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拉美左派执政后,左派政府与俄罗斯之间的关系发展迅速,双方合作的领域不断扩大,层次不断加深。拉美左派将俄罗斯视为抗衡美国霸权主义的重要战略支撑。加强与俄罗斯在政治、能源、军事和高科技等领域的合作,不仅能有效摆脱长期以来对美国的严重依赖,增强其独立性和抵御风险的能力,还能有效提升其在国际社会的地位和能源领域的话语权,促进其外交多元化战略的实施。  相似文献   

2.
从1998年查韦斯当选委内瑞拉总统以来,除古巴外,在拉美陆续有多位左派领导人赢得大选,这一现象引起了国内外政界、学术界的高度关注。拉美左派的范畴包括那些对内代表大多数拉美民众利益、要求对现有经济、政治制度进行变革的,尤其强调改变目前不公平、不公正现象、强调国家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起重要作用的;对外反对美国霸权主义,主张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和主张拉美一体化的政党、团体、组织及个人。新自由主义改革的不成功、传统政党的衰落、资产阶级民主体制的恢复、美国因素及拉美对全球化的不适应等,是拉美左派崛起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江洋  吕梁山 《理论界》2006,(3):179-180
新左派运动是20世纪60年代美国激进运动的主流。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陆续有学者对这一运动进行关注,并对其进行了初步的介绍和评价,这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学术界在这一研究领域的空白。  相似文献   

4.
张亮 《晋阳学刊》2013,(1):78-83
《新理性者》和《大学与左派评论》是英国新左派早期重要的两份政治刊物。它们具有不同的起源、不同的人员结构和不同的办刊理念。《新理性者》的贡献在于提出"社会主义人道主义",为英国新左派的早期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大学与左派评论》则致力于分析当代英国资本主义现实,为英国新左派后来在文化研究、政治学等领域的学术繁荣开辟了道路。  相似文献   

5.
创办于1960年的《新左派评论》是当代欧美最具有影响力的左派理论期刊,它自觉地根据时代的发展,不断调整自身的编辑策略。20世纪90年代,《新左派评论》以政治路线、理论路线的偏移为代价取得表面上的持续成功,但导致内部分裂。2000年,经过深入思考,杂志的灵魂人物佩里·安德森实现向左回归,领导《新左派评论》完成"更新",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取得了值得所有左派知识界的尊敬,从而实现了新左派的再兴。  相似文献   

6.
南禅左派,比照着晚明王阳明心学系统“王学左派”提出,也即禅宗史家宗密所谓禅宗三宗中的“泯灭无寄宗”。它不是一个区域性的派别,而是跨区域、跨派别的席卷中、晚唐禅宗各派的时代思潮,其引人注目的典型特征是虚无和颠狂。  相似文献   

7.
徐良 《学术研究》2005,(3):99-104
美国"新左派"史学是20世纪50至6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个激进的史学流派,从它登上美国史坛的那一天起,就以其鲜明的个性和激进的史学观点引人注目.作为一个激进主义史学流派,"新左派"史学的形成和出现是各方面因素互相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作为20世纪60年代前后在美国史坛突起的一支狂飚,新左派史学从其登上美国史坛的第一天就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与争论。但无论从国外还是从国内研究状况来看,学界对这一史学流派的研究还不够全面、深入和充分,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内史学界对这一史学流派的关注与研究尚有许多不足。时至今日,尽管作为一个学派,它的影响已大不如前,但其代表人物对美国社会诸多问题的批判仍发人深省,对认识今天的美国社会仍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对美国新左派史学进行研究,也可以为我国现阶段诸多问题的解决提供有益的启示,具有重要的现实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9.
英国新左派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的重要载体之一。新左派思想家的历史唯物主义思想在理论上具有"文化和物质相结合"、"历史和哲学相结合"、"社会结构和阶级主体相结合"、"理论与现实相结合"等相互激荡又相互关联的理论特质;在实践上,批判资本主义社会制度追求社会主义民主道路,支持并致力于核裁军运动。新左派思想家在理论、实践相结合的维度上,从不同角度和研究范式方面,拓展了传统历史唯物主义研究的理论空间,为我们开辟了历史唯物主义研究的一道独特"风景"。  相似文献   

10.
上世纪50年代后期,英国新左派理论家在新左派运动形成之初开展了一场关于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的争论。这场争论主要涉及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的内涵、斯大林主义的人道主义危机和如何构建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等问题。此次争论促进了新左派运动内部的理论革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的内容,推动了英国新左派运动和西方伦理学的发展。就其实质而言,这场争论实际上是马克思主义在英国进行本土化的一次尝试,它在取得重要成就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对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理解偏差。  相似文献   

11.
阿尔都塞倡导的"意识形态国家机器"概念已经扩展到肯定和支持作为美国资本主义的特殊意识形态的消费主义这一独特角色上.事实证明,工人消费水平的提升所起的有效作用只不过是补偿(从而承认)了他们所受的不断加深的剥削及其负面社会影响.而这种补偿要获得成功就需要工人信奉一种强调消费重要性的意识形态--消费主义;美国左派(在工会、党和运动中)的缺点就在于认可了这种消费主义.而不是在反资本主义的政治结构下破坏它.  相似文献   

12.
中共党内的"左"倾民粹主义,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一是混淆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界限,将民族资产阶级作为革命对象,对资本主义、资产阶级抱有高度恐惧和敌视;二是对农民,尤其是贫苦农民革命性的过分强调,忽视了他们在革命高潮中体现出来的激进性、狂热性和绝对平均主义倾向;三是对土地平均问题的过分强调,在土地革命中表现出严重的绝对平均主义,在土改运动中体现出农业社会主义色彩。中共党内的"左"倾民粹主义,有着自己鲜明的特色。它没有系统的组织化的民粹派,也没有系统的民粹主义政治思想,它更多地体现为一种不自觉的民粹主义思想倾向和情绪;相对于马克思主义主流来说,民粹主义居于思想的次要地位,只是表现为一种思想潜流,这种潜流往往是在革命的高潮中,尤其是在"左"倾思想泛滥时集中呈现出来。在动员和组织广大民众参加革命的过程中,民粹主义主要体现出正面的积极作用;当革命处于激进的高潮时,民粹主义便展现出负面的消极影响,严重地危害中国革命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解读欧远方先生兴趣格言——读书读史书、写字写颜字、交友交诤友入手,阐释了先生治学为人的高尚品格,以志缅怀。  相似文献   

14.
马兴荣 《学术研究》2003,(3):128-128
我读到詹先生最早的词学论文是 1 936年 9月 30日发表在《词学季刊》三卷三号上的《论寄托》 ,其后 30年间 ,詹先生的词学论文和著作我都拜读了 ,给我印象很深的有三点。(一 )严谨的治学风范。詹先生的词学论著总是实事求是、一丝不苟的。例如 ,《读夏承焘先生的〈温飞卿系年〉》这篇论文 ,他在充分肯定夏先生成就的基础上提了五点商榷 ,然后按《温飞卿系年》的体例建议补入三条材料 :①太和九年 (乙卯 ) ( 835 )甘露事变 ,王涯被杀 ;②开成三年 (戊午 )( 838)韦筹进书史解表五通 ;③咸通九年 (戊子 ) ( 868)杜审权罢相 ,出为镇海军节度使。…  相似文献   

15.
孔庆东 《学术界》2005,1(3):139-142
左翼小说是上世纪20、30年代的一个重要小说流派和文学现象。在现代文学的研究史上,对它的评价一直是忽高忽低的,其原因在于看重了它的革命性而忽视了它作为小说的文学性。其实,左翼小说除了它在革命史上的意义之外,在现代文学史上和现代小说发展史上,都还具有相当重要的阶段性意义。  相似文献   

16.
<正>20世纪30年代,以“左联”为旗帜的左翼文学为中国现代文学史写下了复杂的一页。“复杂”性之一是就其对中国新民主主义的贡献而言,左翼文学是无愧于历史的,不少左翼作家为革命献出了生命,还有不少左翼作家一直奋斗到社会主义革命,“一生  相似文献   

17.
从宪政的角度来看,各种意识形态在一个多元化的社会结构中都各有自己的地位和功能.中国的崛起需要一个健康的、多元的、平衡的思想局面.我们需要一种宏观的叙事能力和框架,开拓一种宏观的视野,把各种意识形态置于这种宏观的、整合性的宪政制度中.本文以超越左右思想意识形态为例,分析和比较三种模式.第一种模式是目前正处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与我国政治体制相适应的"统筹兼顾"模式.第二种模式是通过分别代表"左""右"利益群体的政党轮流执政来达到超越左右,平衡各方利益的目的.第三种是在政策制定和选择过程中多方咨询、兼容并蓄各种思想库成果的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