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后周显德三年(九五六年),周世宗亲征南唐的淮南,至显德五年,完全占据了南唐江淮之间的土地,兵临长江。南唐主李煜求和,将江北的十四州六十县全部割让,划江为界,向后周称臣,在国内去帝号,称国主,用后周的年号,降到了一个属国的地位。赵匡胤代周建宋后,李煜继续保持恭顺,每年上贡大量金银土产。  相似文献   

2.
周振华 《现代交际》2010,(11):92-92,91
李煜作为一个葬送江山的皇帝何其失败,但他在南唐词的创作上又取得了巨大成就,为中国诗词的发展做出很大贡献。研究其作品艺术特色,探究其生平与创作,对认识李煜词的文学地位及对后世的影响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3.
李煜,南唐第三任国君,史称李后主。被称为"千古词帝"的李煜在中国词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对后世影响甚大。他继承了晚唐以来花间派词人的传统,通过具体可感的个性形象,反映现实生活中具有一般意义的意境,将词的创作向前推进了一大步,扩大了词的表现领域。本文结合李煜的词作,体会一代才情横溢帝王的悲喜人生。  相似文献   

4.
公元978年,南唐后主李煜降宋后被软禁东京开封。第三年的中秋之夜,做皇帝无能、为词人无双的李煜,仰头望明月,低头思故国,满腹丧权耻,一腔亡国恨,凝集成千古绝唱:“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宋太宗赵匡义读此词,认为李煜怀念故国,存复辟之心,乃下密旨,在酒菜中暗施“牵机药”。李煜食后全身抽搐,呼吸困难,一代词人命归黄泉。所谓:“牵机药”就是中药马钱子,又名番木鳖,为马钱子科植物云南马钱的干燥成熟种…  相似文献   

5.
关于中国妇女缠足的起源众说纷纭,一说始于南唐后主李煜。缠足习俗在近代被废止至今,经历了百年。在青年艺术家陈霄翱看来,缠足带给妇女的不仅仅是身体上的伤害,更是对她们心灵的束缚与摧残。他用近两年的时间走访了200多个村庄,通过镜头记录中国最后—代缠足老人的生活。  相似文献   

6.
李煜的后期饱受亡国之痛的折磨,身心遭受巨大的痛苦,反映在作品中李煜的后期词体现出“字字泣血”的特点。他运用比喻白描等手法流畅的抒发心中的苦痛,形成和前期描写宫闱之中享乐安逸生活截然不同的风格。李煜的后期词在词史上具有极高的地位。也具有极强的感染力。  相似文献   

7.
李煜、李清照同属婉约派的代表词人,两人的命运也有着一定的相似之处,本文主要探究李煜、李清照词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8.
“做个才人真绝代,可怜薄命做君王”。自古以来,大概没有一个人像李煜这样,做皇帝做得让如此心疼。  相似文献   

9.
张云 《现代交际》2010,(9):69-70
李煜用他的词为人们营造了一个极为浓厚的悲剧氛围,同时也为自己编造了一个苦苦寻求灵魂归宿的精神世界。李煜的词中表现出了很浓郁的佛教意识。本文试图从李煜词的悲剧意识、空虚梦幻的心理感受以及对消解苦难的努力的角度再读李煜词。李煜不仅有皈依佛教的虔诚,更有着词人对人类、对宇宙的终极关切,这是一种执著于探索生命的永恒、自由的文学和人生的态度。正是这样的探索和态度而不是他的亡国之悲叹造就了李煜词在中国古代诗词中独有的价值和风景。  相似文献   

10.
五代南唐花鸟画家徐熙,以其独特的画风开创了花鸟画发展的新篇章,本文主要探究的就是徐熙"富贵"一面的画风,以徐熙所绘装堂花为代表,分析徐熙的社会身份,以及他与南唐二陵壁画的关系,旨在对徐熙绘画的风格有更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名人与砚铭     
砚台,作为文房四宝之一,既是实用的文具,同时也是精美的工艺品。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古今不少名人都喜欢在砚台上楼刻各种各样的铭文,这更使得方寸之地棉上添花,平添了无穷情趣。这些铭文以记事者为多,文字有长有短。长者如欧阳修在一块南唐激砚上所作的铭文,洋洋近二百言,不仅详细地记载了这方砚台的由来及其收藏经过,还记述了南唐造官现的历史。短者如苏辙的《铜雀砚铭》云;“客有游河朗登铜省台,得其遗瓦以为砚,甚坚而泽,归以遗余。为之铭云。”更短者如清代纪购的一方砚铭,仅仅八字而已:“迁上所得,琢雕为朴。”还有的结…  相似文献   

12.
圆梦     
圆梦杨辉离休之年,赵梦昭教授终于圆了他的梦,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了他的长篇传记小说《词魂——南唐李后主》。这部近40万字的作品,文笔优美,气势不凡,读来有如倒啖甜蔗,精彩之处,令人不忍释卷。就连钱学森、朱九思、王兆鹏、赵以文这样的名家,都纷纷来信褒扬称...  相似文献   

13.
李煜后期词的悲剧性,具有独特的生命体验和审美价值。探析其后期词的悲剧特质对当代人欣赏借鉴和感悟生命悲剧,均具有较深刻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4.
李煜别来春半,触目愁肠断。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相似文献   

15.
本文运用关联理论对李煜的《虞美人》三译本进行了对比分析,探讨关联理论在诗歌翻译实践中的指导作用。关联理论认为交际就是明示——推理的过程,而翻译就是双重明示——推理的过程,寻找最佳关联是翻译的原则和标准。翻译中译者应兼顾信度和效度。  相似文献   

16.
认知语言学认为,转喻不仅是一种修辞,而且是一种思维和行为方式,是一个在同一个"理想认知模式"(ICM)内用一个概念实体作为工具,为另一个代表认知目标的概念实体提供心理途径的认知过程。本文利用Radden,G&Z.Kovecses提出的转喻的七种典型ICM,探讨了李煜《虞美人》中的转喻类型及其在本词中表达情感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伍振戈 《老年人》2004,(12):49-49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对晚唐五代词人温庭筠(飞卿)、韦庄(端己)、李煜(重光)三人的词进行比较分析,评价说:“温飞卿之词,句秀也;韦端己之词,骨秀也;李重光之词,神秀也。”秀,从语言的审美艺术角度看,指“篇中之独拔者也”,即篇中形象鲜明、秀美俊丽、光彩照人之处。王国维的  相似文献   

18.
一哲 《现代交际》2007,(7):50-54
中国3500年的历史中,像南宋这样偏安一隅、备受欺凌的王朝并不少。然而,这些王朝,多像烂透了的苹果,从皇上到将领,再到士兵,一无是处。如南唐,上有亡国之君,下无可用之将,每战必溃;明朝,虽有名将数人,但真正能令后金感觉到有些麻烦的,不过袁崇焕一人。相比之下,南宋却是一个英雄、名将辈出的年代,面对外族、多有非常好的表现。  相似文献   

19.
时光 《现代妇女》2008,(11):54-54
《醒也无聊醉也无聊》纳兰性德著白巍注释北京出版社$15.8"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西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知道纳兰性德是因这首词的开头语,才知原来在李清照李煜之外,还有一位造诣如此之深的大词家。"人生若只如初见"这情深浅出的一句话,让人回味无穷。往事如风,红尘一笑,只留下初见时的惊艳、倾情,忘却那背叛、伤怀、无奈和悲痛,这是何等崇高的人生境界。  相似文献   

20.
离婚了,就不要再问我过得好不好。如果,你心怀愧疚,如果,你真的想让我过得好,那么,就请默默地祝福我吧,这样最好。被离婚的女人一夜之间,我就成了一个离婚女人。虽然不甘心李煜就这样从我的生活里撤离,却也只得强忍着眼泪在离婚协议书上签字。我耳闻他的外遇,以为他不过是一时情迷,最终还是会以家庭为重,但是没想到他坚决提出离婚,就好像甩脱一块用旧了的抹布。婚是离了,可是作为被动离婚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