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任何疼痛都是人体自我保护的感觉信号,心绞痛也不例外,心绞痛是冠心病的信号,一旦出现心绞痛,就会引起人们注意:我是否患了冠心病?大多数冠心病都会出现心绞痛,但偏偏有些人,已经确实患了冠心病,就是没有心绞痛发作,这种冠心病叫做隐性冠心病。一般都是因别的病到医院体检,发现心肌缺血而知道的。隐性冠心病为什么没有心绞痛呢?遇到这种情况要不要治疗呢?心绞痛通常是由心肌缺血引起的。心肌缺血时,分布在心脏的神经末梢受到刺激,传递到大脑的痛觉中枢,就会感到胸痛,我们把这种胸痛叫做心绞痛。疼痛必须达到一定程度才能被感觉出来,也就是说…  相似文献   

2.
玮玮 《新天地》2017,(1):38-39
春节马上就到了,阖家团聚在外用餐难免大快朵颐.那么怎么点菜用餐才能更健康呢? 点菜记住5句话 1.尽量选择凉拌、清蒸、水煮、炖等低热量烹调的菜肴.如素菜、水果、低热量烹调的鸡鸭、鱼虾海鲜.请注意鸡鸭一定要去皮,不要吃猪肉及一些肉馅类莱肴,油多的菜建议过水去油.  相似文献   

3.
《社区》2007,(3)
熬夜前的准备熬夜时要吃热的东西,哪怕是一碗热的方便面也是很好的,当然热牛奶也是很不错的,但是不要吃难以消化的食物,以免因给肠胃增加过重的负担而使得大脑缺氧,这样我们就会产生困意,而没有办法做要做的事情了。  相似文献   

4.
子言 《社区》2006,(17)
长期饱食:进食过饱后,大脑中被称为“纤维芽细胞生长因子”的物质会明显增多。它能使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和脂肪增多,促使动脉粥样硬化,出现大脑早衰和智力减退等现象。轻视早餐:不吃早餐会使人的血糖低于正常供给,久而久之对大脑有害。据有关资料显示,一般吃高蛋白早餐的儿童在课  相似文献   

5.
许多人吃得过饱之后,喜欢四处溜达,认为这样可以促进消化,避免积食,其实,这种方法并不可取。这是因为,人吃得过饱时,胃内容物增多,胃的体积增大,胃壁会变薄,如果这时四处溜达,不但会增加胃的负担,引起胃下垂,而且容易诱发急性胃扩张等疾病。有胃、十二指肠溃疡病史或胃出血病史的朋友更要小心,否则会诱发或加重上述疾病,严重者还会导致胃穿孔。如果运动剧烈的话,肠系膜、韧带受到牵拉,易使局部组织缺血,诱发腹痛,甚至引起平滑肌痉挛。因此,感觉吃撑了的时候,最好不要到处溜达,应该安静休息,以半卧位的姿势躺在床上为最佳;暂时不要喝水等;到…  相似文献   

6.
树英 《山西老年》2010,(7):52-52
春困秋乏夏打盹,是每个人都曾经历过的。这里介绍几招,帮你改变"春困秋乏夏打盹"的状态。第一招:吃出好精神为了避免打瞌睡,用餐时不要吃得太多或太快,以免影响消化。少吃油炸食物,吃得清爽有助  相似文献   

7.
在北京用餐和在意大利用餐有几样不同,其一,在北京的任何一家饭店吃饭,点餐完毕,所点菜品很快就会悉数被端于面前.如果侍者端送不及时或者稍有拖延,还会招来客人的不满和催促.在意大利却不然:吃完一样再端送一样,不慌不忙,不紧不慢,想要同时吃两样菜品,难!而且,吃一样菜品换一副刀叉.  相似文献   

8.
<正>大多数人认为人只有一个消化系统,那就是肠胃。其实,人还有另一个消化系统,那是大脑。假如大脑对各种信号、信息、知识、话语、文字没有识别、过滤、吸收过程,没有科学方法,一样会"消化不良",会堵塞,会不通畅。现在社会不断进步,人们都注意养生、注意饮食、注意科学吸收,这是很好的事。但不少人仍然只留意饮食结构,而不注意大脑的吸收,不注意知识结构。这就使得一些人吃饱、吃好、吃精、吃足之余,或相互猜忌、相互斗争、相互利用、相互倾轧,或饱食终日、无所作为、满面红光、两眼呆滞。人要协调,身心要健康,首先是解决温饱,这是共  相似文献   

9.
著名心理学家达芙妮&#183;库珀经多年研究发现,导致肥胖的罪魁祸首不是食物,而是恐惧和恐惧造成的压力。人类大脑中存在一种“食物缺乏恐慌信号”,一旦食物不足,恐惧感油然而生,一想到要放弃“吃”,就会焦虑、紧张,最后吃得更多。  相似文献   

10.
年过五旬后,我特别注意对视力的保护。曾在一本医学期刊上看到:美国医学专家发现视神经是大脑的一部分,视神经末梢就是视网膜细胞。眼睛里有小小的血管阻塞,大脑也会发生梗阻。四分之一的"眼中风"患者在5年内会中风。可见眼睛好,对大脑也好。其实,每天只需保养眼睛一分钟,就可以预防"眼中风"。吃叶黄素和鱼油研究表明叶黄素和鱼油是唯一可以进入眼睛的营养品。除了吃保健品,从食物中获取叶黄  相似文献   

11.
关平 《山西老年》2008,(1):51-51
忌嗓门太高老年人说话莫要高声大嗓、频率过快。否则易血压升高,也会使心脏负担加重。忌吃饭过快有些老年人仍保持年轻时狼吞虎咽的进食习惯,可年老牙口不那么好,食物需要细嚼才能有助于消化,饭吃得急,还易噎食。  相似文献   

12.
健康即时贴     
《新少年》2010,(1):49-49
烤红薯不宜连皮吃 天气一冷,香喷喷的烤红薯就出现在街头了。但吃烤红薯的时候最好不要连皮吃,因为红薯皮含有较多的生物碱,食用过多会导致胃肠不适。尤其是有黑色斑点的红薯皮更不能食用。否则会引起中毒。  相似文献   

13.
茄子去皮可以去掉农药残留,的确也丰富了其烹调方法。但是,去皮后,茄皮上面富含的维生素K就流失了。而维生素K可以激活至少3种人体内有利于骨骼生长的蛋白质,对于增强老年人骨质健康非常有益。因此,如果能保证清洁得当,并且煮熟后吃,最好就不要给茄子去皮。另外,茄子去皮后容易发黑,因为其中的微量元素铁会被空气氧化,这样可能影响人体对铁的吸收。从这个角度来说,最好也不要去皮吃。陕西读者陈女士:经常听周围朋友说茄子要去皮吃,不然口感不佳,上面的农药残留还可能影响健康。不知道这种说法正确吗?吃茄子一定要去皮吗?国家蔬菜系统工程研…  相似文献   

14.
母亲的眼睛     
邓笛 《社区》2011,(32):24-24
我的一切都逃不出母亲的眼睛。我存邻居家吃了巧克力.回到家她就说:“我跟你说过多少次了,两餐之间不要吃零食,这样晚餐的甜食你就不要再吃了。”  相似文献   

15.
姜娜 《社区》2010,(30):16-17
前两年,如果你路过大连市的甘井子街头,便会发现一名五十开外、污秽不堪、面容苍老的男子,他终日精神萎靡地游荡街头,每每走到靠近食杂店、饭店的垃圾桶跟前,他总是火速跑过去埋头扒拉起来,如果捡拾出一些尚好的残羹剩饭,就会一边“咯咯”地笑,一边坐在墙角不顾众人的目光,狼吞虎咽地狂吃起来。  相似文献   

16.
“我們现在正处在帝国主义制度进一步地加速崩溃,全世界人民的胜利和觉醒不断地向前发展的伟大新时代。”在这个偉大的新时代面前,党中央和我们伟大的领袖毛澤东同志教导说,一切真正的馬克思主义者必須进一步地加强同帝国主义的斗爭,促进革命的发展,保卫世界的和平。而现代修正主义者却完全背叛了馬克思列宁主义的革命精神,叫喊不要經过革命,帝国主义就会自动退出历史午台,不要进行反帝斗爭,持久和平就会自然到来。“这样,要不要革命,要不要进行反帝斗爭,就成为馬克思列宁主义者向现代修正主义者的根本分歧。”  相似文献   

17.
父亲南怀瑾     
正父亲一生都在忙碌。他废寝忘食,不是不顾自己的身体健康,相反,他有一套特定的用餐时间和习惯,而且多年以来一贯如此。父亲在大学堂时依然和从前一样,每天都不吃早餐,午餐只吃少许自家厨房炒的、略放些盐的花生米。每天晚上七点半则是父亲的"人民公社"几乎固定不变的用餐时间。其实,他真正吃的就只有这一餐。每到用餐的时候,宾客们就会自觉来到餐厅。会客的餐桌大,座位多,不用催促,也不必等  相似文献   

18.
有一种忽略,当你察觉时,疼得彻骨痛得揪心.而那种忽略,恰恰是你最最容易忽略的. 只因彼此,是无间的亲近! 吃饭 咋吃啥菜都没味道. 母亲的声音是不大,还伴随着一声轻叹. 现在的人,都吃馋了,见啥都不稀罕,吃啥都不香. 你附和了一句,头也没抬依旧往嘴里拨拉着饭菜,吃完饭你得赶紧出去一下.你总是那么匆忙,匆忙到母亲的话语像风儿吹过,留不下一点痕迹. 或许人的衰老,就是从味觉开始的.这是你过后才想到的.随之涌上来的,是许许多多重重叠叠的影像,在所有的影像里,她都表现得那么没有食欲.而你,当时竟然可笑地觉得,那是因为她跟着你们兄妹享福了,啥都吃过,也就啥也不觉得香甜了.  相似文献   

19.
朋友和老公吵架,原因是日子过得艰难,租房子,孩子用不起尿不湿而改用尿布……妻子伤感地告诉女儿:“长大了再不要嫁穷人。”老公反唇相讥:“你有能耐就不要靠别人……”于是妻子寒心了,为了一个男人吃了这么大的苦,他竟然连句漂亮话都不会说。  相似文献   

20.
星期天,学校放假了。妈妈见我回来了,高兴地立刻下厨房给我做好吃的。不一会儿,一大桌香喷喷的菜就做好了。我抓起筷子,一顿狼吞虎咽。这时,妈妈把“朝天椒炒鸡丁”端了上来。我上去夹了一筷子就塞到了嘴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