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白的乐府《独漉篇》是一首比较难解的诗,后世注家各持一说。陈沆《诗比兴笺》说:“此篇自昔付之不解。”清代王琦说:“此诗依约古辞,当分六解。…………解各一意,峰断云连,似离似合,其体固如是也。若强作一意释去,更无是处。”沈德潜《唐诗别裁》说:此诗“中三解未易窥测,恐强解之,转成凿耳。”这些都在说明这首诗难以解通,“未易窥测”到它的主题思想。但真的是“诗无边沽”,《独浪漉篇》已成了“不解”之谜吗?.我们以为并不是这样的。只要我们能够联系诗的时代背景以及李白当时的经历处境等有关情况,特别认真仔细地对诗篇作些探幽发微的…  相似文献   

2.
蒋智由,字观云,号因明子,浙江诸暨人。他是近代“诗界革命”的主将,曾被梁启超把他与黄遵宪、夏曾佑评为“近世诗界三杰”之一(《饮冰室诗话》)。 人民文学出版社在一九六三年出版的那本中国《近代诗选》中选注了蒋智由的诗五首,可见选注者是注意了这位作家。但由于当时资料不足,没能考出蒋的生年,只注了他的卒年。我在七二年倡读蒋智由所作《潘雨辰先生传》(见《新古文辞类篡稿本》第十五册,民国十一年中华书局石印)一文,其中叙述“(潘)先生(智由的老师──笔者注)以民国八年已来旧历二月二十五日终,年六十有七”,又说:“先生长予十有三。…  相似文献   

3.
近年对秋瑾的生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归纳起来有一八七五、一八七七、一八七九(即终年三十三岁、三十一岁、二十九岁)三种说法。其中一八七九年之说似已得到公认。前年,各报刊撰文纪念秋瑾烈士诞生一百周年就是明证。但笔者认为这种说法不能成立的。持秋瑾生于一八七九年说者,其根据之一,是秋瑾的《泛东海歌》诗中有“愧我年廿七,与世尚无补。……因之泛东海,冀得壮士辅”之句,认为此诗是一九○五年夏秋瑾二次赴日时所作,因而判定她生于一八七九年。其实只要我们稍加考察秋瑾赴日留学前后思想状况的变化,就不难看出,这首诗是秋瑾一九○四年初夏首渡日本时所作。一九○四年三月,秋瑾离京南下,回故乡绍兴省亲并安顿子女,为出国留学做准备。此时,她作有《题乐天词丈春郊试马图》(有序)二章,序曰:  相似文献   

4.
史称包拯“不善诗文”,流传至今的诗作,仅《书郡斋壁》一首,但影响颇大,历为人推重。其诗通俗易懂、明白如话,故而罕有作注者。近翻朱世英、高兴《古人笔下的安徽胜迹》一书,见合肥条下附有包拯诗并注。细品其注,甚觉“仓充鼠雀喜”句释义不当,笔者不揣愚拙,试就此句释义发表一点浅见。朱世英、高兴注云:“鼠雀:代指盗贼。句谓仓库充实、货物丰盈,盗贼便会乘机活动。”按照这样的解释,仓库充实、货物丰盈,竟成了盗贼活动的导因;那么倒过来就会得出仓库空虚、货物匮乏,反而能使社会安定的荒谬结论。因此,我们说  相似文献   

5.
《高常侍集》中有《奉和储光羲》这样一首诗,诗中有“山(艹晏)浴兰沚,水若居云屏”句。这“山(艹晏)”不知指什么,这“(艹晏)”字也不知读何音。查历来字典、词典、韵书均未见。《储光羲集》中有一首《同诸公秋霁曲江俯见南山》诗,诗题与高适《奉和储光羲》不同,全诗从头到尾句子却基本相同,其中稍有不同的仅“山(艹晏)”作“山戛”,“兰沚”作“兰阯”等。这“山戛”也不知指什么。“戛”字字典里虽然有收,但仅立古代兵器,即戟;礼、法;击等义项,此处与  相似文献   

6.
《文心雕龙》的文学起源说是“文起于情”.这种说法与保留在郭店楚简《性自命出》中的古人对于性、气、情等范畴的传统理解密切相关.这种认识在《性自命出》中初露端倪,自此之后,虽历经辗转,却并没有发生实质上的改变,只不过在更多的时候,它被笼罩在乐论当中.出乐而入诗的代表是《毛诗序》,进一步巩固和强化了这一认识的是陆机之《文赋》,至《文心雕龙》而集其大成.  相似文献   

7.
李贺的诗歌是经过呕心沥血千锤百炼创作出来的,可以说历来都公认写得好,然而其晦涩难懂,也是历来所公认的。杜牧《李长吉歌诗叙》说李贺诗“求取情状,离绝远去笔墨畦迳间,亦殊不能知之”。明焦竑《李贺诗解序》也说李贺诗歌“摆落常诠,务为奇崛,非得博雅多通者为之注释,难以通晓”。虽然注家蜂起,竞为诠释,但仍未能完全通晓。例如关于《秦王饮酒》诗中“秦王”何所指,就是一个至今尚未完全弄清的问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和探讨。李贺《官街鼓》中的“孝武秦王听不得”,《白虎行》(或疑为赝作)中的“秦王虎视苍生群”,“秦王”,即《苦昼短》中的“嬴政”,也就是秦始皇。这一点是比较明确的,是没有异议的。至于《秦王饮酒》(还有《长歌续短歌》)中的“秦王”是谁,尚无定论。大体有三种说法:一说指秦始皇,一说指苻秦之苻生,一说指唐太宗李世民。经过反复推敲,我觉得这三种坐实为某帝王的说法,都很难说得圆通。从李贺诗  相似文献   

8.
王阳明,名守仁,字伯安。出生于明朝宪宗成化八年(1472年),逝世于明朝世宗嘉靖七年(1528年),享年五十七岁。王阳明出生在余姚,祖籍在绍兴。成长、生活也主要在绍兴。据《明史》载:“王守仁,字伯安,余姚人”(第195卷第5159页)。他的再传弟子李贽在《续藏书》(第14卷第255页)中也执此说。其实不尽然,《绍兴府志》和《山阴县志》都说他“本山阴人,迁居余姚后,仍还原籍。其故居在山阴东光坊谢公桥之后,祠亦在焉。”(《嘉庆山阴县志》卷首·皇言·第61页)王文成祠“在府北二里东光坊。明嘉靖十六年,御史周汝贞建。”“初名新建伯祠,后改为王阳明先生祠”。到了清朝,“康熙二十九年,知府李铎修之”,又改为王文成祠,“有司春秋动支地丁致祭(《府志》入防护条》),薛应旗有告文,马如龙有碑记。”  相似文献   

9.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注的《唐诗选》,自1978年出版以来,受到了读者的好评。该书小传简明扼要,注释重点突出,不少方面有其独到之处,确不失为一种较好的唐诗选注本。但是,凡事很难十全十美。在注释方面,这个选注本就有一些可酌之处。对此,刘凯鸣同志已提出过一些很中肯的意见。现就笔者管见,也谈几点看法。陈子昂《感遇》诗之十九:“云构山林尽,瑶图珠翠烦。鬼工尚未可,人力安能存?”《唐诗选》注认为“鬼工:”两句的意思是:“即使真有鬼神供役  相似文献   

10.
关于鲁迅诗《自题小像》,长期以来争论很大,但有些问题仍未解决。这就不能不影响到对这首诗以至对鲁迅早期思想的了解。近年来我们在探研这首诗时,对几个问题有了一些新见,愿提出来,请大家指正。 关于诗的题目 有一种颇为流行的观点认为:鲁迅这首诗原先没有题目,题目是接受赠诗的许寿裳后来加上去的。我们以前也是这样看的,现在看来此说来必妥当。凡鲁迅赠人诗,诗后大抵都有文字,赠许寿裳的“惯于长夜过春时……”、“曾惊秋肃临天下……”等诗是如此;在《呐喊》扉页上题诗赠日本友人山县初男时也是如此,并明确写明“自题十年前旧作……”。…  相似文献   

11.
读词札丛     
年来读各家唐宋词选注本,获益匪浅。但这些选本不无缺点,某些资料运用难免有不尽不实之处,因取其中若干可疑处。质之文史典籍、细绎词意,探究原委,提出些个人看法,请海内词家指正。 一、张元干《贺新郎》中的 “滴仙”是谁? 张元干《贺新郎·寄李伯纪丞相》: “唤取谪仙平章看,过苕尚许垂纶否?”胡云翼《宋词选》注云:“滴仙,唐人对李白的称号,这里借指李纲。”文研所《唐宋词选》引《新唐书·李白传》为注,与 《宋词选》同。 唐人称李白为滴仙,宋人诗词作品也有称李白为谪仙的,例如苏轼《满江红·寄鄂州朱使君寿昌》:“愿使君,还赋谪仙诗,…  相似文献   

12.
《关睢》是一首有争议的诗。当今持汉儒旧说,认为它是讽喻康王君妃“晏出朝”或领“后妃之德”进行美刺的,几乎没有了。但是还存在“婚礼诗说”与“爱情诗说”、“贵族诗说”与“民间诗说”的分歧。本文拟就这两个问题进行探讨并就教于大方。一、《关睢》不是婚礼诗清人方玉润在《诗经原始》里论《关睢》。“此诗盖周邑之咏初婚者。”今人高亨、李长之、郑振铎、余冠英、吴小如诸先生也都持此说。1980年第二期的《文学评论》《〈关睢〉章臆断》一文也认为:“《关睢》  相似文献   

13.
“扫眉才子知多少,管领春风总不如!”薛涛,一代风流才女,蜚声唐代诗坛,文人名士争与唱和者有元稹、白居易、牛僧孺、令孤楚、裴度、严绶、张籍、杜牧、刘禹锡、吴武陵、张祜等二十余人,计诗作五百余什,但十不存二,《全唐诗》存诗八十九首,《薛涛·李治诗集》存诗九十二首。千余年来,对其毁誉迥异,褒之者,谓“唐有天下三百年,妇人女子能诗者,不过十数。娼妓诗最佳者,薛洪度、关盼盼而已”②,“文采风流,为士  相似文献   

14.
学贯中西的钱金重书先生在其学术名著《谈艺录》中论及蒋湘南(字子潇)“极推定庵之文而不及其诗”时一针见血地指出:落子潇虽极力讳言其诗学龚自珍,其实他有不少诗是从其前辈或同辈诗人如袁子才、蒋心余、龚定庵的诗集中“作贼”似地“偷”来的,而蒋子潇得扯定庵诗尤甚。钱先生举出蒋之《春晖阁诗钞》卷六《偶成》三首,通过与龚诗《秋心》三首之一和之三、浓坐》二首之一的对照,清楚地指明蒋窃龚诗之迹。姑举一例即可说明问题:久堕诗魂不可招,未粘性海复生潮。气寒半夜防身剑,声满中原乞食萧。但得意时杯在手,不如人处级垂腰。群…  相似文献   

15.
薛涛是唐代著名的女诗人,但是有关她生平的事迹存在着许多疑点。本文运用引证和推理得出了韦令得孔雀确切时间的新说;薛涛《酬杜舍人》诗中“杜舍人”非杜牧而实杜元颖;辨析了佚名诗《题从生假山》中“宅相”一词,否定了该诗作者为薛涛的说法。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新文学第一代女作家的行列里,冰心的名字是引人注目的。数十年来,她创造出大批艺术珍品。可是,长期以来,文学史家和评论者多集中于对她的散文、小说成就的阐发,对其诗歌创作却论述不多;偶有论及,也往往限于思想内容的剖析,而对这些小诗艺术形式上的探讨不够。 冰心的诗作主要以《繁星》、《春水》两本诗集著称。这两本集子合在一起不过346首诗,且是“零碎的思想”的汇集。每首诗的行数,最多不过十七、八行,最少的只有两行,更多的是三至五行。篇幅如此短小的诗,在当时新诗坛上还不多见。周作人在 《论小诗》一文里说过:“我们在日常生…  相似文献   

17.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唐人诗作,浩如烟海,而王翰的作品只存十三首,在《全唐诗》编为一卷。历代注家评者都不会放过这首《凉州词》,足以显示这首诗的艺术价值以及作者非凡的才华。最流行的唐诗选本《唐诗三百首》选了这首...  相似文献   

18.
一首宣传政见的讽谕诗——读李绅《悯农》诗其一徐玉如“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李绅的这首《悯农》诗,千百年来脍炙人口,诗歌前三句极力渲染丰收,结句一落千丈,令人惊心动魄。对此诗,人们见解不一。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出版的《绝...  相似文献   

19.
“二十四番花信风”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杰 《阅江学刊》2010,(1):111-122
“二十四番花信风”的说法,最初并非出于南朝宗懔的《荆楚岁时记》,而是南唐徐锴的《岁时广记》。两书都被简称《岁时记》,后者又早已失传,因而后世遂将本属徐锴《岁时广记》的花信风说法误属《荆楚岁时记》。徐锴《岁时广记》只称“花信风”,本指三月鲜花盛开时的风候,其义重在风信,而非花信。稍后出现的“二十四番花信风”,最初所指也主要是清明时节的风信。北宋中期以来遂有初春至初夏,以梅花为首、楝花为尾共二十四番花信风的说法,但具体是哪些名目宋人已莫得其详,或者本就是一种模糊说法。纵观宋元明清的文献材料,所谓“二十四番花信风”中真正可以确认的也只梅花、杏花、海棠、楝花等少数几种。明初王逵提出了完整的二十四番花信风的名目及其象数学依据,影响甚大,后世所说一出于此。但该说将花信风的起始时间上推至小寒,不仅与宋人有关花信风起于立春的说法不合,而且所说小寒、大寒两气的几种花信与实际花期误差明显。针对这一缺陷,清人王廷鼎提出了一套三春六气,每气四种花信的新说法,但未能流行。  相似文献   

20.
《论语·泰伯》载:“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现存对此语最早的注释是何晏《论语集解》所引包咸的《注》:“兴,起也。言修身当先学《诗》。礼者,所以立身。乐所以成性。”邢昺《疏》:“此章记人立身成德之法也。兴起也。言人修身当先起于《诗》也。立身必须学礼,成性在于学乐。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既学诗礼,然后乐以成之也。”《大戴礼记·卫将军文子》中又有语曰:“吾闻夫子之施教也,先以《诗》,世道者孝悌,说之以义而观诸体,成之以文德。”据此,后世学者便普遍认为此语说的是修身所学三门课程的先后顺序,以为其意是说“学《诗》之后,即学礼,继乃学乐”,“把音乐作为他的教学工作的一个最后阶段。”研读再三,总觉此解于理难安。孔子讲授课程也许真象《大戴礼记》所言,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侧重点,但此语却未必是陈述讲授课程的顺序。疑之者有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