叙事功能作用,这体现在叙事主题能传递果报思想和完善小说结构上。这种超情节人物设置对明清小说作品产生了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2.
《金瓶梅》是封建社会政治腐败、黑暗这一特定历史情况下社会风情的画卷。它所揭示的社会现象是多方面的、复杂的,所展示的思想内容也是丰富的。《万历野获编》认为《金瓶梅》“指斥时事,如蔡京父子则指分宜,林灵素则指陶仲文,朱勔则指陆炳,其他各有所属。”近人更详加考索,指出《金瓶梅》中提到的历史事实如“太仆寺马价银”、“书帕”、皇庄等和明代嘉靖朝的诸多史实是相同的,肯定《金瓶梅》所揭示的是明末嘉靖朝严嵩父子当政时的社会政治风情。也有人认为是指万历中期的政治的(吴晗)。虽然有分歧,但都肯定《金瓶梅》所描写的社会生活现象是有现实根据的。  相似文献   

13.
《金瓶梅》曾与《水浒传》、《西游记》一起,被清人称为三大奇书,作为中国古典小说创作高峰的《红楼梦》,也“深得《金瓶》壶奥”,与《金瓶梅》有传承借鉴的深刻渊源.《金瓶梅》在小说美学史上的价值无异是极高的.近几年,随着几种校点的删节本的出版,更多的人得以阅读欣赏,《金瓶梅》的思想认识意义和描写艺术,也得到日益加深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略论清代小说艺术上的进展》吹求李延年胡益民同志的《略论清代小说艺术上的进展》一文有这样一段话:“《金瓶梅》以细致入微的笔触描写当代生活,其题材、人物、环境、气氛,都是地道的明朝中叶的。不过,在写法上,作者对历史的优孟衣冠还大有保留,——为了保证故事...  相似文献   

15.
梁羽生的《金瓶梅》批评合理吸收了"金学"的已有研究成果,不乏表达自我精当的创见,或剖析人物性格和命运,或分析小说叙事技法和写作手法,具有浓郁的现代品格。梁羽生大力点拨《金瓶梅》高超的讽刺手法,挖掘文本寓讽刺于幽默之中的写法效能,阐述其不落俗套的情节设置,展现小说文本起伏顿挫的情节演进节奏。梁羽生贴近文化生态,注重物我双会,其《金瓶梅》批评话语成为他挥洒才情和展示史识的重要文化承载。  相似文献   

16.
哥特式艺术手法对英美文学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许多作品都采用了哥特式艺术手法。哥特式小说通过超常的想象力、复杂的思维描写人物心理,小说充满神秘感和恐怖感。作家执著于书写丑陋、罪恶,揭露人类的伦理道德。在《呼啸山庄》、《简.爱》等小说中,正是哥特式手法的运用,才使其复仇主题得到了深化。  相似文献   

17.
本文考察《三遂平妖传》、《西游记》、《水浒传》、《金瓶梅》4部明代小说中“量”字用法, 共得语料12条。描写“量”在四部小说中的词义分布和用法,并归纳出由“量”构成的复音词26个。  相似文献   

18.
黄霖 《社区》2009,(20):8-8
《金瓶梅》从明代刚在社会上流传起。就被人认定是一部“黄色小说”,有的人到今天尚谈《金》色变。《金瓶梅》是有一些“说淫话”的地方,赤裸裸地描写了性行为。但同时应该看到,在《金瓶梅》中多数的性描写是与暴露现实、深化主题、刻画人物、推进情节大有关系的。不妨就“五四”以后的一些代表人物的说法.来看一看他们是如何充分肯定《金瓶梅》的认识价值与美学价值。特别是在当代反腐败中的意义的。  相似文献   

19.
本文考察《三遂平妖传》、《西游记》、《水浒传》、《金瓶梅》4部明代小说中“量”字用法,共得语料12条。描写“量”在四部小说中的词义分布和用法,并归纳出由“量”构成的复音词26个。  相似文献   

20.
世德堂本(以下简称"世本")《西游记》中的沙僧,忠于职守,淡泊名利,善于合作,矢志不渝,是普通人中的一员,更是普通人中的典型。他是古代章回小说中第一个有完整经历的普通人形象。也是中国古代小说人物形象由传奇性独特性向世俗性寻常性转变的第一个典型,潜隐着由英雄小说向世情小说写作手法转变的发展趋向,可视为《金瓶梅》《红楼梦》等现实主义作品的创作手法的先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