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道德与法律都是社会规范和社会调整方式,之间有着深厚的渊源。道德义务是道德发挥作 用的最重要的手段;法律义务则是法律发挥作用而设定的手段之一;道德义务可被吸收、确认为法律义务; 现行法律义务中有不少是从道德义务中提升而来的。在不作为犯罪之作为义务的几种主要来源中,道德义 务与它们是部分地竞合的。  相似文献   

2.
论刑法中的不作为帮助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凌梅 《中州学刊》2003,(4):187-189
本文认为以不作为方式同样也可以帮助他人实施犯罪。不作为帮助犯本质上是一种不作为犯 ,因此其成立以帮助者有作为义务为前提 ,但其作为义务仅限于犯罪阻止义务  相似文献   

3.
论不作为犯罪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侯斌 《天府新论》1996,(3):48-52
论不作为犯罪侯斌刑法上的犯罪行为,在客观上有多种多样的表现,但如果将各式各样的犯罪加以抽象和概括,不外有两种形式:作为和不作为。所谓作为犯罪,是指积极的犯罪行为,即积极地实施法律禁止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例如举刀杀人,盗窃财物,贪污公款,强奸妇女...  相似文献   

4.
不纯正不作为犯作为义务问题实质上是解决何种人处于防止结果发生的立场,因此应以实质性解释为立场,借鉴保证人说,限定和发展现有形式的义务来源说。根据这种解释,认为作为义务在我国犯罪论体系中的地位应当是构成要件的客观要素。  相似文献   

5.
在不作为犯罪中,其行为次数的判断不但对定罪起决定作用,也会对量刑有很大影响;鉴于不作为的特殊性,除了适用与作为相同的认定规则外,还要考虑作为义务的个数以及行为人是否具有同时履行数个作为义务的可能性;在作为与不作为之间的次数关系上,既要注意作为与不作为的结合,也要注意两者之间的竞合。  相似文献   

6.
为了正确地适用刑法,对警察的不作为犯罪予以刑罚制裁,应当对警察不作为的犯罪刑法理论加以研究。警察不作为犯罪的作为义务是法律明文规定的义务;警察不作为犯罪的作为义务包括了人民警察法规定的人民警察的职责和义务;警察在执行职务的过程中没有履行的职责或义务,包括擅离职守和未履行职责等。  相似文献   

7.
论刑法上的不作为行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刑法学界对不作为的定义、分类及行为性的认识存在较大分歧。不作为行为是指行为人负有实施法律要求的某种行为的积极义务,能够实施而未实施的行为,它具有消极性、隐蔽性、间接性之特点;认识其行为性应将行为区别为犯罪论体系上的行为与犯罪论体系以前的人的行为,它与作为一样,本质上都会侵害到刑法保护的社会关系;对不作为应在纯正不作为与不纯正不作为这一传统分类的基础上,进一步分为单个犯罪中的不作为与共同犯罪中的不作为、完全的不作为与怠慢的不作为  相似文献   

8.
犯罪的成立应具备三个要件,即根据其职务要求负有实施某种行为的特定作为义务,而现实中并未履行,其行为给社会造成严重危害。这种不作为犯罪行为具有间接性和隐形性、犯罪动机类型多样性以及后果的严重性等特点。为此,应采取道德控制、司法控制、社会控制等对策,避免警察职务不作为犯罪。  相似文献   

9.
本文第一个问题:受贿罪是否存在未遂状态。台湾学者持否定态度,大陆学者持肯定态度。笔者坚持主客观相统一原则,运用犯罪未遂的一般理论分析后认为,受贿罪亦存在未遂状态。本文第二个问题:行贿罪与受贿罪是否必要共犯。台湾学者有肯定、否定、折中三说,大陆学者有肯定与否定二说。笔者从两罪的构成要件、罪质及外国立法例等角度进行分析后认为,两罪是非必要共犯。  相似文献   

10.
对他人的犯罪行为不予阻止放任不管的行为属于不作为的参与,一般涉及是否成立不作为的单独正犯、共同犯罪,或者帮助犯的问题。不作为的共犯,理论上只能是片面共犯。就如何认定不真正不作为犯在构成要件方面与作为犯具有同等价值,必须是不作为者具体且现实地支配了因果过程。就不作为的共犯的作为义务与不作为的单独正犯的作为义务的根据,应以同一标准来判断。在支配领域性的场合,应允许作社会持续性保护关系这一规范性判断,该保护关系也必须是直接性的法益保护义务。  相似文献   

11.
环境问题的日益加剧要求刑法的介入,但环境问题的刑法控制必须建立在正确认识环境犯罪的伦理特征,进而确认环境刑法伦理基础的前提下.弱势人类中心主义在坚持人类利益以及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基调下,为环境犯罪的刑法控制提供了伦理基础,非人类中心主义却因其高层次的道德感,无法与作为代表最低限度道德的刑罚相融合.在弱势人类中心主义的基础上进行环境犯罪的控制研究,是我国当前应对环境问题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分析了台湾和大陆两岸经济的不平衡发展状况 ,以及两岸各自经济在新世纪的国际竞争中要保持持续快速增长所面临的障碍。在此基础上 ,分析了两岸同时加入WTO将对两岸经济增长的作用和影响。并指出 ,两岸同时加入WTO将是克服两岸经济增长障碍、保持两岸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新契机。两岸在WTO框架下 ,推进两岸经济的互补互利 ,形成合理的分工与合作结构 ,实现两岸经济的一体化 ,才是两岸经济进一步持续快速增长的基础所在  相似文献   

13.
按照国际税收协定原理,借鉴国际区域经济合作的做法,通过加强海峡两岸税收协调以防范避税及避免双重课税,对坚持"一国两制"方针,促进海峡两岸经贸合作发展既具有经济意义,更有重要的政治意义.本文拟从经济、税收等视角分析构建海峡两岸税收协调机制的必要性,以"海西"为切入点构建海峡两岸税收协调机制的可行性以及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与思路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14.
两岸信用合作社法律法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效的法律规范应该是对合理现实的一种认可,其内容必须符合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有效的信用合作社法律法规能从外部为信用合作社"保驾护航",从其内部助其"强身健体".本文从海峡两岸信用合作社的历史与立法现状出发,结合其改革发展的现状,以公平与效率的视角对其进行比较分析,以期实现借鉴与互补,为两岸信用合作社的进一步改革和发展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钱虹 《学术研究》2004,(8):136-142
对于台湾文学的关注与研究 ,从 2 0世纪 70年代末开始起步。海峡两岸由起初的“单行道”发展为 90年代互动与互补的格局。至 2 0世纪末 ,关于台湾文学的研究 ,已有众多令人瞩目的学术成果呈现于世人面前。本文就其研究范围、研究方法以及研究的深度和广度等 ,进行梳理与评述  相似文献   

16.
17.
掌握规律是进行预测的基础和前提,但是社会领域有没有规律?如果有,那么社会规律能否用于社会预测?在社会预测中,人类社会作为自然的一部分,自然规律能否应用其中?如果能,那么它会受到哪些限制?这是我们在研究社会预测原理时不能不研究和不能不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在产学研领域加强区域合作机制的建设是当今经济区域化发展的一个突出现象。本文从福建与台湾的角度来探讨两地的产学研合作发展及其机制的建构。  相似文献   

19.
劳动权是我国公民受法律保护的基本权利。我国在《宪法》中赋予了公民劳动的权利。《劳动法》作为劳动权的专门法律具体规定了公民劳动权的内容和法律保护。《刑法》将严重侵犯公民劳动权的行为规定为犯罪 ,并且对不同的行为确定了不同的罪名 ,通过规定侵犯劳动权犯罪的权利范围、侵权行为、侵权主体和主观罪过的种类 ,把公民劳动权纳入刑法保护的范围  相似文献   

20.
检察法律文书是检察机关从事检察活动的基本工具,是法律监督结论的载体,通过法律文书将检察活动的过程和结论进行描述,对认定的案件事实、适用的法律规范以及检察决定进行富有法律意义的解释和富有逻辑的说明是检察法律文书的基本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