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4 毫秒
1.
马克思自由观的三个环节与三个纬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由问题只有从实践去理解,才会脱去其形而上学的外衣。马克思的自由观是现实的实践自由观,因为自由是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实践中获得的。在马克思看来,人的实践自由表现在对客观必然性认识的自由、实践观念活动的自由、物质实践活动的自由三个环节,而实践活动内在地包含着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也即人与社会的关系)和人与人自身的关系三种关系。相应地,人的物质实践活动的自由也就表现在这三个纬度。  相似文献   

2.
自由并不是过去人们所理解的“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本文主要从以实践为基础的人的自我生成角度来谈自由。“真”是人通过实践活动展示其存在的一种方式 ;“善”体现了人的自由选择性 ,并通过对象化活动使可能变为现实 ,其间人的本质得以生成 ;“美”是在真、善统一的基础上人的内心愉悦的体验 ,是人实现了的本质力量。自由是人通过对象化的实践活动所达到的真、善、美高度统一的状态  相似文献   

3.
自由就是成为主人。自由是人在世界的确立程度和人对世界的统治尺度。自由可以从反面规定:摆脱什么而自由,它是指人要摆脱妨碍着人的生命活动的种种束缚和桎梏;自由又可以从正面规定:实现什么而自由,它是指人投入实践,寻求自身的解放,去创造新的世界和新的自我。中国传统的自由观,主要是一种摆脱……而自由,它是由庄子奠基并通过魏晋风度落实并广泛传播开来的。  相似文献   

4.
着眼于价值与真理统一的、实践的社会历史观,观察和思考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走向,我们可以大体地预期:人类社会发展的前景和未来目标,应该是以价值与真理的高度统一作为其标志的理想状态——人的彻底解放与自由全面发展。自由不是单纯的人的本质和能力,也不是世界的现成秩序及其内在必然性,自由的问题,是人的主体尺度和外部世界客观尺度的统一。而已往对自由所特有的内在矛盾的理解,往往表现出某种片面性和抽象性。马克思认为,自由是人的生存实践发展状态,是在人的历史活动中不断生成和发展着的历史过程,是化外部必然为自我目的、支配现实的能力,只有在把握必然性并使之转化为服务于自己目的过程中,人才能够得到自由。人与自然、个人与社会、个人自我三方面的内在联系及其实践运动,构成并推动着人类全面自由的不断实现。  相似文献   

5.
哲学应当帮助人们认识为什么生活和如何生活的问题,成为既密切关注人的外在物质世界又关注内在精神世界,面向、贴近、围绕人的生活世界和心灵深处的学问。人为获得幸福而活,如何才能获得幸福,应尽量将人的事实性和价值性存在相统一起来才能获得幸福。通过审美实践才能将事实性与价值性统一起来。审美超越了任何道德的或生物的利害关系,在审美实践中真与善、感性与理性、合规律与合目的性、自然规律与社会实践、客观必然与主观目的、必然与自由相互渗透、交融,走向统一。我们应当从审美实践出发,探索新形态的马克思主义哲学。  相似文献   

6.
人们以获取对世界的认识为认识活动的目的 ,然而人们又往往被自己的认识成果、认识世界的观念、理念所束缚 ,这些又制约着人们进一步取得对世界的认识。本文就理念、观念对认识主体的内在异化现象 ,分析内在异化的迷人的特征以及观念知识对人的奴役 ,探寻内在异化的主体性原因 ,并试图寻求摆脱奴役通向自由之路  相似文献   

7.
人们在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中必然要讲究效益和效率。以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为主要研究对象的认识论应该包括实效思想。研究认识活动的实效、认识活动指导下实践活动的实效,研究实效观念和讲究实效的原则,就成为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一、实效与马克思的“为我关系说”需要作为一般范畴,表明了有生命的东西的一种摄取状态。人的需要是由主体的内在规定和主体与外部世界的相互关系决定的。马斯洛研究了需要的丰富性后指出了优势需要层次与人的行为之间的关系,即某人产生一种优势需要如饥饿时,他的各方面都会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8.
古秀蓉 《兰州学刊》2000,(1):30-32,7
(一)科学精神的内渗是近代人格的素质。从心理学而言,人格构成的要素主要是知、情、意三个方面。“知”体现了人性中的理性本质,宽泛地说,就是人的认识能力。作为思维和实践的主体,人所面对的客体是一个必然世界,人要想获得自由,就必须认识这种必然性,并从其中的多种可能性里作出合理而有利的选择,再通过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使作为自在之物的对象发生形态变化,满足自己的需要1。这一过程,实质上就是人们科学地认识世界(包括自然界、社会和主体思维),追求真理,获得认识论意义上的自由;而作为主体精神力量的“知”,则表现为科学内蕴的“求真”…  相似文献   

9.
人类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内在地包含着理性、非理性两种因素,而社会发展实际上是人类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的展开过程,因此,非理性因素必然要通过人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影响社会发展。解构非理性因素的内容,分析非理性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阐述非理性研究在社会管理、社会教育与智力开发、经济及社会超常规行为等方面的社会学意义就显得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10.
人的思维方式是人的思维活动赖以进行的框架、模式。它来源于人的思维活动,同时又反作用于人的思维活动,它既受思维对象的规定和制约,又促进和限定人的思维对思维对象的把握。它是在人的长期的认识世界、变革世界的活动中形成的,具有历史性和继承性。前人的思维方式总会以这样或那样的形式在后人的思维方式中得到某种保留和积累。但同时,人的思维活动又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的,特定历史条件下的思维必然具有特定的内容,而思维内容的不同就会导致思维方式的差异。思维方式是随着作为思维对象的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而演变的,这使思维方式具有时代的特征。把握思维方式的时代特征,阐明思维方式在特定时代的发展趋向,探究思维方式演变的规律,是哲学的任务。当代人的思维方式已经表现出并正在表现着自己的特征,这种特征即——综合的趋向。这种以当代科学技术、政治、经济、文化为背景和依托的综合趋向汇集着当代人的聪明才智,展示着当代人思维方式的时代精神。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通过对意识形态的批判,否定了哲学自身内在的规定性,以期实现由自由意识到实践力量的转化,从而充分肯定了实践力量的革命性。而“世界的哲学化同时也就是哲学的世界化”的命题,又内在地与马克思提出的“消灭哲学”与“实现哲学”在本质上是一致的,是以这种实践力量来“消灭哲学”使“哲学世界化”和“世界哲学化”来“实现哲学”。同时,马克思又强调必须把哲学同革命实践、无产阶级的斗争结合起来,以实现人的彻底解放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高度统一。马克思要求“消灭哲学”和“实现哲学”,其宗旨在于强调哲学不应满足于对世界是什么的理解与说明,而应当致力于现存世界的革命化和人的解放,这正是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超越历史上一切旧哲学的一次深刻变革,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变革的实质。  相似文献   

12.
社会历史是有意识、有目的的人的实践活动创造的 ,但这并不表明人的活动在创造历史的同时也就创造了社会规律。社会规律作为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自始至终存在、贯穿并规定人的实践活动。社会规律对于人的实践活动来说 ,是与生俱来的 ,必然的。社会规律对于人的活动的全部约束力、对历史进程的全部规范力 ,正是人类历史活动本身的内在规定性。人的主体因素只能认识、顺应、利用社会规律 ,而不能创造、改变、消灭社会规律  相似文献   

13.
人的实践活动内在包含着意义维度,人的实践活动主要是人的意义活动。实践的意义维度具有不同的意义取向,从而产生不同的实践效果,并最终决定着实践的成败。人的实践是为了实现人的意义,表现在人的发展中就是使人获得全面而自由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论马克思人论中本质主义与反本质主义的内在冲突(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早期所树立的关于人的价值理想是个人所拥有的丰富的资质和禀赋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这一理想所反对的是把具有丰富属性的人变成一种片面的人,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的人论富于反本质主义的意蕴;但与此同时,马克思又赋予了这一价值理想以"自由的自觉的活动"这一本质,在其后的思考中,在为人的价值理想探寻现实道路的过程中,他又进一步将人的本质规定为社会关系的总和,规定为物质生产活动,规定为资本及其运动的必然逻辑,从而回到了本质主义思维方式的轨道上。也就是说,在马克思人论中,存在着本质主义和反本质主义的内在冲突。  相似文献   

15.
主体与客体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一对重要范畴,主体是指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践活动的人。客体指的是进入主体认识和实践范畴的客观事物。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就是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发展过程,是一个从必然到自由的无限发展过程。主体的认识能力决定对客观世界的改造能力。  相似文献   

16.
审美是一种建构,在过程性的活动中,既内化着对象,又外化着主体。建构又是自由的活动,主体的审美情感、理想得到最大限度的延展和发挥,但是,无论是怎样地发挥,主体总要受到对象世界的限制。而审美绝非停留在对象世界的描述和复制层次上,主体总是力求自由地  相似文献   

17.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主体同客体作为范畴是成对出现的,作为“存在”是相互建构的。人类社会实践历史地规定着它们用来标志认识过程相互影响和制约的两个对立面。所谓认识主体,就是一定实践和认识发展的历史阶段上,具有认识能力并进行着实践活动的社会的人。要唯物辩证地理解主体,应当从四个方面具体界说。第一,从客观方面(即本体论)说,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本身是客观性的物质实体。第二,从主观方面说,人又不是一般的存在物,人的活动是有意识有目的的。人能够能动地加工感性材料,进行理论概括,形成主观观念,并通过实践,物化这些观念,达到能动改造世界的目的。第三,从实践方面说,人只有参与了感性的物质活动——实践,才能认识客观对象。离开实践,充其量只不过具有认识能力,而还不是一个现实的认识主体。第四,从社会历史性方面说,人的认识能力、手段、方法以及认识所能达到的结果,是受社会历史条件制约的。所以作为认识主体的人,都是一定历史阶段上个体性与社会性相统一的人。实践不仅界说了主体范畴的本质,而且,对客体的界说,也必须通过实践才能得到科  相似文献   

18.
评价与价值,不能因为都内含着“价”就笼而统之。现当代已经高度社会化了的人的实际活动过程充分表明,评价属于认识活动范畴,价值或价值观念则属于改造活动范畴,并通过改造性实践观念的现实化呈现出来。认识是改造的前提,而认识中所内涵的评价则是建构改造性实践观念的指示器,也是与价值观念内在统一的切合点。人的认识既是对自然的认识,也是对社会的认识,因此,评价就以不同层次、不同性质的形式展现出来,并成为确立科学发展观和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根据。  相似文献   

19.
关于认识对象,我国哲学界过去一般都把它规定为“客观世界”或“外部世界”。近几年来,一些同志认为,“从现实的认识过程来说,只有进入人的实践和认识活动的领域,与主体发生相互作用的、成为实践和认识活动的现实对象的那部分外部世界,才是现实的客体”(《认识论辞典》,第36页)。这种观点  相似文献   

20.
论实践活动的情感意志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实践创造活动中,人是以自己的整个身心、灵肉、全部本质力量去改造对象世界的。因此,人所发动的实践活动对程,既不同于自然物之间的纯粹客观化的运动过程,又与动物同周围世界之间的纯粹本能化的活动过程有本质的区别。人的实践创造活动既体现物的原则,又体现人自身的原则;既存在着物质的运动规律,又包含着精神的活动规律;既涉及到自然世界,又关联到社会和历史。因此,人的实践创造活动有着诸多基本特点。过去,人们一般从客观性、能动性、社会性和历史性角度去界定实践的特点,而忽视了实践自身所独有的内在性特点和实践主体的丰富特性。对于实践自身的内在特性笔者已有诸多论述,此文只侧重谈实践主体的基本特性——情感意志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