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以汇率为基础的经济信息用于国际比较谬误巨大。比较生产力水平应使用国内购买力货币比价和国内购买力增加值,比较实际国民收入应使用国内外购买力货币比价和国内外购买力增加值,比较居民生活水平应使用消费品购买力货币比价和消费品购买力增加值,比较具体经济指标不能混淆名义外汇价值与实物总量和结构的差异。这样才能正确计量中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科学分析与制定经济发展战略与政策。  相似文献   

2.
卡塞尔的购买力平价学说是研究汇率形成基础的重要学说,至今仍在汇率研究领域具有一定的理论地位。但是,购买力平价学说混淆了货币对一般商品和贸易商品购买力的区别,忽视了国际资本流动在汇率形成中的作用,因而难以用于解释现实的汇率现象。要揭示汇率形成的基础,应该吸收购买力平价学说的合理思想,改进购买力平价学说的不足之处,建立更为完善的购买力平价学说。  相似文献   

3.
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以后,汇率自由浮动,经济学界对汇率的研究活跃以来,逐渐形成了三大经典汇率理论:货币分析法、资产组合平衡分析法、国际收支分析法。货币分析法把货币理论与购买力平价理论结合起来,强调货币供给和需求通过价格水平对汇率产生影响。但是由于货币理论和购买力平价理论的内在弱点,这种分析方法只能揭示货币供给持续增加导致通货膨胀情况下的汇率现象。资产组合平衡方法把货币理论与资产组合选择理论结合起来,以分析跨境资产组合选择对汇率的影响,这种分析方法可以解释短期资本流动导致的汇率变化。国际收支分析法把国际收支和外汇市场联系起来,分析国际收支各个因素对汇率的影响。国际收支分析法是较为全面的分析方法,它在逻辑上可以涵盖货币分析法和资产组合平衡分析法,但要补充影响汇率的其他国际收支因素,区分短期和长期的国际收支因素,还要确认国际收支与外汇交易的联系,才能更加准确地预测和解释汇率现象。  相似文献   

4.
购买力平价方法浅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由于国内生产总值的购买力平价计算工作量特别大,在一个财政年度结束时,短期内计算出GDP购买力平价,非常困难。一般要一二年后甚至更长时间才能完成计算,而且缺乏购买力平价序列数据,对国际经济比较不太及时。我们提出,在国内生产总值的双边或多边国际比较中,采用基本汇率法,利用各国的现有统计数据,不必增加新的调查。其步骤是:1.择比较两个国家最可信年的汇率,并以该年为基准年;2.比较国家的GDP按基准年价格计算各个国家的可比价GDP;3.然后用基准年的汇率,换算其中一国的可比价GDP,成为另一个国家货币表示的GDP。  相似文献   

5.
传统购买力平价理论认为价格决定汇率,但汇率实际对价格也有反作用,运用利率平价理论,均衡条件下价格需遵循一定原则变动。同时考虑经济体系中实体经济与货币经济,商品贸易对汇率决定具有基础性作用。资本自由流动时资金量无限和有限对本国价格造成的影响不同,其中部分数量关系可以通过原有汇率理论得出,但价格调整过程和机制仍需结合现代金融理论进行研究,这也是一国实现货币完全自由兑换应考虑的问题,综合运用不同汇率理论分析实际问题是研究汇率时的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6.
人民币名义汇率自2005年7月升值以来,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发生了一系列深刻的变化,对于货币政策形成了严峻的挑战。本文采用2005年1月至2009年8月的月度宏观经济变量完成了一个多元变量回归方程。在经过相关检验证实了该方程的真实性基础上,借用相应的计量经济学手段对多元变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从外部均衡看,外汇储备增长、汇率升值是货币供应量增长的外部原因,因此那种认为,低利率水平下汇率升值可以减少货币供应量,甚至可能导致中国进入通缩的假说没有根据,而减少储备的方法成为改变外部失衡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7.
以1999年12月31日到2005年3月31日我国外汇市场的实际汇率为依据,运用现代投资组合理论来化解我国外汇储备的汇率风险。经过实证分析得出以下结论:进行不同储备货币的投资组合,可以大大降低我国外汇储备面临的汇率风险;在相同风险下,投资组合的平均收益要远远高于单一持有美元的投资收益。  相似文献   

8.
1990年代兴起的基本均衡汇率研究较购买力平价理论有更大的合理性。在对基本均衡汇率理论进行分析后构建了人民币基本均衡汇率的理论模型 ,并就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运用人民币基本均衡汇率模型进行实证分析 ,最终得出人民币汇率并不存在明显高估或低估的结论。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1995到2005年数据的基础上,以1997年1月为基期,利用单位根和VAR协整技术,对人民币兑美元、日元和港元是否符合购买力平价理论进行了检验,检验结果发现人民币兑美元、日元的汇率表现支持购买力平价理论,兑港元的表现不支持购买力平价理论。  相似文献   

10.
汇率问题是我国金融国际化的枢纽之一,而购买力平价理论构成了货币主义汇率决定模型的基础。购买力平价假说之谜的实证表象是均值回归时间较长,致使购买力平价理论在短期内不成立。由于在标准的线性ARMA框架下汇率稳态过程的单位根检验方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质疑,所以文章介绍了基于ESTAR结构的KSS非线性单位根检验分析法,并连同ADF和PP检验一起对我国实际汇率进行了实证,KSS检验结果表明,我国汇率符合购买力平价理论,这说明现有的参考一揽子货币进行调节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正逐步达到市场有效性,下一步应该继续发挥市场供求在人民币汇率形成中的基础性作用,增强浮动弹性,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相似文献   

11.
2001年,主要国家经济衰退,其中央银行通过扩张性货币政策刺激经济增长,连续降低利率。从2002年7月起,美元对非美元主要货币汇率持续、大幅贬值。2003年,主要货币利率下调到近50年最低。2004年美国货币政策转向,美联储开始加息;2004年12月,美元对非美元主要货币汇率跌至历史低谷。2005年主要国家相继提高利率;美元对非美元主要货币汇率发生逆转,美元大幅反弹一路走强;欧元和日元持续走弱。2006年主要国家将继续实行紧缩性货币政策,继续谨慎、小幅加息;2006年国际外汇市场将保持目前格局:美元维持强势,欧元继续走弱,日元逐步回稳。  相似文献   

12.
异议股东回购请求权制度是资本维持原则的例外,是禁止公司取得自己股份的“但书”,它完善了股东退出机制和中小股东保护制度。我国在2005年修订公司法时引入了异议股东回购请求权制度,但却将股份交换行为排除在该制度之外。本文自股份交换、异议股东回购请求权的起源、性质、理论基础入手,从小股东与多个相关利害关系人的利害关系的角度进行分析,认为:为更好地保护中小股东的权益,实现股份交换过程中各方的共赢,我国应将异议股东回购请求权制度的范围扩大到股份交换行为中。  相似文献   

13.
人民币升值利弊分析与对策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02年以来-关于人民币紧盯美元的汇率制度日益受到西方国家的责难,尤其在2005年,来自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与日俱增。中国政府必须深入研究和分析人民币升值对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将产生如何影响,积极主动寻求应对策略,避免陷于在外部压力下不得不被动盲目升值或僵化死守与美元保持相对固定汇率的两难局面,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积极稳妥地推进中国的汇率改革。  相似文献   

14.
运用动态购买力平价理论对蒙代尔-弗莱明模型进行了修正,建立了开放经济条件下中国宏观经济模型,然后列举中国经济的两个实际问题,分别采用传统的蒙代尔-弗莱明模型和修正后的蒙代尔-弗莱明模型进行分析,对修正后的M-F模型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修正后的M-F模型是符合中国现实的。  相似文献   

15.
大用户直购电交易问题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从经济学和市场学的角度,在深入研究了国内现有直购电的试点状况之后,分析了现阶段我国开展大用户直购电的形势,阐述了我国目前开展大用户直购电还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并针对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和建议,希望能为拓宽大用户直购电的研究思路提供一点参考,以促使大用户直购电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首先根据人均GDP购买力平价标准,对美日两国与我国全面小康相近的历史发展阶段进行界定。然后在此基础上,采用SNA统一口径,对美日两国相近阶段政府再分配规模数据进行了调整计算,并将其演变趋势和阶段特征同我国进行了比较。比较结果显示,当前我国再分配规模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基本相适应。  相似文献   

17.
自2005年7月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人民币币值不断攀升,引发各界广泛关注,人民币升值的内部压力主要来自于持续增长的对外贸易,尤其是对美贸易的顺差,外部压力主要来自美日的政治压力。日元升值引发泡沫经济的沉痛教训依然历历在目,我国应对人民币升值的措施必须慎之又慎,首先要坚持完善人民币汇率制度,其次要坚决抵制美日的政治压力,最后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改革必须循序渐进,步步为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