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价值哲学研究的基本范式及其效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晏辉 《求是学刊》2002,29(4):13-19
价值哲学是以生活世界中的价值问题为研究对象的 ,因之从学科定位和学科使命来说 ,价值哲学应是社会哲学的或实践论的 ,而不是形而上的纯哲学理论。它原本不以建构形式上严密的逻辑体系为己任 ,而以在对社会生活中重大价值问题进行缜密研究基础上给出正确的价值理念为使命。但价值哲学用以把握价值问题的方式却又是反思的和批判的 ,借以完成此任的有效途径只能是基本原则的设定和范畴体系的设置。价值哲学的学科定位和学科使命决定了价值哲学研究的两种基本范式 :抽象化的即本体论的和认识论的途径 ;现实化的即社会哲学的和实践论的途径。本体论的研究范式保证了价值问题研究的彻底性 ,社会哲学的研究范式保证了价值问题研究的现实性。价值哲学之两种研究范式及其关联决定了 ,它首先要确立一种问题意识 ,然后把社会结构及其变迁作为实践基础 ,视创价与代价为分析框架 ,以供给一定的价值理念为学科使命。只有这样 ,价值哲学才能做到逻辑与历史的一致、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科学性与规范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2.
当代中国哲学的发展机遇在于正确认识和解答中国社会发展的重大现实问题,为当今中国人提供正确的理性思维、价值理想和人生境界,发挥其指导、规范和推动社会前进的实践功能。为此,哲学需要实现三个转变:变“体系意识”为“问题意识”,实现哲学范式的转变;从“本土视域”转变为“世界视域”,扩展我们的哲学视野;从“中、西、马哲学”三个学科的分立转变为三个学科的“视域融合”,逐步确立“大哲学”的观念。  相似文献   

3.
环境的审美价值在生态美学中,对审美客体的本质研究,是同对客体的经验描述结合在一起的。对后者的审美解释和评价是由批判哲学进行的。环境批判哲学是同其他学科——地理学、语言学(客体描述)、自然史、文化史、生态学(解释)、经济学、社会学、伦理学、心理学(评价)紧密相关的。评价是批判哲学的审美核心。其任务就是研究审美情趣、审美价值、审美理想。对环境和艺术的审美评价,其差别在于  相似文献   

4.
传统的《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教科书体系是站在物质本体论立场上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种解释,这一解释系统从根本上掩盖和曲解了马克思哲学的实践论精神实质。近年国内许多学者站在实践活动论的立场上重新解释马克思哲学的精神实质,力求建构一种既忠于马克思哲学的实践论基本精神又能体现当代人类新的实践的解释系统。王南提博士的《人类活动论导论》则取更加宽厚的人类活动论的立场,更全面地突破了传统解释系统,更深入地揭示了马克思哲学的革命性实质。由于篇幅所限,本文着重对王著中有关人类活动论和人的活动与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5.
当代中国哲学形态的建构可在以下三个问题上作出努力:为不同的社会人群提供可供选择的多元价值目标;重构中国人的价值秩序;为当代中国人的伦理行为与法律制度提供新的人性论基础。中、西、马哲学必须突破学科分割局面,以当代中国社会现实及其发展趋势为自己的共同思考平台,动用各自的思想资源,构建符合当代中国人需要、并能指导其实践的人生哲学和当代中国发展需要的社会哲学。  相似文献   

6.
哲学总是面向于人的存在,<文化哲学>作为中国的实践论文化哲学研究论纲是中国传统文化实践特质的反映,表达着作为中国传统人文精神核心的强烈的历史使命意识和关注现实生活的时代观念,它面向人的现实性存在,以对社会历史的现实发展为关切,不是源于人的求知本性的理论兴趣,而是源于人的现实生存与社会发展的实践需要,因而在其本质上也是实践的.实践论文化哲学研究的兴起既是中国哲学自身发展的结果,也是对世界范围内引人注目的文化研究的回应,但更重要的表现着对社会历史尤其是中国近代社会历史发展考察所形成的认知逻辑.实践论文化哲学的研究尽管以人类和人类社会发展的现实实践为目的,但不同于动物本能性活动的人类自觉实践决定了其必然包含理论理性文化哲学研究的基本论题和实践理性文化哲学研究的基本论题.  相似文献   

7.
张晗 《社科纵横》2013,(4):21-23
毛泽东哲学的重心不是构建一个纯学理的体系,而主要是寻找在马克思哲学指导下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方法,这种方法就是毛泽东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社会实践之间架起的一座桥梁。正是这座桥梁,才使得毛泽东实践哲学的主旨真正落在了具有可操作性的方法论层面之上。本文力图从实践的角度,对毛泽东实践哲学中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方法进行详尽的论述。  相似文献   

8.
文章认为,生活方式研究的兴起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产物,反映了改革和建设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并具备一定的学科理论前提。八年多来生活方式研究从新的层面丰富了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认识,在推进现代化建设、促进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方面显示了巨大理论价值,其应用研究成果也在“两个文明”建设上收到良好效益,并初步确立了社会学分支学科的地位。但“生活方式研究热”的出现带有一定的趋时性和突发性,理论上的艰苦探求不够,研究视角还不宽,建立在对国情深刻认识上指导生活的研究成果尚不多,并在某些方面也受到西方错误思潮影响。今后生活方式的研究应在学科基本理论建设和为现代化建设服务两个方面做出努力。  相似文献   

9.
文化哲学从 2 0世纪 80、90年代开始在中国哲学界成为显学。现代文化哲学在世界范围内的兴起和走向自觉与 2 0世纪西方发达工业社会条件下人的生存层面上的文化焦虑和文化危机密切相关 ,而在中国 ,文化哲学则是社会转型的深刻的文化显现。现代文化哲学并不是一个独立的哲学学科或研究领域 ,而是内在于众多现代哲学流派和学说之中的哲学主流精神或哲学发展趋势。在近现代哲学演进中 ,斯宾格勒和汤因比等人的历史哲学理论、本尼迪克特等人的文化模式理论、以韦伯和帕森斯等人为代表的现代社会学理论、以存在主义为代表的人本主义思潮、以法兰…  相似文献   

10.
周礼春 《社科纵横》2011,26(5):120-122
哲学的本质特性及哲学与社会之间的紧张关系,注定了哲学的痛苦;这种痛苦的根本原因在于哲学对其研究对象的不停追问和深刻反思。冯友兰指出,哲学是人类精神的反思,只在能使人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哲学不能离开人的本质和人的价值去玄谈,为了获得人生最丰富的意义和价值,我们应该追求对宇宙人生的全面了解、果敢地去追求高层面的人生境界,达到"极高明而道中庸"的境地,并从中获得对现实生活的坚强而美好的信念。  相似文献   

11.
吴学国 《求是学刊》2000,10(4):38-43
自从古希腊哲学发韧,对于存在者之存在的本质的发问便被放置到对存在者之存在根据(理由)的探索之中。在理性本体论产生之后,事物存在的“理由”往往是从其合理性方面得到解释。这里知性形而上学与辩证法的立场是根本不同的。黑格尔对理性本体论的扬弃主要在于,旧的形而上学本体论实际上是一种“本质性的本体论”,而思辨哲学则是一种“目的性的本体论”。但它们都仍然属于本体论上的理由解释的层面。在本世纪哲学从认识论上的“理由”重新回到存在之本质的追问的总体思想语境之中,黑格尔的目的论思想再次显示出其特殊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哲学革命的文化逻辑及其现代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傲慢的”民族主义、极端的国家主义和纯思辨的表达形式是近代德意志民族主流文化的三个主要构成要素。只有在对近代德意志民族主流文化的三个主要构成要素进行科学批判的过程中才有新哲学的构建,这就是马克思哲学革命的文化逻辑。这一文化逻辑不是在独立的传统哲学框架内形成和发展的,而是在历史学批判、社会主义批判和政治经济学批判进程中形成和发展的。马克思哲学革命的文化逻辑对我们在中国发展马克思哲学有两点重要启示:其一,撇开对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把握和研究的关注,缺乏马克思主义各个研究领域的对话和交流,就会违背马克思哲学革命的文化逻辑和马克思哲学的发展规律;其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最核心的任务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主体是通过对当代具体科学成果方法论上的概括以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大问题的反思,从世界历史的角度对当代中国社会整体发展的进程、机制、特点、规律及其趋势做出哲学层面上的科学解释并为实践提供科学方法论的指导。  相似文献   

13.
《社科纵横》2015,(2):83-86
"生活哲学"是现代西方哲学的重要范畴。近年来,其作为一种新兴哲学范畴传入国内,并逐渐成为学术界讨论的热点,甚至有学者将此称为"生活哲学的转向"。生活哲学研究的兴起主要是源于其与生活世界的密切关系,特别是对生活本身的追问和对当下生活的关怀。因此,对生活哲学的研究,不仅可以从学术上增加以往研究的广度和深度,更有助于当代社会、文化建设。近二十年来,国内关于生活哲学的研究逐渐拓展,从理论研究到传统思想挖掘,再到现代价值的彰显,已经成为当前哲学研究领域的一种重要趋向。  相似文献   

14.
可以将形而上学理解为从理念、主体出发来统摄社会历史生活的哲学思考,这是主体理性霸权的表现。马克思哲学变革的核心在于,通过哲学与社会历史生活之间的互文性关系,实现了哲学与社会生活之间的批判性互读,走出了传统形而上学的理论问题域。这是我们从马克思哲学出发,走向当代社会历史批判的理论起点。  相似文献   

15.
卢曼的社会学理论主张把纷繁复杂的现代社会的现象全部纳入系统论的理论框架下进行分析。该理论的哲学基础是一种“去中心”的德国观念论模式。在哲学层面,该理论与黑格尔哲学一样,核心问题都是“自身”与“他者”的“反身性”关系。两者的关键区别在于,卢曼的解释基点是“同一和差异的差异”,而黑格尔的则是“同一和差异的同一”。具体到政治哲学领域,黑格尔将普遍性和特殊性扬弃到个体中,构成其政治哲学的本体论基础,而卢曼则将个体“消解”进了社会的诸功能系统中。  相似文献   

16.
论人文关怀的文化内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文关怀是对人的生存状况的关注,对人的尊严与符合人性的生活条件的肯定和时人类解放与自由的追求.人文关怀的文化内涵包括生活、价值、理想三个层面.在生活层面上,人文关怀以消除贫困为奋斗目标;在价值层面上,人文关怀以达到社会公平与正义为奋斗目标;在理想层面上,人文关怀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奋斗目标.由生活层面到价值层面再到理想层面,人文关怀不仅要实现自身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而且要达到终极目标--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7.
《求是学刊》2017,(5):51-57
人类管理思想史上出现的人性假设为数众多,且多数都对人类管理实践产生过深远影响,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较强的针对性。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些基于特定历史条件和世界观下产生的人性假设的片面性、先验性和教条性等弊端也逐渐显露。管理哲学的目的在于理解管理科学,面对管理人性观研究的这一现状,管理哲学有责任也有义务去构建一种更加尊重人性现实的、全面的、客观的人性假设。而从管理实践论角度提出的"价值人"假设,把人看作一种在自身个性化需要的驱动下,以自身需要的满足作为价值指向和目标去进行行为选择和社会活动的人,合理而又全面、客观地诠释了人的存在本性。相比以往的经典管理人性观,"价值人"假设具有更强的理论解释力和实践指导力。  相似文献   

18.
解读科学发展观的生态伦理特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任何一种关于社会发展的观念,其背后都蕴藏着一定的伦理思想,都以某种伦理思想作为其价值依据和精神支撑,科学发展观也不例外。从生态伦理学的角度对科学发展观进行解读与分析,探讨其蕴含的生态伦理意蕴和生态伦理价值。科学发展观的生态伦理意蕴体现在:以人的生态利益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伦理内涵、和谐共进是科学发展观的伦理要求、生态正义是科学发展观的伦理本质。其生态伦理价值表现为:在政治层面意味着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重大的政治问题,党和政府必须加强生态执政;在经济层面要求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发展绿色经济;在社会生活层面表现为转变生活方式,倡导绿色消费,优化人居环境;在文化层面体现为树立和谐友好的生态伦理价值观念,走生态文明之路。这些都从新的视角揭示了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时代意义,为建设一个生态文明的和谐社会提供伦理指导。  相似文献   

19.
哲学的任务在于帮助人们选择一种"审慎的生活",过程哲学强调自然世界的时间性和人类社会的共同体,其优越性在于能够促进传统与现代的沟通.现代社会的暴力、冲突、衰退、贫困等都是缺少真正沟通的结果,过程哲学恰恰可以用来建设一种"创造性的和谐".  相似文献   

20.
笔者曾在《教学与研究》2006年第7期发表了一篇题为《回归生活世界的政治》的文章,在其中通过对古希腊城邦时期政治与人类自身生存价值相互关联的思考,使得政治在学理层面上回归生活世界成为可能,为打破对政治概念的教条化理解提供了一条新思路。因此,从这一视域出发追索政治活动的价值理性,促使政治的生活化,就使得政治获得了宽泛的意蕴:政治作为一种人们现实的生活样式,其价值在于它不仅能够提升人的生存意义,使人的政治性更好地体现人性和人的生存方式,而且是增强社会生活民主化、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根基所在。然而随之而来的问题是:这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