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江汉学报》1963晕第2期发表了石泉同志的《湖北宜城楚皇城遗址初考》一文,分别就楚鄢都(汉宜城县)、楚鄀都与楚郢都(汉江陵城)三说加以考察,最后主张为楚郢都而否定共余两说。石泉同志花费不少劳动,搜集资料也很丰富;但是结论却是不可靠的。石文不仅牵涉到一两个城址所在;而是江陵与宜城一带古代山川城邑大量搬家以及许多传统记载都得推翻的问题。石文发表前,作者很早就拜读过,但一直不敢苟同。现在愿抒鄙见如下。  相似文献   

2.
1961年12月30日《湖北日报》和1962年2月13日《光明日报》关于湖北宜城县郑集(在县南十五里)以东的楚皇城遗址的消息,报导了这个古城的方位、面积和遗物、遗迹的概况。1961年11月,我曾和湖北省博物馆的一位同志去这个遗址初步踏看了一下。楚皇城城址位于汉水与蛮河之间的岗地上,东去汉水约十二里,西距蛮河约二十里。城址周围有十几里,有八个城门遗迹(东、西、南、北各二),  相似文献   

3.
王仁湘同志的《楚鄢敝都访古》一文(见《江汉论坛》一九七九年第二期,以下简称“王文”),引用了不少有关湖北宜城楚皇城遗址的考古材料,对这一遗址作了新的剖析与描述,并得出结论说,楚皇城遗址无疑是楚鄢都、汉宜城县。随后我们又看到《考古》杂志今年第二期登载的《湖北宜城楚皇城勘察简报》(以下简称《勘察简报》)和《湖北宜城楚皇城战国秦汉墓》(以下简称《楚皇城墓》),也都是王仁湘同志领衔执笔的。我们曾和王仁湘同志等一道参加了楚皇城遗址的调查与试掘工作,对于他引证的某  相似文献   

4.
我在《晋阳学刊》一九八五年第一期上发表了一篇题为《世界本原问题不是哲学基本问题的一个方面》的短文。这篇短文中有这样一段话:“所谓世界的本原是指产生万物的初始者,有时也指构成万物的最基本元素。世界本原是什么?这个问题所要回答的是现实世界究竟由什么东西  相似文献   

5.
姜寨遗址考古发掘的主要收获及其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姜寨新石器时代遗址,位于骊山脚下、临潼县城北约一公里的临河东岸的第二台地上,是1972年当地农民在农田基本建设时发现的。遗址总面积约五万平方米,除天然或人为的破坏外,现存面积约二万多平方米,但遗址中心或重要区保存基本完好。从1972年春至1979年底前后进行了十一次  相似文献   

6.
我在拙著《“美”的探索》中的《论美的产生》一文里说:“美起源于劳动,美首先是‘物化劳动’,是人的积极的本质力量对象化了的东西,因而,美的本质应当说是客观的。”对此,张芝同志在今年第三期《学术月刊》上发表的《美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吗》一文中说这个“观点是有代表性的,也是我国美学讨论中出现的相当有影响的最新见解。……在  相似文献   

7.
王永强  张杰 《西域研究》2015,(2):124-126
<正>柳树沟遗址和墓地位于新疆哈密市柳树沟乡亚喀敦村东北约1千米处,地处天山山脉南麓柳树沟出山口东侧的山前坡地上(见图1)。坡地较陡,表面为一层黑色角砾石,有少量耐寒植物生长。2013年6~11月,为配合哈密市柳树沟水库施工建设,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及考古学研究中心和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处于水库施工建设范围内的这处遗址和墓葬进行了抢救性清理发掘,共计发掘墓葬108座,遗址两处,出土遗物二百  相似文献   

8.
关于德字的形义问题——答何新同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去年一年,我在云南兄弟民族地区参观,也作了一点调查,刚才回来,得拜读何新同志《辨德》的文章(《人文杂志》1983年第4期),不觉有“空谷足音”之感!但是他于德字的形义考释,跟我完全不同。不敢自矜新创,但是读书一得,尚非抄袭雷同之说,故谨提出,谬误难免,愿与何新同志共同研究。 甲骨文字,各家考释不一。何新同志从罗振玉说,释为德字。我因卜辞字的用例,与德字不很符合,故暂从阙。今案金文作德,加“心”而已,因此疑德字可能是周人在字的基础上另造的新字。  相似文献   

9.
我在1957年3月号“学术月刊”的一篇文章中,曾谈到社会主义制度下国民收入中积累部分同消费部分增长速度的对比关系问题。我的结论是:“积累增长的速度应快于消费增长的速度”,并认为这是“再生产规律的客观要求”,因此是在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各个阶段都普遍适用的。我得出这个结论的基本论据是:“只要承认在技术进步的条件下顺利实现扩大再生产必然要求生产资料生产增长的速度快  相似文献   

10.
殷建强 《西部观察》2004,(12):36-39
2004年10月18日,在陕西宝鸡市岐山县凤凰山麓的五爪梁上,曾轰动海内外的周公庙遗址两座大墓的发掘正式启动,这是有史以来首次对具有四条墓道的周墓葬进行发掘,也是迄今为止对周人最高等级墓葬的第一次发掘,因而备受海内外关注.……  相似文献   

11.
关于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答孙春山同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年三月下旬接山东省济宁地委党校教研室孙春山同志来信称:在学习《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书时,对第二章的“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 同志们理解不一,难成定论。“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命题,明明是黑格尔的“绝对观念”等同于现实世界的唯心主义论点,但为何对这一命题要从唯物主义反映论的观点来肯定?诚然,辩证唯物主义承认思维是存在的反映,而且思维对存在有反作用,并且是实践把二者沟通起来;但这能纳入“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这个命题之下吗?……现在是否人们把这个“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把这个唯心主义的命题,硬要作唯物主义的解释呢?马列原著人们已经学了几十年了,对其理解,应该有个定论。我们的理解不知对否?……  相似文献   

12.
考古遗址公园是我国在大遗址保护过程中,面对复杂的情况,经过长期的探索和实践而形成的一种新的遗址保护模式,它有效的解决了种种问题,具有独特的发展优势.文章围绕大遗址面临的种种困扰和矛盾,归纳了考古遗址公园在我国大遗址保护中的作用,说明了考古遗址公园在我国大遗址保护中的优势所在.  相似文献   

13.
魏家窝铺遗址是内蒙古目前发现的规模较大、保存最完整、发掘面积最大的红山文化时期的聚落址。2010年发掘获得的资料显示,魏家窝铺遗存不仅保留着以筒形罐为代表的辽西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传统,还接受了来自燕山以南地区的后冈一期文化和庙底沟文化的影响。魏家窝铺2010年的发掘揭示出了一个环壕聚落的扩张和兴衰历程,属红山文化的首次发现。魏家窝铺聚落布局既有辽西地区新石器时代房址成排分布的特征,也可以看到华渭文化区环壕聚落的区域中心单元的影子。2010年发现的房址内部结构方面的资料为进一步研究红山文化相关问题提供了启示。  相似文献   

14.
(一)对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表述加以补充的理由1979年1月《学术月刊》举办一次《按照经济规律办事,加快实现四个现代化》的笔谈会,邀我发表意见。当时刚开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举国上下,都在讨论实现四个现代化问题,不少人引证斯大林关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表述,论述四个现代化的重大意义。我个人对此深有所感,因而在笔谈中提出了一点补充意见,本来很不成熟,承蒙朱元珍同志提出商榷和批评,获益莫大。这里我再将提出补充的理由说明一下,兼与朱元珍同  相似文献   

15.
在去年《学术月刊》第四期上,发表了张少康同志写的《也谈古代文学理论中的现实主义问题》一文(以下简称《也谈》),就拙作《略谈古代文学理论中的现实主义问题》一文(以下简称《略谈》)中的某些论点提出商榷。我读了少康同志的文章,感到很受启发,他的有些意见我是同意的;但是,有一些意见,我认为他自相矛盾,不能自圆其说,甚至误解了我文章的原意。为了探讨问题,现在我把这些问题提出来,继续和少康同志商榷,并向广大读者请教。  相似文献   

16.
<正> 广生同志:《船山学报》编辑部把您的信让我读读,并希望我谈谈看法.现仅就您信中的主要之点,谈一点意见,聊供思考。拙作说船山的诗歌创作。在唐宋之下”,即是说船山的诗不如唐诗,诃不如宋词(船山没有曲流传下来)。您的文章也正是这样来理解的,对于船山的诗,钱钟书先生曾这样评价它:“船山诗乃唐体之下劣者。”又说:“船山识趣至高,才力不到,自作诗闷涩纤仄,试以‘仿体诗’三十八首较之原作,真有夸父逐日之叹”(见《谈艺录》).我是同意钱先生的意见的.我觉得除“仿体诗”外,他的“遣兴诗”、“雁字诗”等亦不能引起读者的兴趣。因此,尽管李白的诗“并非皆为上乘之作”。“既是清高的又是  相似文献   

17.
拙作《关于人民币的几个理论问题》一文发表后,韦易同志对其中的某些问题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为了搞清楚问题,这里我再说些不成熟的意见。一、人民币的价值基础为黄金是合乎客观实际的人民币的价值基础是黄金,它代表黄金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这不仅符合马克思所阐述的关于纸币的原理,而且可以用我国货币流通历史的实际情况来说明。一九四八年开始发行的人民币,是在收兑冀南币和晋察冀边币(以下简称边币)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在  相似文献   

18.
最近读了宋承先同志的《价值决定与供求关系问题》一文,觉得他对经典著作的某些论点的解释,完全背离了原意。他对我在这个问题上的见解也末弄清楚,甚至把我所反对的观点,当作是我所主张的观点。宋承先同志用了一页的篇幅转述我的基本论点,但不切原意。他说我的第一个基本论点是:“供求不平衡的某种特定情况也是决  相似文献   

19.
<正> 王宗维同志在《西北史地》一九八三年第二期上发表了《<汉书·赵充国传>中的鲜水》一文,对拙作《鲜水及其有关的民族和交通线路探讨》提出了批评。王宗维同志提出学术上的不同意见,我们是欢迎的。但我认为,他的论点是不能成立的。之所以如此,就是他对有关鲜水位置的地名、交通路线、民族等问题的论述,是不符合实际的。兹择其要者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0.
1978年7月5日,我们在《光明日报》上发表了一篇《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点问题》(以下简称《起点》),提出我们的粗浅看法,起个抛砖引玉的作用,目的是展开讨论,把问题弄清楚。但时近两年,国内报刊没有反应。我们正在渴望知道不同见解,吸取教益之际,王桂厚同志发表了《也谈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点问题》(载《吉林大学学报》1979年第6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