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福山的“历史终结论”近年来日益暴露出理论与现实的冲突。在理论上,自由理念与民主原则相冲突,自由民主理念与资本主义制度之间存在深刻矛盾,自由民主制本身的内在矛盾使其难以成为历史的终点。在实践中,未来历史发展日趋多元,而非走向单一的终点,“历史终结论”作为资产阶级学者的意识形态之见已被多样发展的现实证伪。  相似文献   

2.
日裔美国学者福山在冷战结束后又重新提出了历史终结论,主张人类历史必将终结于以自由民主与资本主义为特征的现代社会,关于“历史终结论”由来已久,沿着福山的历史终结论向前追溯,可以看到这样一条一脉相承的发展线索:黑格尔→科耶夫→福山。不论在什么历史背景下提出的历史终结的观点,他们的理论基础框架是相通的,并且这些理论的根基在历史的检验中越来越显示出弱点。  相似文献   

3.
福山认为自由民主制度是人类历史发展的终点,当人类历史进入自由民主阶段,历史将迎来它的终结。而造成历史必定会发展到自由民主,并最终推动历史走向终结的动力机制有二:自然科学和寻求"承认"的欲望。自然科学可以通过军备竞赛和经济发展使得资本主义自由民主制在世界各地传播,为历史走向自由民主制打下了基础;寻求"承认"的欲望则能够确保历史必然会向着自由民主发展。但是事实上,福山的历史终结论的错误在于:一是曲解了马克思的历史理论,误将马克思的历史理论视为一种终结论;二是片面地将自由、民主视为人类历史的终极价值,忽视了自由民主自身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政治理性主义是当代西方政治哲学的一种理论范式,其理性的政治原则和"完全和解"的政治秩序立场成为福山"历史终结论"的重要方法论.政治理性主义的现代性理论弊病,使福山政治哲学沉沦于现代形而上学的困境而受到多方指摘.马克思由政治经济学方法现实又逻辑地推断出来的"世界历史"观必然扬弃福山的"历史终结论",并最终真正地形成对福山政治哲学方法论的批判.  相似文献   

5.
福山的历史终结论是以新的面目出现的美化资本主义粗俗的唯心主义历史观和充满虚构的形而上学思想。其肤浅和荒谬表现在对于黑格尔哲学的无知和曲解,主观唯心主义历史观的粗俗,以及脱离现实和自相矛盾。因而,遭到各种社会政治理论学派的批判。作为对立观点的,享廷顿的文明冲突论从相反的方向,表达了与福山同样的维护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霸权地位的愿望。要摆脱西方发达国家的政治理论困境,必须从对立统一的辩证方法入手,探讨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家和民族相互宽容,相互借鉴,和平共处的途径,而不是寻求霸权的征服和冲突。  相似文献   

6.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之后,福山是否还在坚持"历史终结论"这一问题成为国内外学者非常关注的热点话题。对此,有人肯定,也有人否定。笔者以为,福山在提出"历史终结论"之后不久就开始了一个步步退却的过程:尽管在直接表述上,他没有也不可能承认"放弃"历史终结论",但在事实上,作为一种客观逻辑,他已经自我否定了自己的结论。正是这种主观上的坚持和客观上的否定之间的矛盾,引发了上述两种观点之间的冲突。?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7.
黑格尔在《精神现象学》主奴意识里阐述了相互承认理论,其强调主人虽然对奴隶有支配力,但奴隶通过劳动而生产劳动产品供主人享受,因而奴隶对主人形成了制约。反观中国的奴性意识,只有帝王对奴才的支配,而无奴才的反制约,此传统意识阻碍中国宪政建构。应借鉴相互承认理论,为宪政而斗争。  相似文献   

8.
20世纪90年代前后,福山抛出的"历史终结论"遭遇到世界诸多左右翼知识分子的全面挑战。为此福山请出黑格尔和马克思,将黑格尔和马克思也说成是"历史终结论"者,以利于自己的"历史终结论"。其实这是福山对黑格尔和马克思历史概念的严重误读。福山此举不仅不能证明其理论的合理与合法,相反却暴露出其欲盖弥彰的意识形态动机。  相似文献   

9.
福山认为西方自由民主制度已经成为"人类意识形态发展的终点"和"人类最后一种统治形式",再没有其它意识形态的竞争,所以提出了"历史终结论"."历史终结论"以西方的制度作为一种普遍适应的制度,体现了"西方中心主义"和文化霸权主义,这与世界正呈现出一种文化多元主义的迹象不相符合.科技在不断发展,尚不存在一种制度能够满足人的需要,历史尚未终结.  相似文献   

10.
对黑格尔"艺术终结论"的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格尔"艺术终结论"是指艺术经历象征型、古典型和浪漫型三个阶段的解体而走向终结,于是在艺术中无法实现的"理念"转移到宗教与哲学领域。艺术在黑格尔的逻辑体系内终结了,而在历史上继续发展,在这个意义上"艺术终结论"是有效的。在黑格尔整体框架之外,"艺术终结论"的局限凸显,并遭遇了零碎化的现代环境的挑战。  相似文献   

11.
经历了对黑格尔精神实现论的追随和批判之后,在马克思以实践为基石的历史唯物主义视野中,精神成为社会结构的一部分,精神解放成为实践的一个环节.在对资本现代性的总体性批判中,马克思深入批判了感性至上和欲望主宰的现代原则、嵌入精神领域的"抽象统治",以及现代性的"双重虚无"状态.沿着马克思开辟的精神哲学道路,在"现代化?欲望?精神"的整体性框架中,可以从八个相辅相成的环节探寻走出现代性精神困境之路:精神与现代化的沟通互动、生产力容许范围内的精神自由、社会关系决定下人的发展程度、从"异化劳动"到"真正自由的劳动"、以观念变革为核心的内在世界转型、自由时间是人的积极存在、以真正的共同体为空间舞台、精神与欲望协和的境界.  相似文献   

12.
面对环境侵害,J 省 N 市高路社区农民的环境抗争经历了从个体抗争到群体抗争再到社企共建的过程。 在抗争过程中,农民运用理性的抗争逻辑在与 H 钢的博弈过程中,体现了个体理性抗争(找 H 钢理论)— — —诉求得不到回应、污染加剧—群体抗争— — —经济补偿后矛盾暂缓— — —污染危机生存,抗争升级— — —社企共建的行动策略演变;同时,从 H 钢的回应策略中可以看出,作为企业,H 钢表现出了经济理性人的一面,在不涉及企业正常经济生产的阶段,对农民抗争视而不见;到农民群体抗战阶段,则采取与农民代表谈判的策略;再到与社区共同建设,发展农民能力,避免直接与农民发生冲突。 不同阶段,H 钢采取了成本最小、利益最大化的博弈策略。  相似文献   

13.
从黑格尔、费尔巴哈到马克思,相继的哲学革命导致现实概念成为争执的焦点.黑格尔将现实提升为哲学研究的内容.现实在黑格尔哲学中是在其展开过程中表现为必然性的东西,是精神实体的对象化存在.费尔巴哈对黑格尔进行哲学革命后,现实的根本规定由理性转变为感性,从绝对精神的对象化存在转变为直接性的存在.在马克思对费尔巴哈哲学、黑格尔哲学与经验主义的革命中,现实成为劳动的对象化存在,从黑格尔、费尔巴哈到马克思,哲学革命的进程也是现实概念之意蕴不断变迁的历史.  相似文献   

14.
自我意识的结构问题是近代哲学的一个基本主题。黑格尔在1830年版《精神哲学》中提出了一个全然不同于康德以来的先验哲学传统的非对象性自我意识模型,即作为自我意识的自我感觉。非对象性的自我意识究竟何以可能?黑格尔指出,一种非对象性自我意识必然要成为一种作为自我感觉的意向相关性意识,即一种能够刻画原初经验的自主结构。但是黑格尔的自我感觉理论仍然存在严重的结构性困难,这一困难必须要通过引入布伦塔诺后期的内知觉理论的相关资源才能得到修正。这种修正后的自我感觉理论将成为一种基础性的被动发生模式,并有可能展现一种全新的基础性自我意识理论的结构。  相似文献   

15.
从三个维度探讨黑格尔的艺术终结:即黑格尔哲学体系下艺术的终结;从艺术史的发展维度上谈艺术的终结;社会现实的维度上谈论艺术的终结;最后在此基础上探讨出黑格尔艺术终结的实质意义,即无论从哪个维度出发,黑格尔都并没有明确断言艺术终结甚至死亡的意思,只是在社会现实的维度上,黑格尔对艺术的发展确实多了少许的悲观主义,这是因为他没有正确预见艺术正是调和个人和社会矛盾的最好方式,是人“诗意的栖居在大地上”的内在需要,所以艺术不会终结,更不会死亡。  相似文献   

16.
自然观从康德、谢林到黑格尔 ,完成了由外而内的过程 ,精神的主体性终于克服了自然的生疏感 ,把自然统摄于理念之中 ,成为理念自身的外化 ,也是理念运动必然扬弃的中间阶段。相应地 ,自然美的发生条件也逐渐更强调主体的因素。人的自由取代了自然真实成为衡量艺术价值的标准 ,从而导致了“模仿说”地位的动摇。艺术美高于自然美的论断和对主体性的关注体现出德国古典美学浓厚的人道主义色彩  相似文献   

17.
回顾了香港殖民化的历史过程及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统一的正义斗争史。在香港主权回归即将实现之际阐明了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综合实力日益强大,在国际事务中坚持维护领土完整及主权不可分割的新中国才是香港回归和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根本保障。  相似文献   

18.
深受家庭环境以及英国前辈马克思主义史学家的影响,拉斐尔·萨缪尔把人民的历史作为自己的研究志趣,采取自下而上看历史的研究取向。他所研究的人民是普通民众,尤其是那些处于社会边缘的弱势群体,所反映的是当时英国突出的社会问题。不仅如此,他还鼓励普通民众参与历史研究,成为历史研究的主体。在研究方法上,早期他主要采用社会史的方法,后期受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他的历史认识和研究方法都发生了变化,开始关注文化问题,采用新文化史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黑格尔和谢林的历史哲学体系继承了康德的“普遍历史”思想.在这两位哲学家的历史哲学构想中,中国都占据着一个确定的地位.然而,通过对这个地位的深入分析表明,黑格尔是把中国看作普遍历史进程的初级阶段,而谢林则是强调中国游离于普遍历史进程之外的独特性.相关分析既让我们认识到了黑格尔和谢林的历史哲学的分野,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反思中国精神的特性,以及它在历史中的真正地位.  相似文献   

20.
文章详细介绍了嘉靖《明伦大典》的编纂过程,该书由《大礼奏议》到《明伦大典》最后成书,历时四年,几易其稿,经数人之手,是嘉靖时期的一部重要的史料,对大礼议及嘉靖政治研究有重大意义。笔者通过分析该书的编纂原因、编纂过程以及内容上前后数稿的异同,深入发掘了该书的重要意义与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