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声无哀乐论》中,嵇康模拟了一场晦明捭阖的讨论。秦客为儒家传统乐论代言,嵇康则借东野主人之口予以回应。主人指斥儒家礼乐论存在一难以实现的折衷:礼乐以情为本,但因人而异的情感或会妨害礼乐的客观性、普遍性。通过解构传统乐论,嵇康建构出一套形式化的音乐观,即认为音乐不含任何经验性内容,是纯形式之美。他对儒家乐论的批判,揭示出儒家礼乐以情为本的特点:作为教化工具,礼乐须以人情为其现实基础,所以不能"无情"。而有意摆脱政教负担的嵇康,则可以从至人养生的角度重审音乐,作出新解。最后一段答问中,嵇康在承认"声无哀乐"的前提下,迂曲地重新阐释了"移风易俗,莫善于乐"的命题,并展现出圣人"任自然"与"崇礼教"两种颇为相斥的面向。这套两可的圣人观,反映了六朝学人与传统若即若离的思想状态。在这个意义上,《声无哀乐论》是考察汉晋之际思想变迁的绝佳参照点。  相似文献   

2.
中国传统乐教思想主要体现为“声有哀乐”和“声无哀乐”两大流派。儒家“声有哀乐”对(礼)乐教化进行了理论反思,认为喜、怒、哀、乐是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与自然、刑法、政治、道德等有着内在的一致性,从而发挥移风易俗的作用。“声无哀乐”借鉴了道家思想,强调音乐的审美属性,但没有否认音乐的教化功能,而是通过解释音声的本质,揭示了音乐移风易俗的发生机制。“声无哀乐”推进了“声有哀乐”有关德性教化的论述,实现了传统乐教思想的演进与融合。  相似文献   

3.
《声无哀乐论》是嵇康表达其玄学与美学思想的代表作品。从表层看,它是一篇论述音乐的文章,主要探讨两个方面的问题:“音乐之体”———艺术的本原;“声无哀乐”———艺术与情感。从深层看,它又是一篇富有极强思辨性的玄学论文,强调的是审美主体的自我超越。一所谓“音乐之体”的“体”,实质上就是从哲学的角度讨论审美客体。《声无哀乐论》从客观存在、生成本原、构成要素、本质属性四个方面论述了音乐之体问题。其中生成本原是音乐之体的核心,构成要素和本质属性都是由此决定的。与阮籍《乐论》“八音有本体,五声有自然”的观点相似,嵇康…  相似文献   

4.
杨冬晓 《船山学刊》2012,(1):141-144
《声无哀乐论》认为音乐与个人情感无关,这种观念颠覆了礼乐文化认为音乐可以影响人心、传播政治教化的观念。而在否定音乐的实用功能之后,嵇康对音乐的价值评判转向了对韵律节奏与美感形式的关注。这种重视审美形式的价值观解除了礼乐文化附加于音乐之上的功利化判断,使得古代乐论的研究重点回归到音乐本身。而这种审美主义的思考模式与六朝文化中重视审美属性的观念形成呼应,是六朝审美自觉的一种表现,亦是古代美学观念的一大进步。  相似文献   

5.
中西音乐美学史上,两个否定性命题——“声无哀乐”和“情感的表现不是音乐的内容”——把两个相距近一千六百年、分属中西文化区域的人物联系到了一起。嵇康与汉斯立克,“声无哀乐论”与“音乐自律论”似乎结下了不解之缘,愈来愈为人们所关注。本文在《声无哀乐论》与《论音乐的美》的比较研究中,偏重于同中求异,力图在貌似类同的命题和观点背后揭示出两种音乐美学思想的根本差异。  相似文献   

6.
音乐在古代很受重视,可惜的是作为六经之一,这部所谓《乐》的经典早已失传。最早比较系统谈论音乐的是荀子的《乐论》。在魏晋南北朝时,对"音乐"的看法有了很大变化,许多玄学家,文学家都把"音乐"看成是"自然"(天道)的表现。本文将以《乐论》和《声无哀乐论》等乐理著作为参照,试图解析阮籍、嵇康的音乐思想,论说他们在音乐的本质、音乐的功能、音乐与人的情感关系等方面所作的开创性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魏晋之际的重要思想家嵇康,不仅在哲学思想和文学创作上颇有建树,而且在音乐上也深有造诣。他的《声无哀乐论》,就是一篇在当时音乐理论领域反对“名教”,阐述自己音乐美学思想的著名论文。南齐王僧虔在《戒子书》中说过:“才性四本、《声无哀乐》,皆言家口实。”(《南齐  相似文献   

8.
与玄学的中心论题"名教与自然"相联系,嵇康的乐论在探讨音声"有无哀乐"的过程中,不但在批驳儒家"声有哀乐"观念的基础上,否定了礼乐教化的功利主义文艺观,而且深化了对音乐审美本质的认识,提出了"以平和为体"的本质论和"有自然之和"的形式论,以及"导养神气,宣和情志"的功能论,初步构建了审美和超功利的音乐本体论体系,对魏晋时期艺术本体的独立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9.
魏晋时期玄学思想亦渗透到音乐、美术领域。嵇康的《声无哀乐论》把音乐置于玄学的指导下,着重探求音声之自然本原,以和声无象,哀心有主,将声音和哀乐分为二途,以不染太和于欢戚,将自然无为的原则贯彻于音乐领域。虽在理论上有无法解决的矛盾,但他着眼于声音和人类情感之上的更高的本质,有助于思维水平和音乐理论的提高。阮籍的《乐论》也认为乐本自然,非由人为。刘勰在音乐方面发挥“言不尽意”,认为情感之于音乐,其神理微妙,可以意会,不可言传。顾恺之作画,追求意在象外,境与意会。其画人物,尤重传神,画山水,意在寄托老庄情趣,无不受当时玄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论魏晋人物品评对中国美学的贡献和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魏晋以前,中国没有专门的系统的文艺理论和美学,只有一些零星片断的美学思想和言论散见于先秦诸子、主要是儒道两家的哲学著作中。到了魏晋时期,才出现了曹丕的《典论·论文》、陆机的《文赋》,挚虞的《文章流别论》、刘勰的《文心雕龙》、钟嵘的《诗品》、嵇康的《声无哀乐论》和《琴赋》,阮籍的《乐论》、宗炳的《画山  相似文献   

11.
文章首次将<声无哀乐论>和<音心对映论>作为迄今为止<乐记>研究中最具代表性的文章相提并论,并以一种全新的角度系统地对<声无哀乐论>进行读评,肯定其与<乐记>一脉相承,同时提出嵇康以<声无哀乐论>反对<乐记>的"音有哀乐论"是文不对题,遂分类归纳其谬并予以评论.但又提出其谬许是作者"故意制造错觉,静观对方的智慧如何"的假设.文章认为<音心对映论>与<声无哀乐论>从命题看,完全相反,但后者的某些论点与前者又基本一致.<音心对映论>对于<乐记>"和律论"的挖掘,使当代音乐美学研究注重了以人为本.  相似文献   

12.
王玫  王炎琪 《船山学刊》2008,(3):157-158
嵇康是中国古代音乐美学史上的一位划时代的人物。他在中国音乐史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他的《声无哀乐论》反映了音乐本质、审美感受和社会功能观,是一份不可多得的历史宝贵遗产。  相似文献   

13.
主观情感与音乐本分属两物、各自独立,但往往产生密切的对应关系.对于二者关系的认识直接涉及到如何理解音乐作品的审美意义.以探究嵇康<声无哀乐论>的美学思想为导入点,分析了心与音乐的内在联系,并探讨嵇康"声无哀乐"音乐理论的文化传承以及意义.  相似文献   

14.
刘勰《文心雕龙·乐府》追溯了齐梁以前乐府诗的发展流变,虽然讲的是文学史上一种特殊的文体——乐府,其中可见“乐”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功用以及刘勰的音乐美学思想.上古时期音乐具有娱神的功能,周代音乐具有极强的政治和教化作用,齐梁时期注重“乐”的娱乐和享乐的功能.刘勰推崇典雅中和的周代雅乐,批判齐梁时期的俗乐新声,批判了齐梁时期将“乐”作为娱乐和享乐的工具.他强调“乐”要具有社会担当功能,要为维护社会秩序和礼制服务.刘勰的音乐美学功能观为“乐”注入伦理学和社会学内涵,在中国古代音乐美学史上是有一定贡献的.  相似文献   

15.
张沙沙 《兰州学刊》2014,(10):116-119
魏晋时期,音乐美学突破了儒教美学思想开始独立,其核心范畴“乐象”内涵由秦汉时期的“礼乐”并存、乐附于礼,转为强调个体的情志抒发与领悟。在玄学思想的推进下,由注重外物对心指导转向注重心的感知体悟,这一思想流变恰与“乐象”概念的演进相一致。转变的直接效果便是在音乐美学领域推进了理论思维的逻辑思辨性,嵇康的《声无哀乐论》,便是当时音乐美学走向成熟化与体系化的标志。  相似文献   

16.
“礼乐教化”是贯穿于漫长的中国古代社会中的一种特有的意识形态现象。作为维护传统的宗法等级专制政体的思想统治工具,它起源于先秦儒学以仁义道德和宗法伦理为基本内容的政治理论,随秦汉统一的专制君主大帝国的建立而昌盛,经过历代思想家充实发展,在中国传统的思想文化领域内,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秦汉时代是中国的“大一统”政治的滥觞期,在这个阶段奠定的中国传统社会的经济、政治、思想、文化模式,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礼乐教化”也不例外。陆贾和贾谊作为汉初有代表性的政治理论家,在当时的礼乐教化理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乐论》是古代藏族的主要音乐理论经典,总结了13世纪西藏音乐的实践经验,阐述了藏族古代音乐创作和表演的思想,对藏族的音乐实践产生重要的影响。《乐论》在阐述其音乐创作和表演的思想中,表现了“以和为美”的美学思想和原则,揭示了音乐艺术的一般关学规律,反映了藏族传统社会生活、宗教和人生观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荀子是先秦儒家文化的批判继承者,荀子的音乐美学思想集中反映在《荀子·乐论》中.以“性恶论”的人性观和“明于天人之分”的天道观为基础,形成了特色独具的“中和之乐”音乐审美观及“美善相乐”的音乐美学思想,在我国古代音乐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并且对中国音乐美学思想的发展演变影响深远.荀子音乐美学思想为丰富和发展我国音乐文化做出了突出贡献,也对当代音乐美学思想有着重要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9.
《礼记·乐记》与《荀子·乐论》大部分相似,不一致之处含藏了迥然不同的乐教治国思路,却被以往的研究忽略。本文透由剖判两者之异,显示出《荀子》实以法政的逻辑对待礼乐,直接导致对艺术的强力行政控制和遏抑,不但不能宣敷光大礼乐之用,甚至使礼乐沦为虚浮不实的政治宣传工具。真正理解礼乐教化需对此歧途有充分的认知和警惕。音乐在政治的因果链条中作为一个辅助因素,主要作为观政、察民情的方式,整顿音乐之根本须求之于政治改良。音乐当回归到"教"而非"政"的作用中,于政治中秉"仁"与"和"之精神亦足为乐之真义。  相似文献   

20.
《乐记》的中和思想王耀贵《乐记》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有影响的音乐理论著作。比之于先秦及孔子的乐教思想,它显然系统化、理论化了;比之于它之后的音乐理论著作,如嵇康的《声无哀乐论》和徐瀛的《溪山琴况》等,它显得更全面、更博大。没有一部著作象它那样,对我国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