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中国史学的一个巨大的特点是它是以雄厚的史料支撑的史学.史料的丰富使得史家注重史实的认知,注重长期的历史的浸润,而理论难以介入.史学的转型潜在地受到了史料的制约.史料派从内在理路上继承了考据范式而进一步完成了历史观念与问题意识的更新,为解决当时建设中国古史而不具备的史料问题走上考据之途.史观学派在对理论与史料都缺乏理解的情况下研究中国社会形态与社会性质,亦未完成重新认识中国的任务.  相似文献   

2.
孙瑜 《北方论丛》2015,(5):70-72
传统纸质文本史料是历史学研究的核心资料,历来受到历史学家的重视。然而,历史的记录和传播方式始终呈现多元化趋势,这也是历史学研究的特点之一。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伴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与普及,影像史料作为传播历史信息的载体,以一种全新的样态出现,并表现出旺盛的生命力和广阔前景,备受历史学研究的关注。当大数据时代来临之际,数字化、信息化技术催生的、新的外在表现形式与存在样态的影像史料,将带给历史学研究新的便捷,但也有许多问题值得进一步思考。  相似文献   

3.
史学著作的图文配合与构建视觉史料学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图与文相配的图书出现于古代,确切说是近古;有科学意识地进行图文配合则出现在近代,但依然没有摆脱图书有文无图的基本状态。当前,史学著作的图文配合的水准较低,主要表现为,图与文内容不相配合,图的说明质量不高,印刷不够清晰等。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对使用图片的真正意义和图文配合的学术价值尚欠明了;二是对图片材料底码不清,以为缺少史源;三是不懂得运用图片是艰苦的研究过程和结果;四是缺乏学术规范;五是过多地考虑图书成本问题。事实上,凡依据一切历史的、现实的实物、事象所拍摄的照片、记录片及文艺表演影像,均是视觉史料,是理解、阐释历史的史源之一种。由于它是以照片(图片)形式表现出来的,而照片又是依据实物、事象拍摄的,所以,照片来源的诸种实物、事象就成为考虑视觉史料分类的出发点。大体可以将它们区分为造形、绘画、各种实物、铭刻文书、遗迹遗址、古建民居、地图、历史照片、各种古代文书等类,以便一一说明其史料价值。当然,图文配合也应有学术规范。就其内容讲,在选图、命题、出处注释、材料考证、知识产权五个方面有与文章规矩相同之处,然亦有不同。从一定意义上说,可能更有其复杂性。总之,构建视觉史料学是非常必要的,史学工作者有责任予以关注。  相似文献   

4.
"史学便是史料学"是傅斯年及史料学派的代表性话语之一,反映了部分中国史学研究者受到西方实证主义哲学影响的痕迹.史料学派对近代中国史学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时过境迁,因其固有的片面因素,它的价值似乎也受到了漠视.本文拟就其提出的具体背景、价值及局限进行探讨,以求教于大家.  相似文献   

5.
在评价曹操问题的讨论中,郭老针对目前某些同志学习上的毛病,深刻地提出读书与求解的问题,强调要认真地多读些书.书有很多种类,对于学习历史的人来说,关系最密切的不外乎是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史学论著和历史资料三种(这里说的历史资料主要指文献资料,就完全的意义来说,史料还应该包括各种遗址和实物).所谓"好读书,好求甚解",就是把独立思考与认真读这三种书籍紧密地结合起来.这里想谈谈认真搜集、整理和研究历史资料的重要性.教学革命以前,有些旧的历史学者片面地强调史料的整理工作,提出"史料第一"的错误口号.这实质上是拒绝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来研究历史,因而便排除了吸取历  相似文献   

6.
数字化史料是数字化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历史学的数字化转向"过程中,数字化史料是数字化史学的先行(技术)实践,历史学向数字化"转向"应从数字化史料开始.就发展过程而言,史料数字化在前,数字化史料的全面形成在后.史料数字化指的是,以纸质文本为主的传统"现成""既成"("狭义"的)史料的数字化,而数字化史料既包括了史料数字化,也涵盖一系列"原创"性信息资料,属于"广义"层面的史料.数字化史料拓宽了史料的边界,对历史学发展进步有积极的作用,但种种消极意义同样不可低估.  相似文献   

7.
“后现代主义”对现代历史学一系列固有预设的威胁与冲击 ,已经成为当下史学界有目共睹的基本事实 ,而如何看待这一事实也早已成为学界议论纷纷的话题。本刊编辑部决意回应这一事实和话题 ,特设立本专栏  相似文献   

8.
“坚实的理论,第一手资料,创新的论点。”这是我笔之于《夏氏箴言手册》的写作学术论文的要求。以之规范自己,也以此要求我的弟子们。硕士学位论文是如此,博士学位论文更必须是如此。也就是我在每届博士生入学第一课所讲的,必须做到的“言人之所未言,发人之所未发”。这是必备的前提条件。所谓“理论”对历史学来说当然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也就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其最好读本是《资本论》。当年我所指导的硕士生,此书是作为专业课开设,博士生因时间短,写博士学位论文任务艰巨,不作为专业课,但要求多读,逐步做到有比较…  相似文献   

9.
傅斯年是近代中国的一位重要史学家,他在治史上倡导客观主义史观——"史学即史料学",注重史料研究,为近代历史科学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史料基础,在中国近代史学革命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但是他的客观主义史观带有唯心主义、形而上学和不可知论倾向,对唯物史观的建立和普及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0.
历史学即史料学:关于后现代史学的反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志瑜 《学术研究》2004,18(4):12-15
发轫于 2 0世纪 6 0年代的后现代主义是对西方的文艺、哲学、美学、社会学、语言学、历史学、心理学等众多领域产生重大影响的一股思潮。传入我国后 ,亦在诸多学科领域引起不小的反响 ,历史学当然也不例外。如何看待这一思潮及其对我国史学研究的影响 ,已经引起史学界的普遍关注。为此 ,本刊特邀请有关学者就这一问题从不同角度予以探讨。在本组文章中 ,赞成者、反对者、困惑者均有之 ,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代表了我国史学界对后现代思潮的几种主要态度 ,希望本组文章的刊发能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有所推动。  相似文献   

11.
如何利用数字化转型提升长期资本配置效率,是当今复杂多变和高度不确定情境下所面临的重要课题。文章从信息效应的视角,探讨了企业数字化转型影响资本配置效率的作用机制,并进一步检验了不同数字化转型维度的影响差异。结果表明:(1)数字化转型会提高资本配置效率,降低资本配置时的过度投资倾向;(2)机制检验表明,数字化转型通过降低代理成本,降低行业和企业层面决策信息不确定性,进而改善资本配置效率。但数字化转型并不能改变宏观经济政策环境不确定性对资本配置效率的影响;(3)在数字化转型的细分维度上,业务和组织流程上的数字化赋能可提高资本配置效率,而技术产品的数字化赋能并不能提高资本配置效率。研究有助于深化对数字化赋能企业资本配置效率的作用机制的认知,为我国探寻企业高质量发展路径提供学理依据及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2.
北京师范大学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中心于2000年1月成立,同年11月被教育部批准为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心主任为瞿林东教授,学术委员会主任为龚书铎教授。中心所依托的学科点是白寿彝教授在1961年创建的,具有长久的历史积累和广泛的学术影响。1961年至1965年,白寿彝教授在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成立了《中国史学史》编写组,创办了《中国史学史参考资料》,招收了史学史专业的进修教师和研究生,撰写出《中国史学史教本》上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1979年,《中国史学史参考资料》复刊,并改名为《史学史资料》。1980年,经教育…  相似文献   

13.
19世纪德国伟大的史学家兰克利用学科分化的有利时机推动了史学专业化的步伐。兰克对于史学专业化的贡献主要体现在 :确立了史学研究的对象 ,奠定了鉴别史料的原则 ,明确了历史写作者写作时应持的原则 ,特别是对于史学研究人才的培养更是兰克对于史学发展的重大贡献。兰克史学对世界史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兰克史学在今天仍不失其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4.
迅速发展的公民社会对由真知和卓见建构的公共知识体系之亟需,迫使历史学必须走出书斋,大力发展公共史学.虽然部分职业史学工作者已有所尝试,但大部分职业史学工作者对此仍持消极或反对的态度.公共史学要获得较好发展,首先要使史学界正确认识学院派史学与公共史学的关系,即:学院派史学与公共史学有机构成历史学的两翼,两者不可或缺,而且目前中国要发展公共史学,必须由学院派史学为之注入强劲动力.  相似文献   

15.
张旗 《河北学刊》2003,23(5):172-175
“史学危机”呼声的出现是新时期中国史学对社会转型的不适反应和初步调整。两次“史学危机”高潮的侧重点有所不同 ,对史学意识的刺激作用也有差异 ,同时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突破单纯批评的角度 ,对史学危机进行研究 ,是发掘它与史学意识内在关联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16.
史学批评与史学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史学批评 ,是史学的自我审视和总结 ,即对史学实践活动及其理论形态的反思认识。史学批评是史学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史学批评的正常开展 ,有利于推动史学发展、促进史学规范的构建乃至史坛学风的建设。史学批评是史学发展的内在动力。  相似文献   

17.
傅斯年是近代中国的一位重要史学家,他在治史上倡导客观主义史观——"史学即史料学",注重史料研究,为近代历史科学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史料基础,在中国近代史学革命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但是他的客观主义史观带有唯心主义、形而上学和不可知论倾向,对唯物史观的建立和普及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8.
从踏进史学研究的领地以来,我对《江汉论坛》就抱有深深的好感,这种好感根由《江汉论坛》历史专栏的特色。其主要特色之一,是对史学理论的重视及对当代社会的贴近。刊载了为数不少的佳作,引起国内学术界的好评和重视。基于这种感观,曾将拙作《论心理分析在历史研究中的应用》。优中国经济政策史的研究》、《马克思主义整体世界史观与中国经济史研究》等文投稿,均蒙刊发。无疑,《江汉论坛》对史学理论的重视及对当代社会的贴近,源于编者对史学发展的责任感和社会使命感。令人生敬。最近,陈启能先生撰文指出:“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在…  相似文献   

19.
在历史研究中广泛采用跨学科研究的方式,这是当代史学的一个显著特征。所谓跨学科研究,是指跨越学科之间传统界域的科学研究,即以历史学的研究对象为特定领域,引进和借用其它学科的理论和方法,从一个新的角度对人类社会历史加以深入的探讨。这一特征的形成,有其深刻的原因,其中主要是历史学所蕴含的“具有更多跨学科性”这一学科特性的张扬,以及科学整体化和历史学自身发展的逻辑结果。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历史学还将朝着跨学科发展的方向前进  相似文献   

20.
孔祥成 《河北学刊》2003,23(1):179-184
历史语言研究所(简称史语所)作为现代学术的一个重镇,其学者向以“史料学派”而著称。在国家罹难、民族受侵的多事之秋,他们各以其长,用“心力救国”,从不同侧面、层面在学理上为民族的解放和复兴寻找深层的精神资源支持。于是,就有了“抗战史学”。本文即以《史语所集刊》(1931~1945)为线索,借以探讨史语所与抗战史学的关系、结构及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