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吴趼人在继承我国古代文学传统、借鉴西洋小说创作手法的基础上,对短篇小说的形式诸如结构方式、叙事体制、叙事视角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与尝试,一定程度上表现出对传统叙事模式的背离与超越。  相似文献   

2.
"立宪运动"是晚清兴起的社会改革运动,吴趼人的多部小说对其有充分描写。研读这些小说,能够感受到作者对立宪运动的质疑、否定和超越,体悟到晚清知识分子对救国道路的思索与选择。无论从特定视角描绘晚清社会思潮的变化与社会变革的画面,还是完整描述立宪运动带给国人的复杂感受、勾勒知识分子感悟立宪的心路历程等方面,吴趼人的小说创作均具有独特价值。  相似文献   

3.
吴趼人文化观探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趼人文化观的构成是多层面的 ,从其发生和发展来看 ,它以体认“中学为体 ,西学为用”为起点 ,以接受资产阶级改良派、维新派的思想为中介 ,在吸收和批判西方文化思想的过程中 ,表现出对以儒家文化为主干的中国传统文化回归。在探索中国未来的道路时 ,其文化观的形成与中国社会各种思想的交锋有着密切的关系 ,而且是其小说创作的原动力。  相似文献   

4.
吴趼人是晚清著名的小说家之一。他以大量的小说创作 ,猛烈抨击了晚清社会的种种阴暗面 ,表达了强烈的爱国主义情绪 ,歌颂了近代历史背景下的爱情故事 ,从而使小说这一最为通俗的文学体裁 ,恰如其分地充当起“改造社会、开启民智”的作用。因此 ,对吴趼人不能简单地以“谴责小说”家观之  相似文献   

5.
以“恢复我固有之道德”为创作旨归的吴趼人,在上海租界难免成为厌世主义者。道德理想的受挫与厌世情绪的萌发,使得吴趼人对晚清社会发出了绝望的戏谑。愤世嫉俗的心态与诙谐夸张的描述相结合,让谴责小说喧嚣着人性与道德的隐秘邪恶,走向了隐私化、情欲化的邪僻路子,所产生的叙事效应偏离了道德教化的初衷。吴趼人属于租界文化语境培育出来的“双视野人”,但其双重视野未能达到视野融合,不能为批判洋人提供有力的支持。在民族意识的敦促下,吴趼人以“士”的价值体系为尺度,转而讥讽买办的洋奴嘴脸和名分僭越,在身份与道德上极端丑化买办形象。  相似文献   

6.
新闻体小说是晚清独有的小说品种,它是与清末民初新闻事业的发达以及报刊连载形式直接相关的。新闻体小说在内容上紧密贴近当下局势,在形式上多采用短篇+短篇的连缀体结构。尽管受到了较多指摘,但它对后世小说的种种影响对于我们今天仍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7.
任百强《我佛山人评传》等21世纪新成果终于将吴氏三千年世家的传承图谱完整地联结起来,填补了国内外关于吴趼人研究的一项空白。郑振铎、阿英、刘大杰、任百强等从1956~2010年耗时半个多世纪校正了鲁迅对清末谴责小说的贬低。王国伟的《吴趼人小说研究》,可谓是对吴趼人创作的各类小说比较系统化研究的一个新收获。任百强于2010年出版的煌煌大作《我佛山人评传》百年来有关"晚清新小说主将之一"的吴趼人研究之集大成者,除了对吴氏创作的各个方面详加论述外,对吴趼人的世家、生平、众多谜团做出令人折服的实证考辨、对比分析、假设推导、逐个否定。《我佛山人评传》在研究方法上提供给学界的启示有如下七个方面:其一,采用微观史学方法,以小见大、显微知着;其二,注重人物心灵的探寻;其三,重视人物身体器官的文化象征意义;其四,注重细节的放大;其五,注重叙事,借用传记、说书、话本小说之类讲故事的笔法;其六,借用了英国政治比较概念史的写作方法;其七,超越名利、学术归宗。  相似文献   

8.
"笑话"作为一种文学体裁名称在近代还不普遍,因而吴趼人提出的"笑话小说"具有非常高的文学史价值。他亲自创作的笑话小品中"新意识"和"新趣味"的加入,很有代表性。  相似文献   

9.
吴趼人小说在语言上实现了浅白化,在文体上取消了传统章回小说中的“有诗为证”的程式和大量引录诗词曲赋的惯例,在对人物进行绘形时摒弃了古代白话小说代代袭用的套语典故、陈词滥调,转而运用平实、逼真、细致、准确的笔墨。这些努力在客观上使得新小说的文体比以前更为纯净,从而使其更接近了现代小说体制。以吴趼人为代表的新小说家在纯洁小说的文体方面,为中国小说艺术的现代化作出了一项至今仍鲜为人知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吴趼人是清末最富于探索精神的作家。受外国文学的影响,他在小说艺术的革新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主要表现为“突破第三人称全知叙述的藩篱;对传统叙述结构的超越;重视人物心理恬动的描写;提倡新体短篇小说的创作。尽管他在借鉴外来表现手法时,不免有生搬硬套之处,但其敏于接纳,勇于实践的梢神,无疑是值的肯定的。  相似文献   

11.
清代中后期岭南出现了一批地方故事集,目前可见的有6部,包括《五山志林》、《霭楼逸志》、《邝斋杂记》、《粤小记》、《粤屑》、《越台杂记》。这6部地方故事集彰显岭南人民强烈的民族意识、爱国精神及岭南各阶层人民的美好品质,抨击岭南官吏的残暴和官场的腐败,描绘岭南民间疾苦,批判岭南社会丑恶现象,记叙岭南民间奇幻故事。这6部地方故事集在艺术上各有独特之处,《粤屑》、《粤小记》取得了较高的艺术成就。这6部地方故事集对后世岭南小说、戏曲,均产生了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2.
对地域性表现的程度是决定话本小说成就的一个重要因素.清代话本小说家的地域意识呈如下态势:继承派在某些方面作了一些开拓,但比较表面化;摒弃派对常被前代深入表现和利用的地域性认识不足,甚至弃置不用;挽颓派力图挽救地域性表现的颓势,但作品内容却趋向说教.总的来说,清代话本小说家的地域意识呈衰退之势.地域性作为话本小说的内核之一,被削弱甚至剥离之后,话本小说的衰落也就成为必然的趋势.  相似文献   

13.
晚清义赈的兴起源于从1876年开始持续四年之久的“丁戊奇荒”,在这次灾荒救助中逐渐形成了一套颇具规模的灾荒救助组织体系和比较科学的灾荒救助运作模式,对于推动中国慈善事业向近代化转变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戊戌维新运动的影响下,中国传统慈善机构出现了新的转机,进而产生了近代意义上的社会慈善事业,主要表现在具有近代色彩的慈善理念的酝酿萌生和具有公益性质的慈善事业的初步扩展。但维新时期的慈善公益事业犹如昙花一现,没能获得持续的发展,直到清末地方自治运动蓬勃兴起后,曾受顿挫的慈善事业才得以复苏,从而为旧式善堂、善会向近代新型慈善团体的转换提供了重要契机。  相似文献   

14.
相比于中篇、长篇来说,短篇小说对语言能力和叙事技巧的要求更高.在日臻完善的毕飞宇的短篇小说中,反讽的手法不仅举重若轻地呈现出小说与读者与现实的对抗精神,而且还蕴涵着作者对人学和人生的怀疑、反省和思考,因而作为一种技巧被广泛地运用到作品中.  相似文献   

15.
从美学范畴和功利范畴看,梁启超为代表的“新小说”观念注重善与俗,王国维为代表的小说观念注重真与美,鸳鸯蝴蝶派为代表的小说观念注重利与趣。历史要求与文学要求的错位,使其命运呈现不同状态,但具有异质并存的价值,因为它们身处历史大转型时期,以自身的某种历史合理性昭示了独自的文学与文化意义,共同造就了中国晚清小说及其理论批评的历史文化景观。  相似文献   

16.
主要论述了郭平小说集《后来呢》的叙事特征,指出了郭平小说在叙事上具有从经验叙事进入到精神叙事、从文本叙事进入到意象叙事的特征。叙事方法是作者叙事态度的体现,由此可以深入地思考中国当代文学创作在叙事层面上超越现实,进行个人化创作的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17.
关于启悟的智慧迷宫——残雪小说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荒诞派和庄子哲学为思想底蕴,残雪的小说通过地狱与天堂两个时空的对比凸显了自我拯救的主题意识,同时,作者又采用变形与消解等方式赋予小说以形式的意义,由此构建了一座关于启悟的智慧迷宫.  相似文献   

18.
沙汀的短篇小说多以四川扰攘的茶馆、麇集的场镇、暗淡的农村小学和贫瘠的山沟为背景,或揭露国民党兵役制的内幕,或抨击大后方基层政权的黑暗腐败,或控诉国民党反动派草菅人命的血腥罪行,或嘲讽农村社会地主豪绅、流氓恶棍们的自私、贪婪、虚伪的卑鄙行径。由于作者做到了选材严、挖掘深,所以在创作上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相似文献   

19.
“诗狐”故事是清代文言小说中大量出现的一类极具近代文明色彩的人狐恋故事,其角色、情节、主题等多个文学因素都具有十分独特的性质。这种新颖故事的大量出现,最直接来源于其时社会中令人瞩目的才女现象。现实才女正是“诗狐”的原型,作为封建末世文人心中的理想女性和渴慕对象,她们被文人以浪漫的艺术手法演绎进精彩的人狐恋,成为有清一代文学的特色和成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