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粮食流通是联结生产和消费的重要环节,粮食流通制度创新,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适应生产和消费需要的粮食流通制度,是解决粮食生产、流通和消费领域中各种经济关系的基础。本文根据制度变迁及路径依赖的有关理论,在分析路径依赖与我国粮食流通制度变迁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粮食流通制度创新的路径选择,必须突破对原有各项制度的路径依赖,才能提高制度创新的效率。  相似文献   

2.
作为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的粮食安全问题尤为重要。2004年以来,我国粮食总产量实现了十连增,但粮食净进口量也在2004年起逐年大幅增加,进口依存度已超过10%,且进口粮食的来源国集中度高,使我国粮食安全问题凸显。在分析我国粮食安全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了粮食供给的路径依赖及影响粮食供求的主要因素,提出了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战略。  相似文献   

3.
目前,我国粮食安全面临着国际粮价持续高企和国内生产资源约束增强的双重挑战,我国粮食供求的紧平衡可能是一个长期中的特征事实,而粮食安全在任何时候都有不容出现闪失的重要意义。从粮食安全目标实现的角度看,流通体系直接决定着供求衔接效率和粮价变动方向。在这个意义上,实现我国粮食供求平衡和价格平稳,就必须借鉴国际上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国当前的具体国情,通过改革着力提高粮食流通体系的运行效率。  相似文献   

4.
受省情、粮情、经营政策等因素影响,江苏省粮食流通中存在经营不畅、顺价不顺销、亏损挂账、库存庞大等现象。合理确定粮食企业转制切入点、构建平等竞争环境、改善粮食仓储设施、建立规模适当的粮食风险基金、调整粮食行业结构,以及规范相关政策等,是深化江苏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必要、有效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5.
入世后,外资开始进入我国粮食流通领域。粮食收购领域国有企业仍然占主导,但收购规模有下降趋势;粮食批发零售环节,外资主要通过连锁经营方式提高控制力;粮食进口规模急剧上升,大豆、大米等重点产品的进口需要引起关注。运用因子分析法对我国粮食流通产业外资控制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分析表明各地区农畜产品批发、粮食进口、综合零售对各地区粮食流通产业的外资控制水平影响比较大。空间计量分析表明,外资控制粮食流通产业在空间上存在集聚特征,集聚区域主要在广东、北京、上海等粮食主销区,区域消费能力是影响外资分布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的发展,商贸流通在市场经济中的地位日益凸现,要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解决好流通问题最重要.推动商贸流通现代化,关键是根据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不断进行改革创新.本文系统分析了长沙商贸流通管理体制改革的成绩与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进一步改造长沙市商贸流通管理体制创新的若干新对策.  相似文献   

7.
中国粮食流通与粮食安全的长效机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人口多,粮食消费量大,耕地少,农业资源短缺,粮食生产基础脆弱.为实现国家粮食安全,必须探讨和研究发挥市场作用、完善粮食储备体系、利用国际市场资源、实现宏观调控的粮食流通与粮食安全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8.
本文首先回顾和分析了建国以来我国粮食流通体制的改革历程及存在的问题,然后对1998年5月起推行的新一轮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作了全面系统的分析,指出了其不足之处,最后提出了改革、完善我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思路和具体措施,供理论工作者和决策部门讨论、参考。  相似文献   

9.
经过三十多年改革开放,我国粮食流通体制正逐步向市场化方向迈进,但粮食生产、流通与消费的衔接方式却没有大的改变。相比工业品流通组织和业态创新速度来说,粮食流通组织创新一直是滞后的。文章深入分析了粮食流通的基本规律,指出粮食流通不同于一般工业品,存在着天然高流通成本的特性,需引起政府和科研人员的关注。在此基础上,提出粮食流通链创新必须从粮食流通天然高成本弱势的基本特点出发,立足于实施、保障、手段三大现实基点,围绕不同产销规模的粮食生产主体构建粮食批发、零售等环节的组织链接和业态创新模式。  相似文献   

10.
构建了一个制度分析框架,认为城乡流通体系失调、关系失调源于流通制度、落后的农村经济基础和城乡二元化结构的约束。对城乡流通体系协调发展的机制进行了分析,从六个方面提出了实现和谐城乡流通统筹路径选择:(1)解除城乡流通不协调的经济约束;(2)进一步完善统筹城乡流通的制度环境;(3)创新城乡流通尤其是农村流通的制度供给模式;(4)加快流通现代化步伐,以流通技术促进农村流通效率的提高,实现城乡流通协调;(5)树立现代农村大流通意识,鼓励农村流通主体的创新;(6)以"公平高效"为目标,改进农村流通监管。  相似文献   

11.
唐代的仓廪系统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分类,从物流学角度看,仓廪作为粮食物流的基点,充当着储备仓、转运仓和周转仓的角色,在运输系统的连接下,通过上行、平行和下行运行系统,将粮食运往目的地。  相似文献   

12.
运用制度变迁路径依赖理论,通过对我国居委会发展历史的阐述,来说明我国城市居委合制度变迁中存在着强烈的路径依赖特征,并分析了其存在的本质和原因,指出了居委会在向社区自治组织转变中制度创新方面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粮田经营方式创新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新的经济社会条件下,现有粮田经营方式与我国对粮食安全、农民增收、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需求不相适应。粮田经营方式应该进行创新。创新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在农业内部实行粮田适度规模经营,二是在农业外部实行粮食产业化经营。  相似文献   

14.
农地流转制度创新的逻辑与步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地规模经营需克服土地细碎化,这以农地流转制度创新为前提。自发土地流转难以克服土地细碎化,“行政干预市场”又损害了弱势农民自主交易权利,这启示制度创新需在满足保障农户自主交易前提下供给低成本整合细碎化土地产权的机制。皖中宣州县经验表明可行的制度创新步骤是:首先建立农地所有权、承包权和使用权“三权分离”新制度,重构土地集体所有制;其次建立自下而上的农地流转组织和规范体系,形成“农户主体、村社中介”的农地流转新模式。我国完全可以利用集体所有制优势,创新农地流转制度,克服东亚小农国家共同面临的土地细碎化问题。  相似文献   

15.
在新制度主义框架下研究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可以发现,我国政治体制在新中国成立后60多年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路径依赖现象是当前我们进一步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困厄所在。这种路径依赖.就是我国具体政治体制在变迁的过程中对核心制度的高度依赖,它一方面使好的政治制度得以延续,可以为以后的政治发展提供一个基本的模板和发展指向;另一方面,它可能使一个坏体制“顽强”地生存下去,要改掉它比建立一个新的体制还要艰难。要打破政治体制变迁过程中的“路径锁定”,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在党政关系、改革理念和权力制衡等方面实现创新,为建立现代政治文明架桥铺路。  相似文献   

16.
农村土地流转制度是我国当前制度改革的重中之重,而土地流转又与农村金融支持有一定的正相关性,但农村金融制度却表现出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的法律制度、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的操作制度、政府管理制度、金融机构业务拓展的制度等制度缺失,阻碍了农村土地流转市场的健康发展,制约了土地流转效应的发挥。因此,创新新型农村土地金融制度,支持土地流转改革对我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7.
粮食购销市场化使传统的粮食流通格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结合我国中心城市粮食流通的特点以及瓶颈问题,构筑城市粮食流通体系,提高流通能力,已经成为研究热点和重点问题。文章利用协同管理理论,探讨了我国中心城市粮食流通模式,以及我国中心城市粮食流通体系的协同与管理。通过探索图求解出了支配中心城市粮食流通体系协同的序参量,分析了被组织策略的实施方案,提出了这一体系的协同管理可能出现的瓶颈问题及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8.
北京市花卉产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日趋成熟,但花卉的流通机制还不能完全适应产业整体发展的要求,制约了花卉产业的发展。本文阐述了花卉流通在花卉产业发展中的作用,分析了北京市花卉流通中存在的问题,进而从诚信、技术、布局、方式、群体5个方面提出了北京市花卉流通体系创新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针对当前农发行业务经营外部环境的变化,认为在充分发挥农发行自身比较优势的基础上,积极创新服务,进一步强化监管和服务功能,对农发行适应形势需要、充分履行职能、不断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有着重要意义,并提出了具体思路和初步构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