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日磊 《人才瞭望》2003,(11):46-47
每个员工首先是一个追求自我发展和实现的个体人,然后才是一个从事工作有着职业分工的职业人。经理必须对这一点有一个清醒且坚持的认识,否则,它将给你带来麻烦。案例王军是一家大型制造类企业的采购经理,在工作上颇有成就,深得公司领导的赏识。他对下属要求很高,管理严格,他能从一个中专学历的毕业生爬到现在这个位子多半也是因为如此。因此,他便期望他的员工也能像他一样,一心扑在公司的事务上,为公司鞠躬尽瘁。他要求他的下属在上班时间不得擅自离岗,不得做与工作无关的事情,不得闲聊,不得接打私人电话,所有的时间都得在工作。他总是想方…  相似文献   

2.
从公司内部培养和提拔业务骨干及中层管理人员,对公司的长远发展来讲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公司的每位高层经理和中层经理都有培养下属的职责。但在培养过程中,我们会遇到各式各样的问题,这些问题归结起来,可以总结成以下四点:1.缺乏有潜力的下属,同时上级没有明确的判决下属能力的标准;2.公司的管理目标不明确,所以培养下属的目标也不明确;3.公司整体的人力资源规划和配置失误,使经过培养的下属无用武之地;4.下属学习的意愿和态度不够。除了这些客观原因以外,很多时候主管才培养下属员工的错误认识也会影响对下属的培养。日本…  相似文献   

3.
在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为了让培训与开发人员能够胜任越来越具有挑战性的战略性培训与开发工作,首先要对他们进行培训,即所谓的“培训培训者”。培训培训者项目不仅仅局限于专业培训人员,因为在许多公司中,直线经理人员被要求每年有一定的时间用于对下属的培养和开发上,因而也需要对他  相似文献   

4.
刘慧 《人才瞭望》2000,(1):40-41
知道自己的方向问题有些经理似乎以为领导就是提供团队每天努力的方向,并处理每天发生的问题。这些事固然重要,但这样的态度未免把工作看得过于静态,似乎一切的摆动都维持在同一弧度状态,结果可能是没什么改变,没有向前进,也没有改善。有位会计部经理,手边有一大堆超欠120元以上的出货收款单据。有一天,他向上司说:“反正,最后我们总是会收到货款,不是吗?”该上司的回答是:“话是没错。但你为何不想想如何使货款早点收到?否则,说不定哪天公司就付不出你下个月的薪水!”解答好的经理多半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其中之一就是他们…  相似文献   

5.
萧风 《人才瞭望》2005,(5):93-93
如何对待你的下属,HR经理不妨试试以下三种方式:  相似文献   

6.
经理们在年初不经意许下的奖金承诺,激励员工拼了整整一年。到了年底,承诺忽然变成空白支票!经理们头痛,下属们恼火,怎么样才能摆平?  相似文献   

7.
汪择 《人才瞭望》2003,(5):45-45
行动是承诺的语言,它比辞令更有力。我们都碰到过这样的情况:有些人说了要做某件事,可又没有做。销售部经理答应打电话给你,可又没打;服务部经理允诺来检查你汽车变速箱的故障,却又不见人影;雇员关系专家答应给你一份标准雇用合同,但却没有给。有的管理人员总是对你说,这是其他人的过错,生产经理会告诉你:“我不懂调度,你最好还是去看一下计划。”而优秀经理注重行动,他会允诺替你作出计划。如果优秀经理说要给你寄一份雇用合同,他会采取行动派个人来。当优秀经理决定帮助你时,他会承诺采取行动。如果你有麻烦找他帮忙,他会接受你的要求。他…  相似文献   

8.
努力赢得领导的信任 卡耐基告诉我们,在与领导相处的过程中随口说"不会做"、"不行"会使领导厌恶。 有的人无论对什么事都作否定回答,即使是对领导也是一样。这样的下属确实让领导感到头疼。假如领导让你做一件你从来没做过的工作,你会怎样回答?回答:"不行,我从没做过,没有信心,还是找别人做吧!"或"我太忙了,请原谅。"这样领导会感到很失望。总是这样回答的话,领导以后无论什么工作都不会放心地交给你去做。相反,如果能这样回答:"我以前没有做过,但请让我试一试。"或"我早就想做一次这样的工作锻  相似文献   

9.
成功的公司离不开成功的人事经理。然而,人事经理怎样经理自己?人事经理怎样给自己的职业定位某公司杜先生问:我从事人事工作已经5年了,曾经为公司制定过各岗位员工的职业发展计划,但是我却对自己的职业发展没有信心。人事工作在很多人眼里只是一种“打杂”性的服务工作,事实也是如此。就个人而言,我非常希望将这个工作做得专业一些,但是企业领导并不见得会支持你这么做。他们首先要考虑经费问题,其次要考虑入手问题,最关键的是,他们会觉得公司当前的人事管理状况已经很不错了,没有必要再去花费精力做一些新的东西。我搞不清楚我的职业发展…  相似文献   

10.
经理让新来的实习生复印一堆文件,实习生手脚利索,很快就把复印件交到了经理的面前。经理看后,却大为不悦,一句"毕竟是刚进社会的大学生呀,就是不够职业。"原来,那个实习生复印完毕后,并没有把文件整理、装订,而是将一大堆复印件一咕脑儿地给了经理,似乎暗示说,复印的任务我完成了,剩下的你自己来吧。  相似文献   

11.
有一位曾经一起多读企业管理时的同学,是一家民营企业的资深高级采购经理。平时一帮朋友在一起时,他总是精神饱满,意气风发。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的几年里,在他的带领下,他和他的采购团队为公司节省了大量的采购成本,这位资深的采购经理每年都能够完成公司下达的采购降价指标,业绩可谓卓著。在一轮轮的采购降价的谈判过程中,这位采购经理同学也不断练就了"过人"的向供应商压价的谈判技巧。可是。  相似文献   

12.
参与———调动人的有效办法□梁骏目前美国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非常强调“参与”。认为参与是开发和利用人力资源的良策。为此行政部门或公司的领导总是告诫下属及员工要注重“参与”,发扬“团队精神”。综观他们的所作所为,主要可以概括如下:1.树立参与的意识传统的...  相似文献   

13.
《人才瞭望》2008,(3):92-92
有许多企业,公司的员工面对经理时,总是显得唯唯诺诺,小心谨慎,经理本人高居于职员之上,对员工颐指气使,使得手下有能力却不敢充分发挥,只知道按经理的布置去做每一件事。  相似文献   

14.
何如平 《人才瞭望》2009,(11):75-75
表弟大学毕业后一直在找工作,他投出了很多求职信,但总是没有回音。我劝表弟求职信要写得中肯、实在,别那么多花里胡哨的东西.表弟却不以为然地说我的观念落伍了.求职信就是不能太普通.只有弄得有创意才能吸引住人事经理的眼球。  相似文献   

15.
不守信用     
案例 案例涉及人员: 主管:会计部经理许萌 下属:员工小崔 案例情景:终于到了星期三,小崔兴冲冲地来到了会计部经理许萌的办公室问道:“许经理,你说过今天会告诉我是否可以去参加培训部的学习班的,是吧?” “我是说过,小崔,可是……”许经理说道,“可  相似文献   

16.
《人才瞭望》2006,(1):92-93
你的下属意气消沉吗?首先提出这样一个观点:组织绩效=能力水平+积极性+环境质量指数。而对于一个组织来讲,下属的能力水平在特定的时间内是一定的,因为即使经过培训下属的能力也不能突然提高。那么提高组织绩效的切入点也就锁定在了积极性和环境质量指数上了。因为本文是讨论下属积极性的,在这里只简单把环境质量指数同积极性相等价。环境质量指数是影响下属积极性的重要因素之一,试问如果下属没有一个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他怎么能有很高的积极性呢?那么现在得出的观点,就是一个非常直接而且浅显的观点:下属的积极性直接影响组织的绩效。…  相似文献   

17.
从日常谈话中鉴别人才 常言道,言为心声。了解下属的直接方法就是和他交谈。平时,领导要多接触下属,多与下属交谈,有意识的询问下属一些你关心和正在思考的问题,从下属的贪图中初步判断他们的观念、才学与品性。  相似文献   

18.
领导艺术语论□关制钧如果你总是甘当外行,下属必然也总是把你当作外人来对待。要给别人撑腰,自己的腰杆首先就要硬。专制不制,独裁难裁。要把问题引向深入,先把解决问题的路子进一步拓宽。只有当下属都焕发出光彩时,你的形象才会被烘托得更加高大和丰满。实事实干必...  相似文献   

19.
什么是大客户经理?他们一般管理着公司最大的一批客户,比如说最大的30位客户。如果客户公司是全国性的,甚至全球性的,你的公司会在全国各地、全世界各地为它服务。母以子贵,大客户经理以大客户为贵。这似乎应该是天经地义的。但是,大客户经理们最头疼的事情却是公司内部并不是所有人都买他的账。如何影响那些他们不能发号施令的人成为他们最大的挑战。他们经常能想出一些对客户非常好的主意,但是他们却无法把自己的想法"卖给"公司里的其他部门,所以得不到支持,无法让自己的好主意得以实现。有时候他们要影响的人可能是以前从没接触过的同事。  相似文献   

20.
A公司是一家民营家具制造企业,近两年业绩非常突出,员工也已经有1000多人。但是,每到调薪时期,HR经理都被搞得焦头烂额。因为各部门的经理总是会提交一长串需要加薪人员的名单,而且总会有一大堆的理由给这些人员加薪,HR经理不得不硬着头皮要求各部门经理将加薪名额控制在一定比例以内。有的部门经理比较听话,就将加薪的名额按照要求比例做了调整,而有的部门经理却直接将报告递到了总经理的面前,总经理往往不会拒绝部门经理的“充分理由”,签字同意并又交回人力资源部办理,从而将HR经理推到了窘境,没有加薪的部门说人力资源部欺软怕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