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老龄化背景下确保养老保险偿付能力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 0 0 0年 ,我国已基本进入老龄化社会。老龄化加剧了我国业已存在的养老金偿付困境 ,给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如何采取措施化解老龄危机 ,提高养老保险的偿付能力已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对此进行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2.
江苏省如皋市是一个工业相对发达、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县级市,属苏中经济较发达地区。为贯彻国家提出的建立社会主义新农村及建立城乡统筹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该市进行了一些有益探索。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如皋市如何推行农村养老保险,尤其对如皋市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的一些做法,进行了介绍、分析,以期得出一些经验和启示。  相似文献   

3.
李继东.1977年生.江苏省实验小学——如皋市磨头小学副校长。中国教育学会会员.南通市新长征突击手.南通市名师第二梯队培养对象.如皋市小学语文学科带头人。  相似文献   

4.
探讨老年人社会参与的不同方面及其程度与成功老龄化的关系。采用方便取样和入户访问相结合的方式选取老年人360名,并采用自编社会参与问卷和成功老龄化问卷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总体上,老年人成功老龄化处于中等水平。年龄段、地区、居住状况、教育状况和收入情况对成功老龄化有重要影响。其中,高龄、独居、教育水平和收入水平低下的老年人较难实现成功老龄化。2社会参与度、社会参与频率、参与角色、退休后工作状态与成功老龄化存在正相关。在控制人口学变量后,社会参与度的3个方面分别正向预测成功老龄化。以上结果表明,社会参与度对实现老年人成功老龄化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
《江海纵横》2010,(6):F0002-F0002
如皋市国税局现有在职十部员工253名,设机关科室及事业单位8个,基层分局7个,稽查局1个,负责如皋市21个镇、1个经济开发区15000多个纳税户的税收征收管理工作。2009年,完成闷税总收入21.96亿元,同比增长21.99%;  相似文献   

6.
江苏省如皋市马塘乡杨花村台胞仇忠海、仇正样叔伯兄弟俩,同居台湾高雄市40多年不知音讯,如皋市台办热心相助使兄弟俩相逢同返故乡。他俩动情地对市台办主任黄国柱说:“是家乡政府帮我们圆了半个世纪的梦。” 去年初,如皋市台办收到高雄如皋同乡会请求帮助仇忠海寻根的信,中说仇先生离家已有52年,他有一位小名叫“采宝”的叔伯弟弟。市台办派人派车查访,并多次与高雄如皋同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邓小平同志关于新老干部交替的战略思想的论述 ,扼要指出了 2 0世纪 70年代末 80年代初中国干部队伍建设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即历史造成的干部老龄化十分严重 ;揭示了老干部首要历史责任问题 ,是要解决党和国家、社会主义千秋大业的接班人问题。同时 ,结合现实指出了学习这些论述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舒圣祥 《金陵瞭望》2006,(15):12-12
2005年7月,张元君,一个在医疗工作了39年的老药剂师向江苏省如皋市劳动局医保处举报,称如皋市江安医院骗取国家医保。举报后,医院领导向江安派出所报案,称张元君偷取了医院250份处方单。两个星期后,江安医院将他开除。  相似文献   

9.
江苏省如皋市位于长江入海口,与上海、苏州、无锡隔江相望。东晋义熙七年建县,迄今已有1580多年的历史。1991年撤县建市,现辖14镇36乡,总人口145万人,总面积1477平方公里,是中国沿海对外开放县(市)之一。改革开放以来,如皋的经济和社会事业蓬勃发展,成为中国明星县(市)、全国科技综合实力百强县(市)、全国乡镇工业明星县(市),是江苏省卫生城市。 如皋市经济建设成就斐然,综合实力不断增强。1997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62亿元,工农业总产值116亿元,财政收入3.11亿元。 如皋市农副产品资源丰富,盛产水稻、小麦、玉米、大豆、花生,是  相似文献   

10.
国际视野中的积极老龄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范围的人口老龄化形势日趋严峻。学术界在成功老龄化、健康老龄化、生产性老龄化等理论发展演变的基础上,对老龄化的研究从“消极老龄化”转向了“积极老龄化”,逐渐形成了应对21世纪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新的理论、政策和发展战略,并在国际层面上体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联合国的前瞻性、针对性和全面配套的政策措施促进了积极老龄化在全球范围的推进;国际劳工组织更关注老龄人口的就业机会和社会保障;欧盟是最主动推动积极老龄化的地区组织,欧洲积极老龄化布局正逐渐机制化、平台化。加强与国际组织的联合,推进积极老龄化的“中国化”成为中国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1.
贵州农村人口老龄化现状、原因及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贵州省农村在经济相对落后的情况下进入年老型社会,特点是:人口老龄化程度高于城镇,引起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男青壮年劳动力外流,老年人口数相对增大;高龄老人多且性别比失调;空巢和独居老人比重大。由于贵州农村经济发展滞后,将会造成总抚养系数偏高、代际关系恶化和医疗设施紧缺等不良影响。对此,必须采取大力发展经济、提倡家庭养老等四项措施。  相似文献   

12.
影响我国可持续发展的人口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目前的人口形势是低生育率、高增长量 ,总体素质仍然较低 ,年龄结构趋向老化。这些人口因素对可持续发展形成一定压力。要为可持续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人口环境 ,应着重采取以下四个方面的对策 :一是继续实行计划生育政策 ,保持人口的适度增长 ;二是广开就业门路 ,实现充分就业或比较充分就业 ,缓解人口就业压力 ;三是进一步改善生活质量 ,发展科技与教育 ,提高人口素质 ;四是建立适应老龄化发展进程所需要的养老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3.
年龄是衡量个体进入某个生命阶段的常用标志,不仅用来统计个体从出生至死亡所经历的整年数,也用来反映个体某一时期的生理、心理特征,同时也是社会和文化对个体实施的有意义的标记。承载了一定年龄数的老年,首先是一个反映个体生理、心理特征的概念;与此同时,不同的社会文化在法律、法规、角色规范、价值观等社会设置方面对老年的规定和解释也各不相同。老化最初是指个体层面上的从成年到老年生理功能、心理能力的衰退过程,后来越来越多地与个体的整个生命历程以及个体所在的社会文化环境联系起来。老龄化是一个宏观层面上的人口学概念,指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比重提高的过程。老年、老化、老龄化三个概念由于在某种程度上均与年龄相关而存在联系,但是它们含义不同,不能混淆使用。  相似文献   

14.
人口老龄化和民工荒现象暗示着中国劳动力低成本的优势将消失,并会对中国未来的经济增长产生负面影响。采用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利用联合国最新的人口预测,模拟分析中国2010-2030年人口结构变化及其相关的人口措施产生的经济效应后发现,由于人口老龄化导致的劳动力人口的下降,中国经济增长呈现逐步放缓的趋势,2025-2030年中国的经济增速将下降到5513%。而相关的人口措施可以缓解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带来的负面效应。其中,提高教育水平、促进人力资本积累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15.
世界主要发达国家人口结构演化表现出人口年龄结构向老龄化加速迈进,但人口教育结构仍然保持年轻化和知识化,人口产业结构日趋服务化和高端化,人口迁移更青睐年轻技术移民等特征。中国可借鉴发达国家应对人口结构变化提升竞争力的经验,适时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人口结构持续优化;加快引进技术移民,保持人口年轻化、高素质化;健全人力资本投资体系,实现人口素质稳步提升;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16.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受诸多因素影响,如美国人口结构变化、弱势群体受教育权得到重视、终身教育思潮传播以及高等教育普及等,美国大学"非传统"学生人数急剧增加,学生年龄结构呈高龄化趋势,致使美国大学在办学理念、教学手段、课程结构诸方面出现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17.
产出性老龄化是老年人参与有报酬或无报酬的商品生产及服务供给的活动,与传统老龄观和积极老龄观相区别。产出性老龄化是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举措,在缓解市场劳动力供给不足和社会养老保障压力以及维系社会尊老敬老良好氛围方面发挥重要功能。推进产出性老龄化,应从深入理论研究、转变老龄观念以及政府、社会、老年群体多管齐下等方面有效进行。  相似文献   

18.
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对中国社会形成了巨大冲击。文章利用宏微观数据,系统梳理了人口老龄化对中国经济社会与文化、社区治理和家庭福祉的影响。研究发现:随着持续近40年的人口红利逐渐消失,中国宏观经济增长、社会保障体系、文化形态和公共政策都发生了诸多改变;社区服务供给和社区治理的复杂性也日渐提高;家庭养老资源日益萎缩,护理员面临总量短缺和结构失衡,照护活动给照料者的身心健康带来负向溢出效应。尽管人口老龄化给社会带来了诸多改变,但应乐观、科学辨证地审视这一现象。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应从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完善为老服务体制机制、提升养老服务质量等方面入手,真正让老年人共享社会经济发展的成果。  相似文献   

19.
探讨了收养的法律性质及目的等问题,在指出收养法律性质的"公法化"趋势以及收养目的的变迁所显示的收养制度适应性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开始步入老年型社会的国情,建议我国收养法将"养老"增设为立法目的,进而提出放宽成年人收养条件,增设不完全收养及撤销制度,确立配偶的收养同意权等立法构想.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人口老龄化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是非常必要的。人口老龄化将对社会生产经济负担、家庭结构、中年妇女、老年服务等方面带来一定的影响。为此 ,我们建议应采取相应的对策 :一是重视老龄化问题 ;二是实施老年人再就业工程 ;三是创造老年人服务产业 ;四是建立老年医疗保健制度 ;五是建立老年群体自我服务体系 ;六是发挥社区卫生服务优势 ;七是发展经济 ,为迎接人口老龄化高峰的到来打下雄厚的物质基础。要实现可持续发展 ,关注老龄化问题 ,这是当代人和后代人的共同责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