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我国经济学界,过去和现在都有一种观点,用劳动力个人所有来解释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存在的原因,或者解释社会主义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因。如今年《学术月刊》第二期上发表的雨田同志的文章《劳动力个人所有和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就是这种观点。我是不同意这种观点的。文化大革命前,一九六二年六月我在《文汇报》发表的文章,曾经谈过关于劳动力所有关系问题的看法。现在想再简要地谈谈自己的认识,和同志们一起参加争鸣和讨论。一、人类进行社会生产,必须要有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一个是物的要素,一个是人的要素,只有把两者结合在一起,才能进行生产。这种结合有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生  相似文献   

2.
张翼飞同志在《经济研究》1959年第1期上所发表的“社会主义阶段商品的发展和消亡问题”一文,从整个人类社会及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历史进程中,来研究商品生产从发展到消亡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并接触到社会主义商品生产的本质问题。这是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研究我国社会主义商品生产问题的一个很好的尝试。在当前关于商品生产和价值规律问题的讨论中,如果能够把社会主义商品生产的本质及其变化过程,加以深刻的分析和揭露,弄清楚有关社会主义商品生产的最本质的问题,许多争论,可以迎刃而解。但是,张文对一问题阐述得不够明确,有些概念也较含混,如商品逐渐“褪色”和逐步消亡的“质”究竟指的是什么?推动商品的质逐步消亡的内在因素又是什么?对于商品总的质和每个发展阶段上的不同的质有些混淆,对于商品的量变和质变也有些纠缠不清。这里我想就我国社会主义商品生产的本质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关于商品生产存在的条件以及社会主义制度下商品生产的命运,是一个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的问题。长期以来,国外国内对这个问题存在着不同看法。在这里,我谈一点粗浅认识,不当之处欢迎批评指正。一商品生产存在的条件是什么?自从1954年苏联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编著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出版以来,用社会分工和生产资料与产品的私有制来说明商品生产存在的条件(所谓“两条件论”),一直是经济学界占统治地位的观点。我认为,“两条件论”是不能成立的。  相似文献   

4.
奚兆永同志在《江汉论坛》1983年第1期上发表了《社会分工是商品生产存在的唯一条件》一文。我支持奚兆永同志的观点。但奚文并没有深入分析:一、社会分工与商品生产的关系是怎样的?二、社会分工与私有制的关系又是怎样的?三、社会分工为什么必然引起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拙文试图对上述问题作进一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5.
我国当实现了全面的全民所有制以后,是否还存在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呢?这个问题在学术界已经引起了很大的争论.有不少人坚持着社会主义制度下之所以还必须保留商品生产,是因为存在着社会主义所有制的两种形式决定的论点,从而认为当我国过渡到全面的全民所有制以后,商品生产及商品交换即将作为不必要的因素而消失,这是我所不能同意的.  相似文献   

6.
一个值得再研究的问题我有一个在头脑里考虑过许久的问题,想提出来和同志们讨论,即社会主义的商品生产,是以使用价值的生产为主,还是以价值的生产为主?或者不分主次,两者并重?在我们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著作里,几乎千篇一律地写着:社会主义的商品生产是以使用价值的生产为目的、为主的。这被当作是社会主义商品生产的重要特征之一。前年人民出版社出版了两本读《资本论》的笔记,一本是于光远同志的《试论社会主义生产中的C、V、m》,另一本是许涤新同志的《论社会主义的生产、流通与分配》。这二位著名经济学家在自己的笔记中也是这么说的。于光远同志说:“社会主义生产的着眼点是使用价值”,“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不是价值,而是使用价值,那是说,使用价值是居首位的,其他是从属于使用价值的”(于光远:《试论社会主义生产中的C、V、m》,第95页、第133页)许涤  相似文献   

7.
商品经济与所有制的关系是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提出的一个新问题。问题的实质是在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如何正确对待商品生产。这个问题在马列主义经典著作中并未解决,因此很有讨论的必要。作者在《计划经济和商品经济是相互对立的吗?》(《学术研究辑刊》1979年第1期,《人民日报》1980年3月13日摘要转载)一文中(以下简称前文)对此问题作过初步探讨。《学术研究辑刊》1980年第2期上发表了《关于商品经济存在的原因问题》一文(以下简称该文),对我在前文中的看法提出了不同意见。在这里,我想在前文的基础上就商品经济与所有制的关系问题作进一步探讨,同时也兼答该文作者。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总结了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明确指出“必须在公有制基础上实行计划经济,同时发挥市场调节的辅助作用。要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的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见《决议》人民出版社81年版第55页)实践证明,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不能超越商品经济这一阶段,它可以消灭资本主义,但不能废弃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特别象中国这样从经济落后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走上  相似文献   

9.
一全民所有制内部存在商品生产的原因问题,我国从五十年代末就有所讨论,但直到现在仍然众说纷云,莫衷一走.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如果这个问题在理论上得不到解决,那么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个重要命题就难以成立,从而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就会失去理论基础,失去方向.在这个问题的讨论中,有相当一部分同志持有这样的观点,即认为全民所有制内部之所以存在商品生产是由于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还不成熟,它还具有集团所有制(或企业所有制或企业部分所有制)的性质.我认为,《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发表以后,再  相似文献   

10.
<正> 传统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把社会主义经济视作排斥商品生产的产品经济,并认定这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重要论断。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否定了社会主义排斥商品生产的观点,但马克思设想社会主义不存在商品生产之说却延续至今。笔者认为,马克思从未提出社会主义不存在商品生产的命题,他在《资本论》、《哥达纲领批判》等著作中有关未来社会商品命运问题的论述,被中外经济学界长期误解了,并在社会实践中造成了十分严重的后果,现在是必须加以纠正的时候了。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与斯大林之商品观比较赵子忱,赵学清在1956年我国所有制改造完成之后,毛泽东以苏联经验为鉴戒,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进行了艰难的探索。他曾联系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践,认真研读斯大林的《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对社会主义商品生产问题发表过...  相似文献   

12.
《江汉学报》1962年第9期发表了曾启贤同志的文章,讨论到“社会必要劳动”问题。这个问题的讨论,对研究商品生产、价值规律、经济核算、经济效果等问题都有益处。所以我也谈一点自己的看法,向曾启贤同志请教。曾启贤同志在他的文章中,根据经典著作,提出了对社会必要劳动的两种解释。为讨论的方便计,也为正名计,我觉得他所称的“前一涵义的社会必要劳动”,可以称作“单  相似文献   

13.
于凤村同志就商品經济問題写了不少文章,其中《申論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商品》和《論商品經济》两篇文章,强調了必須很好地利用商品生产为社会主义建設服务的意见,我基本同意。但是在这两篇文章中提出的关于社会分工是商品生产的唯一条件、“商  相似文献   

14.
平均利润率规律更直接地调节着社会主义商品生产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学界一般都认为价值规律是调节社会主义商品生产的经济规律。这种传统观点很值得商榷。我们知道,在资本主义社会化商品生产条件下,价值规律转变为生产价格规律,这时正如马克思指出的:“平均利润……已成为生产的调节器。”我认为这种转化对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也是适用的。单用价值规律,而不用其转化形式来解释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是不全面的。价值规律要求的商品价值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和等价交换,这在社会化的商品经济实践中遇到了以下困难;一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无法确定。二是在市场的交换活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阐明了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价值规律在资本家企业商品生产中作用的理论。我国现在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两种市场经济的性质是不同的,但它们在运行的形式上基本上是相同的。所以,我们应研究马克思在《资本论》中阐明的价值规律理论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国有工业企业发展商品生产中作用问题。一、商品的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第一、国有工业企业生产的商品必须卖出去。马克思说:‘“商品首先是……一个靠自己的属性来满足人的某种需要的物……这里的问题也不在于物怎样来满足人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社会主义革命后的商品生产,是国内外进行了长期的、大量的讨论的一个问题,有些问题至今还有进一步讨论的必要。本文打算把自己重新学习经典作家有关论述的认识,提出来供大家讨论。马、恩依据什么条件做出社会主义将消灭商品生产的结论流行着这样一种解释:马、恩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后消灭商品生产的结论,是从英国那样资本主义高度发展的典型情况出发的,因为在那里可以通过剥夺资本家财产与大地产实现单一的全社会公有制,从而将消灭商品生产。换言之,消灭商品生产的前提是革命前具有英国  相似文献   

17.
李云晋在山西《经济问题》1983年第1期《试论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商品拜物教》一文中认为,由于社会主义存在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由于劳动产  相似文献   

18.
对于在社会主义历史阶段必须充分发展商品生产的问题,中央虽然在政策上已经肯定下来,并正在付诸实施。但是,人们对发展商品生产的认识,还没有很好地解决。因此,从理论上把一些有关的重大问题探讨清楚,对于发展城乡商品生产,特别是对农村实现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向着大规模的商品生产转化,确实是十分必要的。为此,就下面几个问题作一些探讨。发展商品生产是我国社会主义时期不能逾越的一个历史过程  相似文献   

19.
价格问题牵涉到国家企业和个人的利益。在有计划地规定商品价格的时候,我们不能随心所欲,想当然,而要按客观经济规律办事。列宁指出;“价格是价值规律的表现。价值是价格的规律,即价格现象的概括表现。”(《列宁全集》第20卷,第194页)规定商品价格要遵循价值规律,以价值作为基础,这个总原则是毫无疑问大家都承认的。问题在于,由简单商品生产过渡到资本主义商品生产以后,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这时,  相似文献   

20.
在农村人民公社内部各单位之间和社员个人之间,有没有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这个问题,在人民公社刚刚出现的一段时间内,是不大明确的。我在1959年二月号《学术月刊》发表的“社会主义制度下商品生产的必要性”一文中,就只提到国家与公社之间的交换,以及公社与公社之间的交换;没有看到人民公社内部也存在着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关系。当时把人民公社看成一个单一所有制和统一核算、总负盈亏的单位。后来看到党中央发布了一系列有关农村人民公社的文件和指示,明确了农村人民公社的三级所有制,以及“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分级核算、各计盈亏”的管理原则,于是,在人民公社内部存在着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就十分明显了。到1959年4月间,中国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和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召开的经济理论会上,已经有一些同志对这问题作了一些研究和探讨。由于这个问题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又跟我们当前坚持人民公社以队为基础的三级所有制,以及开展农村集市贸易,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有直接的关系,所以我还想发表一些意见,与大家共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