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 毫秒
1.
剪纸艺术是历史、文化内涵最丰富的民间美术之一,是劳动人民为了满足自身精神生活的需要而创造的实用艺术。它不受功利思想和价值观念的制约,体现了人类艺术最基本的审美观念和精神品质,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和生活情趣。剪纸艺术是创作者思想感情、审美心理的直接体现,是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是率真至美的艺术形式。论文主要从剪纸艺术的寓意之美、技艺特点、构图特征、造型艺术、色彩之美等角度对剪纸的形式美进行论述,体现剪纸艺术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2.
3.
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在《论艺术》中告诉我们:“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客观世界自然美、艺术美、社会美比比皆是,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去发现,都能根据自己的审美经验描述出各种各样美的东西来,但是这些美的事物之所以是美的共同根源又在哪里呢?要回答这个问题就不是那么简单了。两千多年来有多少美学  相似文献   

4.
美的形式与美的方式李平(深圳大学艺术学院)一、回到现实需求本身设计要解决的基本问题,是生活中的现实需求。脱离人的现实需求,设计将变成脱离生活、脱离实际的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所谓现实需求,是关涉到人的衣、食、住、行等最基本的日常生活需要。当然,现实需要...  相似文献   

5.
乔伊斯美学思想的形成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经历了从《都柏林人》中的经验形式之美到《一个青年艺术家的肖像》中的艺术形式之美的探索。《都柏林人》中的经验形式之美源于感性判断,具有形而下性、动态性和幻灭性三个特性。《一个青年艺术家的肖像》透露出艺术家要用理性化的手法对感性材料进行人工处理,从而使艺术美成为一种静态的、形而上的美学...  相似文献   

6.
艺术是人的创造,其根源在于人及其实践活动,本来是不言而喻的,但是,自从古希腊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以后的西方哲学和美学的不断从不同角度进行探讨,竟然使得艺术之根的问题变得模糊不清起来。到了18世纪德国古典哲学和美学,康德、席勒从人类学和审美人类学的本体论出发重新思考艺术之源的问题,尤其是席勒,作为诗人、艺术家、美学家,以诗歌的形式阐述过艺术的人类学基础,更以数篇论文明确地指出,艺术是人类的审美创造,艺术之根在于人的游戏冲动和游戏活动,创立了艺术起源的游戏说,并且在西方美学史和思想史上产生了广泛而巨大的影响,值得我们批判地继承发展。  相似文献   

7.
历史的前进,时代的更迭,仿佛圆的旋转运动,永不休止;莎士比亚就是以圆的目光去观照人生的。人是哲学之圆上所旋转着的核心。莎翁喜剧艺术的大团圆场景(和谐),正是莎翁艺术圆镜观照的结晶。莎翁悲剧艺术则善于表现哲学之方。这就是赞美人文主义的方正,谴责封建主义的邪恶,其典型的悲剧便是《哈姆雷特》。在莎翁笔下,方与圆是相互渗透的,其《威尼斯商人》这一讽刺喜剧中所表现的悲剧色彩,便是如此。  相似文献   

8.
艺术哲学中充满着许多混乱的问题,原因何在?如何澄清这些混乱?作者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只有用美学来统帅艺术理论才能最终消除这种理论的灾难。  相似文献   

9.
艺术之所以为艺术,就在于它有一个令人的视觉产生关注的形式。当下,随着艺术形式的民族性、时代性、个性的日益清晰化,形式与内容的关系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美术形式既是一种外在于内容的东西,又是内容的一种本质性存在。艺术的创新与突破,往往不是表现在内容上,而主要表现在形式上。因此,一部美术史,其实就是创造艺术形式的历史。  相似文献   

10.
11.
鲁迅笔下的祥林嫂一直被认为是旧中国下层妇女的典型,其艺术魅力长盛不衰,通过对这一典型艺术魅力根源的追溯,认为至少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来自人物典型性格的生命的魅力;二是来自人物典型性格的灵魂的深度。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义对艺术的思考,其对象前提是"已经变成实践的、可以通过感觉直观的"现实的艺术活动.这种活动不同于人的其他活动,也不同于对自然的审美,是因有其特殊的形式规定.这种形式规定不是单纯的文本形式问题,而是由艺术的"依据因素"以及将这些因素联结起来的艺术行为共构的"整体"或"思维具体"决定的.有了这些规定,它可能就是艺术;否则,就可能不是艺术.这是举凡艺术都有的规定,是谓形式本体.这种形式本体具体化为三个维面,即虚拟性、情境性和体验性.它们共同环绕着一个东西而存在着,这个东西就是"意义".换言之,符号化的意义虚拟,给予意义的情境定义,指向意义评价的艺术体验,综合而成艺术活动.  相似文献   

13.
艺术形式的美学功能体现在 :艺术形式延展人的审美过程 ,艺术形式增加人的美感强度 ,艺术形式深化人的美感意蕴  相似文献   

14.
一我乐意承认,无论就本人的气质还是学术背景而言,我向来对本学科的非实用方面要比实用方面更感兴趣。我进一步承认,我相信理论不仅应当受到它把握的内容、它的效度、它与可能掌握的事实是否一致的验证,还应受到它的触及面、它的重要性及它的典雅性的检验。无论科学  相似文献   

15.
宗白华对艺术形式进行了独特的理论阐释,通过对艺术形式的深层结构的分析,认为艺术形式表现生命的内核,表达心灵的姿势。艺术形式具有可感性、创新性、审美性等特征,但积淀在艺术形式中最根本的却是文化精神。间隔化、构图和感悟生命的真理是艺术形式最主要的作用。宗白华对于艺术形式的理论阐释对于今天艺术形式的创造和研究仍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刘迅同志要我来谈谈人道主义与艺术的关系问题①。我很高兴有这个机会,来向大家清教。但由于是在旅途之中,行色匆匆,没有准备,只能拉杂谈谈,交换交换意见。谈错了的,请大家给我指出来,我们再讨论。人道主义问题,现在成了一个很敏感的问题。这次来北京,有些同志劝我回避这个问题。但是我想,还是谈一谈吧。第一是大家感兴趣。第二是  相似文献   

17.
美是什么?什么是美?千年聚讼,纷纭莫辨,类似哥德巴赫猜想。美的哲学这一美学王冠上的明珠,吸引多少人九渊探骊,上下求索。单说国内,就有若干大的学派,不惟派中有“派”,派外又有诸多论说,而且没有任何两个人的意见完全相同。然而彼此大相径庭、尖锐对立的观点,从广阔的历史背景上来看,放到真理发展的长河中来看,又各各含有合理性。在肯定其各有存在必然性的基础上,本文简论美是自由的形式,提纲挈领,粗疏浅证,聊备一说而已。  相似文献   

18.
彩陶艺术的出现,表明古代华夏审美文化意识的产生。它经历了仰韶文化的半坡彩陶、庙底沟彩陶和马家窑彩陶等3个时期,其代表作有:1.鹳鱼石斧图;2.人面鱼纹盆;3.舞蹈纹盆;4.人头形器口彩陶瓶。它们标志着中国美术滥觞时期的成就  相似文献   

19.
艺术鉴赏中的趋同与对峙的根源隋景山审美意识活动的显现状态,莫过于艺术鉴赏中在欣赏趣味上表现出的趋同性与对峙性。所谓趋同性,就是众多不同的欣赏主体对某一特定的艺术作品对象或某一艺术种类,取得大体一致的认同,这其中当然也包含某些个别方面的对峙;而对峙性也...  相似文献   

20.
笔者认为,世界上所有民族在原始社会,都创造了属于自己的艺术,都有属于自己的艺术家。文章重点探讨了原始社会时期艺术与艺术家产生的根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