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实现文学民族化的根本途径 民族化的问题,对我们来说并不是一个陌生的命题。但是,对这一问题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层面获得实质性的解决,是在毛泽东于1938年、1940年,尤其是到了1942年《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等一系列有关的文章和谈话发表之后。毛泽东紧密结合当时的政治历史背景,明确地将文艺的民族化与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与广大的人民大众挂上了钩,从而使民族化的途径和标准鲜明了起来。  相似文献   

2.
文化民族化问题,从五十年代开始,一直在不断地讨论。但是一些理论问题至今也似乎没有说清楚。其中,很突出的一个问题是:文艺民族化,主要是指内容,还是指形式?卽:一个作品的民族特点、民族风格,主要表现在作品的内容,还是作品的形式?作品的内容与形式,这个一向被认为是“最起码的常识”问题,却在文艺界众说纷纭。有的说,没有内容,哪来形式?文艺民族化首先是内容问题;有的说,我国是多民族国家,文艺的内容都是社会主义的,文艺民族化主要是指民族形式问题,有的强调说,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民族语言最能表达民族特色,文艺民族化的关键是语言问题:等等。大家都援例引证,各自从理论和实践上说明自己观点的正确。  相似文献   

3.
意识形态视野中的文艺——评《文艺与意识形态》凌晨光臧济秀对于任何一位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研究者来说,意识形态问题都是不容回避的关键性课题。正如《文艺与意识形态》的作者谭好哲先生所言:“马克思主义美学和文艺理论的许多观点、问题与范畴、概念,包括理论批评...  相似文献   

4.
在八十年代中期,刘再复发表了他的《论文学的主体性》,并在文艺理论界引发了一场主体热。人们看到,他们是把“文学主体论”作为同以往居统治地位的文艺理论,即马克思主义的文艺理沦相对立的另一种理论提出来的。自“文学主体论”提出以米,给文艺界造成了严重的不良后果,因此有必要对它的本质进行认真的讨论,以消除其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5.
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中国化在当代的新飞跃,将其放置到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当代建构的问题域中进行探究,能够更清晰地洞察其理论创新,并对其学术和实践价值进行评估。作为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当代建构的最新成果,《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既从政治层面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当代建构规定了发展纲领,又从学术的角度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当代建构提出了一系列亟须解决的研究课题。《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为解决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当代建构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新的方法启示:立足新的历史方位,通过对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原典的创造性发展,从新时代中国文艺客观实际出发,创构常新的、当代化的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  相似文献   

6.
<正> 在我国新文艺的发展过程中,民族化始终是一个重要的问题。七十多年来的实践证明,我国的新文艺无论是新民主主义的还是社会主义的,都必须坚持民族化。但在社会主义新时期文艺开始以后,随着西方文艺思潮和创作方法不断渗入,文艺要不要坚持民族化的问题又一次引起了争论。争论的核心和实质,是要不要建设和如何建设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社会主义文艺的问题。这里,重新学习和论述周恩来关于文艺民族化的观点,不仅将有助于争论的逐步  相似文献   

7.
明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大众化的科学内涵,是我们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大众化关系的前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侧重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相结合,使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具体化、民族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则侧重如何使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具体化、民族化,突出强调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普及问题.学术界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大众化的关系有不同的见解,主要观点有"前提论"和"目的论"、"互为前提论"和"互为目的论"、"同一过程中不同侧重论"等.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文艺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文艺实际相结合的产物。 毛泽东同志一生十分关注文艺事业,他的《新民主主义论》、《反对党八股》、《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论联合政府》、《应当重视电影<武训传>的讨论》、《关于红楼梦研究问题的信》、《同音乐工作者的谈话》、《关于正确处理人民  相似文献   

9.
寻求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是关乎到党和国家命运的全局性大问题,这其中也包括建设和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艺问题。而文艺的民族化,又是社会主义文艺事业发展的根本性问题。这个问题,在“五四”以来的新文艺运动史上,曾经几次引起整个文艺界以至于党的关注和反复探讨。它已不是一个新问题了。但是,它却是一个同文艺的生命一样长久,又同文艺的生命一样新鲜的问题。在文艺的新时期,所以又重新提起它,是因为文艺面对着新的情况:即一方面在创作上积累了民族化的新经验,显示了新的发展;一方面有不少人,特别是一些文学新人,对文艺民族化的内涵和意义不甚了解甚至有不同程度地轻视和忽视。在理论上正确阐明并在创作实践中体现文艺的民族化,成了发展新时期文艺的一个根本问题。  相似文献   

10.
"文艺自由论辩"是20世纪30年代最具理论色彩的文艺论争,不同于同时期其他论争的是,引发者胡秋原和左翼理论家的资源都来自马克思主义理论话语,但立场观点和理论逻辑却针锋相对.胡秋原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作为分析解释文艺现象的理论和方法,主要依据普列汉诺夫的文艺论述,而左翼理论家则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作为政治信仰和意识形态,特别推崇列宁开创的党性理论;胡试图辨明的是文学本体论问题,左翼理论则着眼于文学的功能.胡秋原在论辩中阐述了一些合理、科学的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点,是对左翼文坛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有益补充,促使了左翼理论家的态度反省与理论完善.  相似文献   

11.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继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邓小平《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祝词》之后的又一里程碑,是指导新世纪我国社会主义文艺大繁荣、大发展的重要理论指南。从革命文艺到社会主义文艺,党的文艺思想在不同历史时期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在民族解放的重要历史时期,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是"研究文艺工作和一般革命工作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已经整整五十年了。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毛泽东同志捍卫了马克思主义的文艺思想,结合中国的革命实际,特别是五四以来革命文艺的实际,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文艺思想。半个世纪以来,《讲话》一直是我国文艺工作的指针。 《讲话》提出问题的中心是文艺“为群众”和“如何为群众”的问题,毛泽东同志指出:“什么是我们的问题的中心呢?我以为,我们的问题基本上是一个为群众的问题和一个如何为群众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文艺的社会属性是什么?搞清这个问题对于我们正确理解文艺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正确处理文艺与生活的关系、文艺与政治的关系,正确解决文艺遗产的继承与革新等问题,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艺属于上层建筑范畴,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经过五十年代初期批驳苏联特罗菲莫夫的“文艺非上层建说”之后,这在马克思主义文艺学中已是一个不成问题的问题了。但近年来在我国文艺理论界却又出现了一种“文艺非上层建筑”说,其代表性观点就是朱光潜教授在《西方美学史》序论里的一段论述。朱先生只把“政权,政权机构及其措施”也就是  相似文献   

14.
早在1942年5月,毛泽东同志在他那篇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经典文献《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从解决文艺工作与革命工作的关系出发,就提出了解决文艺工作的中心问题,即“一个为群众的问题和一个如何为群众的问题”。毛泽东以马克思主义的唯物  相似文献   

15.
常河  史维文 《学术界》2004,(5):114-120
毛泽东同志1942年发表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是一篇马克思主义的光辉文献,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讲话》发表后,作为革命文艺的指南,对指导我国文艺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但在最近一个时期却有人把"文革"文艺形态的出现,如"三突出"原则等等,从理论上归因于《讲话》,这是极为错误的观点.本文认为,对《讲话》的理解,要从革命文艺理论的角度展开,由此可以澄清对《讲话》的一些错误观点和言论.  相似文献   

16.
五十年前,毛泽东发表了《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这一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的经典文献,精辟地论述了文艺与生活、文艺与人民、文艺与政治、作家在文艺创作过程中的立场、观点、思想、感情等一系列根本问题,奠定了毛泽东文艺思想的理论基础,标志着一个崭新文艺思想体系的诞生,为中国革命文艺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回顾《讲话》发表以来半个世纪的历史进程,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当毛泽东文艺思想得到全面、准确理解和坚持的时候,文艺事业就繁荣、发展;而当毛泽东文艺思想被片面,错误地理解,甚至被淡化、歪曲的时候,文艺事业就遭到挫折,甚至走上偏离社会主义和人民群众的歧途。这就充分证明了毛泽东文艺思想对社会主义文艺事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文艺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文艺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毛泽东文艺思想主要体现在《新民主主义论》《反对党八股》《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同音乐工作者的谈话》《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在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等著作里,其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则可以说是一本毛泽东文艺思想的专著,是毛泽东文艺思想的集中体现。《讲话》在现代文学史、当代文学史上的划时代意义和理论指导地位,早为文学史所确立。但是,随着这两年文艺界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的泛滥,一些同志为了达到否定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否定毛泽东文艺思想,实现所谓文艺指导思想多元化的目的,采用各种颠倒是非、歪曲事实的手法,对《讲话》进行全面系统的攻击,诬蔑《讲话》是“圣  相似文献   

18.
半个世纪之前,毛泽东同志和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研究、解决中国革命文艺实践中一系列带根本性的问题,建构了毛泽东文艺思想的完整的科学体系。作为这种科学的文艺思想理论体系的主要创立者,毛泽东同志在其论述文艺问题的代表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中精辟阐明的基本精神和理论原则,自然也就成为毛泽东文艺思想的主要內容的集中体现;于是,党的文艺理论工作者普遍建立了这样一个基本共识:学习、研究毛泽东文艺思想,不能不重点学习、研究毛泽东同志的《讲话》,继承、丰富和发展毛泽东文艺思想,也不能不以毛泽东同志的《讲话》所体现的  相似文献   

19.
实践的观点,作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基本观点,像一根红线贯穿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发展史上。五十年前毛泽东同志发表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关于文学艺术的思想和观点一样,充分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实践性的特征。正是坚持实践的观点,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观点与美学原则和中国文艺实践的具体情况相结合,才使毛泽东文艺思想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  相似文献   

20.
<正> 党的十二大提出了“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问题。同样,社会主义文艺也必须“走自己的道路”,具有中国的特色。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艺,除必须始终坚持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指导外,还有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必须始终坚持民族化。关于文艺民族化的问题,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们有着一系列的精辟论述。坚持文艺的民族化,是一条重要的文艺发展规律,也是我们党和国家文艺方针的内容之一。新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