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性是伦理考问的起点,也是当代伦理大厦构建的基石。重新检讨人性,须从人的自然存在和文化生存两个维度着手。就自然存在而论,人性即人作为自然存在者的物种存在本性、物种生存本性和物种血缘本性;从文化生存来讲,人性是指人作为社会存在的文化存在本性、文化生存本性和文化血缘本性。整合论之,人性即人以自身之力勇往直前的生生不息的生命朝向,敞开为因生而利、由利而爱。因此,以生、利、爱为主轴,以自由为终极目的,以生己与生他、利己与利他、爱己与爱他的对立统一为"目的——手段"论,构成了人性的完整蓝图。  相似文献   

2.
爱·摩·福斯特的哲学思想探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爱.摩.福斯特作为小说家所取得的成就已得到世人的广泛肯定和认可,但他的哲学思想长期以来一直未能受到应有的重视。福斯特从哲学的高度对人性的本质、人类的命运、道德、自由、人际交往等加以关注和思考,进而得出了许多富有见地的哲学见解,这不仅有助于更深入理解他的文学作品的思想内蕴,而且还对我们的现实生活有着深刻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3.
朱海棠 《理论界》2009,(3):156-157
在小说<玛拉与丹恩>中,莱辛对人类对上帝的信仰进行了解构,但是解构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让人类处于一种没有信仰的精神荒芜的境地中,也不是过度地凸显理性的力量,而是让人类对上帝的信仰由外而内地转到对个人内在生命力量上,用"直接人际关系的博爱"推动人类前行.  相似文献   

4.
当罪犯成为永恒的主角,侦探小说就不得不面临一个叫做"人性"的母题。反对罪恶而又无法根除罪恶,无法选择的人心又正在重新被选择。阿加莎·克里斯蒂以她的小说作不说之说。最终,她以自己作品中最后一个罪犯波洛的死亡表达了一生的思考:生命是一场美好与丑恶永恒的对决,因为对决,生命才可能有其存在的价值;因为永恒,死亡才更有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悲壮。  相似文献   

5.
戴震是传统社会最后一位系统阐述人性思想的儒家学者。他提出“血气心知之谓性也”,且更为强调“血气”的优先性。他将“欲、情、知”视为人的心灵的三要素,也是把身体的感受性放在更优先的地位。至于体现“性善”的“仁义礼智”,在戴震那里则是与“生生之道”紧密联系。戴震批评宋明理学将“理”“欲”对立,认为“理”即在“欲”中,人不可“无欲”“禁欲”,但可“无私”和“节欲”。戴震的人性思想反映了儒家内部人性讨论的焦点从“善恶之辨”到“理欲之辨”的演变,也展示出普遍道德和人性差异的张力。从古今社会之异的角度看,他的思想颇可与以多数人的价值为主导的现代社会接榫,也能提醒以“高尚”之名压制正常生欲的危险,但却无法应对物欲流行的局面,乃至有可能使道德失去客观普遍性。  相似文献   

6.
从人与自然的关系角度来看 ,现有的人性观念忽视了人的自然属性 ,割裂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造成了人与自然的疏远和对立 ,因而成为当今生态危机的深刻根源。新人性观则是重新确证人的自然性 ,把爱自然看作是人的需要 ,看作是人的本质 ,认为只有确立了人的自然性才能真正确立人的本质 ,才能使生态伦理有牢固的根基。  相似文献   

7.
劳伦斯和艾略特作为二十世纪上半叶的著名现代主义作家,都用爱情来观照人和社会,都认同现代社会是无爱的荒原,但对于造成荒原的原因和走出荒原的出路有不同的理解。艾略特笔下的荒原指向的是行尸走肉占据的精神荒野,生活的意义纯粹是肉体性的,只有欲的泛滥没有爱的胜利。劳伦斯的荒原却是现代文明发展的产物,人性为物所役,物欲控制一切,而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包括美好的爱也因此不复存在。在出路的选择上,艾略特重视精神,而劳伦斯更重视本能、肉体和性。艾略特希望恢复过去的信仰与文化价值,重建基督精神。他认可传统的力量,相信秩序。劳伦斯则宁愿回到原始文化中去,因为在那里蕴藏着现代为物所役,为抽象的知识所困的人们无法得到的神秘的生命源泉。艾略特用来拯救荒原的爱是一种精神之爱,对纯洁的信仰的爱,而劳伦斯明白地告诉世人男女之间的爱———相互平等独立的男人和女人通过性达到生命源泉的交融才是这个世界唯一的出路。  相似文献   

8.
本文将“宾·之·动”和与其相关的“宾·是·动”、“主·之·谓”两种句式分别比较,讨论其异同。并以此为基础,从历时演变上观察“宾·之·动”句式的发展,提出“宾·之·动”中“之”字的词性在战国时期已由最初的代词转变为连词了,  相似文献   

9.
人性假设与人类社会的管理之道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回顾历史上各种划时代的人性假设 ,探索人类社会的管理之“道”———包括“道路”即人类管理所经历的过程 ,以及“道理”即人类管理所秉持的理念———对于提高人类管理活动的自觉性 ,促进人类文明的可持续发展 ,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亚里士多德的“政治人”、亚当·斯密的“经济人”、卡西尔的“文化人”假设 ,作为划分不同管理时代的标志 ,从而揭示了古代社会的政治管理、现代社会的经济管理以及即将到来的知识社会的管理活动的人性基础。  相似文献   

10.
在余华20多年的创作中。对人性的探寻是其小说中一以贯之的主题。在早期闪耀着理想之光的温婉中,对人性的书写是以传统的人性善的探寻为主,但即使是这样,仍有冷隽的透出;此后一个阶段,在具有先锋性的小说,在现实世界的暴力和残忍中进行着人性恶的揭示。20世纪90年代后,余华通过芸芸众生在日常和苦难生活中对人性进行着本质的构筑:并非单纯美好的高尚,但却充满着生命的坚韧与温情。  相似文献   

11.
王琦 《学术研究》2022,(2):169-176+178
让-吕克·南希把艺术的本质理解为对意义—世界的触,它包括触摸、接触、触动、触及、触感、感触等含义,艺术因此被理解为以图像的可见性触及意义—世界的不可见性的根本方式。对于南希而言,基督教绘画能把艺术从神学中回撤和外展出来,使艺术回归作为触的本质中去。蓬托尔莫的《圣母往见》对凝视的表现和召唤,传达出基督教绘画中可见性与不可见性之间的辩证运动。卡拉瓦乔的《圣母之死》则通过对凝视的拒绝和排斥,传递了基督教神学自我解构的特征。两幅画作都揭示了艺术作为外展、敞开、到来等向外的特征,体现了南希的艺术本体观。南希对基督教绘画的分析,可以看作是对所谓艺术终结论的哲学回应。  相似文献   

12.
栾俊 《天府新论》2017,(2):50-59
探讨人性问题往往离不开“人禽之辨”。“人禽之辨”的古今视域有根本不同,古人在理解人性时格外强调“人禽之别”,而今人则多持“人兽之共性”。古人的世界观中始终有一超越维度(天道、圣神等),人性主要不是经验自然意义上的认知—理论对象,而是高于一般动物性、希求形上超越的道德—实践存在。“人禽之辨”绝非仅是经验事实之辨,而更多的是存在价值之辨。今人则深受启蒙实证主义的强烈影响,经验之实证乃是现代理性所委任的唯一法庭;“人禽之辨”仅在前一种意义上合法,而后者(存在价值之辨)却日益淹没于一片“反形而上学”呼声中。没有了终极目的与价值指引,人性非但无法超出动物性以向上提升,反有降至动物性水平甚而更低的危险。现代人性的普遍平庸及其与道德应然的根本分裂乃是今日“人与兽趋同”的必然结局。  相似文献   

13.
在“人性科学”的范式下,十八世纪的英国启蒙思想家逐渐发展出一种仅仅基于人类官能的情感主义伦理学。这一伦理学理论不仅不依赖于超自然的外在预设,而且还隐含着一条伦理理论科学化的内在脉络:起于从“性恶”到“性善”的人性论视角转换,发轫于“科学心灵哲学”和“实践伦理主张”两大基石,完成于以“同情机制”为核心的道德剖析。由此,英国情感主义伦理学家把道德之善从“彼岸世界的救赎”拉回到“此岸世界的公共生活”中。对此有关人性善恶的情感主义启蒙逻辑进行梳理,不仅有助于理解英国情感主义伦理学在整个道德哲学史中的独特地位,还可为理解现代道德观念体系提供一个重要切口。  相似文献   

14.
刘传霞 《晋阳学刊》2006,1(1):108-112
20世纪20、30年代在中国诞生了一批表现女性同性之爱的作品,但长期以来被人们忽视和遗忘。对这一批作品进行集中的阅读和比较分析,其主旨就是重建当年的文化脉络,探讨中国现代女性同性之爱文学的独特形态和政治文化价值,勘察男女两性作家在同一题材上所呈现的结构差异以及这种差异形成的历史与现实文化成因。  相似文献   

15.
安德森是美国现代小说的先驱,他的作品表达了对女性生存状态的关怀.倍感孤独、压抑的女性极度渴盼爱与理解,但在男权中心文化规范下,她们丧失了爱与被爱、理解与被理解的权利,她们内心的渴望和憧憬无以言表,女性处于被动从属的地位.作品同时警示我们:善待女性才能建立一种人与人之间的新型和谐关系.  相似文献   

16.
阳明通过对《大学》的阐释,揭示出儒学"一体之仁"的观念。这与舍勒的"爱的共同体"观念之间存在着比较的可能:明德的本源性与爱的人格性;亲民的差等性与爱的等级性;至善的一体性与爱的共同体。阳明这种"一体之仁"的观念是一种形而上学的观念,却源于孔孟的一种本源的生活情感观念:仁爱首先并非形而下的道德情感,或者形而上的人性本体,而是先行于这一切的生活亦即存在的情感显现。  相似文献   

17.
严歌苓的作品一直备受关注,许多研究者都在试图寻找她作品中呈现出的独特的人生体验。底层文学越来越受到重视,草根文化也早已波涛暗涌,严歌苓笔下塑造了与众不同的女性草根,书写不一样的苦难,通过她笔下的女性我们看到了真善美的人性之光,她的人性的赞歌给读者甚至给全人类进行了一次灵魂的洗礼。  相似文献   

18.
小说《老无所依》改编的同名电影看似一部简单的暴力凶杀片,实则是创造性地运用丰富的隐喻手段构建了一个思想内容远远超出镜头画面的认知世界,深刻透视了人性和社会现状,突出了作品“呼唤美国社会传统信仰和人性道德回归”的主题,达到了引发人们深度人文关怀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19.
陈进武 《云梦学刊》2013,(5):106-109
人性与社会之“恶”的透视是贯穿翁新华的中篇小说《的哥麦碗》的一条主线。小说通过的士司机麦碗这一人物及其经历披露了人性和社会现实之“恶”的缠绵景象,而这种景象呈现出“高尚是卑鄙者的通行证”和“卑鄙是高尚者的墓志铭”的新逻辑。纵观翁新华的小说创作,可以看出《的哥麦碗》这一小说不仅体现了作者创作的深刻,而且反映了当代文学创作的现实走向。  相似文献   

20.
吴必健 《理论界》2020,(5):38-44
基于弗洛姆《爱的艺术》的理论,对弗洛姆的两个观点提出不同看法:一是针对"爱主要是给予不在得取"(Love is primarily giving,not receiving.)的观点反思爱的动机。爱的普遍动机在于得取被爱,这是由人的生存需求和社会本质决定的。被爱是去爱的根本动力,这才有助于人们在爱上积极主动给予。二是针对"博爱是一切爱的基础"(The most fundamental kind of love,which underlies all type of love,is brotherly love.)的观点反思爱的基础。博爱作为所有爱的基础,其非排他性与性爱的排他性存在矛盾。爱的基础不是博爱,而是自爱。一个人必须首先学会自爱,才有能力实现其他形式的爱。以自爱作为爱的起点,不仅有利于培养爱的能力,而且有助于使人走向成熟成就爱,使爱作为人类生存问题的解答具有人道主义和现实实践的双重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