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十九世纪中叶爆发的太平天国革命运动,是中国历史上一次伟大的农民革命。这次农民革命发动群众之广,规模之大,历时之久,在中国历史上都是罕见的。这次农民大革命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及其走狗清王朝封建统治者,深刻地批判了孔孟之道,充分显示了中华民族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和百折不挠的斗争精神,在中国农民  相似文献   

2.
毛主席说: 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地主阶级对于农民的残酷的经济剥削和政治压迫,迫使农民多次地举行起义,以反抗地主阶级的统治。……中国历史上的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的规模之大,是世界历史上所仅见的。在中国封建社会里,只有这种农民的阶级斗争、农民的起义和农民的战争,才是历史发展的真正动力。《水浒传》正是一部以中国封建社会农民革命为题材的英雄史诗。它真实地、艺术地描写了以宋江为首的一支农民革命队伍的形成、发展壮大和失败的全部历史过程:深  相似文献   

3.
昆阳之战是我国古代历史上一次著名的战役。它不仅是西汉末年农民起义军推翻王莽政权的一次决定性战役;而且是东汉政权的创始人刘秀利用农民军势力创建基业而开始大显身手的一次战役;同时,也是历史上一次以弱胜强、以少胜多的典型战例。  相似文献   

4.
今年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农民运动——太平天国全田起义一百四十周年。这次农民起义,其规模之大、时间之长,是古今中外农民运动史上所罕见的。它纵横十八省,历时十四年,不仅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起了重大的推动作用,而且对亚洲民族解放运动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由于它发生在中国已开始沦为半殖民地的近代社会,客观的历史条件必然会给它打上深刻的烙印,使它在中国农民战争史上独具特色。本文试图对太平天国农民起义的特点作一初步探讨,以示纪念!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封建社会里,农民为反抗地主阶级残酷的经济剥削和政治压迫,曾举行过大小数百次的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其规模之大,为世界历史之所仅见。其间,有不少农民起义领袖,先后在一定时间内,曾在局部地区建立过政权。这种政权属什么性质呢?有一种意见认为:历史上凡农民建立的政权,“一开始就是封建性的”(孙祚民:《在中国农民战争史研究中运用历史主义和阶级观点》,载《人民日报》1964年2月7日)。笔者以为,此说,在理论上和史实上,都难以自圆其说。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同志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指出:在中国封建社会里,“地主阶级对于农民的残酷的经济剥削和政治压迫”,迫使农民举行大小数百次起义,以反抗地主阶级的统治,“规模之大,是世界历史上所仅见的。”我们认为不能简单的理解毛泽东同志这一论断,否则,世界其它国家封建社会农民起义次数少、规模小就不能作出正确的解释。那么对这一论断应该如何理解呢?我们认为必须从中国历史的特点进行考察。  相似文献   

7.
十九世纪中叶,在我国四川西部的康巴地区(即今天甘孜藏族自治州一带),曾经爆发了一次声势浩大的藏族农奴大起义。起义的领导者工布朗结在战争中左眼受伤失明,藏语呼一只眼为“布鲁曼”,于是人们又称这次起义为“布鲁曼”起义。 “布鲁曼起义”发生于一八四八年,失败于一八六五年。历经道光、咸丰、同治三朝、“纵横三千余里”,其规模之大,时间之久,影响之深,是藏族历史上所罕见的,为藏族历史增添了一页光彩夺目的篇章。就是在中国农民战争史上,也应有它不可抹煞的地位和价值。特别是它为我们了解藏族漫长的封建农奴制社会中,农奴反抗领主的阶级斗争的历史,提供了新的资料,更是值得我们重视和研究。  相似文献   

8.
发展大工业,“是建立社会主义社会的真正的和唯一的基础”,它几乎是所有的社会主义国家都曾经提出来的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课题,对于拥有大量农民的国度来说,它更是一大尖锐的历史任务。我国早在建国初期,就已提出了通过发展大工业,“把我国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这一目标,但是限于历史上和认识上的局限,我们对于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实质及其实现标准的认识,并不全面,对于一个农民占百分之八十以上的人口的国度,需要确立一些什么样的协同的  相似文献   

9.
公元前二○九年,爆发了陈胜(雇农出身,今方城县人)、吴广(贫农出身,今太康县人)领导的农民大起义。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革命战争,也是一次声势浩大的反孔运动;它不仅点燃了推翻秦二世复辟倒退反动统治的革命烈火,而且深刻地批判了反动没落阶级的意识形态——孔孟之道。陈胜的同时代人把他的革命行动称  相似文献   

10.
太平天国妇女的法律地位浅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太平天国妇女的法律地位浅析王岩中国历史上,辛亥革命以前,妇女法律地位的提高,莫过于太平天国时期。太平天国革命是我国历史上一次最伟大的农民革命,是规模最大、斗争时间最长、革命较为彻底的一场轰轰烈烈的农民战争。它从根本上动摇了清朝的反动统治,沉重地打击了...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同志说:“中国历史上的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的规模之大,是世界历史上所仅见的。在中国封建社会里,只有这种农民的阶级斗争、农民的起义和农民的战争,才是历史发展的真正动力。因为每一次较大的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的结果,都打击了当时的封建统治。因而也就多少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这是一个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结论。但近几年“质疑”论提出了不同看法。  相似文献   

12.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在我国,中国共产党领导广大农民,基本上完成了全国范围的土地制度的改革,彻底摧毁了长达几千年的封建剥削制度。这在中国历史上是一次翻天复地的大变化,对全世界具有广泛的、深远的影响。对于这样一场伟大的历史变革,本来应当有若干专著,记录它的发展过程,总结它的经验教训,探索它的发展规律。但是,至今这样的著作还极少。  相似文献   

13.
十九世纪五十年代,在以太平天国为首的全国农民大起义的高潮中,在太平天国革命运动的直接影响下,新疆库车维吾尔族农民于一八五七年四月三日(咸丰七年三月初九日)奋起举行了一次真正的农民起义。一向“极称驯顺”的农民,揭竿而起,自立为王,打造武器,撕毁官府札谕,打退官吏、阿訇的多次围剿,在新疆地区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鲜明的反封建纲领,并积极四出联络,准备攻打库车城,引起了新疆地区清政府的极大恐惧和震惊。从全国起义规模来看,它的规模不算大,只有几千人;持续的时间不算长,只有几个月,但历史事件的意义,往往不是只用规模和时间来衡量的。一八五七年的库车农民起义,有着不可低估的重大意义,它是近代新疆各族人民反封建斗争的先声,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革命高潮的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对于这次起义活动的考察和研究是十分必要和有意义的。其意  相似文献   

14.
太平天国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一次农民运动,它规模宏大,纲领基本完善,对中国历史的影响非常深远。究其失败的原因,除了客观因素,更多地还是农民阶级运动的自身局限性导致了运动的失败。  相似文献   

15.
毛主席最近指出:“《水浒》这部书,好就好在投降。做反面教材,使人民都知道投降派。”《水浒》是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小说。两千年来,在我们祖国的大地上,插起过无数回农民起义的战鼓,兴起过几百次农民革命的风暴。“中国历史上的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的规模之大,是世界历史上所仅见的。”那斩木为兵,揭竿而起的英雄气概,那“苍天已死,黄天当立”的豪迈宣言,那“杀尽不平方太平”的战斗决心,都充分表现了中国农民不甘屈服于反动统治的顽强反抗精神。它铭刻在多少代劳动群众的心头,激励过多少代革命志士去战斗。然而,在《水浒》这部书中,革命农民可歌可泣、气壮山河的反抗斗争,却被  相似文献   

16.
试论罗大纲     
太平天国革命是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伟大农民战争。这场战争时间之长,规模之大,影响之深,是以往任何一次农民战争所无法比拟的。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要造就这场伟大的运动,除了客观时机已经成熟之外,在主观上,即农民阶级力量本身的准备、组织和积聚方面,至少必须具备下列三个条件:一是太平天国领袖人物的强有力领导;二是人民群众,首先是贫苦农民比较广泛而深入的发动;三是有一批优秀的将领在斗争中发挥了中坚和纽带的作用。三者是有机地联结在一起的,缺一不可。罗大纲就是在洪秀全、杨秀清等人的领导之  相似文献   

17.
宿州历史悠久,人杰地灵,素为“兵家必争,群雄逐鹿”之地。陈胜、吴广领导的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就爆发在这里;刘邦、项羽一决雌雄的垓下之战也在这里展开;解放战争时期,伟大的淮海战役更是在这里写下了辉煌的篇章。建国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宿州的经济社会得到了迅猛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8.
军旅古道 在某种意义上来说,人工修路从一开始就打上了军事的烙印.汉代司马迁《史记》开篇即讲黄帝与炎帝阪泉之战、炎黄与蚩尤涿鹿之战,经"釜山合符"("合符"是中国流传久远的一项合盟信物制度,在文字发明之前常用于重大的政治、行政、庆典、军事等活动)又披山通道征服四方,实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民族大统一,开启了五千年中华文明.  相似文献   

19.
在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里,由于各个时期的统治者,专横暴戾、压榨剥削,使广大农民身陷水火,濒临绝境。他们饥寒交迫,挣扎在死亡线上,于是挺而走险,掀起了历史上一次又一次的革命风暴,向当时的专制黑暗政权,进行了大无畏的挑战和有力的冲击。其声势之浩大,斗争之激烈,是世界史上仅见的。而在这些大规模的农民革命战争中,涌现出无数的巾帼英豪,她们和男子一样坚强勇敢,同样领导着千千万万的农民群众,冲锋陷阵,向当时的封建王朝进行了顽强不屈的斗争,对专制暴君予以无情而有力的打击。  相似文献   

20.
北宋初期在四川地区爆发的王小波、李顺领导的农民起义,是我国历史上一次重要的农民革命战争。它以数逾百万之众,暴风骤雨之势,席卷了西川和东川,时间延续到五年之久(993~997年),曾在成都建立“大蜀”农民革命政权,向封建统治者进行了激烈的斗争。王小波、李顺、张余、吴蕴、计词、吴文尝、马太保、卫进、李俊、徐师中、吴利涉、彭荣等义军领导人和广大战士,坚持了农民革命的路线,英勇战斗,誓死不屈,为农民革命献出了生命,洒尽了鲜血。特别是这次起义响亮提出和实施的“均贫富”的战斗纲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