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很多研究成果表明,现代社会已经是风险社会,人们的"时空缺场"现象时常出现,传统的人际信任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社会人际沟通的需求,为了应对这种"时空缺场"现象,人们开始依赖有标识的抽象系统的社会制度。梳理吉登斯的社会信任理论发现"本体性安全"是信任形成的一个重要机制,这种信任观的最大特点是存在于抽象机制的社会制度中,即人的安全、环境安全和社会安全的降低导致了社会制度或抽象机制的缺乏;人们对社会活动的关心和参与程度下降,会影响社会制度或抽象信任的缺乏。  相似文献   

2.
随着以时空分离为特征的现代社会的到来,系统信任成为当今社会主要的信任形式.在不同的系统中,系统信任有不同的表现形式.根据帕森斯关于社会系统的划分以及不同学者关于系统信任的媒介的分类,本文认为经济系统的信任媒介是货币,政治系统的信任媒介是权力,信托系统的信任媒介是专家,公民社会的信任媒介是信任记录.以信任记录为媒介的公民社会的系统信任的建立无疑是由传统社会以特殊主义为原则的特殊(人际或人格)信任过度到现代社会以普遍主义为原则的普遍(人际或人格)信任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承诺和信任是公民国家中民主宪政和法治的基础,而承诺和信任应以自由为本,没有公共权力和人民主权之间的自由承诺和信任关系,便没有公民国家的合法性;长久的、具有稳定性的信任机制往往体现为社会不同层次的制度,而强调信任的制度性和重视个人在信任中的作用是一致的,现今中国社会中的一些个人信任或不信任的特征应当与整体社会政治的大制度以及多种具体社会中层领域制度的现状联系起来考虑.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推进,整个社会的诚信问题凸显。市场经济要求整个社会的信任体系从人际信任走向普遍信任,而建立在人际信任基础上的传统诚信伦理显然面临着一个现代转型的问题。无论是我国还是西方,信任都是社会存在和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都是一种重要的社会资源,都是调节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伦理规范和社会有序运行的保障。西方国家早于我国走上了现代化的道路,市场经济发展的也比较成熟,通过对中西方社会进行比较,理性地审视中西方社会信任观的异同及差异的原因所在,将会为我国建立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信任理论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5.
现代医患关系主要结成于陌生的医患之间。情感交流对这一情境下的医患信任的作用,已因医学知识的生物学化和医疗活动的职业化进程而隐退,使得现代医患信任主要体现为患者对医疗制度的信任和对医务人员的客观资质与医疗能力的认知信任,而非发自内心的情感信任。这在事实上蚕食了医患信任的社会根基。重视“缘情结信”的信任模式,使医方情感支持在医学教育和医学执业的层面得到制度性的认可,使医患信任重新得到情感信任的浸润与维系,是重建当下脆弱的医患信任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6.
承诺、信任和制度秩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承诺和信任是公民国家中民主宪政和法治的基础,而承诺和信任应以自由为本,没有公共权力和人民主权之间的自由承诺和信任关系,便没有公民国家的合法性;长久的、具有稳定性的信任机制往往体现为社会不同层次的制度,而强调信任的制度性和重视个人在信任中的作用是一致的,现今中国社会中的一些个人信任或不信任的特征应当与整体社会政治的大制度以及多种具体社会中层领域制度的现状联系起来考虑。  相似文献   

7.
信任是连接个人与社会、他人的一种基本纽带,信任缺失对人们之间正常的交往关系和社会发展产生了很多不良影响。信任缺失的原因包括,传统文化的局限性导致信任缺乏文化持续性;人的个体意识理性不足导致信任缺乏理性基础;中介系统不完善导致信任缺乏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8.
多学科视角下的信任及信任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任不仅是一种值得深入研究的心理现象,同时也是重要的经济现象、伦理现象和社会现象。心理学认为信任是一种心理或者行为的"私人性"的反应;社会学指出信任是一种重要的社会力量,调节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生物学从利他性角度考察信任,现代神经生物学则揭示出了信任产生的生理机制;经济学更加偏重基于个人功利理性的"计算型"的信任。信任机制是信用得以建立、维持和改进的基础,是信任的驱动因素和保障因素。笔者从信任对象、信任来源、强度、纬度以及演进五个视角,对信任机制作出了划分,为更好地理解信任及信任机制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董慧凝  张拓 《理论界》2008,(3):74-75
信任与法律规范是协商调节公民社会内在紧张关系的两种手段.运用诚实信用原则这样的包含道德要素的制度性规范来确定人们的社会公共生活,有助于化解信任危机,但信任向诚实信用原则的转换存在路径依赖.在民商法领域,重建以诚实信用原则为基础的公民社会是新世纪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10.
以互联互通为技术要核的互联网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传统社会的信任关系,对社会信任结构进行了很大的调整。一种新型的信任关系结构,即嵌入性信任关系正在网络社会中孕育和发展。网络言论机制、网络志愿参与机制和电子商务信任评级机制是网络社会里嵌入性信任的三种重要的协调机制。嵌入性信任既是现代性的产物,又游离于现代性之外,对社会关系进行了重新构造。嵌入性信任的发展亟须营造有利于社会系统运转的信任文化,搭建具有互惠性的信任网络。  相似文献   

11.
信任和不信任都是一种多样化和连续性的存在,这种本性与自然界的频谱现象有诸多相似之处,因此假定它们都是社会意义上的一种频谱。与信任同质和异质的不信任分别构成信任的对立面和等价物。信任与不信任之间相互对立、各自独立又纠缠共生的复杂关系,可以在信任—不信任的一维、二维频谱中得到描述和澄清。它们的运行不但不能独立进行,还需要相关社会机制的配合乃至社会背景的支撑。信任的重建是一项复杂的社会工程,要有长远规划。  相似文献   

12.
信任与风险社会——西方理论与中国问题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信任作为一种被社会关注的现象是现代性的产物.随着工业社会与现代化的来临.人类对自身的生活方式感到了焦虑与不安.经验和熟悉不再是信任的保证.于是西方社会学理论在对社会形态的分类中看到了现代社会的风险,他们希望通过建立一套信任制度来保障人类的安全,产生了一系列的理论论述.但一种社会能否建立起一套现代信任机制涉及到该社会的文化根基.中国社会的文化根基在于家庭生活,它限制了社会信任的范围.而当今中国经济的单面发展.非但没有建立一种新型的信任机制,反而其传统根基也受到动摇,这是中国信任危机的根源.  相似文献   

13.
糜薇 《兰州学刊》2005,(5):248-249
制度信任是降低求职过程中风险、提高求职效率、促进劳动力市场良性发展和有效运行的主要机制.在劳动力市场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中,关系信任在求职过程中也发挥着特殊的作用.求职过程将表现为关系信任与制度信任交织作用的过程.  相似文献   

14.
信任与社会和谐:一个研究理路的展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发展理论已经注意到资本、土地与劳动之外的非物质因素的重要作用.社会和谐发展是经济、政治和文化等领域全面协调共进的过程,信任在其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这也引起了诸多学者的关注.他们或是关注于信任作为一种社会关系在维系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中的前提意义,或是聚焦于信任作为一种合作机制在经济行动、民主政治和组织实践中的动力之源,或是将信任与风险作为反思和重构现代性的命题,探寻其对于社会和谐发展的保障作用.这些研究为我们认识信任与发展的关系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5.
本文主要分析了社会转型的背景下,中国的信任模式由于内在制度与外在制度的相互作用,形成一种制度性差异,从而导致了现代中国普遍信任的发育呈现出明显的断裂状态.  相似文献   

16.
在历史的坐标中看信任--论信任的三种历史类型   总被引:20,自引:4,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历史的视野中,我们看到三种类型的信任关系,它们分别是习俗型信任、契约型信任和合作型信任.习俗型信任发生在农业社会和熟人社会中;契约型信任是一种异化了的信任关系,它是工业社会和陌生人社会得以存续的重要支持力量;合作型信任是一种正在生成的社会关系,它是后工业社会制度设计和制度安排必须充分考虑的重要因素.人类的一切合作都是建立在人们之间的信任关系基础上的,然而,信任类型的不同也决定了合作的性质和表现不同.后工业社会也是合作的社会,在这个社会中,信任与合作是一体化的.  相似文献   

17.
尽管人们对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内涵揭示和本质分析有很多视角,但作为一个不争事实,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总是和人伦信任存在密切关系.人伦信任型塑了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礼治”、“人治”以及“无讼”特点.人伦信任为视角有利于深化和深度理解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特征.当下中国正处于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时期,以往的那种借助于血缘或熟人关系而形成的人伦信任关系对法治发展产生了一定的抑制和消解作用.因此,对人伦信任的反思与超越,便成为构建现代法律文化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8.
转型时期中国社会的关系维持--从"熟人信任"到"制度信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传统中国社会是关系本位社会,社会信任主要建立在熟人关系网络之上,是“熟人信任”。在中国社会由传统向现代转型的过程中,匿名性、异质性的社会交往与社会流动逐渐增加,熟人关系网络与熟人信任的作用力和作用范围也表现出弱化的趋势。加强制度建设、培育制度信任,是维持新时期社会关系、确保由“熟人信任”走向“陌生人信任”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9.
将信任现象视为一种社会关系是信任研究中的一个基本假定.在社会复杂性的前提下,信任现象的实质可以归结为风险背景下对风险的承当.信任关系表征和蕴涵着两种社会关系:委托关系与依赖关系.信任关系应包括需要、实施和确认三个要素.在社会关系视域中和互动论意义上,嵌入与脱域是研究信任问题具有启发性的一种方法论,其启迪是,信任内生于社会关系的互动结构之中,珍贵而脆弱,通常与其他机制一起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20.
社会信任模式的历史变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 ,人们的生活方式、交往方式和价值观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同时也面临着社会信任危机。社会信任对社会交往方式有一定的依赖性。在市场经济社会 ,传统的人格信任必然向现代的系统信任转变。重建中国社会的社会信用系统 ,应确立法律制度的权威性 ,规范政府行为 ,建立社会信用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