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把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作为经济法的基础性问题进行分析,可揭示政府干预经济的合理性;把规范政府干预行为作为经济法的一项重要任务进行分析,可论证政府干预经济的合法性;基于以上分析,从经济法的层面上可确定“有限的经济权力与充分的市场权利”的法律原则,并构筑“权利、行为和责任”的法律结构。  相似文献   

2.
日本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和90年代初期的财政金融政策以及1992年以来的景气对策等,是政府干预市场稳定经济发展的具体表现,是典型的凯恩斯主义。本文具体分析80年代后半期和90年代前半期日本泡沫经济的发生和崩溃,90年代后半期在政策的制定过程中政府的干预行为及干预效果,论证开放经济条件下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推进各国政府干预经济的要求和目标越来越高,适时地制定正确的政策协调各个政策之间的关系等政府干预是必要的也是非常关键的。  相似文献   

3.
几十年来,发展经济学领域中一直存在着这样一种争论,即自由市场是否相对优于国家干预。主张干预的学者认为,他们借助市场经济模型进行分析,是以“市场失败”为依据加以慎重考虑的,即市场经济在资源利用上不可能达到预期的产出;而自由市场的倡导者则汇集了不同国家在不同时期采用的各种错误构想和生产对策导致其资源出现严重浪费的一系列惊人事例。当然这种争论存在着不确定性。对“市场失败”的分析结果表明,从表面上看,政府存在严重的失误,一些鼓吹“政府失误”  相似文献   

4.
80年代以来,整个资本主义世界似乎都卷进了行政财政改革的浪潮,减少国家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干预,缩小政府规模(一般以政府支出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率,国民负担率和公职人员在人口中所占比率为衡量尺度),即从“大政府”向“小政府”转变。然而,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中一直被视为“小政府”的日本(它的上述三项比率在70年代后期只相当于  相似文献   

5.
“看得见的手”与“看不见的手”都是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的配置方式与经济的调节手段。在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阶段,亚当·斯密主张用市场机制配置社会资源,调节经济运行,这种调节方式和手段被喻为“看不见的手”。当自由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阶段以后,“看不见的手”暴露了种种缺陷和不足,凯恩斯提出了国家干预主义的经济理论,即政府通过经济计划调节经济运行,以弥补市场机制的不足,这种调节方式被喻为“看得见的手”。 我党的十四大,确立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因此,我们应当正确理解“两只手”的不同作用以及它们的辩证关系,努力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资源配置是任何社会制度和体制框架之下社会经济活动的基本内容,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或不同的经济体制下,资源配置又采取着不同的表现形式。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证明,纯粹的计划或纯粹的市场都不能较好地配置资源,现在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选择了市场调节基础上有政府干预的资源配置方式,以弥补市场缺陷又避免过多的政府干预,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资本主义也有计划,社会主义也有市场。当然,计划和市场如何结合,结合的范  相似文献   

6.
政府干预经济的负外部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世贤 《探求》2005,(1):43-45
政府作为市场外在的控制力量,干预经济同样可能产生负外部效应,政府干预经济的非客观性以及政府干预经济的信息不完全性必然形成负外部性。消除政府干预外部性的关键仍在界定政府职能。  相似文献   

7.
福利多元主义的兴起及其政策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闽钢 《社会》2002,(7):36-37
70年代中期 ,在西方各国普遍遭遇到经济衰退后 ,开始重新反思政府在福利制度方面的视角。1981年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举办了一场名为“80年代的社会政策”的研讨会 ,并将与会论文编成“福利国家的危机”的册子 ,它正式开启了对福利国家的声讨。大多数学者对福利国家质疑的焦点在于经济问题、政府的合法性问题、政府扩张问题、财政问题以及道德问题。面对危机与挑战 ,由政府公共部门办理各种社会福利的模式受到了根本性的冲击。这使得政府部门在福利服务的政策上 ,面临角色转变。从80年代开始 ,西方各国民营化开始…  相似文献   

8.
对拉美和东亚发展模式的基本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比较拉美和东亚经济发展业绩的差异入手 ,分析了两地区发展模式的特点 ,并简要评述了“克鲁格曼质疑”。本文认为 ,东亚模式的特点是 :国民经济的外向度高 ;政府对经济生活的干预更为有效 ;在推动工业化进程的同时比较重视农业 ;通过发展初等教育来提高劳动力素质 ;增长与收入分配的关系处理得比较得当。 2 0世纪 80年代末或 90年代初 ,拉美模式出现了重大的变化 ,与东亚发展模式的趋同性越来越明显 ,而此前拉美模式的特点是 :政府对经济生活进行全面而有力、有时甚至是过度的干预 ;国内市场和民族企业受到有效的保护 ;宏观经济形势不稳定 ;国内资本积累能力较低 ;重工轻农现象比较严重。  相似文献   

9.
自 1 997年所谓的韩国金融危机爆发以来 ,为数众多的理论家和决策者都对金融危机的原因作了细致的分析。尽管这些分析对危机的某些方面均作出了解释 ,但它们却很少提到政府在管理和调控国家经济方面所起的作用。在金融危机爆发之前 ,韩国政府通过林林总总的工业政策干预市场活动 ,这被视为过去 30年来经济迅速增长的最为重要的基础。与此同时 ,政府也与私营企业建立了共存共荣的紧密联系。这种联系表明 ,如果人们忽视了政府在制定和实施管理政策方面的行为和机制 ,那么强调经济成败的研究就不可能对经济现象作出圆满的解释。值得一提的是 ,…  相似文献   

10.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在经济危机严重、大批劳 动者失业、劳资矛盾尖锐的背景下,以凯恩斯为代表的经济学家,主张国家全面干预经济生活。战后,西方市场经济国家以及一些新兴工业国家,为了实现西分就业和经济振兴的发展目标,不同程度地加强了对劳动力市场的全面干预和宏观调节。 西方各国采用积极的劳动力市场政策,从消极救济转为积极促进就业,将失业保险费用用于促进就业。相对于消极的劳动力市场政策而言,“积极”意味着为劳动者创造条件,促进其就业;而“消极”主要是在周期性变化中,用救济等办法暂时在经济萧条时期将失业者“…  相似文献   

11.
区域经济发展从不平衡到相对平衡,从无序到有序是一个渐进的历史过程,任何一个国家区域经济的发展都会受到这个规律的制约,从而表现出一定的相似性。然而,国内外经济发展也表明:在投资主体多元化和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作用的情况下,资源和各种可流动性生产要素会在经济利益的导向下流向发达地区,缪尔达尔把这一现象称之为“回流效应”(backwash effect)。这样在工业化和经济发展过程中,如果单凭市场力量的作用而不进行政府的、人为的干预,结果不仅会使区域经济均衡化进程变得缓慢,而且在较长时间内还可能造成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的经济差距越来越大。因此,为了兼顾效率与平等,在追求效率的同时,防止区际之间差距拉得过大,往往需要政府采取一系列政策手段进行人为的干预,以弥补市场机制的不足,这就是区域政策。  相似文献   

12.
杨逢银 《浙江学刊》2004,(6):190-193
经济自由与社会平等之间的紧张问题是西方经济自由主义思潮内部一个基本的理论困境和制度设计的困厄.这在价值层面表现为经济自由与社会平等之间的冲突,在制度层面则表现为自律市场与政府干预之间的紧张.本文立足于西方自由经济思潮的这一基本困境,从经济思想史的角度,以自律市场与政府干预的关系问题为主线,分析了西方经济自由思想从古典自由主义到新自由主义、复至新古典自由主义形态演变的三部曲,并总结了其在处理市场与政府之关系问题上的经验教训,以期对当代中国的市场化改革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3.
范云芳 《唐都学刊》2007,23(5):124-128
从历史的角度看,无论是理论上还是实践上,政府经济职能的转换,主要取决于经济发展的需要。古典学派认为自由经济符合"自然秩序",存在"看不见的手";李斯特比喻政府就像"植树者",会在很短的时间营造森林;福利经济学派主张政府只有积极干预经济,才能解决社会福利问题;凯恩斯要求扩张政府职能;新自由主义则要求收缩政府职能,减少政府干预;新制度学派认为,尽管存在"市场失灵",但政府的过度干预会造成"政府失灵",所以,要在市场和政府之间保持平衡。以上观点对中国在新的历史时期有效实现政府职能的转变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现代化建设即将全面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并开始向第三步战略目标迈进的时候,中央提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中西部地区的发展。那么,如何对西部地区进行开发呢?国际经验告诉我们,应该将高度市场化作为开发的总目标,政府计划与市场机制毫无疑问是首当其冲的两种开发方式,并且还要求在开发中政府与市场必须有效地结合起来,共同发挥作用。一、政府干预与市场机制,是现代经济中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1.政府干预与市场机制的对立性政府干预,即计划是指由政府作出对经济有意识的调节和干预,以便使经济遵循特定的模式发展,即混合…  相似文献   

15.
日本社会保障制度的转折——简析日本护理保险制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今年4月1日,日本护理保险制度开始实施,其口号是“由全社会支撑老年人”。这一制度的实施标志着日本社会保障制度已经开始转折,说明日本社会保障制度所提供的服务正在由“政府主导型”向个人与事业经营体之间的“契约型”转变。日本社会保障制度形成于20世纪20年代,在战后取得长足发展,基本形成了综合性的社会保障体系。但是,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和社会的发展,日本从70年代末80年代初便开始不断地对社会保障制度进行改革。目前日本进行的社会保障结构改革是日本政府的“六大改革”之一,而护理保险制度的建立被认为是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第一步…  相似文献   

16.
邬高峰 《探求》2001,(3):34-35
经济领域的寻租现象是一个客观存在的问题,它愈来愈受到社会各方面的关注。 一、转型用经济领域的寻租现象及其社 会危害 建国以来,我国的经济体制先后经历了计划经济、计划与市场并存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三个阶段。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由于微观经济主体不具有独立的身份和利益,政府行政干预这只“可见之脚”完全压制了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寻租活动具有隐蔽性、实物性和沉寂性的特征。但是在转型期,经济领域寻租活动的形式和特征就非常明显。寻租的存在,不但破坏了市场竞争的公平性.而且使人们对市场机制的合理性和效率产生了怀疑…  相似文献   

17.
李正东 《社会工作》2009,(16):14-19
当前,我国日渐成熟完善的市场与日益扩大的政府干预产生了“共生现象”,而市场与政府失灵的问题也成为社会转型背景下社会政策主体面向尤为关键的问题。本文认为市场和政府失灵的实质是资源性配置的问题,如果我们无视政府功能的限度,政府必然失灵,也必然不能真正消除政府失灵。我们目前不能也没有必要在政府和市场之间选择,更没有必要争议“纯福利”还是“准市场”的价值体现,我们必须重申“政府理性”,也必须尝试一种新的社会政策面向,实现政府与市场的有效功能组合。本文认为政府理性就是一种公民社会路径下的政府公共理性。面向的是社会的公共利益和据此做出的社会政策面向。就是说,政府除了面向商业部门购买服务而发挥市场的力量之外,需要所谓“视界向下的革命”,不断拓展社区面向和非政府组织面向,从而实施有效的资源动员与政策执行。  相似文献   

18.
赵锦云 《社会福利》2002,(12):43-45
儿童福利事业转型经历三阶段 从20世纪50年代至今,中国儿童福利事业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20世纪50年代初期至50年代末期,是体制改造阶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政府开始接管“育婴堂”、“孤儿院”等旧式民间儿童福利机构,并对之进行改造,构建起由政府统一管理、统一拨付资金、统一配置人力资源和固定资产的儿童福利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9.
李鹏同志今年年初在世界经济论坛1992年年会上作了《90年代的中国经济》的讲话,再次申明了我国对恢复关贸总协定缔约国的合法地位的态度。明确指出了这“有利于中国与世界各国进一步发展平等互利的贸易关系。中国如果享受总协定规定的权利,也必然承担总协定规定的一切义务。”这是我国对关贸总协定的基本态度。从1986年开始,我国政府就正式提出了要求恢复关贸总协定缔约国地位的申请,近年来,并不断为此作出努力。去年(1991)11月,为了便于与国际市场接轨,国务院决定从1992年1月1日开始,我国的《海关进出口税则》将采用《商品名称  相似文献   

20.
关于社会主义市场中宏观调控的思考———从“市场失灵”与“政府失效”谈政府的宏观调控兰英市场经济是优化资源配置的有效方式。西方国家曾对现代市场的作用崇拜互极,对现代市场的神奇功效赞叹不已,西方经济鼻祖亚当、斯密对比作了形象的比喻———“看不见的手”。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