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公元10世纪中叶之前,今天的越南中北部地区隶属于中国中原政府所直接管辖的范围。公元968年,越南立国,之后仍然与中国封建王朝保持着长期的宗藩关系。中越两国之间的关系可谓源远流长。其开国传说即包含着浓厚的中国文化元素。鸿庞氏传说和安阳王的传说无不打上了深深的中国文化的烙印。  相似文献   

2.
四川是竹枝词的故乡。作为全川经济、政治、文化中心的成都,是竹枝词吟唱的发达区域,清代中叶以来竹枝词的吟唱之风特盛。文章就20世纪上半叶成都竹枝词进行审视,指出其反映了20世纪上半叶成都经济、政治、历史、民俗诸方面的风貌,留存了丰富的、宝贵的成都文化史资料。  相似文献   

3.
唐五代个体量词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量词是汉语的特征之一。本文从两个方面对唐五代的若干个体量词进行了初步考察,一是旧量词用法的变化,二是新量词的出现,揭示了从公元7世纪到10世纪中叶汉语量词的发展规律,是由具体到抽象,由个别到一般;并指出汉语量词问题既是个语法问题,也是个修辞问题。  相似文献   

4.
从19世纪中叶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随着朝鲜族在我国扎下根,朝鲜族民俗也作为其生存所必需的生活文化开始生根发芽;在20世纪10—40年代,随着我国朝鲜族聚居区域的形成而基本成形,并且开始逐渐具备自己的一些特色。在这一过程中,朝鲜族民俗尽管经受多次民族压迫和强制同化的磨难,但它以顽强的文化生命力,使朝鲜族的生活文化之基本脉络得以保存和继续传承。  相似文献   

5.
从公元7世纪中叶到20世纪中叶的1300多年,中国神学发展的一大特征是其关注的重心从政治转向社会文化,再从社会文化转向教会。唐朝的景教关注统治者的宗教政策;元朝的也里可温教神学关注对政治结构的适应;明末清初的中国神学本身就是天主教传教士适应中国社会文化的结果。此后的中国基督徒知识分子关注的是中国的社会形势和社会文化问题。20世纪上半叶的后期,部分中国教会领袖开始把关注重心转向"灵命"培养和教会使命而使中国神学"走向教会"。中国神学未来的发展将会把关注的重心从教会转向社会文化,再转向政治。  相似文献   

6.
成都地铁对成都城市文化的冲击与整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成都地铁的修建对成都城市文化是一次冲击,也是成都城市文化重新组合的一个重要契机,是成都城市文化向人文关怀与和谐社会文化过渡的重要整合机会,并且成都地铁文化也将成为新文化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7.
主持人的话     
朱莉丽博士的这篇论文,通过楠叶西忍与寻尊、天与清启与瑞溪周凤、金子西与季弘大叔三组六人对于中国的记述,讨论了14世纪中叶到16世纪后半叶日本人对中国的认识。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用的"情报"一词,其实就是information,并不是敌对双方互相需要刺探的机密军情(虽然有时也包含这类内容)。  相似文献   

8.
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初,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从旧大陆移民新大陆的高潮,其中阿根廷是该时期拉美诸国中接受移民最多的国家,在世界排名上也仅次于美国。居第二位。从1857年至1930年,共有589.634万人进入阿根廷,净移民数为337.5682万人。大规模的移民对阿根廷产生了深远影响。目前,国内有关这次移民运动的论述较少,本文试图分析这一运动的成因和特点,不妥之处,敬请指正。  相似文献   

9.
唐代长安与西方宗教文化交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 7世纪初期至 8世纪中叶的唐代 ,首都长安不仅是当时全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 ,而且也是中外人员进行友好往来、商品贸易以及宗教文化交流的中心所在。 2 0世纪 50年代以来 ,从唐长安城遗址中出土了一些有关宗教文化交流的文物 ,这为我们研究唐代长安与西方的宗教文化的交流提供了许多极为宝贵的资料。这些文物的出土 ,一方面证实了文献的记载是正确的 ,另一方面也使一些长期以来悬而未决的疑难问题得到了彻底解决。  相似文献   

10.
作为哈萨克族起源的各部族到了公元6世纪中叶到公元8世纪的中叶经历了突厥汗的统治时期。研究突厥汗及其管理体系和习惯法对研究哈萨克族古代习惯法和法律文化具有深刻的研究价值和作用。本文主要探讨了突厥汗国及其管理体系和习惯法。  相似文献   

11.
成都休闲文化的特征及形成机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成都市的休闲文化极具地方特色,因此保持它的休闲文化特性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实证研究对成都休闲文化的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成都市的休闲文化具有大众性、超前性、娱乐性和多样性.基于调查, 本文还深入探讨了成都休闲文化的形成机制:地域是成都休闲文化产生的必要条件;经济是成都休闲文化发展的理性选择;场域和惯习是成都休闲文化传承的社会建构.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成都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推进城乡统筹、整合旅游文化资源、争创中国最佳旅游城市的做法及成效进行了简要总结,同时对该市旅游文化产业的新跨越提出了思考。  相似文献   

13.
成都发展经济型酒店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经济型酒店已成为近几年酒店投资的热点,在国内外品牌大举投资经济型酒店的行业背景下,成都作为著名的休闲旅游城市以及西部经济文化中心,不可避免地成为投资的宝地。本文通过对成都经济型酒店发展现状和特征的分析,得出成都发展经济型酒店的趋势,并提出在发展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希望能够对成都旅游住宿设施的发展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4.
北京的清代王府建筑集中位于北京内城,是体现北京历史文化特色的重要载体。其中,端郡王府虽然已经在城市历史发展中消失,但通过查阅历史文献、对比各代地图及现场调研分析等方法,挖掘王府建筑与园林形制的特点,追寻并整理王府沿革、建筑布局、形制比较、附属园林和府址现状,对北京王府的保护与利用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5.
成都的城门     
成都自秦末筑城,但有关成都城门的文献资料明清以前的所知不多,本文重点介绍了明清直至民国、抗战时期成都城各个城门的历史变化情况,以及导致变化的历史史实。成都城门的历史变迁是一幅生动的时代变迁的历史画卷,为我们研究成都的历史和文化提供了很好的佐证材料。  相似文献   

16.
文章基于城市功能理论和空间经济学原理,借鉴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问题研究成果,对省会城市的非省会城市功能内涵进行界定。根据非省会城市功能的概念内涵,对成都市非省会城市功能问题进行了分析,运用基于纳尔逊法的麦克斯维尔城市功能分类法对成都市城市功能进行量化分析识别。在综合考量成都市的省会城市功能定位的基础上,对成都市非省会城市功能进行分析,发现:成都市的非省会城市功能重点在一般制造业、批发零售业、教育医疗业等城市产业功能部门。针对成都市非省会城市功能疏解问题,提出了以下五个方面的对策:推进部分非省会城市功能郊区化疏解,推进成都平原城市群内部城市功能协作,推进部分省市级行政事业部门迁移,科学渐进性推动产业功能部门疏解,打造“天府特色”高效城市交通系统。  相似文献   

17.
唐宋诗词中的成都绿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宋时期,成都自然环境优美,城市建设与生态环境和谐统一,涌现出大量城市景观诗文,形成蜀地特有的生态环境和文化氛围。归纳分析唐宋诗词,从中可以窥见成都城市的绿化建设状况,有助于传承发扬城市文脉,为当今环境友好型城市建设提供历史借鉴。  相似文献   

18.
建设国际化大都市是成都市“十三五”期间的一项重要发展战略,随着国际化进程的不断深入,成都市外籍人口不断增长,如何对这一部分特殊人口依法进行管理,具有极强的学术研究价值和实践探索意义。通过梳理现有的外籍人口管理法律法规,分析成都市外籍人口类型和依法管理的难点,结合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在完善实施细则、落实依法管理和加强普法宣传三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成都经济型酒店的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西部大开发和国内旅游的发展,成都作为西部地区的龙头,凭借其丰富的旅游资源和地理优势,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游客。经济型酒店以其经济的价格、实惠的产品满足了国内大众旅游者的需求,为成都酒店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商机。本文在此背景下分析成都经济型酒店的现状,展望其发展的前景,以期为成都经济型酒店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东北民俗文化不仅仅是一种可供开发和挖掘的传统文化资源,还可以为区域社会转型提供文化认同的基础,减缓社会转型带来的风险、震荡和不确定性。最为重要的是,以创新精神和包容精神为代表的地方民俗文化特质,为区域社会转型提供了精神支撑。东北民俗文化的本质是区域民众理解他们在当代世界中位置的一种途径和方式,是区域民众理解宇宙和现在的凭藉与根基。重新认识和寻找东北地区的创新精神与包容精神,找回失去的区域文化认同,完成民俗文化的创新,以民俗文化的发明与创新带动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从而实现社会转型的平稳过渡,也许是东北区域社会转型的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