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吴福环 《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1(3):1-3
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内在本质和活的灵魂。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时代 在发展,社会在前进,马克思主义也必然会不断发展创新。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 我们的新的实践。 相似文献
2.
郭文奇 《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16(2):4-6,14
与时俱进 ,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 ,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极其重要的新思想、新观点。我们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 ,又要发展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 ,发展创新 ,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与时俱进 ,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 ,就是要用“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指导新的实践 ,始终保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 ;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 ;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把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实现好 ,维护好 ,发展好。 相似文献
3.
凌文豪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5):11-12,16
马克思主义是在与时代课题的回应与超越的互动关系中实现"与时俱进"的,"与时俱进"既是马克思主义内在发展机制,又是维护、体现和完善它的本性的内在需要;"三个代表"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又一重大理论成果,因其能够更精确、更深刻地从理论上表征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和未来走势,因而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实际上就是以"三个代表"作为时代旗帜,导引我们的改革开放事业向深层推进并赢得更加辉煌的胜利. 相似文献
4.
戴跃侬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11(2):11-15
在马克思主义的经典理论中,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而其核心:“一切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则是马克思主义的最高命题。坚持马克思主义,首先应当坚持马克思主义的这一根本价值和最高命题。中国共产党人在中国革命与社会主义建设的进程中,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通过艰难探索,丰富和发展了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历代中央领导集体在践行这一最高命题上都作出了贡献,尤其是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在党的十六大以来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对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再度进行理论创新,在践行马克思主义最高命题上开辟了新道路。 相似文献
5.
买买提艾力·吐尔地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Z1)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是作为我们党永远坚定不移的指导思想,对马克思主义在不断变化了的新历史条件下,只有用新的思想、新的方法来研究和运用,才能永远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本文主要分析在新实践下对马克思主义用新的思想、新的方法来运用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6.
于欣荣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4(3):77-80
马克思主义哲学潜在地包含着实践思维方式和思维逻辑所具有的方法论意义。实践地去理解和把握其方法论意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向其方法论转化的过程。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转化成实践主体潜意识的方法论,内在地规定了其实践哲学的理论诉求,并指导人们进行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行为,从而达到实现人的彻底解放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高度统一的诉求。 相似文献
7.
倪志安 《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9-14
实践方法论是指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方法论,是以实践思维方式和实践逻辑为根本特征的方法论,是立足于实践的本性和规律,从实践理解、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人与自身关系的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实践方法论具有如下特征:第一,它是从实践理解思维和存在、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对立统一的方法论;第二,它是从实践理解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人与自身对立统一的方法论。实践方法论从实践理解,肯定了人对自然改造、人对社会、自身改造的“有所作为”的合理性与必要性;实践方法论是从整体的实践理解,人在改造环境中改造自身,在改造自身中改造环境。对认识、把握和塑造实践方法论的深入探讨,将有助于增进人们对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庄严的历史使命。中国共产党 80年的曲折历程告诉我们 ,发展马克思主义是对马克思主义的最好坚持 ,马克思主义不发展就没有生命力 ,就坚持不了。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反对本本主义 ,坚持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国情相结合 ;按照实践的发展推动马克思主义前进 ,用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来指导新的实践 ;坚持实事求是精髓论 ,从对马克思主义迷信和崇拜的观念中解放出来 ;坚持彻底的唯物主义 ,从错误和对立面中学习有益的东西。 相似文献
9.
方法论是马、恩留给我们的最宝贵遗产。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被"边缘化"的背景下,加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方法论教学",是提高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地位、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根本途径,是对青年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价值观教育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需要,也是经济学专业系统学习的需要。进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方法论教学,要求教材中要体现方法论,教师教学过程中要备"方法"、讲"方法"、用"方法"、考"方法"。 相似文献
10.
朱荣英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3-9
以实践性与革命性相统一的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与以唯心主义、形而上学为主导的西方哲学方法论之间,存在着本质区别。但这种区别并不意味着后者对前者就无足轻重或原本就是相互抵触的。西方哲学方法论对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在诸多方面不仅增添了适合于目前时代特征的新方法、新范式、新思维,而且还为马克思主义实践方法论开辟了所不曾有的、未充分展开的新的自我生成之域,在方法论上创造性地构建了总体适应后现代社会发展之时代精神要求的新理念、新原则。因而,完全可以说马克思主义实践方法论上的革命性变革与西方哲学方法论的近现代转型,具有某种程度上的同步性与共通性,二者在方法论上的同向建构大大高于它们的异质背反,这无疑为深化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当代研究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1.
逄奉辉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2):39-41
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要求,在150多年的流变历程中,马克思主义以实践作为生命力的内在源泉,以民族化作为其与时俱进的基本规律,不断地实现着历史性的跨越,完成着理论内容和思维方法的自我打造、自我跃迁。 相似文献
12.
廖乐焕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0(6):5-7
本文以党的十六大报告精神为指导,从马克思主义是与时俱进的理论结晶,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也是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内在规律这三个方面,阐明了马克思主义是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本质特征:从马克思主义的产生过程看,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形成的主要特征;从马克思主义的内在要求看,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从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历程看,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必然要求;从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使命看,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永恒主题。 相似文献
14.
陆克富 《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3,13(2):3-4
与时俱进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统一起来,丰富发展了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与时俱进的前提与基础,而与时俱进则是检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效果与程度的标准.三者辩证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之中.坚持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探索与实际工作都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相似文献
15.
杨军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24(6):54-56
主要从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角度 ,分析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所具有鲜明的实践性、革命性、开放性和战斗性特征 ,这些特征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紧密结合 ,构成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内在动力 相似文献
16.
高宝柱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0(3)
要使"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真正成为全党在实际工作中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就必须正确解决实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方法论问题,切实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具体性、系统性原则的要求,在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过程中,始终做到"务实"与"务虚"、"共性"与"个性"、"部分"与"整体"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7.
郭华茹 《江苏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9(1):1-4
保持党的先进性既是马克思主义建党理论中一个根本性的重大理论课题,又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一以贯之的伟大实践。中国共产党在理论与实践的探索中不断实现党的先进性的与时俱进,这是我们党保持旺盛生命力和事业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相似文献
18.
郭玉生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25(6):11-15
新实践美学虽然在实践范畴的基础上建构美学理论,但新实践美学对"实践"的态度不但没有崇拜性而且具有反恩批判精神,认为实践既具有建构功能,也具有转化和解构功能,强调了审美的自由性,阐明了审美活动的现代内涵以行使其批判社会异化的功能。新实践美学在对于马克恩主义的实践唯物主义和实践观点的深广开(?)之中,把当代西方人文科学思想从实践的角度吸收到美学中,扩大了阐释阈限,是马克思主义美学的中国化的重要成果。 相似文献
19.
仇小敏 《中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488-492
党的几代领导集体在实践中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形成的毛泽东思想,开启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则坚持、发展和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解决了中国不同发展阶段所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在实践中不断地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进到新的理论境界。这充分证明了,实践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与时俱进的内在动力。 相似文献
20.
王进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24(6):60-6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同中国共产党对国情的认识状况密切相关。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 ,不断克服对国情认识的偏差 ,与时俱进 ,把握国情 ,成功地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次历史性飞跃 ,并为马克思主义的进一步中国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积累了重要的历史经验。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