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明治时期的浪漫主义文学思潮 ,在日本近代文学发展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标志着日本文学古典时代的终结 ,开拓了后来日本文学界现实主义、现代主义等一系列文学思潮共生共存、各领风骚的文学新局面。明治时期的浪漫主义思潮大致可分为三个发展时期 :第一期以北村透谷、岛崎藤村的“文学界”为中心 ;第二期以与谢野铁干、与谢野晶子、薄田泣堇、蒲原有明、泉镜花、国木田独步 ,德富芦花、纲岛梁川为代表 ,他们与高山樗牛一起将明治 30年代的浪漫主义运动推向高潮 ;第三期是明治 4 0年代的唯美主义、颓废文学 ,代表人物是北原白秋、吉井…  相似文献   

2.
岛崎藤村是日本明治时期浪漫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 ,他的诗歌创作与北村透谷的文学评论共同构成日本明治时期浪漫主义早期发展的两翼。岛崎藤村发表诗集《嫩菜集》 ,表现了作者热烈追求个性解放和美好生活的愿望 ,充满了时代气息和豪迈奔放的浪漫主义情绪  相似文献   

3.
女性的觉醒与解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肖霞 《东岳论丛》2004,25(6):141-144
明治维新拉开了日本近代社会的序幕,在人的解放、个性解放的西方潮流推动下,日本女性开始走上历史的舞台。口一叶是明治20年代浪漫主义小说家,与谢野晶子是明治30年代最有代表性的浪漫诗人,二者被称为日本浪漫主义文学的双璧。她们二人虽然具有共同的创作风格,即融古典、写实与浪漫为一体,但由于她们所处时期不同,其文学创作活动分别代表了日本前期浪漫主义与中期浪漫主义的文学创作特色,从而体现了日本浪漫主义文学的发展轨迹。  相似文献   

4.
美学的浪漫主义和政治学的浪漫主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中国文艺理论体系中的浪漫主义主要有两大类别:以卢梭为代表的“美学的浪漫主义”和以高尔基为代表的“政治学的浪漫主义”。前者的内涵侧重于对人类文明及科技理性发展所带来的负值效应的忧虑、质疑与抗衡;后者则把浪漫主义当成隶属于“社会主义的现实主义”中的一种成分,是政治意识形态的工具.30年代后的中国,政治学的浪漫主义排斥、取代了美学的浪漫主义,在具体文艺实践中带来一系列令人困惑的现象。实质上,郭沫若与沈从文就分别代表了这两种浪漫主义在中国文学界的不同的命运。  相似文献   

5.
<正> 中国。二千二百六十四年前。汩罗江烟波浩渺。“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于是怀石,遂自投汩罗以死。”古老的中国,产生了第一位以死殉情的诗人。日本。公元一八九四年。芝公园的清晨,树影婆娑。身心交瘁的北村透谷,以自缢的方式告别了人间。这位日本著名的文学家,以自己的血肉之躯,化作了日本近代文明  相似文献   

6.
爱默生是美国19世纪的代表性诗人、散文家、思想家,也是美国超验主义文学运动的领袖,他作为美利坚这个新民族的代言人,极力主张从原先以上帝为中心过渡到以人为中心,从原先依赖上帝过渡到人的自立,并成功地从理论上完成了这一过渡,而这一点正应合了当时的日本明治时期社会发展现状,成为日本社会中倡导社会变革人士启迪民智的导向标;尤其是对日本早期浪漫主义的代表人物德富苏峰的文学创作理念的影响,对于推动日本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兴起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西方浪漫主义原本就是跨学科、多向度的复杂的构成体,它在中国文艺界的接受过程中也必然分化为多种表现形态.主要呈示为以下四种范式:以早期鲁迅为代表的尼采武的哲学浪漫主义;以沈从文为代表的卢梭式的美学浪漫主义;以1930年之后郭沫若为代表的高尔基式的政治学浪漫主义;以林语堂为代表的克罗齐式的心理学浪漫主义.  相似文献   

8.
1940年代中国浪漫主义诗学呈现出两种文化路向,即“七月”浪漫主义诗学继续按照卢梭的浪漫主义美学和五四新文学所开辟的浪漫主义传统之路前进;而“延安诗学”的浪漫主义则更多地承继了高尔基的政治学的浪漫主义之精神内核,更加突出了政治功利色彩。这两种浪漫主义诗学的最大区别是:前一种诗学是一种思潮,是一种哲学,它主要通过主体与个性精神的高扬来反帝反封建并进行思想启蒙。而后一种浪漫主义则是一种创作方法,这种浪漫主义就是对政治概念或政策图解后的一种主观理想与想象的展望和乐观的自信。其情感只能算是感觉论情感。它们都与政治结缘,但在表现时却有着审美的差异与分歧。  相似文献   

9.
“采荼薪樗,食我农夫”见《诗经·豳风·七月》。“薪樗”,一般都解释为拿臭椿树当柴烧,说是描写了农夫生活的困苦。如王力《古代汉语》:“薪樗,拿樗当柴。薪,用如动词。樗,臭椿。”高亨《诗经今注》:“薪,动词,砍柴。樗,木名,似椿,叶臭,又名臭椿。”臭椿树其实是一种上好的烧柴。据《辞  相似文献   

10.
肖霞 《齐鲁学刊》2003,(4):100-101
张资平在日本留学十年 ,其早期浪漫主义创作深受日本文学影响。在五四新文学运动中 ,张资平以他擅长的笔法和题材展示了五四新青年的苦闷与觉醒 ,表达了他们对纯真爱情的向往和种种生存本相。张资平早期的小说创作具有浪漫主义情调 ,应该是严肃而有特色的新文学作品。  相似文献   

11.
<正> 对艺术典型的研究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逻辑的,一种是历史的。本文主要通过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现实主义艺术典型的比较,揭示不同历史形态艺术典型的本质和特点。两种不同历史形态的艺术典型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现实主义是两种不同历史形态的艺术。前者指广义的古代艺术,后者则主要指近代艺术。古典主义艺术塑造形象倾向于类型性,追求和谐统一美;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则倾向于个性化典型,表现为崇高不和谐美。所谓类型性是指某一类人的代表,是一种经验普遍性的提炼和概括。它表现在两方面:就典型所具有的客观真实性来说,它是同类人物量的普遍性的概括;从凡是典型都是有某种  相似文献   

12.
中国现代浪漫主义文学思潮并没有在20年代末消失,而是在社会革命的背景下蜕化成田园牧歌型的浪漫主义。在这一转型过程中,“革命的浪漫谛克”反映了浪漫主义适应社会革命需要的趋势,丁玲和萧红代表了浪漫主义向现实主义靠拢的道路。这些探索的得失和浪漫主义思潮的命运,都必须从浪漫主义的本质与社会革命的关系中来评价  相似文献   

13.
关于郁达夫的影响研究,学术界对郁氏受西方浪漫主义和日本文学影响的探讨较多,而就传统文化潜移默化于郁达夫,则一直是郁达夫研究的薄弱环节。特别是从郁达夫文艺观形成和建立的实际情况里,探究和辨析出传统诗学(尤其晚唐、元、明、清几个时期的诗学理论)在其间的潜...  相似文献   

14.
魏晋南北朝文学对以屈原为代表的楚辞的浪漫主义有继承(如浪漫主义精神),有发展(如某些浪漫主义手法),也有扬弃(如“夸诞”),从而形成了自己一代浪漫主义文学的特色。而这种“同”和“异”又自有其社会原因、思想原因和文学意识方面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中国现代的浪漫主义诗学有一个复杂的发生过程,这个过程经历了由充分肯定到完全否定再到部分肯定和部分否定,由对西欧和美国式的浪漫主义的模仿到经过日本和苏联式的政治变迁再到中国式的“结合”的历史过程。中国现代浪漫主义诗学不是西方浪漫主义诗学的翻版,它具有现代中国自己的个性和特征。从总体上来看,西方浪漫主义诗学输入中国后,虽然失去了许多浪漫主义固有的“本质规定性”,但同时也获得了更多的“中国性”,我们之所以还承认它是“浪漫主义”,是因为它的基本倾向仍然保持在“主观”的范畴,它所糅进的“现实”因素更多的是带有“想象”的性质,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想象性的现实”正是中国文化传统的一个特点。  相似文献   

16.
古典主义是在人与对象的第一次分化,即人与自然历史分化的基础上出现的;浪漫主义则是在人与对象的第二次分化,即人与社会历史分化的基础上出现的。因而由前者向后者的发展集中地体现了人类审美意识的现代转型。与古典主义不同,浪漫主义不是以客体为原则,而是以主体为支点。但是,作为主体性原则的审美意识,浪漫主义还只是强调主体的普遍性,继之而出现的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则进一步强调了主体的特殊性和个别性。从这一意义上讲,浪漫主义不仅构成了古代艺术的历史终结,而且构成了现代艺术的逻辑起点  相似文献   

17.
19世纪 ,英国文学进入浪漫主义时期。本文简单介绍了这一时期的历史背景 ,并对浪漫主义时期的不同文学派别 ,及各派别的主要代表作家 ,代表作品作了简介 ,从而对英国文学史上的浪漫主义时期作了初略概括。  相似文献   

18.
浪漫主义思潮源于西方,而中国"五四"浪漫主义思潮主要由留日作家掀起.通过日本这个"二道贩子"接受西方文学思潮,正是中国新文学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特点.日本这个中介不仅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了中国作家对西方浪漫主义思潮的接受,而且其本身的成就与特色也给中国浪漫主义思潮提供了很多美学因子.  相似文献   

19.
本文运用巴赫金的对话理论来研究和探讨北村小说的叙事艺术,分析和阐发北村小说中"作者与自我"、"虚幻与现实"、"人性与神性"三种主要对话模式的具体表现,力图探讨促使北村寻求对话试图突破自我、现实和形式束缚的三种状态,并揭示对话性在北村及先锋文学创作中的超越性意义.  相似文献   

20.
北村小说的文化心理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相对主义盛行的当代中国,北村从一个先锋作家到皈依基督并展开宗教语境中的叙事,这无疑是一个十分典型的事例。北村小说的独特性与重要性日益受到关注,而北村小说所展示的文化心理更是耐人寻味。他对实用理性、审美现代性的质疑,直接切中当代中国的精神命脉,而他对超越精神的张扬更是意义重大。本文在深入地分析北村小说的文化心理的基础上,指出了北村小说转变的内在根由,及其意义与局限,并由此反思当前中国文学的精神立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