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侯晓菊 《阴山学刊》2002,15(2):54-56
古代汉语的“……之于……”式不仅可以用在主语后 ,也可以用在宾语后。“于”字介词结构是修饰、限制谓语动词的状语成分 ;“之”字并没有实际的语法意义 ,也没有起改变句子结构的作用 ,它仅仅是使“于”字介词结构在语义上的作用加强 ,也使谓语动词所涉及的对象更加明确。  相似文献   

2.
李星辉 《云梦学刊》2008,29(6):133-136
涟源方言的处置句中有多项介词短语位于主语和述语之间.与表处王的介词短语同现的其他介词短语应该遵守语义次序规律,并受一定的因素制约.  相似文献   

3.
“论元”和“配价成分”是句法学研究中的重要概念,它们经常被混为一谈,实际上它们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论元包括可用论元和必用论元,而配价成分则是句子不可或缺的成分。只有名词性成分能充当论元,而名词短语、形容词短语、副词短语、介词短语、动词短语和子句都可以做配价成分。论元是句子的主语或宾语,而配价则可能是主语、宾语、补语或状语。论元是动词所表达的动作或状态的参与者,配价成分在句子中充当的语义角色则包括施事、受事、经历者、受益者、工具、主题、目标和源头等。  相似文献   

4.
句式中介词结构漂移的语篇语用解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句式具有语篇功能,语篇功能制约句法结构。文章主要考察了否定句、假设句、条件句、时间状语从句句中介词结构的分布,这些句式在语篇中具有非现实性,不在叙述的主线上,属于背景信息,具有低及物性的特点。介词结构在小句中的漂移受及物性决定,高及物性的小句中介词结构位于动词后,而低及物性的小句中介词结构位于动词前。通过溯因推理,介词结构在这些特殊句式中只能处在主谓之间,处在动词之后不合语法。研究发现,真实语篇语料的考察证实了这一推测。  相似文献   

5.
樊怀宇 《阴山学刊》2004,17(3):51-54
汉语与英语的主语表示法差别较大,主要体现在动词作主语、形容词作主语、述宾短语作主语、主谓短语作主语、述补短语作主语、偏正短语作主语、"的"字短语作主语、同位短语作主语、介词短语作主语等方面。只有掌握两种语言各自特点,才能准确互译。  相似文献   

6.
传统的句法分布研究通常从语义、句法的角度考察,可是由于汉语介词来源本身的复杂性,加之汉语句法关系缺少形态,因此常常很难得到统一的解释。从语篇及物性的角度,这一问题可以得到合理解释。通过溯因推理发现:汉语介词结构在参与者、施事性、意志性、动作性、瞬时性、体、肯定性、现实性、宾语受影响性、宾语个体性等及物性特征上都表现一致。介词结构的漂移受语篇及物性制约,即句子处于低及物性的时候,介词结构通常编码为动前位置;当句子处于高及物性时,介词结构通常编码为动后位置。  相似文献   

7.
"来/去"位于动词之前的情况较为复杂,在具体义动作动词之前时是位移动词,在短时性动作动词之前时是助动词;在动词短语或介词短语与动词短语之间时是连词;在"到+处所宾语"与动词之间时是趋向动词.  相似文献   

8.
王珍平  邓晓宇 《兰州学刊》2011,(12):222-224
在中学英语教学和高考英语复习中,辨析清楚英语主语和谓语的一致关系,通常是教师和学生难解的问题。笔者依据多年的教学实践,阐释并辨析英语主语和谓语的一致关系。一个句子中的谓语动词必须与其主语的人称、数的形式保持一致关系。也就是说,英语句子中,主语的"人称"和"数"要限制、决定谓语动词的形式变化,这就叫"主谓一致"关系。它通常依据三项原则:语法一致;意义一致;就近一致。  相似文献   

9.
在英语学习过程中,不容易掌握的莫过于英语动词,但是最难掌握的或许是最常用的动词加上介词或副词构成的短语动词.如:come across(遇见),look out(当心).有时由于介词和副词的介入,动词的意义也随着变化,因而不能从字面推测出整个短语的意思,这就构成了学习英语者的特殊困难.本文将扼要地介绍短语动词的构词特征,语义特征、语法特征及修辞特征,以便对学生掌握短语动词有所启发和帮助.  相似文献   

10.
英汉句式结构存在很大差异:英语句子的基本结构是“主语 谓语”,呈“树式”结构;而汉语句子则是“主题 述题”,呈“竹式”结构。汉式结构使大学生的英语习作出现一句多个动词、主谓不一致、缺少主语等错误表达,故提高大学生对英汉句式结构差异的认识、强化英语句子意识是提高大学生英语写作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1.
“到”的语法化过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到”在现代汉语里兼动词和介词两类。作介词时是为动作提供处所或时间位置,而“到”虚化为介词前这是介词“于”的功能之一,“到”虚化为介词的过程实际上是“到”后“于”的消失过程。一般认为“到”单独用作结果补语时是动词,事实上也经过了一个重新分析的过程,成为了表示动作结果的一种常见的附着形式了。  相似文献   

12.
“连续”是现代汉语中的一个常用词,《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将其词性标注为动词。通过对“连续”一词出现的句法环境进行考察,发现“连续”经常做状语,已丧失了动词典型的语法功能——在句中单独作谓语,却保留了动词可以作定语、受“不”修饰的非典型语法功能。经过分析,认为它是语法化的一个中间体,其词性应该为副词兼区别词。  相似文献   

13.
及物动词作为动词的一种次分类,其内部并不是同质的,因为有些及物句能转换成被动句,有些则不能。在这个认识的基础上,可利用被动式作为一种测试手段来判断及物动词的及物性问题。在参照原型及物结构与非原型及物结构的观点及观察语料的基础上,首先把及物动词按能否进入被动句式分成两类,然后再根据能否单独出现在被动句式把出现在被动句式的动词分成两类。这样,及物动词就可以按照它们的及物性被分成三个次类,以此建立汉语及物动词的及物性阶层。  相似文献   

14.
再谈英语定语从句的理解与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樊怀宇 《阴山学刊》2003,16(2):56-58
英语中的定语从句是一种修饰性的从句 ,其主要功能是作名词或代词的后置定语。然而 ,它有时又存在着形式与内容的矛盾。在翻译定语从句时 ,应根据上下文的语境 ,发现其与主句的逻辑关系 ,译成汉语的相应结构作名词或代词的修饰语 ,或译成汉语的偏正复句的一个分句或状语 ,或译成汉语的一个独立单句、并列复句的分句等  相似文献   

15.
汉语流水式的短句形成长短不一的句群,以意义关系紧密的句群即话语为语义单位,在汉英语言对比基础上,综合运用语块、搭配、介词、分词、插入语、连接副词,构建主次分明、伸缩自如、逻辑清晰的英语句子,能有效提高汉英翻译译文的质量.  相似文献   

16.
存现句是从功能角度归纳出来的类别,属于句类范畴.存现句中,不论是一价动词前还是二价动词前的处所和时间词语,也不论其与动词是否具有语义上的选择关系,都可以看成主题.从语用角度对存现句进行分类,标准单一,能够贯穿始终,与存现句的性质相吻合.  相似文献   

17.
所谓“使动”用法,是指名词、形容词和不及物动词活用为“致使性”及物动词的一种文言语法形式,属于词类活用的范畴;而“双宾语”是一个谓语动词同时带有两个宾语的一种句式,属于句型结构的范畴。南开大学教材《古代汉语读本》早已打出了“为动双宾语结构”的旗号,而应用更为普遍的“使动双宾语结构”却一直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8.
紧缩结构是现代汉语中很有特色的一种结构类型 ,紧缩结构可以单独成句成为紧缩句 ,也可以充当单句的句子成分 ,还可以充当复句的分句。紧缩句是复句的紧缩形式 ,一般是由前件和后件构成 ,二者的结合可以表达复句中分句之间的各种逻辑语义关系。语用方面 ,我们对紧缩结构成句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表达的话题、话语重点以及说话人的语气情态等进行了考察 ,认为紧缩结构有它表意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19.
从对汉语“NP1 V NP2 XP”格式中V的考察着手,可初步认定汉语中语类选择一个论元补语小句的几类动词,并重新界定了汉语论元补语小句的标准;根据重新界定的论元补语小句的标准,确定了汉语中动词性小句的存在,使动结构中论元补语小句的存在;认为小句理论具有较强的解释力,它可以统一解释一些错综复杂的句子结构,是汉语研究中一种值得重视的句法和语义分析理论,体现了语法研究中理论上的经济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