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文章以2007-2009年在沪市上市且发生3次以上并购行为的公司为样本,以其首次并购完成后至2011年年底的业绩变化为研究对象,从实证的角度研究了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并购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企业并购绩效与管理者过度自信程度呈倒U型关系,即在一定范围内时,管理者过度自信程度的提高有助于并购绩效的提升,但当超过某一临界点时,随着管理者自信程度的提高,企业的并购绩效会逐渐下降.  相似文献   

2.
企业并购能够提高企业经营绩效 ,创造公司价值 ,优化公司治理结构 ,促进产业转型和升级 ,表现在规模经济与协同效应。但由于在战略并购中存在巨大障碍 ,降低了并购的效率。本文从产权制度改革滞后 ,股权分裂导致的并购融资缺陷 ,上市公司并购融资工具品种单一 ,投资银行功能尚不健全 ,收购信息披露制度有待完善等方面 ,阐述了企业战略并购的障碍 ,并提出了解决企业并购障碍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现有文献对企业并购溢价的影响因素展开了丰富的探讨,但鲜有涉及企业维持自身良好声誉的动机对并购溢价决策影响的分析。基于2007—2017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样本,对上述问题进行了实证检验,并考察了业绩期望差距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企业声誉越高,企业为了维护自身声誉进行并购活动所支付的并购溢价越高。无论以历史期望业绩、行业期望业绩还是以资本市场期望业绩来度量企业期望业绩,实际业绩与期望差距越大,企业声誉对并购溢价的正向影响越强。进一步研究表明,企业为了维持声誉而支付高溢价的并购活动在短期内会取得较好并购绩效,但长期来看对企业业绩具有潜在的负面影响;企业业绩期望差距越大,这种负面影响越强。企业通过并购战略维护自身声誉应注重并购过程中的风险,避免因付出过高并购成本对未来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国际形势不确定性加剧、逆全球化思潮和单边保护主义抬头,我国企业海外并购面临的风险不断提升。基于2008—2018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跨国并购数据,实证检验了内部控制在我国企业国际化经营活动中发挥的作用。研究发现:高质量内部控制能显著提升企业的跨国并购绩效,但东道国与我国的地理距离和文化距离越远,内部控制对跨国并购绩效的正向影响越弱。进一步分解内部控制五要素发现,内部控制主要通过风险评估和内部监督要素正向影响跨国并购绩效。异质性分析表明,高质量内部控制提升跨国并购绩效的效应在并购方具有跨国并购经验和跨国并购交易规模较大时更为显著。因此,建议监管部门或行业组织出台有关企业海外经营与发展的内部控制指引,企业也应重视与强化海外经营发展过程中的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并关注国家距离因素的影响,以降低跨国并购风险。  相似文献   

5.
伴随着并购市场的活跃,整合环节不力导致的并购失败案屡见不鲜。文章以调研为基础,实证检验并购整合对并购绩效的影响。结论表明:并购后的战略整合、管理整合、人力资源整合和企业文化整合,有助于提升并购企业的财务绩效和市场绩效;资产及债务整合提升了并购企业的财务绩效,但对市场绩效无显著影响;战略整合对财务绩效的影响最大,而文化整合对市场绩效的影响最大;不同并购情形下,整合内容的选择对并购绩效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6.
以2000—2007年我国812家A股上市公司的2424次并购事件为样本,运用生存分析中的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连续并购的时间间隔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相邻两次并购的时间间隔随着并购次序的上升逐渐下降,说明随着并购次序的上升,管理层的并购经验越丰富,会倾向于更频繁的并购;同时,公司独立董事的比例与并购时间间隔显著正相关,第一大股东的持股比例与并购时间间隔显著负相关。说明独立董事制度会使管理层的并购行为更加谨慎,而一股独大的公司资本结构则会加速并购进程。  相似文献   

7.
为了避免利润指标可能存在的盈余管理问题,选择构建基于自由现金流的财务指标,以2014年沪深A股发生并购的55家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利用因子分析法,对2013—2016年样本公司的并购绩效进行实证检验,分析并购活动是否给企业的经营绩效带来显著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并购活动发生当年企业绩效显著提升,并购后两年呈现下滑趋势,说明并购活动对企业长期绩效的影响不显著。基于并购活动无法产生长期影响的研究结论以及制造业的并购现状,建议企业立足自身发展要求、充分评估并购成本和风险,注重并购后资源整合工作、实现协同效应,完善监督与激励机制、避免委托代理问题。  相似文献   

8.
针对国内互联网上市公司并购绩效现状,借助企业并购绩效的相关理论,可以建构出互联网上市公司并购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以2014年发生并购的国内上市互联网公司作为样本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国内互联网上市公司并购行为总体上对企业自身绩效改善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部分上市互联网公司的业绩并没有因为并购活动而得到显著提升;国内互联网上市公司相关并购的并购绩效要优于非相关并购的并购绩效;国内互联网上市公司的非关联并购绩效要优于关联并购绩效.  相似文献   

9.
自2008年全球爆发金融危机以来,我国企业的海外并购活动迅猛发展,规模空前.其中,横向并购模式在我国企业的海外并购中占据绝对主导地位.这些企业进行海外横向并购以后的经营绩效如何,是理论界和实务界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文章以2008-2010年发生海外横向并购的30家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选取样本公司并购前1年至并购后第3年共5年间的18个财务指标,通过因子分析、T检验和非参数检验等方法,对样本公司海外横向并购前后5年经营绩效的发展变化趋势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结果显示:从总体上看,发生海外横向并购后,样本公司的经营绩效水平普遍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这表明,海外横向并购非但没有给我国公司的经营绩效带来显著提升,反而使公司的经营业绩出现了下滑.在此基础上,文章有针对性地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0.
探讨了核心能力与企业并购整合绩效之间的关系,选取有过1~7年并购经历的主并方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并对核心能力与企业并购整合绩效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核心能力对企业并购整合绩效有显著的直接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11.
银行并购风起云涌,我国把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作为改革银行业并提升银行业务水平的重要举措。在交易价格之外,交易方式也是影响企业并购的重要因素。通过并购价格与交易方式的联合选择,我国商业银行可以有效地显示自身质量,从而为切实提高我国银行整体水平奠定坚实的微观基础。  相似文献   

12.
全球金融危机引发了国际投资环境新变化。我国企业海外并购面临着新的法律障碍——东道国间接征收日趋隐蔽、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再次抬头、现有国际投资保护体系乏力、环境标准成为贸易限制新借口、传统贸易保护显现时代新变等。由此,我国应借鉴他山之石充实国内法制,权衡利弊因素指导科学并购,运用法律手段迎战贸易保护,提高国际规则参与能力,完善国内政府投资激励机制,为海外并购提供最佳法律支持。  相似文献   

13.
零售业的并购近年来成为中国经济生活中的热点问题倍受人们关注。本文对2000年以来的中国零售业的并购问题进行分析。首先是描述中国零售业2000年以来的并购概况,对中国零售业并购的数量规模、区域分布和跨国并购等基本情况进行描述;从横向并购、举牌并购、强强联合兴起、跨国并购和国退民进等方面对中国零售业并购的特点进行分析;从融资难度、整合乏力、效益欠佳和外资强占市场等方面对中国零售业并购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从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提出了优化中国零售业的并购重组的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14.
中国上市公司并购绩效的困惑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并购是资本市场永恒的主题,是优化上市公司资源配置,实现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一种常用手段.根据经典的并购理论,并购能产生协同效应从而改善公司的绩效.但在我国的实证研究中却并非如此,相当多的企业并购后绩效反而恶化了.从财务性并购的动机变异,战略性并购的匹配分析的不全面和并购绩效评价方法的理想化等三个方面,对这一现象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资本主义有无限扩张的内在动力 ,从 1 9世纪末期开始 ,1 0 0余年来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已经发生了五次企业并购高潮。在对这五次并购浪潮回顾的基础上 ,可以发现企业并购对资本主义国家的资本集中和经济发展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持续增长,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活动日趋活跃,并呈现出新的特征与趋势。通过对2005—2009年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跨国并购研究中心"跨国并购与绩效评估数据库"中141起海外并购案例的深入分析,结合联合国贸发会议和我国商务部的相关数据,探讨了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主要特征与趋势,指出了并购中存在的相关问题,力求挖掘中国企业海外并购过程的内在规律。在分析的基础上,从政府政策与企业整合等方面就如何促进中国企业海外并购进程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已经成为"走出去"的一种重要方式并引起理论界广泛关注。基于中国企业的实践,从战略资产寻求的视角进行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动因和特征分析,认为跨国并购是中国企业快速整体获取战略资产从而增强企业竞争优势的有效途径;同时,中国企业战略资产寻求型跨国并购具有"弱势并购"的基本特征。中国企业实施战略资产寻求型跨国并购必须关注交易对象的选择、交易过程的管理以及交易后的整合三个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8.
中国并购现在是全球的一个亮点,作为我国国民经济骨干力量的上市公司,其并购重组活动也大大地被关注和重视。因此,如何更好地进行上市公司并购,防范风险,对于上市公司来说无疑是一个重要的问题。本文针对并购前后三个阶段的风险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综合性的风险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9.
上市公司并购整合效率的影响因素新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已有研究并购效率的文献大多局限于并购交易效率,而忽略了并购整合效率,实际上两者的性质是不一样的.本文首次区分并购交易效率与并购整合效率,并分析了影响并购整合效率的因素,重点讨论了政府干预、代理成本对并购整合效率的影响.实证发现:并购后不同阶段的整合具有不同的重点和难点,整合必须分清主次、循序渐进;并购活动中的代理成本显著降低了并购整合效率,但国有上市公司与民营上市公司的表现形式因代理成本差异而有所不同;政府干预始终是影响并购整合效率的重要因素.政府出于政策性负担或政治目标通过并购活动来支持或掠夺其控制的企业,对盈利国有上市公司的并购整合产生负面影响.对亏损国企产生正面影响,而对民企的并购整合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20.
以366家中国沪深A股上市企业的424起并购事件为研究样本,对中国企业的并购绩效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1)2003—2014年间中国企业并购后的整体绩效显著低于并购之前的水平,即并购活动在整体上有损企业价值。(2)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资源因素和制度因素对中国企业的并购绩效都具有显著的影响,企业内部的资源禀赋和资源利用能力、外部的市场化程度和政府参与度都对并购绩效产生正向影响。(3)制度因素不仅对中国企业的并购绩效产生直接影响,还在企业资源能力与并购绩效的关系中发挥调节作用,除了在主效应中发挥“支持之手”的正面功能,在调节效应中也显现出“掠夺之手”的负面作用。根据主效应和调节效应分析中的多重关系可知:对于本身资源禀赋较好的企业,应当降低政府在其中的参与程度,才能使企业获得更好的绩效;对于自身资源禀赋较差、资源管理能力较弱的企业,政府参与其中则可发挥较好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